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露露, 费正阳, 邓佳佳
(1.浙江海洋大学 船舶与海运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2;2.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为尽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国家在各方面均作出相应部署。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易于存储的清洁能源,需求量逐年上升[1-2]。将天然气低温冷却成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是运输、储存效率较高的一种方式,并利于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3]。为防止在预冷过程中因液舱内外温差过大造成安全事故,一般用LNG作为制冷剂对液舱进行喷雾预冷,在预冷前用LNG蒸汽将舱内凝点较高的气体置换出去[4-6]。因此,研究LNG液舱喷雾预冷过程并在工程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LNG液舱在预冷过程中,其起始环境温度远高于饱和温度,传质非常剧烈,高速蒸汽吹拂使边界层加厚,阻碍传热[7-9],即液滴蒸发产生“吹拂效应”[10-11]。丁继贤等[12]通过建立单液滴蒸发模型,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在高温和强对流环境下增大环境压力可以促进液滴蒸发,而在温度较低的弱对流环境中增大环境压力反而会延缓液滴蒸发。ZHAN等[13]用单液滴干燥(Single Droplet Drying,SDD)装置,模拟脱硫废水液滴在高温气体中的对流蒸发过程,得出液滴蒸发速率随体积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着对液滴的进一步研究,ZHAO等[14-15]将静态液滴相变模型与运动模型相结合,建立单个液滴的运动相变模型。
由于在液舱预冷过程中舱内温度变化幅度较大,且LNG喷淋状态为多液滴并存,而现有的液滴蒸发模型与实际工程应用误差较大,因此建立新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应用模拟。
对LNG饱和双液滴在其蒸汽中蒸发的过程进行建模,并对网格展开无关性验证。
假设简化条件:①液滴在蒸发过程中维持球形不变;②双液滴的粒径始终相同;③模型中的气体选择甲烷;④由于液滴内部运动对传热与传质产生的影响较小,因此忽略液滴内部运动带来的影响;⑤忽略蒸汽热辐射带来的影响;⑥液滴内部和气液界面处设置为饱和温度。
连续性方程为
(1)
式中:x为径向坐标;ρ为蒸汽密度;vx为轴向速度;r为轴向坐标;vr为径向速度。
动量守恒方程为
(2)
(3)
式(2)和式(3)中:p为压力;μ为黏度;v为来流速度;Fx为浮升力项,Fx=-gαΔT,其中,α为体胀系数,ΔT为温差。
能量守恒方程为
(4)
加入组分方程使液滴能够在混合介质中蒸发模拟。组分扩散方程为
∇(ρvwi)=-∇Ji
(5)
式中:wi为i相的质量分数;Ji为i相的扩散通量。
由气液界面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液滴相变所需的潜热等于蒸汽传递给液滴的热量。液滴表面的蒸汽喷发速度为
(6)
式中:v2为液滴表面蒸汽蒸发速度;q为热流密度;ΔH为液滴蒸发所需的潜热。
选择理想气体模型计算气相介质密度ρ′,即
(7)
式中:pop为操作压力;p1为相对压力;MW为气体介质的相对分子质量;R为普适气体常数。
为了确定上下液滴之间的距离对液滴蒸发的影响,定义无量纲相对距离C:
(8)
式中:S为液滴间距;d为液滴粒径。
由于LNG液滴的喷雾预冷过程是多液滴间相互影响的过程,因此以双液滴为基础,建立上下双液滴二维轴对称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图2为其网格示例。
图1 双液滴物理模型
图2 网格示例
在计算过程中,网格数量对模拟结果的精度具有一定的影响。选择ΔT为190 K、C为30、d=2.5 mm的双液滴模型计算,划分3组不同数量的网格,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数量网格
图3为双液滴在3种网格数量下得到的局部热流密度q随来流夹角φ变化的对比图。由图3可知:网格1不管是上游液滴还是下游液滴的q随φ的变化曲线与网格2和网格3均出现明显分离,而网格2和网格3的曲线基本重合,说明在网格数量为77 925时已满足计算要求,因此为了节约计算成本选用网格2进行后续计算。
