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写意花鸟画是我国的艺术瑰宝,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中对于色彩的应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应用特征,需要对其开展相应的探究,使其得到更多的发展。为提升中国写意花鸟画色彩的运用效果,要对中国写意花鸟画色彩的运用开展相应的分析,以便强化色彩应用效果。因此,本文针对中国写意花鸟画色彩的运用做出了进一步探究,提出了相应的色彩应用措施,可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写意花鸟画;色彩;技巧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4-00-03
我国的国画创作,花鸟画占据的比例极高,属于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中,对于花鸟画的创作,画者要具备非常高的笔墨素养。花鸟画中的两个关键分支便是写意花鸟以及工笔花鸟,其中,探究中国写意花鸟画色彩的运用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次研究,站在写意花鸟的起源以及发展角度、笔墨情趣、色彩创新角度、色彩实践运用角度展开分析,有益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理解,展现出画者的文化素养以及艺术情趣。
一、写意花鸟画的起源以及发展分析
在对写意花鸟画起源探寻时发现,远在春秋战国时,手艺人便已经融合了装饰和写实手法,这为之后的写意花鸟画艺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对出土的汉画像砖研究发现,其中的花鸟意象已经栩栩如生,如雁群、八哥等。这些艺术品活灵活现,有着传神的姿态,高度展现了我国花鸟画的艺术境界;秦汉时期之前,人们正在不断完善花鸟画展现出来的艺术形式,使其继续发展成熟,得到更多的应用[1]。因此,该时期的房屋装饰、标志制作等,都有花鸟画的应用,非常广泛;到了隋唐时期,花鸟画开始有了更多的展现形式,风格有所改变,更加轻利,色彩也更加鲜明。这一时期,这样的创作手法受到了大家的追捧,成为当时的风潮,是最普遍的一种创作方式。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两位优秀的画者,为徐熙和黄荃,他们使花鸟画得到了突破和发展。徐熙作品中的色彩更淡雅一些,对于墨的使用非常讲究,把色彩作为辅助。所以,观赏徐熙花鸟画时,总会感到朴素和安逸。黄荃的创作,色彩的应用更为浓烈,注重色彩的突出,而将墨作为辅助。所以,在欣赏黄荃作品时,会感到富贵和华丽。他们两人,徐熙将墨当作画骨,黄荃将色当作画骨。由于风格不同,所以展现出了不同的境意,其中,对于黄荃表现出来的华丽,徐熙的朴素影响了之后北宋后期花鸟画的风格,改革了我国的写意花鸟。通过一些画者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在明朝后期,花鸟画有了更多的转变,有水墨大写意的展现。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便是徐渭和陈淳,该时期的笔墨情趣异常突出,但没有较高的形似,重点强调怎样发挥出其中的笔墨情趣。其中,徐渭的画作,在观赏时,会感受到不羁的情怀,且笔墨特征十分浓烈和鲜明。他的风格,对于之后的画作艺术境界产生了很强的推动效果。写意花鸟画在这些发展过程中,逐步展现出了画者的内心情感,输出了自身的书写表达意义。从此,笔墨展现出的表现力更为突出,我国的写意花鸟画也逐步走向成熟[2]。
二、中国写意花鸟画笔墨情趣分析
(一)笔墨特征
对于花鸟画,怎样用好笔,如何用好墨,是非常关键的步骤,要想将其运用得当,展现出画作的灵魂,不但要求画者有一定的艺术素养,还要理解相应的自然哲学,并对用笔和用墨有长时间的刻苦练习。张彦远是我国唐代时期的画家,他对用笔和用墨的应用提出了很多的观点,其中《论画六法》中,便解释了用法的精髓所在。画者在绘画之前,要累积很多的生活经验,之后对经验进行重组,归纳后配合自己精练的笔墨技艺,实现高水平的创作。为了达到这一绘画层次,需要画者日复一日地积累和练习,刻苦钻研才能展现出花鸟画的神韵,使其既有形又有神。张彦远的画作,结构层次把控非常好,笔锋就是画作的形态描写,神韵的展现会利用墨完成,所以最后呈现的作品十分传神。站在这一艺术角度分析,画好写意花鸟,不是单纯的像,而是利用墨,将神韵展现,进而完成画者情感的输出。
