张恩铭
由于很多文献已经对精准教学本身做了很详尽的介绍(如祝智庭和彭红超发表在《中国电化教育》2016年第1期上的论文),因而在这里,我更多地想根据我的背景知识,谈一谈自己对精准教学的感受。
精准教学首先需要避免过度偏向技术。的确,精准教学主要是教育技术领域的话题;但它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关于“教—学—评”保持一致的理念,而不一定依赖全方位的技术。然而,一些实践研究的问题是,只有“精准”之名而看不到“精准”之内涵,以至去掉“精准”二字后整个框架似乎仍然成立;唯一的不同,只体现在增加了技术、大数据及其所带来的无微不至的分析。那么,“精准”到底体现在哪里了呢?在应用精准教学之前,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可能需要技术来辅助实现精准,若没有技术又该如何实现精准?
“精准”意味着要提供意义,这才需要教师和学生都明确目标。教师需要知道为什么展开接下来的教学,学生需要知道为什么坐在教室里,以及上完整节课后可以收获什么。遗憾的是,很多时候看似精准的目标实际上不够精准。最糟糕的情况是,教师或学生只知道所要学习的话题(如知识点的名称:小数和整数的大小比较);稍好一些的话,教师可能给出“动词”,但动词本身存在问题,或者这个目标本身并没有指向深度理解(如掌握小数和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什么样算是掌握了);更精准的目标需要教师确定具体的深度学习行为(如口头解释小数和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在上课前明确地告知学生(如将这样的目标写在黑板上这样的行为,简单却有效)。最新的研究中,口头解释和用图示、表演来辅助解释,被认为是实现深度理解的必经之路。
“精准”意味着要追根溯源,这才需要纵深评价而非浅评广评。尽管学习者行为确实能说明很多潜在的问题,但对很多技术辅助的测量,似乎没有意义(只是很炫酷,就像精准地监控共有几人进入某间厕所,并将实时结果可视化一样)。因此,我们需要在精准目标的指引下,找到纵深的评价。如果目标指向的是深度理解,那么评价(包括课内外的任务和问题)也不能落入机械练习的浅层状态。这可能就需要重新开发测试题或重新将其分类。例如,相比于让学生做10道类似于3与2.9比较大小的题目,不如去检验学生能否像教师一样,利用列表、数轴、摆小物块等多种方法,解释3为什么比2.9大。这样的评价不仅提供了是否理解的信息,还提供了为什么(不)理解的信息。
在精准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技术将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尤其对有深度的评价来说。例如,一些关于认知诊断模型的研究表明,目前它不僅能用于测量学生对特定知识点的掌握度,还可以提供有关学生学习深度的结果信息。技术带来了非常丰富的可能性,但正如最开始我所表达的那样,没有必要将所有评价都拿技术来“试一遍”。一方面,需要在精准指出教学目标和设计相匹配任务的基础上,找到需要技术辅助实现的地方。另一方面,在设计产品或程序时,要特别注意使评价结果有助于教学与学习的改进:假设通过某个评价系统,教师只能看到学生在各项数学核心素养(如抽象能力)的得分雷达图,那么如果你是教师,你认为自己能运用这些结果来直接改进教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