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瑰宝。山东省茌平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为中国圆铃大枣之乡,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拥有众多的文化资源,是中原文化的缩影与代表。当地的剪纸、黑陶、南城调等都是优秀乡村文化,通过深入了解当地乡村文化现状,利用新媒体平台、数字化载体、记录乡村文化,影像化呈现,探索出一条乡村文化继承与发展之路。
【关键词】乡村文化;影像;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K892.4;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7-0094-03
【基金项目】东北农业大学SIPT项目资助(项目编号:X202310224149)。
近几年来,一些乡村文化面临着失传,保护优秀乡村文化成为迫在眉睫的事。茌平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以物质形态呈现的剪纸、黑陶、圆铃大枣,以非物质形态呈现的南平调、鲁义姑精神等,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用影像记录乡村优秀文化,通过镜头真实还原乡村文化的历史和当下,将它们鲜活地展现在大众视线中,有利于文化档案的整理和保存,有利于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有利于对外交流,更能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影像让潜藏在人们记忆中的乡村文化符号以图片、影像的形式重回大众视野,展现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影像在记录集体记忆的同时,也展现乡村社会内部细节和乡土变迁的历程。当有温度的人、景、物再次以具象的形式呈现,乡村人们的细腻情感和生活以记忆的方式得到了永存。通过影像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将其蕴含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展示出来,不断增强人们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一、乡村文化影像记录与传播的价值与意义
(一)历史与文化意义
影像具有稳定传承性的特点,用影像记录能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给后人留下宝贵的影像材料。用影像记录茌平区乡村文化可以填补文字记载的缺失,完善茌平区乡村文化的档案记载。用影像记录文化的过程,不断反思、交流,将文化背后的故事深度挖掘,将文化脉络、根系梳理出来,进行文化考古。用影像这种独特、清晰、真实的载体为后人留下更多厚重而温暖的记忆,将区域内的文化形象、生动地呈现,有利于文化的继承与保护。
(二)现实与社会意义
影像的本质是记录,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用影像记录乡村文化的过去,是为了更好的未来。茌平区民风淳朴,曾是文化大区,最近几年撤县设区,经济发展在全市遥遥领先,文化的贡献不容小觑。用影像记录乡村文化不仅可以思索、探讨乡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保护传统手工、传统习俗、传统景观、传统文化,还能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乡村振兴。
二、乡村文化影像记录与传播现状
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乡村文化更是其根基。乡村文化是乡民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等文化总和,表现为民俗民风、物质生活与行动章法等,反映了乡村的社会生活结构。本次实验以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11乡镇,乐平铺镇、冯官屯镇、菜屯镇、博平镇、杜郎口镇、韩屯镇、胡屯镇、肖家庄镇、贾寨镇、洪官屯镇、杨官屯乡,以及732个村为实践对象,进行“茌平区”乡村文化的影像记录与传播研究。
1.茌平区域内乡村文化资源丰富,资源相对分散,分为乡村物质文化和乡村非物质文化。茌平剪纸,以其豪放、朴拙的独特风格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民间剪纸艺术中自成一派。茌平黑陶是指分布在山东茌平区一带制作的黑色陶制器皿,图案精细,刀法淋漓,雕刻剔透。教场铺遗址是龙山遗址的一部分,对于全面认识龙山文化乃至中华文明起源均具有重要意义。马蹄烧饼,外酥里内、香气十足,相传乾隆帝赐名。南城调在茌平城南流行,节奏气氛活泼,风格朴实亲切,富有幽默感。董庄中堂画,笔墨简逸,兼工带写,构思巧妙,雅俗共赏。鲁义姑精神表现出的大义大爱,始终深深影响着这片土地的人们。鲁仲连、马周、张镐等历史名人,是茌平人民的骄傲。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资源,为影像记录与传播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2.茌平乡村地区在文化保护的基础上,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特色产业,文旅融合、双赢发展,实现乡村文化保护和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以茌平区许庄村为例,家家户户都种植枣树,村子里上百年的枣树有很多,当地政府投资修建了圆铃大枣种植基地,在园区内修建了枣树王、望晋台、中国圆铃大枣博览馆、二十四孝浮雕园、望夫亭、孝慈湖等景点。村子里房舍古香古色,既有保存较好的知青点,又有很受游客欢迎的农家乐。当地政府还在此地开设了研学基地,让学生们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学习知识。在乡村文化资源的加持下,“文化+旅游”模式,不仅实现了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加强了对外交流,还摸索出一条乡村致富之路。
3.注重乡风建设,用村规、民俗构成基层社会治理的屏障。在古代乡村,宗长制是维系乡村治理的一套制度,随着时代的前进,乡規民约依然发挥着重大作用。茌平区乐平铺镇常海子村“文化墙”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道礼仪、村规民约等内容,其村还定期举行“好媳妇”“文明家庭”等人物评选。当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还会定期到村子里进行村规民约活动宣讲,这些“红马甲”们传递着文明的种子。乡村文化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弘扬了传统美德,传播了善行义举,提升了村民精神面貌,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亮点。
