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少儿舞蹈表演的出现,让少儿的舞蹈展示范围逐渐扩张,也反映出了少儿舞蹈表演过程中指导人员操作的不足之处。为了进一步分析少儿舞蹈表演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判断现阶段少儿舞蹈表演中的制约因素,就需要在现有的舞蹈展示过程中,对少儿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为系统分析少儿舞蹈表演中的不良现象,对表现的不良状态进行梳理,本文针对当前少儿舞蹈表演中的不良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现代少儿舞蹈表演的主要类型和少儿舞蹈的动作形式,针对少儿舞蹈表演心理进行思考,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以求调节少儿舞蹈展现形式,提升少儿舞蹈兴趣,让少儿通过舞蹈更加热爱舞台,愿意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舞蹈表演活动中来。
关键词:少儿舞蹈;表演;不良表现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4-0-03
在现阶段的少儿舞蹈表演过程中,因为舞蹈音乐、舞蹈动作、舞蹈心理疏导、舞蹈主动性、现场演出环境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少儿的舞蹈表演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为提升表演效果,强化少儿舞蹈表演质量,在现行的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少儿舞蹈现场指导人员就要做好舞蹈音乐的编排,优化舞蹈动作,做好前期的舞蹈心理疏导,以游戏等方式让少儿的舞蹈积极性得到提升,另外,通过让少儿反复熟悉舞台环境的方式,提升少儿的表现质量,为今后的少儿舞蹈表演舞台呈现效果奠定基础。在现有的少儿舞蹈表演过程中,指导人员也要在少儿舞蹈表演之后进行反思,对少儿表演过程中存在的不良表现问题进行细致化的思考,反复优化应对措施,以提升舞台呈现效果。
一、少儿舞蹈表演中不良表现分析的重要意义
随着文化发展的渗透推广,现代少儿舞蹈表演形式也发生了多样化的转变,不仅包含了传统的舞蹈表演形式,很多独具特色的舞蹈也逐渐进入少儿舞蹈表演的舞台之中。但是作为少儿来说,因为本身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在舞台表演中若是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和指导,必然会出现不良反应的状态,而通过对少儿舞蹈表演不良反应的分析,则能帮助指导人员提前做好舞台表演方式的调整,优化舞台展现形式,以达到高效的舞台表现结果。通过少儿舞蹈的展现可以增强少儿的身体发育,陶冶他们的情操,让少儿观察力、记忆力、思维想象力以及对于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都得到系统的提升,实现了少儿智力发育的全面增强。
(一)提前分析少儿舞蹈表演问题
在很多少儿舞蹈的表演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就是儿童上场之后的紧张,因此忘记动作,继而在舞台中失控,导致表演效果较差。因此,在进行前期排练的过程中,就需要舞台指导人员提前思考此问题,要求相关的指导教师在台下对少儿进行动作指导工作。少儿舞蹈表演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可控的情况,而通过前期对于少儿舞蹈表演不良现象的分析,相关的舞台指导人员、舞美指挥人员、舞台监督人员以及设备操作人员都能协同部署,根据具体的问题反馈进行舞蹈展现方式的变更,以保证最佳的舞蹈表演效果。
(二)优化后期舞蹈编排方式
对于少儿来说,舞蹈动作若是相对较难,就会导致在少儿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出现忘记动作的情况。为了更好地提升舞蹈效果,发挥舞蹈动作展现优势,在现有的少儿舞蹈表演过程中,相关的指导人员就要对少儿舞蹈表演展现过程中少儿对于动作的记忆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少儿在进行此次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哪一个环节更容易出现舞蹈动作记忆的偏差情况,在后期进行动作调整的过程中,就可以针对容易出错的舞蹈动作展现环节进行适当的动作调整。一方面降低少儿舞蹈表演的舞蹈难度,另一方面也充分地彰显出少儿舞蹈表演的表达意义,将舞蹈音乐中所要彰显出的动作和意义,在少儿舞蹈表演中充分地展现出来[1]。
二、少儿舞蹈表演中的不良表现分析
(一)在表演中忘记动作,站在台中茫然无知
