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李铁军 刘於清
[摘 要]新时代对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工匠精神的培育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加强高职大学生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培育,对其成长为大国工匠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工匠精神核心要素的基础上,提出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需要发挥敬业、专注、精益、创新四个核心要素的作用,并对培育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工匠精神;核心要素;培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高等职业学院被视为培育工匠精神的摇篮。高等职业学院的教育目标不仅是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也体现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上,其中技能型人才培养功能决定了其在大国工匠养成中的特殊地位,在学生中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应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职业院校应抓住思想道德、意志品质、专业技能、思维品质四个维度,深植“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精神基因,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从而提高育人工作的整体水平。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1],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不仅要弘扬工匠精神,更要塑造更多品德好、素质高、专业技术技能精湛的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中国制造”的进步需要向“中国质造”“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的方向发展,这与职业教育是分不开的。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的适应和回归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必然性。
2 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核心要素分析
2.1 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一般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扎根的精神,杜绝浮躁,其本质特征在于对本职工作的执着、专注与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创新。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自己职业的尊重与热爱,是一种对自己作品精益求精的思想。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就是匠人所表现出的一种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的精神,这四项也是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核心要素。
2.2 工匠精神培育的四个核心要素分析
2.1.1 敬业
敬业是一种态度,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一种高度的责任和义务。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敬业的解释较多,大致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敬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的态度,属于道德的范畴;二是自动自发、全心全意、深入钻研探讨,力求精益求精地完成本职工作的一种品质。高职院校学生的敬业精神、态度和行为也应体现出相应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风格。通过学生自身的敬业行为,可以看出他们对自身角色和职业本身的认识,这将对他们日后成功地开展职业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1.2 专注
专注是专心注意、精神贯注、心神专一,即内心笃定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大国工匠必备的精神特质。专注一词最早出自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盖兵贵精不贵多,精则有所专注,多则散乱无纪。[3]”工匠精神代表着一种执着,一种坚韧,攻其一点,百折不挠。专注,就是内心坚定,从小处着手、一丝不苟、专心致志,不会有丝毫的分心,通过对自己作品的热情与虔诚,很好地控制负面情绪,让自己始终处于一种高度专注的状态,专注于自己的作品。在日常工作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大学生要学会用心做事,坚持不懈,这也是成就其学业与人生的重要精神基石。
2.1.3 精益
新时代工匠精神传承了传统工匠精神中“精湛职业技能”的内涵,发展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这一基本要义,这也是工匠精神中最为核心的理论特质。“精益求精”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一种人生的境界。它要求工匠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要有不怕吃苦、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境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则是一个不断创造价值、发展壮大的过程,究其本质,“精益求精”就是要干一行、专一行,这需要每个人从小事做起。
2.1.4 创新
创新强调的是探索新的领域、开拓新的思路、开辟新的途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既包括科学技术的创新,又包括社会思想观念、文化观念的创新。“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我党历来高度重视创新,把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3 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四个核心要素培育路径
3.1 敬业:三个层面共同建设
3.1.1 个人层面:加深职业认同,强化敬业观念
一个人只有在职业上真正认同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才能保持强烈、持久、稳定、积极的工作动机,才能在工作中做到高标准、高质量。职业认同可以使学生热爱本专业,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对课堂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喜欢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在具体的学习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凡是成功人士,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并把这种观念深深地印在自己的头脑里。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投入工作[4]。
3.1.2 组织层面:构建组织体系,培养敬业精神
班干部是一个班集体的骨干和核心,是班级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先锋和模范。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要有责任心、要有敬业精神,主要表现在:一是怀揣舍己为人的态度,即是为班级为工作为同学勇于承担的执着;二是为工作一丝不苟、孜孜不倦地求索;三是为班级为学生甘于奉献的豪情。每一名班干部都要做到“为班级之忧而忧”,以主人翁的精神为班级排忧解难,在这样优秀团队的带领下,每名同学都会产生对班级的责任心,自觉努力学习,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班级文化建设自然水到渠成。
3.1.3 网络层面:倡导榜样示范,促进正面导向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进步,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日益丰富,手机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利用这个特点,紧紧抓住新媒体、新网络平台积极的宣传作用,使其进一步发挥传播敬业意识、敬业精神的作用。在班级文化建设的网络层面的宣传中,可加大对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的宣传,通过时效性和推广性较强的微博,宣传人物的敬业事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本质;还可通过短视频或是录制典型人物的采访进行敬业事迹的宣传,合理、充分地利用网络平台,培养学生的敬业意识。