并不是每一幅写意花鸟画都可以被称为艺术品,艺术造诣高的作品对于墨的应用,色法表达要求一定非常高,且经得住人们和时间的推敲。创作中,并不是元素多就是好作品,需要画者分析事物特征之后,根据自身的经验,绘画能力,有取舍地创作[1]。其中,最主要的基本功底便是笔墨技巧的使用,这又与平时的练习、书法书写有一定的关联。在绘画中,始终强调画和书法的相辅相成,不能分割,也就是说,要想画出好的艺术作品,要先将书法作为基础。掌握了相应的笔墨技法后,画者往往会遇到瓶颈,为使自身有更大的突破,还要强化自己的思想层面,最终思想融合高超的技艺,有了更多的技巧,画出来的画作一定是高层次的艺术品。
(二)笔墨层次关系分析
笔和墨,在概念上完全不同,因此针对写意,也体现了两种外在层次。画者在初步学习时,更多的会利用笔对形态给予呈现。成熟的画者,则会利用先用笔后用墨的方式,展现出画作的精神内涵。绘画大师会融合两者,应用自如,不会丢失作品最终的灵魂。这也是对画作进行鉴赏时,最重要的一个角度[3]。
利用笔开展创作时,要使身体外部结合毛笔的特性完成。画者身体的各个部分,对于最终作品的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如关键的下笔力度,手肘的使用力度等,既影响着线条也影响着花鸟画的细腻程度。创作时,画者对于笔的把控是极其关键的一步,要在绘画节奏的基础之上,缓缓创作,把自身神韵存在的韵律感在作品中拓印出来,以便展现出自己的基础功力。花鸟有了一定的形态之后,便可通过墨将其神韵展现出来,并利用色彩等形式,描述出其中的情感与思想。最后,统一好笔、墨、势,才能完善画作中的自然环境。所以,应用好笔和墨,能够有效突出画作中的势,人们在欣赏画作中,也能感受到其中的艺术氛围和情感思想。
三、写意花鸟画色彩应用创新
(一)全新的用色理念
以前对于色彩的使用较为简单,只是利用本身的颜色将其区分开,缺失了颜色与四周颜色的关系剖析。现在,随着绘画越来越成熟,思想的进步,色彩的研究也更进一步。在研究中发现,由于光照条件的差别,色彩会出现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出现,主要原因包括:其一,由于水墨自身的表现性极强;其二,鲜艳色彩的应用,会改变画作自身的韵味,使其遭到破坏。中国水墨画,最突出的一项特性便是淳朴、静穆。因此,一些画者在创作时,会多使用一些鲜艳的色彩,以至于有些颜色一直得不到应用。
(二)写意花鸟画色彩实践应用
1.兼用广告色以及水粉画色
中国画中应用的颜色,大部分都是研磨的矿物质,或者使用天然植物加工提出的颜色。在颜色方面,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种为透明色,另一种为不透明色。透明色,说的便是曙红以及花青色等[4]。不透明色,便是朱砂以及赭石等。它们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可谓是不可或缺的功臣。广告色和水粉画色的特征便是不透明,且十分鲜艳,将其应用在画作中,会起到一定的出色效果。例如,现在,对于大的作品进行创作时,开始应用更多的广告色和水粉画色,最终的作品效果非常饱满。
2.兼用水彩色
水彩色的应用,特征十分突出,如有较高的透明度、极强的渗透性以及细腻性。兼用中国画色和水彩色,可保障画作透明性和不透明性之间的转换,达到彼此映衬的效果。有些物体的展现需要高透明性,利用水彩画色,色彩会更为出众,这样人们在观赏画作时,便会感受到清新和出奇。
3.兼用金银色
在绘制以及纹理创作中,会使用到一些金银色。从目前的写意花鸟画发展中来看,兼用水墨色和金银色取得的效果很理想。因为有了更加耀眼的色彩应用,创作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这便是金银色展现的一项特殊效果。
4.兼用色墨调和法
为了达到色墨相互衬托的目标,通常会使用色墨调和法。具体来说,绘画的创作会结合西方的很多色彩表达方式,中西结合后,墨色会达到饱满的辅助效果,利用调和会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通常画作都会有相应的主色调,并且会占据极大的比例,所以对于其他色彩的应用,要依照主色调进行搭配,以便保障色彩的统一性、层析性和协调性。对于调和色的使用,一定要让其融合到整体中,但不要受墨色太多的影响。
四、写意花鸟画传统用色分析