对于少儿来说主观能动性意识较差,即使在少儿舞蹈表演的过程中忘记了动作的表达方式,也会呆立舞台中心,不愿意进行下一步动作。有的少儿在舞蹈展示的过程中,还会因为年龄较小,面对人数较多,而忘记了动作哭泣的情况。不仅如此很多少儿在即兴舞蹈的过程中甚至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意外情况,造成舞台表演失误。为此要想做好少儿舞蹈表演的高质量展示,就需要对舞台表演505cf5fee775cffbb7b3dc5a71e6bd36fca8b460ef449fe98b0bd15a37643c2c过程中忘记动作之后的反应状态进行分析,提出专门的指导意见和指导方式,以帮助少儿将舞蹈动作有效地展示出来,降低舞台失误的发生率。
(二)拿错道具,表演动作混乱
在前期彩排的过程中,少儿在指导人员的动作指导过程中,可以高效地完成各项舞蹈动作,同时也能合理地使用不同的道具。但是在真正的少儿舞蹈表演过程中,指导人员不能顾及每一个少儿。若是独舞,指导人员便可以通过有效的动作指导,帮助少儿完成少儿舞蹈表演。但是若面对群舞,在进行少儿舞蹈表演的展示过程中必然难以顾及每一位少儿,因此拿错道具、表演动作混乱,就成了当前少儿舞蹈表演过程中不良表现的主要问题。为此作为相关的动作指导人员就需要提出专门的措施对少儿舞蹈表演进行调节,以保证少儿舞蹈表演的有效性。
三、少儿舞蹈表演不良表现的应对措施
为了提升少儿舞蹈的表现效果,发挥表演优势,让少儿将形象动作和表达方式形成一种整体系统,就需要在现有的操作机制下,对少儿舞蹈表演的不良表现问题进行适当的分析观察,提出适当的优化措施。
(一)前期的正确引导
首先,在完成一个新的舞蹈动作的编排之后,作为指导人员需要在少儿舞蹈的展示之前对少儿进行思想的教育指导,让少儿的心情舒畅,可以在动作的展示中让少儿对舞蹈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少儿产生想要完成舞蹈表演的欲望。因为在排练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一个动作多次的强调练习,在反复的训练之中,孩子难免会产生一种反感的情绪,指导人员在教育指导的过程中要尽量满足少儿的愿望,不能过分斥责,导致少儿的学习积极性减弱。但是通过观察可知,少儿在休息的过程中,多数都会表现得异常兴奋,情绪相对较高,指导人员这个过程中为了让少儿得到更好的休息,就需要用较为强硬的语言让少儿保持安静,做到最放松的姿态。或是听歌或是听故事,抑或是通过笑话的讲述让少儿变得更加精神,使身体和精神都得到放松。在训练之前,指导人员要对少儿的思想进行鼓励,用振奋的语言和声调,鼓励少儿积极地开展训练,提升学习兴趣,达到最佳的少儿舞蹈表现效果。
其次,少儿舞蹈指导人员要对舞蹈内容进行分析,明确舞蹈展示的动作表情反应状态。一个舞蹈是否可以达到最佳的展现效果,让观赏的人员感受到舞蹈本身所带来的力量、内涵和思想,作为少儿舞蹈的指导人员急需要在这种舞蹈动作指导的过程中,分析舞蹈的展现方式而表情作为舞蹈的核心,对于舞蹈的舞台效果又有着较为直观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的舞蹈展示过程中,就需要将表情的训练作为一项主要的训练任务进行开展。在很多大人进行舞蹈展示的过程中,因为没有表情,就让观众的感官体验大打折扣,一些恶意的评价更是会让舞蹈表演者丧失信心,这些都是因为在日常的训练中没有做好表情训练习惯的培养。因此在少儿舞蹈展现的过程中,想让少儿将音乐与动作有效地综合在一起,就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为了让少儿的音乐以及动作相结合,就需要在舞蹈训练指导的过程中将适当的表情动作融入其中,向少儿介绍音乐的基础内容。在指导人员的表情表达指导的过程中,让少儿进行舞蹈的训练,这样少儿的舞蹈表现效果才会更加地贴合动作要求。表情的表达并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完全训练出来的,因此在舞蹈编排的各个环节,都要对少儿的舞蹈表情进行强化,这样才能让少儿将舞蹈动作中最为灵动的部分展现出来[2]。
最后,在面对问题出现的过程中,相关的指导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少儿来说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必然在整个排练的过程中会出现多种问题,诸如动作、表情、情绪、道具拿错等。因此对于每一次出现的问题就应当及时地进行解决,以减少问题积累。同时作为指导人员要对少儿进行启发指导,多次练习才能强化少儿的思想意识,形成肌肉记忆。例如,在进行一项简单的舞台表演动作的学习中,有一个需要将胳膊打平的动作,在训练的过程中,所有的少儿手臂都要连成一条直线,但是若没有及时地发现此问题并解决,而是在少儿跳完之后再进行指出,必然会导致动作的强化训练落实不到位,动作依旧不整齐划一。为此就需要单独对一个动作进行训练,在反复的强调之后,少儿在舞台上的训练展示中就能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二)临近演出时的准备
前期的筹备只能保证基础的演出效果,在整个少儿舞蹈展现的过程中表演前期的准备工作也较为重要,其本身直接关系到舞蹈最终是否可以上台展示。因此作为舞蹈指导人员就需要在指导的过程中做好前期的准备,避免少儿的不良表现出现。
首先,少儿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保护,避免生病的情况出现。例如,在较远的地方进行演出,必然要坐车,这个过程中,作为指导人员就要关注每一位少儿的身体情况,提前给晕车的少儿吃药,安排晕车少儿的座位,并且做好安全防护教育指导工作,提升少儿的身体素质,保存体力。
