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博 边莉莉
(1.山阳县人民医院内镜中心,陕西 山阳 726400;2.延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陕西 延安 716000)
异位胰腺是先天性畸形疾病,临床在诊断异位胰腺患者时多采用内镜检查,可明确病情[1]。有学者[2]提出,胃异位胰腺症状不明显,采用内镜诊断可见胃内隆起性病灶,将胃镜检查用于病理活检时,取材表浅,所取得的组织学标本不理想,极易与黏膜下肿瘤混淆,增加鉴别难度。超声造影即增强超声,是一项能明显提高超声诊断的分辨力、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技术,可以检查人体的实质性器官、空腔器官以及腔道。我国常用的超声造影为第二代造影剂声诺维,具有很高的安全性[3]。本文探究胃超声造影检查对异位胰腺的诊断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异位胰腺患者73例。其中男34例,女39例;年龄15~83岁,平均年龄(45.12±4.98)岁。纳入标准[4]:资料齐全;认知正常;以相关标准为依据,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疾病;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精神异常;急腹症;不配合研究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内镜检查:(1)使用设备包括电子胃镜(型号:Olympus GF-2000),电子超声胃镜(型号:GF-UM2000,生产厂家:日本Olympus公司;),UM-3R微超声探头、UM-2R微超声探头,超声内镜(型号:Olympus EU-M2000),超声频率设置为5 MHz、7.5 MHz、12 MHz、20 MHz,Olympus UM-DPI12.25R超声小探头,频率设置12 MHz、20 MHz。(2)实施胃镜检查:在检查前,取利多卡因对咽喉部实施局部麻醉,采用常规内镜诊断,实施消化道检查,观察黏膜下隆起情况,在发现时需留取图像,对病变位置、大小、表面形态等信息详细记录,随后,使用微探头超声内镜诊断。取胃镜进镜,直到黏膜隆起部位,将微探头超声内镜送入,将胃中气体抽空,取生理盐水注入,在病变周围腔隙充满。缓慢退镜,直到病变部位,负压吸引,检查病变。病变清晰显示以后,采集图像,对病变范围、大小、层次、形态结构进行分析。完成信息采集以后结束检查。实施超声造影检查:(1)使用设备是GE LOGIQE9超声诊断仪与C1-5凸振探头,将频率设置是2.8~5.0 MHz。(2)实施造影检查:常规扫查胃部,患者需保持舒适体位,并良好配合,切换到实时双幅造影模式,指导患者采用平静呼吸,减少干扰,取造影剂注射,启动计时器,详细观察造影动态图像,持续3 min。自动采集动态造影数据,在机器硬盘中保存。数据定量分析使用仪器自带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取得病灶灌注期曲线,使用Gamma参数,取得病灶始增时间、病灶达峰时间、病灶峰值强度。造影剂是SonoVue超声造影剂(生产厂家:意大利Bracco公司),在使用前与5 mL生理盐水混合,均匀混合呈乳白色混悬液,在造影过程中,取1.2 mL造影剂经肘部浅静脉注射,之后取生理盐水5 mL注入。
1.3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不同诊断方式的检出率,分析影像学特点。
2.1所有患者病变情况分析 73例患者经过手术病理诊断,发病位置如下:胃窦58例(胃窦大弯16例、胃窦后壁18例、胃窦前壁9例、胃窦小弯2例、幽门2例、幽门前区4例、其他7例),十二指肠8例(球部7例、降部1例),窦体交界3例,胃-十二指肠2例,胃窦-十二指肠2例。
2.2诊断符合率分析 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高于内镜检查(P<0.05)。见表1。
表1 诊断符合率分析(n)
2.3超声造影影像学特点分析 影像学特点分析:多数患者的胰腺表现为局限性肿大、弥漫性肿大。其中局限性肿大表现为椭圆状,胰腺弥漫性肿大表现为粗条状。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者胰腺实质无回声或者低回声,在胰腺边缘可见清晰轮廓,少数患者胰腺周围存在液性暗区。对于急性坏死型胰腺炎者,胰腺可见形态不规则,伴随体积增大,其实质部位可见低回声,后方回声出现明显增强,盆腔中探查可见积液。因胃异位胰腺累及周围血管,使得血管壁周围出现低回声,血流速度下降,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的血流速度是0.14~0.37 m/s,平均值(0.24±0.04)m/s。
超声内镜诊断胃异位胰腺,可清晰观察胃部结构,结合病变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边缘边界、起源层次等特征,初步定性黏膜病变,明确疾病。超声内镜有效弥补了常规内镜诊断缺点,提高检出率,受到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青睐[5]。
本文结果显示,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高于内镜检查(P<0.05)。可见,胃异位胰腺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诊断,可有效检出疾病,促进患者治疗。超声造影检查具有较多优点,具有较快的扫描速度、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敏感性强、预测性强等[13]。
超声造影检查扫描速度快,以容积扫描为主;因其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可克服气腹、肥胖、呼吸不均匀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同时,还可将病变胰腺病变状态、大小、范围等现象清晰显示出来。有学者[7]提出,超声造影可用于异位胰腺、胃肠间质瘤的鉴别诊断,通过观察粘膜下层病灶、起源、大小等,以及胃黏膜分层,继而鉴别疾病。胃肠间质瘤以十二指肠、胃部为高发部位,多为混合型、腔外型,形态为类圆形,伴随溃疡形成,且强化不均匀且明显。胃胰腺异位采用超声造影诊断,其特征如下:以十二指肠、胃窦为高发部位,在粘膜下,且形态以卵圆形为主,或者相对平坦,与胃肠道平行,生长于腔内,正常胃肠道与基底组织缺乏清晰边界,大小0.4~2.1cm。胃胰腺癌患者超声造影影像学特征表现为“中央脐凹征”,病理基础为成熟胰腺先跑组织通过分泌黏液,在扩张导管中排出,继而引起脐凹征。
本文结果显示,73例患者中,病灶内部回声为均匀且低回声者50例,病理显示主要为正常胰腺泡组织。8例患者病灶中可见管样结构,其病理显示胰腺导管残留扩张。不均匀且低回声患者15例,病理主要为增生平滑肌、胰腺导管,少数患者存在胰腺腺泡。
综上,胃异位胰腺患者可使用超声造影,有效检出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促进疾病的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可广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