图3 局部热流密度变化曲线
为了使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在工程中实际应用,将双液滴置于一个60.0 mm×60.0 mm×100.0 mm的长方体内,模拟在真实工况条件下液滴的传热与传质过程,进而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图4为模拟的液舱预冷模型网格示例。采用Gambit进行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并对液滴表面进行局部加密处理。模型选用Symmetry对称结构,上液滴中心设置为坐标原点,液滴表面设为速度入口,液舱上顶面设为压力出口,出口温度设为平均温度,其余部分设为液舱壁,z轴负方向添加g=9.81 m/s2。蒸汽起始温度为300 K,液滴表面温度为110 K。使用密度求解器,采用二阶迎风格式离散。
图4 液舱预冷模型网格示例
图5为不同粒径液滴预冷温降曲线对比。由图5可知:液舱内的T在起始50 s内迅速降低,之后随时间的增加缓慢下降。单液滴较双液滴使T的降低速度更缓慢,且单液滴作用下的T大于双液滴。双液滴的C越大,温降速率越大。由图5(a)可知:在d=2.5 mm、C=70、t=300 s时,双液滴作用下的T为95 K。由图5(d)可知:在d=1.0 mm、C=70、t=300 s时,双液滴作用下的T为138 K。随着液舱预冷时间的增大,双液滴作用下的液舱趋于稳定时的T随d的减小而增大。
图5 不同粒径液滴预冷温降曲线对比
图6为粒径对预冷结束时间的影响,其中,单液滴参考文献[16]的研究结果。由图6可知:预冷结束时间随着d的增加而减小,且双液滴的C越大,预冷结束时间越小。在d=2.5 mm工况条件下,单液滴预冷结束时间为333 s,在C分别为10、40、70时的双液滴预冷结束时间分别为299 s、233 s和200 s,双液滴预冷结束时间相比于单液滴分别减少约10%、30%和40%,而C=40的时间相比于C=10缩短约22%,C=70的时间相比于C=40缩短约14%,即双液滴的预冷结束时间小于单液滴,且预冷结束时间随C的增大而减小。在d=2.0 mm工况条件下,单液滴预冷结束时间为438 s,在C分别为10、40、70时的双液滴预冷结束时间分别为394 s、306 s和263 s,双液滴预冷结束时间相比于单液滴分别减少约10 %、30 %和40 %。在d=1.5 mm工况条件下,单液滴预冷结束时间为685 s,在C分别为10、40、70时的双液滴预冷结束时间分别为616 s、480 s和411 s,双液滴预冷结束时间相比于单液滴分别减少约10%、30%和40%。在d=1.0 mm工况条件下,单液滴预冷结束时间为1 552 s,在C分别为10、40、70时的双液滴预冷结束时间分别为1 397 s、1 086 s和931 s,双液滴预冷结束时间相比于单液滴分别减少约10%、30%和40%。因此,无论粒径大小,在C为10、40、70时的双液滴预冷结束时间相比于单液滴均分别减少约10%、30%和40%。
图6 粒径对预冷结束时间的影响
图7为d=2.5 mm工况条件下的液舱起始温度T0对预冷结束时间的影响。由图7可知:单液滴和双液滴的预冷结束时间与T0基本呈线性关系,且随着T0的升高,液滴的预冷结束时间增加。单液滴的预冷结束时间与T0的斜率为1.050 s/K。在C分别为10、40、70时的双液滴预冷结束时间与T0的斜率分别为0.945 s/K、0.735 s/K、0.630 s/K。在T0为220 K时,单液滴的预冷结束时间为249 s,在C分别为10、40、70时的双液滴预冷结束时间分别为224 s、174 s和149 s。
图7 d=2.5 mm工况条件下的液舱起始温度T0对预冷结束时间的影响
运用在不同C条件下的双液滴蒸发模型,建立一个液舱缩尺新模型对预冷过程进行模拟预测,并与单液滴进行对比,得到如下结果:
(1)液舱喷雾预冷时的T在起始阶段下降得较快,随着时间的增加,T的下降速度逐渐变缓,而双液滴的C越大,液舱预冷结束时间越小。
(2)双液滴液舱预冷结束时间与d呈反比关系,与T0呈正比关系。
(3)该新模型以双液滴为基础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应用,较常规单液滴模型更进一步接近实际工程应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从而降低在液舱预冷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但对于多液滴之间的相互作用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