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进行研究,这一详细研究与分析,也能够更好地为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引导。而我们主要对茶山瑶民歌的词曲形态、曲调等进行详细研究,很好地为音乐特性的有效展现提供了基础支撑。同时,有针对性地探究了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的文化内涵和基本特点,这样也能够更好地促进民歌的发展、更新与进步。
关键词: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音乐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3)04-00-03
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有着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独特的文化魅力,这也在很大的层面上为其在我国境内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完善的基础条件。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金秀茶山瑶族民歌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更是受到了更多人的广泛关注与认可,尤其是对于其曲调、唱腔、节奏等都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地为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奠定基础,为民歌的传承提供有效的引导。
一、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的文化内涵
(一)文化功能
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作为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种产物,其产生与发展都经历了悠久的历史,这也在一定层面上为现代社会优秀文化内容的产生与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而其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更是有着非常强大的文化功能与价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能够对居民的生活进行精准的记录。在具体的民歌演唱过程当中,生活生产类的歌曲占据着相当大的一部分,这样也能够很好地为他们生活真实性的记录提供良好的帮助。这些民歌大多记录的是生活中的琐事,这也是其被归结为民歌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民谣歌曲还是一种比较强大的婚恋媒介,能够更进一步地帮助未婚男女进行了解。也就是在唱歌的过程中,远方的少年听到之后会对其进行回礼,这也就能够为其婚恋介绍提供良好的帮助[1]。
(二)文化价值
民族文化内容的逐渐涌现,能够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充分展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引导。其中民谣的传播在一定层面上,对于现代社会发展有着很大的优势,在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的演唱过程中,其曲调与词义都能够很好地将人民群众内心的情感展现出来,真正意义上成为备受人民喜爱和关注的一种娱乐形式。广西地区的民歌也是经历了时代的传承,以及不断的翻唱之后,将不同时代人民群众的心声展现得淋漓尽致,为其自身的艺术魅力、文化价值的展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而且,广西地区民谣的演唱,在一定的层面上也是最贴近生活的一种艺术文化内容,使得人民群众的精神层面得到满足。
二、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的基本特点
(一)身份的称呼
对于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的音乐研究,我们也应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展开更为详细的分析,尤其是对于不同人群身份的有效称呼,这样也能够很好地为广西民歌的艺术特色充分展现提供帮助。茶山瑶民歌中很多的语言与我们日常的表达是存在一定出入的,尤其是他们在民谣中唱到的“香哩”主要就是对朋友或者是情人的一种称呼。而且,由于在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的演唱过程中,经常会在开头或者结尾带有“香哩呃香哩”这句话,而这也就逐渐地成为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中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存在。这些具有地区语言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更好地体现了广西地区的民歌特色。也正是在这样的大前提条件下,很有可能会导致歌曲在结构层面上呈现出一些比较明显的不规范现象,这也就需要更进一步地调整音乐的调式,并且在三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将不同的对唱方式,以及对不同人群的称呼方式进行精准的总结,最大限度地实现曲调的流畅与优美[2]。
(二)距离的称呼
通常情况下,在具体的民歌演唱过程中,人民群众都会将地区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融入其中,尤其是一些“尼王功果”主要就是表达大声演唱的一种方式,这样可以使人民群众在实际的民歌演唱中,感受到强大的民族吸引力以及感召力。而且,受到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也就是封建统治的压迫与剥削,使得他们现如今仍然不会忘记曾经迁移的艰辛,这也就更进一步地帮助其将一些大声演唱的习俗保留了下来,为民谣的特色性价值体现提供了帮助。不仅如此,还有一些“离贯”“刮架”等都是用来代表远距离的词汇,这样具有地域特色的演唱方式,也能够真正意义上为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的音乐研究提供基础的引导与帮助。
(三)曲调的变化
不同的音乐类型在实际演唱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价值与优势,这样也能够很好地为我们欣赏音乐提供良好的环境。而且,在实际的民谣作曲与演唱过程中,其曲调的变化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广西地区的人民群众在过去,受到统治者的压迫使得其被迫迁移,这也在一定层面上体现出人民翻山越岭的艰难,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们在民歌的演唱过程中,才会融入更多的曲调与曲艺形式,这也被现阶段的人们称为“过山音”。这种曲调形式的出现,使我们在欣赏中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促进了传统民俗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三、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的音乐研究与分析
(一)词曲形态
对于广西金秀茶山地区的人民群众而言,民歌是他们经过长期生产与生活的劳动成果,更是在特定的生产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乐曲结构。其中的词体形态是有着比较强的劳动性与娱乐性的。劳动性主要表现在,人民群众长期居住在大山中,地势形态给农民的耕地工作带来了困难,劳动也逐渐成为广西金秀茶山民歌歌唱的主要表现形式,更是真正意义上地将人民群众劳动中的艰辛与喜悦融入其中,更好地体现了人民群众不同的心情。除此之外,在语言表达的层面,民歌也有着语言的多样性与语言本身的音乐性。他们都能够很好地将不同类型的民俗以及语言融入其中,更好地为其音乐价值的有效体现奠定基础条件,真正意义上地将音乐的强大价值展现出来。同时,不同类型的民谣歌词中,其都能够很好地将音乐表现的特点体现出来,真实地反映出劳动人民的思想精神和实际生活状态,也就在这种不同的曲调当中感受到了多种意境[3]。
