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成语典故是邯郸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了邯郸这座城市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生活等方面的智慧与经验、教训与总结。邯郸成语文化所传达的爱国、诚信、文明、和谐等价值观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证明其有不容忽视的当代价值,是邯郸先进文化的代表,研究和开发邯郸成语典故文创产品宣传邯郸形象,存在一定的经济价值,更有助于提升市民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对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硬实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邯郸成语;典故文化;文创产品;创新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4-00-03
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曾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而不泥古、破法而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成语是古代先民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将有一定教训、经验或意义的典故,用形象精练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思想内涵。2005年邯郸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成语典故之都”,邯郸在战国时期是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变迁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成语典故文化,最早因典故而形成的成语可追溯到东周末期,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大量孕育产生,之后的朝代魏晋、唐、宋、元、明至清成语典故仍延续发展,成语典故是邯郸文化脉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辉煌时代的一种特有的历史记忆形式”。[1]
据统计,与邯郸相关的成语有1584条。[2]成语典故蕴含了邯郸这座城市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生活等方面的智慧与经验、教训与总结。像“一言九鼎”“毛遂自荐”“胡服骑射”“邯郸学步”“负荆请罪”等脍炙人口的成语均出自邯郸典故,这些历史的智慧精华通过时间沉淀与实践检验证明其所传达的精神价值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内涵,成语中所蕴含的哲理具有不容忽视的当代价值,是邯郸先进文化的代表,研究和开发邯郸成语典故文化产品是对使命担当、锐意创新、变革图强精神的表达,对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硬实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邯郸成语典故在文化创意产品应用中的价值选择
与邯郸相关的成语条目众多且涵盖范围较广,成语典故的选择范围限定在邯郸地区(6区、1县级市、11县)发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身处外地的邯郸籍的历史人物事件。在限定范围内选择的成语典故本土文化特色更明确,用来进行特色文创设计,进而更有效地表达邯郸这座城市的独特文化魅力。
(一)选择的导向性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一方面,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另一方面,物资财富与精神财富发展不平衡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产生了道德困惑、信念迷失。“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成语文创产品不应单纯看作商品,其代表的是文化形象更是社会价值导向的引领。在尽可能收集到的资料中《邯郸成语典故》[3]以朝代为时间轴共收集成语668条,《邯郸成语典故故事大全集》[4]共收集成语550条,这两部书以文字的形式较为全面、详尽地收集了在邯郸本土发生的历史事件和邯郸籍历史人物著书立传所形成的成语典故。以此为选择的依据,筛选出邯郸的精神标识并进行产品设计创作。
(二)选择的地域性
人们在到达某一地方的时候往往被这个地方的地理风貌、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所吸引,这是地域之间差异性所造成的。比如,北京的故宫威武森严、皇家气象,苏州园林的精巧别致、自出心裁。地域间的差异使本地人或初到此地的外乡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好感,这种“好感”体现这个地方独特的地域性,经过历史的积淀所转化形成的文化基因带给人们亲切感。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融入地域性文化基因不仅能创新出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更促进地方文化推广。
邯郸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历史文化悠久,和邯郸成语典故相关的历史遗迹星罗棋布地散落在这座城市。武灵丛台坐落于邯郸市丛台区,历史上赵武灵王登丛台居高远眺而操练兵马,令人联想到“胡服骑射”改革;丛台区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巷子叫“回车巷”,至今是居民生活的地方,著名的成语典故大将军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邯郸永年区的黄粱梦镇素有“邯郸道长黄粱梦短”的美丽传说,成语“黄粱一梦”中承载着万象悲喜人生;邯郸临漳县古称“邺城”,《史记》记载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河伯娶妇”是惩治恶人破除迷信的成语典故;邯郸市鸡泽县毛官营村的毛遂墓印证着“毛遂自荐”的勇气与智慧;诸多建筑遗址遗迹是邯郸成语典故文化的实物印记和实物印证,证明邯郸成语文化的写实性,是其他城市文化所不具有的,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区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特质具有独特性。
