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铖吉 张冬梅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在“责任担当”这一核心素养指标中提到了“社会责任”,其重点之一是“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中小学各学科课程也凝练出了各具特色的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均提及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这些恰恰可以通过社会性议题的教与学得以更好地落实。
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SSI-L)以现实中科技引发的社会问题为背景,学生在基于证据的科学推理和基于立场的道德推理中尝试解决问题,提升科学认知与伦理道德水平,强化公民意识,促进科学素养的整体发展。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思想、面对问题能够理智看待并作出正确决策的合格公民,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同样如此。在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彰显出跨学科融合学习、伦理道德教育、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核心素养发展等价值,在内容与方式上呈现出独特性。
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的内容特色
内容之“真”。社会性科学议题的选取源自现实中真实发生的且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事件。议题贴近学生生活,主题多样,主要涉及环境质量、科技发展、自然资源、健康问题、生态系统等领域。譬如:怎样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是否可以通过“设计婴儿”来决定孩子的性格倾向?是否要通过减少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来保证抗生素治疗传染病的有效性?是否应该实施集中屠宰鸡只来对抗H5N1病毒引起的禽流感传播?等等。各类议题都可以从个人、地区或全球的视角来设计具体的活动目标与内容,体现议题的社会性、开放性、科学性和伦理性特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内容之“议”。社会性科学议题本身是复杂、开放且具有争议性的,经常涉及道德和伦理问题,需要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加以探讨;与结构良好、答案明确的学科问题不同,议题往往没有明确或固定的答案和结论,学生无法轻易通过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答案。因此,社会性科学议题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极具挑战性:推动教师走出“舒适区”,探究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升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内容之“融”。社会性科学议题的产生与科学技术发展息息相关,但又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伦理道德等多个范畴的内容,其解决要融合科学、人文、政治等多学科视角和方法。在议题探讨过程中,科学取向、经济主导、社会本位、道德优先等不同立场相互交错,学生需要权衡利弊,作出决策,从而掌握学科核心观念、跨学科概念以及跨学科实践能力。与科学相关的个人、社会和全球议题,譬如基因编辑与生命伦理、环境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等,都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跨学科理解与跨学科实践能力。
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的方式特色
社会性科学议题并不单单是科学问题,而是与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相关的社会问题。其独有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决定了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的方式特色。
“辩”与“论”
辩论是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的主要形式,需要学生根据对议题的理解,形成关于议题的主张,且提出的主张需有一个或多个理由支持。在形成自己论点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考虑参与辩论的其他对话者的立场和论点,与学习同伴开展辩论,发展或反驳他人的论点。
为了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社会性科学议题,做出明智的决定,有必要发起一个不局限于科学技术,综合考虑环境、社会、经济、政治或价值论等多维度的辩论。例如,关于转基因作物合法化问题的论证应考虑并联系多个方面,这些方面可能是科学维度(如转基因作物所做的基因修饰的类型及其后果)、技术维度(如生产力)、环境维度(如减少农药的使用对生物多样性可能产生的影响)、社会维度(如传统食物的标准化)、经济维度(如小农场的生存)、价值论维度(如优先考虑生产力还是环境)等。
“辩”与“论”的过程能够进一步整合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形成,为培养完整的人和负责任的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道德推理
与理想情况下可以找到唯一且一致的解决方案的科学问题不同,社会性科学议题的解决方案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科学知识可以为社会性科学议题提供论据,但并不能提供唯一的解决方案,在决策时还应考虑其他方面,特别是议题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从道德层面进行推理。
学生在对社会性科学议题进行推理、分析与决策时,需要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教师可引导学生定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是否符合道德原则,从而更好地提升其道德敏感度并推进价值观反思。与此同时,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权衡不同的观点和利益关系,理解并应对复杂的道德问题,促进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
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是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的特色之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开放的现实问题的能力。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打破课堂的时空局限,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与现实社会,为学生提供关联真实世界的跨学科学习和实践机会。
首先,跨学科学习体现在内容的多学科融合。社会性科学议题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等。学生在学习时,需要跨越不同学科的边界、背景和立意,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观点,从科学、文化、心理、政治、经濟、社会以及道德伦理等角度来探讨议题,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形成新的视角和决策,从而更全面地洞悉问题的本质。
其次,跨学科学习还体现在推理方法与实践上。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决策过程受科学、社会、伦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推理均为有关立场、价值观等方面的复杂的非形式推理,学生需权衡各方立场,多角度、综合考虑实际情况进行论证。如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类议题,涉及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问题,其解决方式并没有统一标准,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开非形式推理,多方权衡之后作出决策。
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结构,形成需求与知识体系相融、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贯通的学科布局已成为科学教育的常态。从个人层面来说,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非形式推理、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深化公民意识、道德情感与价值判断,加深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形成正确的科学观。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对深化中小学科学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增质提效的作用,是打通知识与素养的重要通道,为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