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而是开始追求个人的精神享受,因此整个社会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重视。设计的地位逐渐提升,随之对设计美学的研究也日渐重要起来。设计是以服务为中心的,因此设计不能仅仅是机械的、功能的,还应该是有温度的,可以温暖人心的。所以研究审美主体对于“美”的认知也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设计;设计美学;美学
中图分类号:J5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4-00-03
一、设计美学
美学是什么?设计美学又是什么?哲学蕴含着美学,美学又蕴含着设计美学,一个“美”字表明了它们的主要研究方向。“美”是什么?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困难,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美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这句俗语能够很好地回答。不同的人对美的认知各有不同,因此美学的内涵和研究对象总是在变动,美学所研究的对象既需要切实的感性审美体验,又需要抽象的哲学思辨和逻辑归纳。[1]
美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研究“美”的真谛,阐释“美”的价值,宣扬“美”的意义。除此之外,美学还应该增强人们的审美意识并提高人们的审美品位,为创造美的生活的具体实施过程提供理论支撑。在设计这个领域里,美学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设计美学也就成为促进设计发展的重要工具,对设计美学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
设计美学从字面上来说是围绕设计展开美学研究的学科,或者是使设计更具美感的学科。设计本身的发展历史相比于大多数学科来说是比较短的,从包豪斯开始衍生出现代设计算起也不过才103年,更不用提近几十年才开始系统发展设计这个专业的中国,差不多也就短短六十年左右,最早成立大学设计专业的也不过是在二十世纪中期左右,从中可以看出“设计美学”的发展历史相对其他学科也是比较短暂的。由于“设计美学”这一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因此对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很困难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设计”概念本身的复杂性问题;二是设计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处于发展状况中的学科;三是撰写队伍的复杂性问题;四是“美学”概念本身复杂性的问题。[2]
设计美学本身源于美学学科之中,为其一大分支,它本身所具有的哲学概念使之带有抽象倾向。设计美学自身偏向于理论学科,设计偏向于实践,设计美学可以为设计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它以其自身学科的特殊性来探讨人对美的追求、对美的表达,“美”一直是人追求的最高的期盼,任何人都喜欢美的事物,这是人的天性。如何让设计更好地实现服务的功能,设计美学会为此奠定基础。
纵观国内外优秀的设计作品,无一不是蕴含着强大的设计美学理论知识。设计美学理论就像是冬日的暖阳、夏日的微风,通过赋予现代设计“美的含义”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并且在它的影响下,我们沐浴在具有“美”的世界里,开阔“美”的视角、培养“美”的感知和创造“美”的心灵。设计美学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生命力只会越来越强大,为设计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二、设计美学与现代设计
(一)设计美学为现代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纯艺术是服务自己,是对自身情感的表达,而设计是服务大众,为人类的生活等各方面服务,设计美学是为了设计能够更好地服务大众而研究的理论。社会的发展越进步,设计与设计美学的重要性就越是凸显。根据马斯洛的需求说,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最初的温饱需求,而是逐渐转向更多更高层次的需求享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正是体现出了这一转变形式。设计美学以其自身对人类、社会、对自然法则等的研究来做出科学判断,为设计实践的发展给出所需要的理论支撑,为设计对象设计出更加优秀的设计产品,更好地为人类生活服务。
任何实践没有理论的支撑是走不长远的,实践与理论相生相长,共同发展。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在设计表达风格上都有其独特性。从国家层面来说,美国比较注重设计所带来的利益,更偏向于利用设计来研究怎样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设计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欧洲各国的设计更偏向于原生态,从感受自然原始风味出发,为生活服务,关注通过设计所带来的赋予生活新的可能性,让人们获得设计所带来的“美的感受”,用设计使得生活更加便捷;日本早期的设计是一味地照抄西方设计,从而丧失了本土民族美学风味,后经过本国设计师的努力将国际设计与本土民族化美学意义相融合,创造出了区别于其他国家独特的设计美学风格,从而站在了世界设计的中心,将本民族美学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并且使设计更具民族性,日本的设计特点也是中国需要研究和借鉴的,将中国的文化美学理念融入设计之中从而形成属于中国特色的设计美学,将中国美学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而这一切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代设计师的努力。从民族方面来说,就中国而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图案、服装形式、建筑样式等,如何展现中国民族的设计美学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
(二)设计美学的思想影响现代设计
在设计美学这个笼统学科名之下,不同地区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设计美学概念。由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所形成的地理条件、文化条件等各种条件的不同,他们对于美的理念也不尽相同。作为一名设计师来说,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是一个民族设计一个作品,必然要满足当地人对美的追求。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美学概念,而设计美学也在时代的发展中形成了其中一支的美学思想,那么对于他们的设计过程必然会受到设计美学思想的影响。
将每个地区不同的设计美学思想从现代设计作品中表现出来,便可以形成属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特的标志。设计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对于生活或者说成长在某一个区域的设计者来说,其设计一定是会受到这个区域设计美学的影响的。观看很多优秀设计师的作品,就可以看出它们所展现出的带有设计师自己的美学理念和风格。
(三)在设计实践中检验设计美学理论
设计美学自身所具有的抽象概念,就使得它要融入具体实践当中去进行检验。只有在实践中成功检验的理论才是正确的方向。在当下很流行“概念设计”,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概念并以其为主线贯穿到整个设计当中去。设计美学便是“概念设计”的重要基础之一。一个“概念设计”能否获得成功,除了突破技术层面的东西之外,设计美学在里面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将技术与美学相结合,必将形成一个优秀的设计产品。