邯郸成语典故是邯郸的文化基因,文化基因注入文创产品设计,助力邯郸城市形象建设。邯郸成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开放包容的态度、自强不息的品质与党的十八大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
(三)选择的时效性
文化创意简称文创,文创产品设计按照时间划分为长的阶段性时效和短的节点性时效。
阶段性文创产品以实物的形式宣传城市形象,力求产品内容表达在较长时间不过时,即设计的文创产品内容应符合现阶段社会主旋律和社会正能量,这是稳定的价值观,设计内容上力求持久长效。
节点性时效文创产品,以节日、活动、热点事件等为主题进行创意设计,比如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舞蹈作品脱颖而出掀起一阵热潮,引发全社会对河南省博物院的关注,对河南文化的积极评价,引起共鸣,受到关注,产生反响,收获赞誉,随后端午节推出舞蹈作品《洛神水赋》,七夕节推出舞蹈作品《龙门金刚》,这种作品在短时期内的关注度较高,随着时间推移关注度降低,文创产品再进行下一轮的节点性创意设计,使大众形成连续性记忆,加深良好印象。这种文创产品时效性短,但主题表达明确并烘托气氛。
(四)选择的认同性
对邯郸城市的文化认同是团体的共同认知,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通过公共文化营造来滋养培育,这也符合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比如成语“胡服骑射”蕴含的改革精神是符合大众心理认同感的,选取高认同感的成语进行创意设计,这种文化观、价值观的集体性行为使得群众具有自豪感的心理状态,形成统一的文化认同心理,并且自觉维护。
二、邯郸成语典故文化创意产品现状
(一)产品现状
河北省在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说明中也明确提出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5]邯郸市政府重视发展旅游业和提升邯郸文化软实力,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在文创产品售卖集中的旅游景点、博物馆、图书馆、商业圈内,邯郸成语典故文创产品在旅游文创产品中占比较小、种类较少,形象较弱,没有形成产品系列。目前作为商品出售的成语文创产品有绘图本书籍《成语典故画册》(邯郸市图书馆售)、木刻成语镇尺、成语装饰画(邯郸市博物馆售)等。
(二)文化创意现状
邯郸成语文化创意缺乏新意与活力。文创产品创意是核心,优秀的创意搭配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升产品高附加值,2018年河北省重点项目“成语小镇”在邯郸成立,建设周期为10年,此外,还有邯郸成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为成语典故文化的推广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有创意感的新产品尚待开发。据笔者实地考察,邯郸主城区较为知名的旅游景点,如丛台公园、回车巷、赵苑公园等,没有相关的旅游纪念品;城市内各大商场的工艺品售卖区没有以成语典故为创意点的生活美学产品;省内举办的展会、博览会、运动会等相关设计凤毛麟角。
(三)邯郸成语典故文创产品创新设计表达
在对邯郸成语典故文创设计进行导向性、地域性、时效性分类梳理后,分为以下三种设计途径。
1.导向性成语+阶段性时效设计
“文化+城市”,让“成语典故之都”名副其实。文化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隐性路径。选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邯郸成语,设计出文创产品,为城市营造具有弹性的、易于接受的成语文化环境,邯郸成语典故文创产品形成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资源。这类文创适合设计成相对静态的公益类宣传产品,比如,城市街道的灯箱,公园小路两侧的道旗,公交候车亭的广告栏,尤其有成语典故遗址的环境空间的宣传屏幕、形象墙等位置(见图1、图2)。
2.地域性成语+旅游产品+节点性时效设计
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是旅游产品体现地道邯郸成语文化基因的重要途径。以邯郸市丛台区旅游产品设计为例,在丛台区著名的成语典故遗址有丛台、七贤祠、回车巷,“胡服骑射”“毛遂自荐”“一言九鼎”“程婴杵臼”“梅开二度”“罗敷有夫”“邯郸学步”等,旅游旺季一般在春夏秋三季,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端午、中秋节这些法定放假日游客较多,按照节日的特点,推出关联度高的旅游文创产品(见图3、图4)。
3.“主题会议”+节点性时效设计
主题会议是邯郸成语典故文化对外输出的直接途径。2022年第16届河北省运动会在邯郸举办,成语典故文创产品作为旅游纪念品结合体育元素推广,让这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展现成语魅力。
三、结束语
邯郸成语典故是邯郸先进文化的代表,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创产品,以摸得着、看得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努力践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文化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邯郸成语典故文创产品通过导向性设计、时效性设计等活动,搭建了文化需求单位与设计师、特许生产商之间的合作沟通桥梁,形成平台支撑;加强促进和提升文创产品开发,都可以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活起来、火起来的文创衍生品,也将进一步擦亮邯郸历史文化这张金名片,为推动邯郸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继民.邯郸成语典故的历史文化解析[A].申有顺.邯郸成语典故论丛[C].北京:研究出版社,2008.
[2]王梦洁.满满“邯郸味”浓浓“成语情”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有看头[EB/OL].邯郸新闻网.新邯郸客户端,[2021.07.13]http://www.handannews.com.cn/news/content/2021-07/13/content_8299503.html.
[3]苑清民.邯郸成语典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文心,李广.邯郸成语典故故事大全集[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8.
[5]王东峰.关于《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J].共产党员(河北),2020(23):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