3.2 专注:三个因素相辅相成
3.2.1 个体层面:学生沉心静气,工作心无旁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可见,青年在学习中要执着专注。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升学等事情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另外,由于家庭和学校等方面事务的影响,其精力会被消耗,坚持力和专注力自然会减弱。这就需要学生静下心来,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一意对待学习和求职。
3.2.2 教学层面:课堂形式多样,加强学风建设
专注力弱化会让大学生无法保持高度的专注力,三心二意。在课堂上,频繁出现眼神呆滞、注意力分散等现象。有的学生听到手机振动或者通知提醒,就打断听课的进程,导致课堂效果打折扣。工匠精神离不开知识的学习和储存,课堂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加强课堂建设是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力的有效途径。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或是课堂上参与感兴趣的话题,都有助于提高学生注意力。学生热情地参与到课堂中,不仅与学生自身有关,还与教师的教学能力紧密相连。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这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3 心理层面:目标导向机制,爱好集中专精
以目标为中心,对专注力品质的培养有重要意义,这要求学生的学习目标要明确,对学习有清晰的认识,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养成按计划学习的习惯,今日事今日毕。大学阶段,学生的专业学习任务本来就很重,外语、计算机、资格证书等各种考试也占据了大学生的大部分精力。但是,大学生所处的客观现实状况不允许他们有太多的兴趣、爱好和精力,大学生想要培养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都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所以,专精与否与大学生能否成功有很大的关系。
3.3 精益:三种方法交互落实
3.3.1 学校层面:学校组织讲座,扩展理论视野
学校可以举办以“工匠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程,选择不同的“工匠文化”主题以适应不同的专业,达到个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比如,在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学生中,开展“工匠精神”文化专题讲座,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益求精、技术创新、创业发展的意识。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其专业素质。在拓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中国文化、人文精神、思想理念以及伦理准则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3.3.2 教师层面:教师注重示范,关注生活细节
无论什么情况下,教师都要遵守约定,遇到特殊情况,要学会解释,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施以正面的影响。久而久之,形成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积极向上的精神。“言传不如身教”,学生看到教师的行动,也会举一反三。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从实际行动中言传身教,在细节中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示范教育,从平常的点滴小事做起。
3.3.3 个人层面:学生认清职责,追求个人价值
在班集体这个平台上,学生既拥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有相关的责任和义务。即使再不起眼的职位,再微小的工作任务,学生都要将自己的职责放在心上,做到人人都有事情做,人人都是班级的主人。细节决定成败,做好小事是成就大事的基础,也是成就大业的必要条件。注重细节,做好小事,这是一个人在工作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对细节的处理能力,从而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
3.4 创新:三种意识共同发展
3.4.1 端正观念,形成合力
对高职学生而言,应当端正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同等重要。如今,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国家推出了多项实质性措施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积极发展壮大职业教育。从班级文化建设的角度而言,不仅是学生个人的观念需要端正,班级整体风气的带动力量更是不容小觑,通过三年潜移默化的浸染与推动,积极影响可以是一生的。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将在全面掌握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实现从质变到量变的飞跃。
3.4.2 勤于思考,付诸实践
创新可以被定义为以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发明和新的描述为核心的概念化过程,涉及對新事物、方法、元素和路径的改进或创造,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5]。高职学生应留心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积极思考,通过积极参与各类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激发创新创业思维。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也是创新思维培育的重要一环,使课本知识转换为实践,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对知识进行理解、掌握和再更新,在过程中总结经验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运用新思路新方法解决问题。
3.4.3 重视思辨,开拓眼界
创新精神的培育,需要跳出固有思维定势,尝试新方法解决问题,眼界的开拓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学生应该重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修养。除了学校提供的教学方法,还可以通过阅读来主动吸收新的知识,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其次,学生需要不断地发掘自己的内在潜力,利用每一次技能竞赛、实地顶岗训练等实践学习的机会,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建立稳固的思维观念,并对自己的逻辑推理和分析技巧进行深入的训练,从而激发创新思维。最后,定期反思复盘,总结回顾收获与经验,从中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即为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 http://www. moe. gov. 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406/t20140622_170691. html.
[2]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17-10-28(01).
[3]焦娇. 当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D]. 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21.
[4]吴素霞. 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探析[J]. 思想政治课研究,2022(4):110-117.
[5]张旺颖. 高职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22.
[项目名称]2021年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德树人视野下高职院校‘一丝不苟 从善如流班级文化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ZJGB202127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芳,女,辽宁葫芦岛人,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学生教育研究。
李铁军,男,湖南桃源人,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研究。
刘於清,男,湖南安化人,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