设计美学理论从一定程度来说能够较好满足大众对“美”的想象。因此,当设计美学在设计实践中得到运用时,其自身便会受到大众的检验,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设计美学理论,并且更好地为设计提供“美”的理念。
三、设计美学与审美主体
(一)设计美学引领审美主体的审美思想
美学除了具有共性之外还具有个性。任何设计师所设计的产品一定能够从中看见该设计师所携带的偏向于某个地区、某种风格的倾向。设计一定是服务于人的,设计能否被人们所接受,与人们的审美观念是有很大关系的。因此,设计美学如同引领者一般,带领人们去学会如何欣赏设计,帮助人们形成自己的审美思想。设计美学作为抽象概念,可通过设计作品来表达自身设计美学的概念,在生活日常中,这些带有设计美学概念的作品环绕人们的周围,使人们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设计美学的熏陶。同样,在人们提高了审美理念之后,又会对设计美学提出新的方向,促进设计美学的进一步发展,设计美学又再一次引领审美主体的审美思想,提高审美能力,长此以往,设计美学与审美主体的审美理念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形成良性循环。比如,日本崇尚“侘寂”,日本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大部分偏向“极简主义”,整个设计感突出了“静”的理念,让人身心舒缓,如沐春风。日本人民在这样的设计美学熏陶下也随之比较偏爱素净这一类的设计作品。特定的环境、特定的设计美学的熏陶影响了日本审美主体的审美思想。由此可见,设计美学在提高审美主体的审美性上的重要性。
(二)审美主体为设计美学提供研究对象
世界上一切由人所创造的物品都是为人服务的。因此,研究一个物品必然是围绕人来进行的。设计美学不是凭空捏造,是基于人们在长久的历史美学的熏陶下而发展起来的。设计是服务大众的,它一定是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的,设计不是仅仅满足人们的最基本的需求,还要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人们所追求的是什么样的美?什么样的美才是最舒适的?等等一系列关于“美5c51d69ec68acf14bca2815aafc7e121”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对被服务者的研究来进行了解。
当然,设计师本身也属于审美主体。很多设计师经过日积月累对“美”进行学习、感悟、思考等来形成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设计美学理论,再通过自己的认知将设计美学理论融入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又经过大量的设计作品来研究和完善设计美学理论。因此,审美主体为设计美学理论提供研究对象,设计作品又来推动设计美学理论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发展的现象。
人们对于一个设计作品的认同一定是认同了它所表达的美学理念。以审美主体来研究设计美学,可以深入地了解到“美”的共性和“美”的个性,这样也可以为审美主体提供最好的设计作品。
四、中国设计美学的未来发展
设计美学与设计一样在中国发展时间是比较短的,相对于其他成熟学科来说如同处在“幼儿期”,“幼儿期”在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表达一种无限可能。就算在整个世界中,关于“设计”也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那么,就中国而言,可以利用设计这一学科的独特性,借鉴外国现有理论结果,结合中国具体要求,研究由中国民族特色的“设计美学”学科。
在当下社会倡导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多民族这一先天优势下,发展研究中国设计美学的资料素材可以说是很丰富的。随着中国在经济方面的直线上升,城市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直线上升,设计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设计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伴随之设计美学也会得到质的提升。设计美学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国内,同时也要学习国际对于设计美学的研究,积极推进国内设计美学研究与国外美学研究接轨。“设计”原本便是舶来品,积极研究国外设计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就亚洲来说,学习借鉴日本和韩国的设计,特别是日本将设计与本国传统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美学是非常重要的。早期日本设计的发展也遇到过迷茫期,当时的日本在发展设计方面采取的是通过派遣学生留学或游览西方,以及在日本本土大力宣传西方设计和邀请西方著名设计师来日本讲学这样的一些方法来全盘学习西方。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日本设计师开始尝试将日本民族文化融入设计中,因此,在日本的设计发展中形成了两条线:一种是设计出具有本民族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主要对内服务;另一种是按照国际设计手法来进行设计,以便于更好地在国际上发展,宣传具有日本特色的设计作品。因此,日本的设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得到了国际的认可。从日本成功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想要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并不是一定要全盘西化,更重要的是将本民族文化内涵融入设计中,形成自身所独有的可识别性,这样才能在一种设计风格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当然,并不是说完全否定西方,我们设计师也应当借鉴西方设计,汲取精华,为中国设计发展添砖加瓦。如何将民族特色文化内涵融入设计中就需要深入研究设计美学,特别是属于中国的设计美学。所以,设计美学是促进设计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设计美学发展任重而道远,还需设计师共同努力。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设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而也会带动设计美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现代生活有着更高质量的要求,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最舒适、最欣喜、最便捷的服务,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设计美学也会在设计的飞速发展下提供理论的支持,指引前进的方向,在发展的过程中相辅相成。在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借助设计和设计美学将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邱景源.现代设计美学要探索的几个问题[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2(06):26-28.
[2]黄柏青.设计美学:学科性质、演进状况、存在问题与可行路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05):16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