4.用乡村文化来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文化涵养心灵,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乡村文化不仅体现在乡村舞台上,还进了城。茌平区文化馆负责区域内的文化活动,承担繁荣群众文化、组织文艺创作、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职能。茌平区文化馆经常在区广场等场所举行文化演出,濒临失传的平调秧歌,演唱委婉动听,表演细腻诙谐;花鼓戏,擅说擅唱、清新活泼、动感强烈;跑竹马载歌载舞,用音乐和锣鼓伴奏,场面活泼热烈,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这些乡村文化在抚慰人们的心灵的同时不断创新,融入时代元素,与时代同行。
三、乡村文化影像记录与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乡村文化发展经历了上千年,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和时代的变迁,承载着中国人的记忆,形成了我们的传统习俗、传统文化,它铭记着过去,走向未来。中国城镇快速发展,工业化的到来,给乡村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乡村文化的保护与继承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村民对乡村文化的保护意识不强,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文化认同感减弱
在乡村文化的传播与保护中,村民是直接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往往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而忽视文化效益,导致许多文化不能创新发展,逐渐消失在时代背景下。以茌平区的民俗做花糕为例,茌平区的人们逢年过节都会做花糕来庆祝节日,但近年,花糕逐渐从餐桌消失,通过调查得知茌平区30—40岁年龄段的人们,对花糕的熟知度为90%;10—20岁年龄段的人们,对花糕的熟知度为20%,参访当地的村民得知,做花糕费时费力,年轻人工作较忙,很少有人做,只有上年纪的人遵循传统做花糕。其根本原因是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不能将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均衡发展,不能有效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二)部分政府对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缺乏深度认识,管理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地政府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肩负着重大使命,但是一些部门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缺乏深度认识,没有制定有效的措施,导致文化传承与保护事业停滞不前,人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降低。在一些旅游景点,相关设施不完善。以茌平区小高村兔子博物馆为例,其开放时间没有明确规定,我们前往该地时,该博物馆紧闭,我们只能在旁边的兔舍询问养殖工人,对该博物馆进行了解,我们在距离不远的圆铃大枣博物馆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当地的“特色产业+文化+旅游”模式,还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乡村景点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也有许多提升空间。
(三)乡村文化的传承手段和形式单调,现代传媒技术运用较少,文化传承和保护亟需新的传播方法
乡村文化的传承往往通过面授,但随着一些传承人的离世,一些传统技艺濒临失传。乡村文化的展示,通常通过展览或表演。乡村文化在没有现代科技力量加持下,传承和保护显得苍白和无力。当下数字博物馆较为火热,VR、AR、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相融合,拓宽信息传播渠道的同时,也丰富了信息的呈现形式。乡村文化在发展中融入新的传播方法会大幅度增加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吸引游客的兴趣。但目前来看,乡镇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投入的科技还是不足。科技助力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是我们坚持要做的事。
(四)乡村文化传承人流失严重,村级文化队伍逐年递减,形成乡村文化无人传承困局
乡村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缺少了解,情感上缺乏认同,无法热爱乡村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乡村传统技艺所产生的經济效益比较低,导致许多年轻人缺乏兴趣。目前,民间艺人主要的收入是种地和打零工,传统技艺所带来的收入微乎其微。我们采访到一位花鼓戏老艺人,他说逢年过节才会有演出,一年只演五六场,统共千八百块钱,不靠它养家糊口,但就是爱干这门活。茌平区也曾举办过剪纸培训班等活动,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但前来学习的人很少,年轻人几乎没有。乡村文化的振兴需要留住人、培养人,不能让我们的优秀的乡村文化后继无人。
四、有效记录与传播乡村文化具体措施
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但乡村是个复杂的社会,它又受到传统的束缚、现代工业的冲击,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全面而又合理的措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思考。