写意花鸟画的画家并不少,尤其是近代,很多画者对写意花鸟画十分偏爱,且自己的画作都有自己的特征。例如,赵之谦,对于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更多的会使用没骨。在我国引入西方的制色方法之后,色彩在写意花鸟画中的应用开始丰富,对中国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赵之谦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色彩的创新应用,推进了现代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吴昌硕,有着非常精湛的篆刻手艺,篆刻艺术炉火纯青。他的写意花鸟画会以书法开始,用十分有力的下笔,创作出具有气势的写意花鸟画。齐白石先生,最擅长的便是花鸟、虫鱼、山水、人物,他的艺术作品中,展现出的笔墨十分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而造型简练生动。齐白石先生的作品之所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因为年轻时的齐白石涉猎广泛,文化基础深厚,有一定的艺术底蕴,所以在对艺术创作时,展现出的作品才能淳厚朴实,既有意境又有神似[5]。
五、写意花鸟画技法分析
(一)把控画面色调
设计一幅画作的色彩时,色彩的衬托需要画者利用造型艺术完成。色调会极大地影响画面展现出来的意境,所以创作中,要精准地利用好色彩,进而把控好色调,以便达到令人满意的艺术效果。现在,随着艺术水平的提升,色彩使用方面也从之前简单的认知过渡到了理性认知,更加关注光的使用,协调色彩之间的配合,所以现代写意花鸟画中,无论是色调还是空白,都有了更多的操作空间[6]。
(二)调色方式
调和色彩,简单来说便是保障色彩具有对比度,能够达到人们的审美层面。调和色彩,有几种十分常见的方式,其一,吸水位置之间的对比。笔腹的吸水量一定要足,调色时使用笔锋。调色过程中,借助调色盘从外面逐步走向内侧,全部用完笔里的水和色彩后才可调配。其二,笔的位置变化也有相应的讲究,利用转笔、提笔、按笔,展现出来的色彩效果是不一样的。
(三)行笔的变化
绘画时,色彩还需要保障其有一定的变化,这便要站在行笔的角度出发。但是,本次探究中提及的行笔,并不是之前常用的中锋行笔以及侧锋行笔。行笔,具体来说便是,画者在调比过程中,依照笔各个位置的不同,运用中出现的角度不同、速度差异,使其有更加绚丽的色彩出现。所以说,行笔有所改变时,色彩呈现出的效果会更加丰富。
(四)笔触的组合
笔触,便是点线面在绘画中的形态,画者正确应用笔触,会产生饱满的色彩变化。很多画者在绘画中都会发现,利用分离、重叠、并列的组合形式,可使作品中的笔墨有多样化的呈现[7]。在现代写意花鸟画中,先进行分离,然后重叠,最后并列,这样的形式保障了色彩笔触变化的丰富性,有益于掌控好跳跃组合的笔触形式,通过三个点构成面的效果,会理解组合的笔触。画者对于艺术作品的创新,首先要清楚的便是,一个作品的第一笔完成后,第二笔是为了将其效果改变,第三笔的落下,要将前两笔进行区分。例如,在画荷花、牡丹时,利用这样的组合形式,笔触不但不用有重复的情况,色彩的展现、虚实搭配以及最终的造型变化也会十分理想。
六、结束语
对于现代的写意花鸟画,已经开始与西方绘画理念融合,使得中国画有了更多的突破和发展,有进一步创新。如把控画面色调、保障色彩具有对比度,利用转笔、提笔、按笔,展现出色彩效果,依照笔的各个位置的不同,使其有更加绚丽的色彩出现,借助笔触的组合,完成最终的作品等。中国写意花鸟画色彩的运用,还需要有更多的创新,所以有更多的画者开始探究写意花鸟画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在笔墨结构方面、色彩应用层面,还有会有大的进步。写意花鸟画,是利用物象对意蕴进行描绘,尽管源于生活但是是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不同的时代,要赋予其不同的时代特征,创作出更具时代性的写意花鸟画。
参考文献:
[1]张建明.当代语境背景下的中国写意花鸟画构图形式探究[J].美与时代(中),2022(07):24-26.
[2]白光.浅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情趣[J].国画家,2022(01):63-64.
[3]邱继东.谈高校中国画教学中写意花鸟画的临摹[J].美与时代(中),2018(03):116-117.
[4]刘佼佼.探究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情趣[J].美与时代(中),2021(02):46-47.
[5]杨娟.张书旂粉彩写意花鸟画色彩探析[D].西南大学,2020.
[6]李业.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精髓在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11):218-220.
[7]王先岳.逸笔纵横写我心——王俊民大写意花鸟画的艺术意蕴[J].东方收藏,202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