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彤彤, 赵小云
(淮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心理特权是一种认为自己有权利获得优待、被豁免社会责任,并且还具有稳定性和普适性的主观信念或知觉,除此之外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1].以往研究发现,心理特权常常会引起消极结果[2-4].拥有心理特权这种特质的人会有不符合实际的夸大的期望,并且由于期望常常得不到满足而感知失望与不公.此外心理特权会降低个体的社会责任感、降低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出现网络欺骗行为[5-7].除此之外,研究发现人们的心理特权的水平在逐年提高[8-9],这就意味着当代青年可能具有一些消极特质,很有可能做出适应不良的行为,因此被广大学者关注.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心理特权并非一种天生的特性,是个体对自己想要获得自身利益的一种与现实相分离的主观认知,这种认知的存在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并且被认为是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被不断地加强而形成的.父母教养方式作为重要的情境基本要素之一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就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教化与抚育时所表现出的教育观念,对孩子所采取的态度以及这个过程中的一切语言与行为[10].究其来源,研究发现父母不适当的教养方式会促成这种不合理知觉的形成,父母拒绝、父母溺爱等不适当的教养方式会增强心理特权的水平[11-12].基于此,本研究拟基于父母教养方式的视角,探索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对心理特权的作用机制.
以往对于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特权的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相对而言较少.研究发现父母溺爱、父母忽视等消极的教养方式也会增加个体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水平[13-14].马基雅维利主义包括了人际互动的操作性、玩世不恭的态度,以及情感上的冷漠和传统道德的漠视等行为特征[15];高马基雅主义水平的个体工作满意感都呈现较低水平,也会表现出不道德和攻击行为[16-18].鉴于此可以推测,马基雅维利主义作为利用他人成就自我以及倾向权力的一种行为倾向,可能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特权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心理控制源作为一种较为稳定的人格特质以及个体归因方式,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也会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19].Levenson[20]将心理学控制源界定为内控型、有势力他人、机遇三个维度;父母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通常子女往往会发展出内控型的归因类型;而父母采用消极父母教养方式的个体多将行为结果归因为机遇以及有势力他人[21-22].除此之外,心理特权高的个体倾向于外部归因,将自己的成功与失败都归结于别人[23].因此,本研究引入心理控制源对父母教育方式与心理特权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假设模型
Darling等[24]把父母在教化和抚育子女时所表现出来的教育观念、对待子女的态度,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有的言语和行为定义为父母教养方式.基于我国家长的现状,龚艺华[10]把父母教养方式界定为:父母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把父母教育风格作为关注的焦点,这类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针对孩子的一种特定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趋势,并把这种教养方式划分成五种:专制型、信任鼓励型、情感温暖型、溺爱型、忽视型;其中,专制、溺爱和忽视属于消极的教育方式,而信任鼓励和情感温暖属于积极的教育方式.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子女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过度偏爱等消极教养方式越多,个体在孩童期间越容易表现出难以适应外界环境、以自我为中心等消极特征.消极的教养方式会降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25-26]、亲社会行为[27]、生活满意度[28],增加道德推脱等[29].有关心理特权的研究也发现,高心理特权水平的个体与其父母采用忽视、溺爱、专制等消极教养方式有关[11].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父母消极教养方式能够正向预测心理特权.