(一)注重文化环境营造,全方位多层次对群众进行文化渲染,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乡村文化的传承归根结底终究需要乡民们,我们可以分年龄段对其进行乡村文化的输入。在少年的教育中加入乡村文化知识,开设相关课程,让乡村文化在幼小的心灵种下种子,例如开设剪纸课程、陶艺课程。鼓励青年人学习乡村文化,并学有所用,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创业,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不断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定时定期进行乡村文化汇演,特别是老年人喜爱的花鼓戏、京剧等戏曲节目。不断将大家的精神需求,精细化,让乡村各个年龄段的乡民都能接受乡村文化的熏陶,使乡村文化在乡村的土壤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乡村文化真正得到传承和保护。
(二)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完善相关的措施,“文化+经济”双发展
乡村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完善的服务措施。首先,政府对区域内的资源进行整合,按传统技艺、传统戏曲、传统习俗、传统景观、传统村落等进行分类。再次,将乡村非物质文化定时定期有组织地对相关村民进行培训;乡村物质文化,完善服务设施,走文旅结合路线,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短视频平台等途径,吸引游客,增加区域经济活力。然后政府部门牵头启动影像志工作,提供相应的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将乡村文化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这项工作的完成浩大且意义重大。再次,政府文艺部门对一些文学作品进行再创作,融入现代元素,在电视荧幕中呈现。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组织文艺工作者对本区域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进行改编创作,赋予其新的意义与内涵,不断满足本区域人民的文化精神需要。总之,政府部门应当不断完善其措施,为“文化+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三)视觉化呈现,数字基建催生乡村发展,为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助力
多角度、多层面发掘乡村文化资源——搭建乡村文化生产与传播平台,加快参与乡村数字精品内容创作、沉浸式体验项目开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活化与品牌IP打造,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虚拟现实技术、实时数据采集、数字三维建模、数字3D动画、全景数字影像等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村落作为内容展演空间,以代表性的戏曲、舞蹈、传统技艺等乡村文化资源进行内容设计、开发与创作,数字化呈现。在区域内的博物馆,增加5G、4K/8K超高清、VR/AR、全息互动技术,能够将文化“活”起来,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用数字文化激活乡村活力。这样既可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群体,又可以进一步传播乡村优秀的文化。
(四)提供人才队伍支撑,增强乡村人才素质,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一、每年农闲时组织专家学者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深入村屯,农村文艺爱好者、文化活动带头人进行集中培训,解决农村文化人才匮乏的问题,提高农民群众对活动策划的能力及演出水平。二、组建基层文化志愿者团队,充分利用各类文化志愿者的才艺,开展文化活动,为乡村群众带来主流优秀文化熏陶,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三、是鼓励和引导文化人才回归乡村。吸引进城农民荣归故里,促使大学生村官“留心”扎根乡村,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四是强化乡村对专业型人才吸引力度。通过提升待遇水平,明晰晋升路径,增强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度,让专业人才愿意留在乡村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五、结语
茌平区具有悠久丰厚的文化底蕴,黑陶文化、剪纸文化、大枣文化等,都是茌平乡村文化的缩影与辉煌的见证。通过对当地进行深入了解与调查,用影像记录乡村文化,发挥影像优势,将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与寓意以影像形式细腻呈现,直观生动、喜闻乐见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创新乡村文化传播方式,让文化“活”起来,使我们优秀的乡村文化不断传承下去,乡村文明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新时代中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张恒瑞.影像记录在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5):69-72.
[2]牛光夏,张群书.节日影像志对传统民俗的影像记录与文化深描[J].中国电视,2020(09):83-86.
[3]张俏平.用影像“记住乡愁”——浅谈影像资料在乡村文化档案中的重要性[J].參花(上),2021(05):147-148.
[4]王雨欣,张雪晴,马慧,等.视觉影像中的沂蒙乡村文化记忆传承与创新[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03):84-87.
[5]黄帅.数字影像平台建设对山东运河乡村文化的推广意义[J].决策探索(下),2020(05):61.
[6]谢太平.乡村影像的“自—他式传播”与乡村文化建设路径创新——基于西北村庄的田野考察[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7,19(05):120-127.
[7]黎来屏.时代影像下乡村振兴的传播格局与路径思考[J].今古文创,2022(34):111-113.
[8]张子西,吕军.黔南之眼:社区影像对民族乡村文化的参与式再造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39(06):14-20.
作者简介:
高丽丽,女,山东聊城人,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