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千余年前,风景秀丽的福建崇安出现了一位令后世刮目相看的宋词“江南词派”开创者——柳永。柳永,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更名永,字耆卿。他出身书香仕宦之家,早年屡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及第,遂放浪形骸,于声色酒乐中度过青年时期,作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宋真宗景祐元年(1034),年近半百的柳永终于中举,此后,他因仕途奔走驱驰,多游宦羁旅之作。
南宋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评价柳永词“尤工于羁旅行役”,这正是基于柳永一生宦游沉浮、浪迹江湖的经历。本期我们管窥柳永的行迹历程,探寻他在羁旅之途写下的千古名篇。
羁旅心境
柳永一生参加过5次科举考试,前4次考试都落第了,落榜原因皆是说他写的词“浮糜”,宋真宗不喜欢。于是,柳永满怀愤懑地写了一首《鹤冲天·黄金榜上》抒发自己的牢骚,虽然表面上“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但他始终未放弃出仕之念。他在渭城、益州、潇湘、鄂州等地游玩10年后,听说宋仁宗要开恩科取士,便特意把原名“柳三变”改成了“柳永”,再度赴京参加科举考试。好在这次他顺利考中了进士,此后便释褐为官,开启了后半生的羁旅行役。
01 4次科举皆失败:浪迹天涯羁旅愁
八声甘州
对潇潇①、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②冷落,残照当楼。是处③红衰翠减④,苒苒⑤物华⑥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⑦踪迹,何事苦淹留⑧。想佳人、妆楼颙望⑨,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⑩处,正恁凝愁。
【注释】
①潇潇:形容风雨急骤。②关河:泛指山河。③是处:处处。④红衰翠减:红花绿叶凋残枯萎。⑤苒苒:同“冉冉”,缓慢地。⑥物华:美好的景物。⑦年来:近年以来。⑧淹留:久留,指久客他乡。⑨颙(yóng)望:凝望,盼望。⑩阑干:即栏杆。
【品词】
全诗以“望”字贯穿始终。
上阕开头一个“对”字,写出柳永登楼远望、望极天涯的境界。“雨”“洒”“洗”这3个“上声字”,使用得颇为独特,极写秋雨之清爽利落。“霜风”3句,以“渐”字领起,在深秋萧瑟寥廓的景象中,表现久客他乡的游子之怀。“是处”以下,转写眼前风光,悲秋亦复悲己。江水东流,不管花落叶残,亦不管人心中的愁绪,无语无情更感悲伤。
下阕“不忍”而又“难收”,状写思乡之情的起伏翻腾。“叹年来”2句,自问自叹,自怜自哀。历代词人所写的羁旅词,往往把羁旅愁情与对远方佳人的思念合写,此词中“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等语,即是典型的例子。细品“想佳人”2句,词人由自己的望乡想到远方闺中之人的望归,此处化用了南北朝词人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中的名句“天际识归舟,云中变江树”和唐朝词人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中名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对比阅读】
苏轼也曾学柳永写过一首《八声甘州》,但学中有变,不妨与之对比一下,找出苏轼词与柳永词的不同之处,填写下表。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宋】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02 释褐为官生感慨:游宦区区成底事
凤归云
向深秋,雨馀爽气肃西郊。陌上夜阑,襟袖起凉飙①。天末残星,流电②未灭,闪闪隔林梢。又是晓鸡声断,阳乌③光动,渐分山路迢迢。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④,毕竟成何事,漫相高⑤。抛掷云泉⑥,狎玩⑦尘土⑧,壮节等闲消。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注释】
①凉飙:凉风。②流电:残星的流光。③阳乌:太阳。古代神话以为太阳中有三足金乌,因而以乌借代太阳。④蝇头、蜗角:比喻细小之物、微小的境地。这两句话形容功名利禄微不足道。⑤高:夸耀、赞美。⑥云泉:代指隐居生涯。⑦狎玩:戏弄。⑧尘土:尘世间,比喻官场。
【品词】
上阕开头“向深秋”“素西郊”点明时间和地点,“爽”“肃”2字传达出深秋雨后寒冷肃杀的氛围,极具真实感。破晓时分寒意更甚,柳永奔赴在夜间小道上,瑟瑟寒风吹入两袖衣襟,辛酸之感油然而生。他抬头望去,天边挂着几点残星,一颗流星划过,闪电在林梢亮起。时间推移,晨鸡报晓,日光熹微,照见迢迢山路。“又是”2字表明柳永的羁旅行役不止一天;“渐”赋予光影流动感,时间上也有了过程之感;“迢迢”则暗含前程不可预料的渺茫之感。
下阕“驱驱行役”6句,压抑的情感喷涌而出,一气呵成,感情激越,发人深省。柳永放下高傲的架子,远大理想、美好年华都消磨在无尽路途上,换来的却只是“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漫”以自嘲的悲凉口吻,否定了前面的言论。“抛掷云泉,狎玩尘土”隐含深悔之意,为功名汲汲营营,当年的豪情壮志被无情消磨,情感愈发沉痛哀婉。“幸有”情调转折,仕途不顺让他心生退隐之心,甘愿归隐终老林下。“会须”强调了他此刻的决心,可终其一生柳永都未能真正如愿。
微写作
选取柳永的一首诗词,用散文形式进行改写,以诗意化的语言加以描述以体现诗词的意境,字数在100字以内。
提示:推敲诗词的写作对象;明确主题意象;以诗词为蓝本再创作。
示例:秋雨过后,极目远天,流云遣散。天空明净而疏朗,散发着雨后广袤的凉意。我站在洞庭湖边,凭栏而立,秋风鼓荡着衣袂,思结在心壁来回游走,只见茫茫水天之间,一片秋光入寂寥。(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你的练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语
多年的奔波辛劳和底层生活让柳永比寻常官吏更了解百姓之苦,他曾为海滨的盐民写下《鬻海歌》,成为定海县地理方志上记载的有宋三百年唯四的名宦。他不是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也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苏轼,而是“安得母富子不贫”“愿广皇仁到海滨”的独一无二的柳永。羁旅漫漫,行役辛劳,柳永始终在路上,并以其独有的才思文笔,留下“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传奇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