马基雅维利主义是为了谋取自身利益而不断操纵他人的一种行为趋势.高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个体表现出以下的典型行为特征:人际互动的操纵性、情感上的冷漠、对传统道德的漠视以及玩世不恭的态度.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喜欢控制他人,以欺骗的策略剥削他人获得利益,对待人际交往也是在顺从的表面下隐藏着权谋倾向[30].因此,高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的个体常采用否认回避型人际交往策略[31],多表现出不道德以及反生产行为以及攻击行为[16,18].根据Grubbs提出的心理特权多通道理论模型可以了解到,高心理特权者对自身有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期望,面对期望落空伴随的失落感会使个体体验到不公平,但是个体会试图强化其积极的自我概念从而加强原本的心理特权,形成恶性循环.通过该模型可知,个体属于感情冷漠的高马氏主义者会加强其心理特权的水平.此外,个体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形成也是受到溺爱、专制、忽视等消极教养方式的影响[13].过度溺爱与忽视的教养方式会导致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共情能力,忽视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他人所造成伤害;以及擅长外在的情感操纵采用不同的策略应对不同的人际关系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高马氏者浮夸肯定的自我中心偏向使得心理特权加剧.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2:马基雅维利主义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特权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心理控制源由Rotter[19]提出,认为心理控制源是源于个体对世界的普遍性期待,他将心理控制源分为内部和外部心理控制源.内控倾向的个体认为他们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他们通常自信、警觉,并且试图直接控制外部环境,他们将行为的结果归结为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外控倾向的个体则相反,他们认为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他们在面对外部环境时通常感觉自己处在消极被动的位置,他们将行为的结果归结为外部因素,如运气、命运等.外在控制源相比内在控制源更为复杂,能够控制结果的外在力量包括有势力的他人、机遇、任务复杂性等.心理控制源对个体的行为、认知等的预测十分显著.研究表明,倾向内部控制的个体能够降低其状态焦虑、提高工作满意度以及生命意义感;而倾向外控的个体学习动机不足,工作倦怠高,主观幸福感也较低[32-36].心理控制源作为内在核心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也受到外在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21-22].由此,可以推断,心理控制源与父母教养方式可能产生交互作用,进而对个体的心理特权产生影响,即倾向于内控的个体父母即使采用专制、忽视、溺爱等消极教养方式,可能也不会促使个体特权等心理认知的产生;但是倾向于外控型的个体,消极的教养方式可能会作为一个消极因素,更加促使个体产生自身存在权利豁免的状况.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心理控制源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特权之间存在调节作用.
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式,对安徽省北部地区某高校的500名学生采用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剔除遗漏及不诚实回答等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457份,回收率为91.4%.其中男生91人,女生366人.年龄处于18-2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99岁(SD= 1.42);其中独生子女117名,非独生子女340名;单亲家庭的学生37名,非单亲家庭的学生420名.
1.2.1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采用龚艺华[10]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该量表由信任鼓励型、情感温暖型、溺爱型、忽视型、专制型五个分量表,共21个题目组成.使用Likert五点计分法,选项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7,其中消极父母教养方式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4,积极父母教养方式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4.
1.2.2 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
采用Levenson[20]编制的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该量表由内控性、有势力他人、机遇三个分量表构成,共24个题目组成.使用Likert五点计分法,选项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3,各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8、0.80、0.73.
1.2.3 心理特权量表
采用杜健[37]编制的心理特权量表,该量表由权力趋向、责任豁免两个分量表,共8个题目组成.使用Likert五点计分法,选项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各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1、0.82.
1.2.4 马基雅维利主义IV量表
采用Christie等[30]编制的马基雅维利主义IV量表,共20个题目组成.使用Likert五点计分法,选项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2.
对原始数据进行有效的录入和整理;采用相关分析探讨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SPSS 26.0、AMOS 23.0以及 Process for SPSS(Bootstrap=5 000,置信区间为95%)对数据进行处理,研究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鉴于研究采用被试自评的调查方法,因此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问题,需要通过检验以确定共同方法偏差是否对研究产生显著影响.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Harman单因子检验,对所有题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有17个,首因子方差解释率为16.07%,远低于共同方法偏差40%的评定标准,共同方法偏差影响不显著.
由表1可知,消极教养方式与心理特权(r=0.11,P< 0.05)、马基雅维利主义(r=0.41,P< 0.05)、心理控制源(r=0.34,P< 0.05)均呈显著正相关;积极教养方式与心理特权以及马基雅维利主义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积极教养方式与心理控制源(r=-0.25,P< 0.05)呈显著负相关;马基雅维利主义与心理控制源(r=0.35,P< 0.05)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表1 各变量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本研究采用AMOS 23.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中介效应,结果如表2所示.首先,构建自变量为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因变量为心理特权的直接作用模型.结果发现,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特权的路径系数显著(β=0.17,P< 0.05),且模型拟合良好(χ2/df= 3.44,RMSEA= 0.07,IFI= 0.98,TLI= 0.97,CFI= 0.98),证明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可正向预测心理特权.其次,纳入马基雅维利主义,构建中介效应模型.结果显示,该中介模型拟合指标良好(χ2/df= 4.02,RMSEA= 0.08,IFI= 0.94,TLI= 0.92,CFI= 0.94),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特权的路径系数不再显著(β=0.16,P> 0.05),马基雅维利主义对心理特权的路径系数显著(β=1.14,P< 0.05);说明马基雅维利主义在消极教养方式和心理特权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且Bootstrap95%置信区间为[0.18, 0.38],不包含0,说明完全中介效应成立.
