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关于歌剧和音乐剧,这两种舞台表演艺术形式看似很接近,二者都包含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艺术形式,通过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的舞台戏剧,二者之间似乎并无太大差别,但又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姿态屹立在艺术表演的舞台上,本文根据歌剧和音乐剧的起源、发展、创作特点及表现形式展开分析,以此来比较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分析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根据笔者自己的学习经历进一步探讨歌剧和音乐剧的异同点,为歌剧和音乐剧的学习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歌剧;音乐剧;研究;比较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3)12-00-03
歌剧是一种在舞台上以演唱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中包含音乐、舞蹈、戏剧和美术等多种表演形式的舞台艺术,通过这个定义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音乐剧的概念,音乐剧在早期被称为歌舞剧,它是20世纪兴起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中也包含了舞蹈、美术等艺术门类,似乎二者都是在舞台上通过多种艺术表现方式来叙述一个故事情节的戏剧样式,但二者所呈现出来的视觉与听觉效果又截然不同。歌剧和音乐剧有着共同的表现形式,即通过歌唱来表达故事情绪,通过音乐刻画人物情感,通过舞蹈丰富舞台表演,通过对话讲述故事内容,通过舞美渲染舞台背景。这是二者之间所拥有的共同之处,然而这两种艺术形式在实际演出过程中看似存在共同点,却又存在差异,如演唱时所采用的声乐唱法不同,舞台音乐所使用的乐队配置与创作技法不同,舞蹈表演的种类与比重不同,演出对话所采用的表现方式不同,甚至在舞台美术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介绍歌剧和音乐剧的产生与发展,研究二者的创作特点,充分分析和比较歌剧和音乐剧之间的共同之处和各自存在的差异,使学习者能够更为准确地辨析这两种艺术形式。
一、歌剧和音乐剧的起源和发展
(一)歌剧和音乐剧的产生时代
对于歌剧的定义,通过对比,发现与音乐剧相差不大,同样是在舞台上用歌唱为主要表演形式来表演的戏剧,当中同样包含了音乐、戏剧、舞蹈和美术等艺术形式,而歌剧的起源要远远早于音乐剧,它最初产生于16世纪的佛罗伦萨,通过研究考证,发现其产生的根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悲剧。
谈到音乐剧的定义,国际上相对统一的概念是用流行唱法演唱剧目歌曲,用念白式的台词,加以现代舞蹈的编配在舞台上表演一个具有故事性的舞台剧,是一种将音乐、戏剧、舞蹈与美术相结合的综合舞台表演艺术,这种表演形式最初起源于19世纪的轻歌剧与喜歌剧,加之美国本土的乡村歌曲,综合多种文化成分而形成的多元化舞台艺术表演形式。1927年,音乐剧《演艺船》在纽约百老汇上演,从此揭开了音乐剧在现代舞台上的序幕,《演艺船》这部经典剧目被认为是舞台音乐剧的标准样式。自这部歌剧后百老汇也被称为世界音乐剧的中心,甚至成为音乐剧的代名词。
(二)歌剧和音乐剧的创作背景
16世纪末,人文主义思潮开始产生并快速发展,大众开始追求一种最富戏剧力量的舞台艺术表演形式,它可以综合诗歌、音乐和戏剧等艺术形式为一身,这种新颖的体裁便成为当时新兴而起的歌剧。其中由里努契尼创作的歌剧《达芙妮》在宫廷内上演,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的第一部歌剧,遗憾的是,因为剧本不幸失传,也有学者将同一时期卡契尼所创作的《优丽狄茜》定义为第一部歌剧。
音乐剧的最初形式来源于轻歌剧和喜歌剧,在19 世纪末期,西方国家进入了大工业生产的资本时代,人们的心理节奏与生活节奏,随着大工业时代整个社会的快速进步而不断加速,与此同时,伴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于当时舞台上曾经活跃的传统歌剧艺术,逐渐失去了原本所具有的热情和兴趣,而此时英美的音乐喜剧和带有美国乡村音乐风格的歌舞剧正一步步地走进大众的视野[1]。
(三)歌剧和音乐剧在东西方社会的发展状态