曲体形态的展现,主要就是通过不同的音乐语句构成单段体的音乐结构,这样也就能够在乐剧的长短不同位置,设置相应的音乐规律,这也是真正意义上地将装饰音、长音等部分融入民谣演唱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现阶段,大多数的民谣乐体都是通过相似的音乐材料构成的,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音程关系、结构节拍等,演唱者都能够很好地将不同句子进行精准的对比与划分,更好地体现其完整性。在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的音乐研究中,一句体的民歌只有《十二月歌》一首,这首乐曲也很好地记录了广西地区的农耕顺序,很好地将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展现了出来。除此之外,还有三句体、四句体、五句体等。
(二)调式调性研究
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的音乐研究,也需要对调式调性的基本特征进行掌握,这样也能够更好地为其节奏演唱的合理性提供引导与帮助。大多数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的演唱都是在五声性四声调式范围内的,这也就体现出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尤其是三调式乐曲以及四调式乐曲的有效演唱,都能够提升其调式的精准性。以三声调式为例,整个乐曲中只会出现三个音,而其基本的展现形式也会被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类型的出现都能够提升民歌演唱的特性化。通常情况下,演唱者都是将主要的音乐节奏作为主调存在,这样也能够很好地协调其他的音律。比如,演唱《古老的开春歌》,这首歌曲的实际音高是“d、f、g”,其乐曲为纯四度,属于F宫系统的音列,这也就很好地体现出民谣演唱的独特性价值。
(三)润腔形态
民歌演唱在一定层面上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与价值,通过相关的分析,我们也能够很好地了解到不同音调也会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简单地理解,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的音乐展现形态,主要体现在平腔的民歌范围内,这些民歌的演唱也会因为演唱者的不同情感而被赋予不同的特点,这也就将民歌演唱的自由性体现了出来。由于每一首民歌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或朴实柔和,或气派轩昂,但演唱者都能够很好地抒发自身的情感、叙述故事情节。很多的民间歌手在具体的演唱过程中,也经常会融入一些自身的想法与创作,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民歌的价值与优势展现出来[4]。
除此之外,在民歌的演唱过程中,将装饰音融入其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演奏方式。其中的长音,主要就是在演唱过程中拉长尾音,尤其是在《劳动歌》《十二月歌》《天亮了》等歌曲的演唱当中,都很好地将其尾音的重要价值与优势展现了出来。倚音,主要就是民歌中比较重要的加花手段,更是乐曲非常重要的特点之一。从不同音乐的谱面分析与了解中,我们也能够很好地了解到倚音出现一般都会伴有大二度或者小三度的音乐出现。双倚音的存在也能够很好地将民歌的特别之处表现出来,更能将其润腔形态与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
(四)展现了良好的文化意境
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的音乐主要就是通过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将广西地区优秀的民间文化内容展现了出来,这也使现阶段优秀传统民间文化的独特艺术价值提升了一个高度。金秀茶山瑶民歌在演唱和作曲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将一些比较盛大的祭祀活动,以及集体活动融入其中,这也在一定层面上为不同场景下民歌演唱的庄严性与价值体现奠定了基础。比如,在《大声歌》的演唱过程中,我们就能够很好地了解到其曲调的沉重与庄严,强大的气势能够带给我们一种威慑力。在具体的劳作过程中,民歌演唱的韵味也会展现得更加独特,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其自身的独特性,以及将人民群众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展现出来。
大多数的民谣演唱,都是以一种即兴演唱的方式出现的,也就是演唱者在特定的环境当中,受到外界某种情感的影响而自主地发出演唱的声音,民歌也正是这种即兴表演中的一种。一直以来,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都是人民群众口头交流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这能够促进民族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而且,广西地区的人民群众大多都是能歌善舞的,在艺术活动的表现形式中,能够很好地将民歌的独特价值与优势展现出来。
(五)彰显了独特的民族魅力
歌词作为现代诗歌中的一种,主要经历了从《诗经》、宋词元曲一直到现如今歌词制作的发展历程。很多歌词在实际的编写过程当中,就能够很好地将歌词的灵魂与情感表现出来,真正意义上地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展现出来。而对于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的音乐研究工作而言,我们也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到其歌词的朴实与自然。在时代的飞速发展中,不同类型的民歌歌词都是人民群众口头上的一种文学,没有经受过外界痕迹的雕琢。比如,“香哩!”主要指的就是说话很甜,给人一种较舒适的感觉,这种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了广西地区民歌的价值和独特魅力。
除此之外,民歌在实际的作曲与演唱过程中,也会因为其语言的柔和性而更好地彰显为其民族魅力。由于广西地区风景自然优美,能够给人一种舒适、恬静的感觉,这样也能够很好体现出其语言表达的精准性与有效性。还有一些曲调与歌词更加偏向于幽默风趣,这样也能够很好地将民歌的独特艺术风格展现出来,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认可。还有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自由体结构的句子组成方式,更能凸显出其韵味[5]。
四、结束语
对于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的音乐研究,在一定层面上 能够丰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而且,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在结构、调式、色彩等层面都将其自身强大的价值与优势展现了出来,这也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休闲与娱乐方式。本文通过对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的音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广西地区民谣的发展与传播,更进一步为我国优秀传统民俗音乐的传承提供了帮助。
参考文献:
[1]梁怡.弦歌今咏——“中国乐派(明清)音乐研究与表演实践音乐会”侧记[J].乐器,2022(08):74-77.
[2]书辉.守正而后创新——“水磨行腔——昆曲音乐研究传承音乐会”思考[J].人民音乐,2022(08):45-49.
[3]郭克俭,赵芯.世界民族音乐研究的双视角观照——基于两部“黑非洲音乐”著作的文化批评[J].人民音乐,2022(08):91-95.
[4]李雪.中国民歌钢琴音乐研究现状及相关思考[J].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22(03):48-51.
[5]彭吕娇.新疆昭苏县夏特柯尔克孜民族乡民间音乐研究[D].新疆艺术学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