表2 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中介效应检验
为更有效地验证心理控制源在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特权之间的调节作用,以往研究提示性别和年龄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特权的风险因素.由此,本研究纳入上述变量为控制变量,采用PROCESS宏程序模型1来进一步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消极教养方式与心理控制源的交互作用能够显著预测心理特权(B= 0.48,P< 0.05),95%CI为[0.26, 0.69],结果表明,心理控制源调节了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特权之间的关系.
表3 心理控制源的调节效应检验
为了分析调节效应的本质,本研究采用简单斜率进一步分析心理控制源对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特权的调节效应.结果如图2所示,对于外控的个体而言,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特权预测作用不显著(Bsimple= 0.12,SE= 0.07,P> 0.05);但是对于内控性个体而言,父母消极教养方式负向预测大学生的心理特权(Bsimple= -0.28,SE= 0.08,P< 0.05).这一结果表明,相对倾向于外控的大学生,倾向于内控的大学生能够削弱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特权的作用.
低(M-1SD) 高(M+1SD) 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图2 心理控制源在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 心理特权之间的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特权有正向预测作用,假设H1得到验证.此结论证实了父母教养方式是心理特权的重要外部来源,即父母采用忽视、溺爱、专制等消极教养方式会促使个体产生有权利获得优待的心理特权特质.与此同时,也支持了心理特权的多路径模型[38],父母采用忽视等消极教养方式使个体夸大的期望被违反,未满足的期望让个体感到失望、自我威胁、不公平等情绪;这些负性情绪继而对个体的自我概念产生重大威胁,使个体的防御性自我增强从而加强个体的心理特权水平[39].通过以往研究也了解到,父母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亲密他人,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的行为、认识、态度和情绪等有极大的影响[40].经常被父母拒绝的孩子,会出现情绪不稳、冷漠以及较强的逆反心理,也更容易产生敌意和攻击行为[41].而心理特权是一个人的主观认识,也会受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的教育方式的影响;当一个人生活在一个温馨、理解的家庭时,他会更容易得到支持和理解,也会对周围的人和事抱有正面的态度.通过基本需要理论与补偿性动机理论了解到[42],父母溺爱、忽视等消极教养方式促使个体对父母关怀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不被理解与接纳等消极体验伴随着个体的成长历程,到最后个体认为自己理所应当地得到特殊的优待来弥补需要的缺失[11].
研究发现,父母消极教养方式既能够直接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特权水平,又能够通过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特权,假设H2得到验证.这表明父母忽视、专制等消极的教养方式促进了个体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存在,使个体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对待他人,高马基雅维利主义个体的人际关系也呈现被动防御的特点,随着时间和情境的变换便逐渐演变成暗地操纵他人,企图用权谋来寻找自己的安全感[14].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发展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家庭环境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关键,而父母教养方式是家庭微观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水平和行为效果[43].父母教养方式不仅影响个体的心理特权,也会影响个体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即父母采用积极乐观、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的个体会表现出较低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13].通过研究了解到个体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可以通过马基雅维利主义影响个体心理特权的发展.
研究发现,心理控制源调节了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心理特权之间的关系,即相较于外控型的个体而言,内控型个体其父母采用消极教养方式会负向预测其心理特权的水平,假设H3得到验证.从心理控制源的调节效应来看,以控制点理论为依据,倾向于内控的个体将生活中的事务结果多归因于自己做这件事情的努力程度,认为自己可以对事物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44];除此之外,具有自我控制能力的人,往往对事情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即便在艰难的情况下,他们也会更加努力,更加投入[45].由此推断,即使父母采用了忽视、专制等不适当的教养方式,但个体依然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肯定,对自己的目标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与投入,也并不认为自己有权利受到特别的优待.但是,外控型个体在父母拒绝、溺爱、专制、忽视等消极教养方式中成长,使得个体无法看到个人努力与行为结果之间存在的积极关系,在遇到失败与困难时,他们往往会将责任都推给外部原因,更容易导致心理特权的水平与加强[44].
本研究发现,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会正向预测个体的心理特权;并且可以通过马基雅维利主义间接预测心理特权;此外,研究还发现,心理控制源调节了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心理特权之间的关系,即相较于高外控型的个体,内控型的大学生即使其父母采用消极教养方式也会负向预测大学生的心理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