歌剧的产生在当时备受人们喜爱和追捧,并且由于这种舞台戏剧形式包容了多门艺术,在短时间内很快传入了欧洲各国,并被大众喜闻乐见、口口相传,成了人们茶余饭后主要的娱乐形式。时至今日,歌剧已遍布全世界各个国家,一些经典剧目历经了几百年的沉淀之后,依然被世界各国的歌剧院不断复排上演,有些国家甚至将一些经典剧目中的原文翻译为其本国语言,以多语言版本进行演绎,以便于更好地推广这些经典的传世之作,同时让本国民众能够更快、更方便地理解剧目所表达的故事情节、优美旋律及思想内涵。我国20世纪40年代,创作了中国第一部歌剧《白毛女》,在当时获得了全国各地大量观众的喜爱与追捧,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时至今日我国歌剧事业蒸蒸日上,近些年各大歌剧院及艺术院,也都纷纷创作了很多优秀剧目,同时国家艺术基金对此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创作歌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同时也为诸多声乐从业者提供了学习和演出歌剧的宝贵机会。在这期间,笔者有幸参与了由著名作曲家黄安伦创作的大型民族歌剧《岳飞》在厦门的首演,以及在为庆祝厦门大学百年校庆所创作的歌剧《陈嘉庚》中,饰演男主角“陈嘉庚”。
在20世纪初,音乐剧这种音乐形式很快融入了快速发展的商业社会,其生动、诙谐和轻松的音乐风格使观众身心愉悦,印象深刻,也受到了众多观众的追捧,并且迅速占据了大量的艺术市场,成为一种相对于歌剧来说,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传唱的舞台艺术表演形式。音乐剧这种舞台戏剧逐渐向全世界蔓延,许多国家纷纷开始引进经典音乐剧剧目在各大城市的主流剧院上演,我国一些学校也开设了音乐剧专业的课程设置,国内近些年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剧目,如《王二的长征》《钢的琴》等。
二、歌剧和音乐剧的艺术创作特征
(一)歌剧和音乐剧的创作规律
歌剧的选材相对音乐剧来说,多以贵族之间或者宫廷内部所发生的故事为创作背景,在歌剧创作的过程中,歌剧的故事发展往往是依托于音乐的,通过音乐这个载体来展开对故事的叙述,音乐在情节的发展、冲突的展开、情感的抒发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作曲家运用技巧,通过音乐对这个剧本的情节加以描述,所以在歌剧的创作中,音乐发挥的作用和地位似乎是高于戏剧本身的,音乐对于人物性格与内心的描绘更加细微和巧妙,这是歌剧在创作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2]。
音乐剧在故事脚本的创作过程中,大多选择比较能够贴近人们生活的题材,将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故事,以平凡人的视角来讲述,使观众能够产生共情,轻易地融入其中,好像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故事,往往才更能引起共鸣,而后再对此加以艺术化的处理和加工,与现代舞蹈相结合,加上舞台美术的艺术创作与融合,将平凡的故事加以升华,在舞台上全方位地呈现出来,使剧情更加精彩和引人入胜。在演出过程中,演员所采用的唱法通常以观众较为熟悉的流行唱法为主,歌词通俗易懂、旋律朗朗上口,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这种方式使得音乐剧选段的传唱性更为广泛,一些经典的选段广为流传。音乐创作中,大多采用具有时代感的流行音乐元素作为主要的创作方式,创作音乐剧,对剧本内容上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只有好的故事才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而在音乐创作上要服从戏剧的发展需要,比如,在近些年创作的音乐剧《钢的琴》中,根据故事发展的不同时代背景,而选择具有那个时代代表性的音乐,向观众表述一个时代的开始,让观众通过一段音乐或者一个唱段,联想到那个时代的特征,以此快速进入剧中的时代场景,这种代入感通常是非常具体的,而且具有非常好的渗透效果[3]。
(二)歌剧和音乐剧的表现形式
歌剧主要是由人声歌唱与交响乐队交织而成的音乐表现形式,歌剧自产生以来使用的都是美声唱法,这是不可撼动的,美声唱法也是歌剧的重要标志。我国部分民族歌剧中也会使用传统民族唱法,但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其演唱重点都注重声音的圆润与穿透力,故而在歌剧的舞台上,演唱者往往不会借助话筒或其他扩音设备,而是通过自身演唱技巧直接将声音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音乐剧中的对白通常使用白话式的台词,整体上更接近话剧似的表演。这种对话方式比起歌剧中的宣叙调更为生活化、大众化,语言通俗、简单明了,观众可以更准确地理解音乐剧的剧情,对人物的形象塑造、故事情节的刻画及情感的表达,也增加了更便利的表演方式。在唱法上,基本使用的是通俗唱法,这种唱法更为直接地通过歌唱表现故事情节。
三、歌剧和音乐剧的分析比较
(一)歌剧和音乐剧的组成结构