其次,要注重彩排工作的有序开展,彩排与正式的演出基本一致,正式演出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在彩排中要及时地进行强调。一是要及时地告知少儿舞台的方向,进行反复的方位练习。因少儿的感知能力较弱,因此舞台应变力相对较弱,很容易出现转向的情况,因此就要指导少儿熟悉舞台,加强方位训练指导工作,以避免上台后的转向问题,要对少儿进行多方位的训练指导,提升少儿的应变能力,让少儿的训练效果质量得到提升。二是要注重距离的把控,产生较好的距离感。主要可以在彩排的过程中通过标志物定位的方式,让少儿根据标志的物品位置明确自己的位置,当熟练之后就可以不需要标志物指导,这样训练少儿的个人感知力,让少儿的抽象记忆力增强,上台之后必然不会出现问题。在很多重大的表演活动场所,只有一次舞台彩排的机会,因此就需要抓住此次契机,叮嘱孩子注重彩排控制,教师也要记录舞台的大小,以便于彩排完成之后帮助少儿强化记忆。三是要做好上场前的冷静分析。一般为了提升表演氛围,在表演前期都会在舞台上放置干冰,因为灯光的折射,少儿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难免会出现紧张的心理,若是这种环境下服饰、道具等出现问题,指导人员就需要告知少儿做好自己的动作展示即可,稳定少儿的情绪,减少不良表现的出现。四是最后演出的过程中若是可以粘贴标志物,就可以让少儿提前拿出标志物,以防止少儿入场之后不知所措。
再次,妆发问题是结合当前表演环境的场所变化所确定的。多数来说要在现场进行展示,舞蹈的妆容必然会相对较为夸张,这种装饰的衬托就会让舞蹈表情更加生动,当观众看到之后就能产生共情。若是参加直播则需要化淡妆,将少儿的面部轮廓和表情充分地彰显出来,让整张脸都显得更加干净,这样所展示的舞蹈才能更加深入人心。
最后,要有专人负责少儿活动。在进行舞台展示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较为繁杂的环境。为此就需要明确少儿的数量,要求专门的指导人员对少儿负责,以保证舞蹈效果。
(三)临场前的准备
一场少儿舞蹈的展示经过了数次的训练,舞蹈展现的好坏都是在最后的舞台表现中反映出来的。作训练指导人员在实际的舞蹈展示的过程中对于少儿的要求也会更加具体,展示中必然要对不良问题在此进行思考,以有效地规避演出失误的出现。
首先,将舞蹈的伴奏上交。所选择的伴奏必然是音响效果展示最好的,因为音乐是带动舞蹈表现的基础,若音乐的展示效果不佳,少儿在舞蹈演出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动作混乱的情况。其次,做好演出前的各项舞蹈道具的检查,所有的舞蹈道具都应当兼顾。为了避免服化道出现问题,在少儿舞蹈的展示前期都应当对相关的舞蹈道具进行反复的观察、加固,对于经常出现问题的部位要着重进行处理,若是在舞台表演中真的出现了各种情况,就需要对少儿进行鼓励,让他们继续展示自我即可。最后,鼓励少儿,对少儿做思想工作。告诉少儿,我们那么辛苦,练习了那么久,现在表现的时刻到了,我们要有信心将咱们的舞跳好。此时此刻要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不能批评,否则就会伤害少儿的自尊心,打消其积极性,心里有过分的压力,对舞蹈的兴趣也就大减。上台前要让孩子们知道教师是多么爱他们关心他们,他们的爸爸妈妈是多么爱他们关心他们,观众是多么喜欢他们,人们都喜欢漂亮的小朋友,因此在舞台上要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观众。以此鼓励少儿,使少儿信心倍增,孩子的精神面貌好,舞蹈自然效果好。不仅如此,也可以通过演出前唱歌、讲故事的方式,帮助少儿放松心情,可以将自己最佳的形象展示给观众。
四、结束语
少年儿童是舞蹈表演的一个特殊群体,少儿舞蹈表演中常会出现一些不良表现。分析少儿舞蹈表演中的不良表现,在平时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训练,对提高少儿舞蹈表演水平、发展少儿舞蹈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少儿舞蹈表演是少儿舞蹈效果呈现的一种主要的表现方式,为了帮助少儿增强舞蹈信心,提升舞台表现张力,在现有的少儿舞蹈表演过程中,指导人员不仅要对舞蹈的动作、音乐进行反复的思考,也要综合少儿的舞蹈心理状态,对少儿进行舞台演出前的心理疏导。在当前的少儿舞蹈表演过程中,很多舞蹈指挥人员并没有真正地了解少儿对于舞蹈内容的理解,导致舞台表现效果混乱,而通过分析少儿舞蹈表演中的不良表现效果,提前做好舞蹈表演的指导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舞蹈展示思路,可以帮助指导人员正确地了解当前少儿在进行舞蹈表演过程中心里存在的问题,提升表演效果,真正意义地实现演出舞台与少儿舞蹈表演的融合,让少儿舞蹈表演更加生动。
参考文献:
[1]勾天博.浅谈少儿舞蹈训练的意义[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6(02):75.
[2]岑甜甜.浅述少儿舞蹈培训中的不利影响[J].大众科技,2018,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