歌剧属于古典音乐的种类,管弦音乐是音乐的主要织体,歌唱是主要表现形式,另外再加上舞蹈、诗歌、戏剧和舞台布景等多种艺术元素,歌剧演员大多数是歌唱演员,所以在舞台上,声乐成为歌剧舞台上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音乐剧发展至今,它的组成元素几乎包含了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舞蹈、戏剧、文学、诗歌、绘画、建筑,甚至包括电影、魔术、杂技和幽默剧等众多艺术形式。音乐剧的舞台是,有机地将这些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整合为歌、舞、剧三大重要元素,在舞台上相互交织,并科学有效地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在整场演出过程中,通过演员的歌唱、舞蹈和戏剧表演,将快乐、悲伤、爱情、仇恨等复杂多变的情感,加上现代化高科技的舞台美术与声光电技术,完美地呈现给观众,让观众在欣赏音乐剧时耳目一新,享受其中。这种舞台表演形式艺术种类众多,更符合现代人们对舞台艺术表演的欣赏需求[4]。
(二)歌剧和音乐剧的乐队配置
歌剧的乐队配置是标准的大型管弦乐队,一般由弦乐组、管乐组和打击乐组共同组成的庞大组队,标准人员配置在一百人左右,根据歌剧的种类不同,乐队人员配置也有变化,如轻歌剧常采用小型管弦乐队或室内乐队来完成音乐部分的演奏。
音乐剧的乐队是多样化的,主要是由现代流行音乐的电声乐队和小型管弦乐队组成的,电声乐队主要使用电子乐器,一般包含电吉他、电贝斯、电子键盘乐器、合成器、康加鼓、架子鼓等。根据剧目的需要有时会加入小型管弦乐队,小型管弦乐队的人数配置一般在20人左右,主要包括弦乐、木管乐、铜管乐和打击乐。
(三)歌剧和音乐剧的表演特点
歌剧的音乐相对来说比较统一,均采用古典音乐作为音乐背景,唱法上采用传统的美声唱法,在与管弦乐队的协作下,常以独唱、重唱、合唱作为主要表现方式,人物之间的对白,是通过有节奏有音高的宣叙调来表现的,抒发个人情感时则会跳出故事环境,单独演唱,这种形式被称为咏叹调,与音乐剧不同的是,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歌唱演员不借助扩音设备,完全依靠生理机能来表现声音,这就要求歌剧演员的歌唱功底非常深厚。歌剧中舞蹈所起到的作用是具有针对性的,需要有明显的色彩性体现,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具有描述性和推动性的作用,比如,在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中,第二幕的第二部分,在主人公家里举办的舞会上,便出现了一段吉普赛风格的舞蹈,这便是由于剧情的需要而穿插进来的舞蹈元素[5]。
音乐剧在音乐风格上的选择性较为广泛,如流行音乐、乡村音乐、爵士乐,甚至是摇滚音乐,在音乐剧的舞台上也是屡见不鲜的,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严肃性的古典音乐风格,或宗教性的唱诗形式贯穿其中。除了采用电声乐队演奏流行音乐,还常常加以爵士萨克斯风,或是具有世界民族风情的非洲鼓、排箫和风笛,使得音乐风格多样化、新颖化。主要演员除了唱歌,还需要通过舞蹈、对白等方式来演绎并诠释故事情节。音乐剧中的舞蹈是主要的表现形式手法,主要演员除了通过歌唱来表现人物和故事以外,舞蹈是另外一种最普遍的艺术表现形式,演员们常常边唱边跳,以载歌载舞的方式进行丰富的演绎,在诸多音乐剧中,舞蹈表演占了音乐剧中很大的比例。
四、结束语
本文首先说明对歌剧和音乐剧进行比较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通过对二者的创作特征的分析,对比这两种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在音乐方面、戏剧方面和舞蹈方面较为突出的异同点,分别来说明歌剧和音乐剧在创作上以及舞台表演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无论是对于其他学习者来说还是对笔者来说,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性和梳理作用,综上所述,无论是学习传统的歌剧艺术还是逐渐兴起的现代音乐剧,都需要扎实的艺术功底和音乐修养,艺术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和探究,吸收多元化的艺术营养,才能登上艺术表演的舞台,实现自己的艺术之梦。
参考文献:
[1]周小川,肖梦.音乐剧之旅[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8.
[2]李楠.音乐剧与歌剧之辨析[J].音乐创作,2013(10):115-117.
[3]黄定宇.音乐剧概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4]傅显舟.西方音乐剧沿革(上)[J].中国戏剧,1999(02):62-64.
[5]居其宏.歌剧当代美的综合呈现[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