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梁山梅花拳浅析

2023-12-28 09:49:07冯昌飞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8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文化

【摘 要】梁山是唯一地处黄河和运河交汇处的县域,本文通过对国家级非遗梁山梅花拳的浅析,以文彰武、以武明志,力求以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融入非遗保护传承和黄河、运河等重大发展战略,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际行动彰显非遗武术的博大精深和时代华采。

【关键词】文化;非遗武术;梅花拳;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8—049—03

梁山梅花拳是借顺德府(现河北邢台)梅拳传入,在水泊梁山特定环境中与梁山好汉拳械相融形成的一个拳派。它渗透了梁山好汉气魄、山东大汉气派、中华民族气质,融入了拳种原发祥地、流传地、流入地的文化,特别是受黄河文化、运河文化、齐鲁文化和水浒文化的熏陶与滋养,形成了以忠、义、礼、信、仁为基础,体现传统梅花拳历史底蕴和个性张扬的梁山好汉情怀与气派,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完整的武术技法与系统的理论体系的武术拳派。

一、概述

传统梅花拳又称梅花桩。拳分五势,正合梅花五瓣之形,故取名梅花拳,是我国最古老的拳种之一。一般认为,传统梅花拳起源于北宋元初,兴盛于清康乾年间。明以前,梅花拳的传承一般是在父与子、子与孙之间进行,因此又称“父子拳”。

梁山梅花拳以文养武、以武济文,又被誉为“文化拳”。

梁山梅花拳乃文乃武,文理武功,乃其之真谛。它的文理博大而精深,武技奥妙而精湛,练形以合外,练气以实内,内外合一,由形气合一,神气合一,而臻至浑元一气、精气神一体的境界。

梁山梅花拳重视武德,教育弟子习武要以德行为先,以涵养为本,要以豪杰自命,以圣贤为法。“昔宋将岳武穆上马如无敌天神,下马如有道贤人。”“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不忧。”梁山梅花拳崇尚智、勇、仁,提倡大勇,反对小勇,提倡见义勇为,反对好勇斗狠。《梅花拳秘谱》说:“有拳艺极高者因而恃艺凌人,而人莫能御之,是故国人受其害,偶遇强敌,则因之而身败名裂,此不知武德之故也。”

梁山梅花拳提倡尊师重道,一方面批评庸师俗弟子之辈徒有习武之名而全无真艺之用;另一方面也避免礼有隆杀,过犹不及。它把“六戒”“五要”作为门规。六戒为:不许欺师灭祖,忘恩负义;不许打拳卖艺,招摇撞骗;不许保镖护院,仗艺欺人;不许传授匪人,结伙抢劫;不许强男霸女,为非作歹;不许滋事生非,扰乱乡里。五要是:一要尊师爱徒,扶老携幼;二要扶弱济困,祛除强霸;三要团结民众,和睦乡邻;四要兄友弟恭,谦虚忍让;五要遵纪守法,见义勇为。

梁山梅花拳至今还保留着“亮拳比武”的习俗,届时十里八乡的梅拳弟子都来较技比武、观摩表演,场上锣鼓喧天,旗帜招展,蔚为壮观。梁山梅花拳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和优良传统、维护团结、反对内战的古朴的拳派。整个拳派不仅保存了梅花拳武功的精华和优良传统,也开发了学员弟子们的智慧,维护了拳派的团结和统一,使它成为活跃在广大基层群众中的一支积极向上的力量。

近年来,在传承架子、成拳、拧拳、器械和内功五大传统梅花拳基本功法的基础上,梁山梅花拳又创新内家拳72路和与梁山好汉武功相融通的拳械套路18套,主要有:脱铐拳、戴宗夜行拳、三雄拳、天罡拳、地煞拳、智深大力拳、旋风硬拳、水上漂拳、时迁悠拳等;内功功法主要有:小周天、大周天、八段锦、十二段锦、易筋经;梅花桩步分为“大、顺、拗、小、败”五势;技击手法由拳、掌、腿法等组成,主要有搬拦反打、偷梁换柱、抡臂环打、三锤五点、定步锁手、连环八打、迷魂巴掌等,擒拿有“六把总拿”“七十二把巧拿”等技击手法;近年来,又将几近失传的《九龙阵》《蛇龙阵》《七星凹牛阵》《野战八方穿梭大战拳》等阵法演练整理出来,以上内容均撰文全国出版。

概括地讲,梁山梅花拳的学术定位是:(1)它是传统梅花拳的主要分支;(2)它是当今中国梅花拳传承发展的领军力量;(3)它的传入和形成确立了梁山作为中华武术四大门派之一的武林地位;(4)它是当今梁山最大的一个拳种。

二、文化表现形式的动态过程

作为梁山梅花拳的发源地、承载地的梁山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西枕浊浪翻滚的黄河,东濒清澈潺缓的京杭古运河,北临八百里水泊遗迹东平湖,山水交错,湖河相连,港汊纵横,气势磅礴,是国内唯一以农民起义历史遗址为游览主题的4A级景区。这一特定的历史和地域环境,为优秀武术文化形态的形成、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梁山县境域的社会发展历史悠久。相传早在上古时期,九黎部落酋长、兵主战神蚩尤就在这一带“制五兵、创百艺”。据对境内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堌堆古遗址的考查,新石器时期,已有先人在此耕种稼穑、繁衍生息。梁山历来藏龙卧虎,绿林好汉出没,是举世闻名的武术之乡和中华武术四大发祥地之一。梁山武术的源头最早始于隋末,梁山斑鸠店人程咬金善板斧和马槊,曾聚众数百、共保鄉里;五代至北宋,境内形成梁山泊,宋江农民起义在此揭竿而起,各路好汉聚义梁山,习武练拳,替天行道;元末明初,梁山泊开始水退还耕;至明朝,从山西洪洞县大量移民至此拓荒,加之京杭大运河通航,梁山沿大运河一遛十八口成为十八个贯通南北的水旱码头,以传统梅花拳为主要代表的众多拳种门派从四面八方随之流入梁山,并与梁山好汉武功遗韵融为一体,交相生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中晚期顺德府的多位梅花拳师,仰慕梁山乃好汉云集之地,先后至梁山脚下,立坛场传授梅拳文武大法,并纳梁山好汉武功为己用,至此,自成体系的梁山梅花拳始得形成。水泊大地由此强人出没,民间更有“大杆子三十六,小杆子七十二”之说。

梁山梅花拳在梁山当地现拥有12000余弟子,在全国和海外拥有29000余弟子。梁山梅花拳的核心分布区域为:(1)梁山全县95%以上的行政村(12000余弟子和学员),另有8万余名中小学生演练梅花操拳;(2)东平、郓城、菏泽、台前、汶上、平阴、宁阳、巨野等周边县市区(8000余弟子和学员)。

传承与辐射分布区域:(1)山东本省:50余个县市区(7000余弟子和学员);(2)中国:北京、上海、内蒙古、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20余省市(11000余弟子和学员);(3)海外: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波兰、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泰国、法国、科威特、马来西亚等20余国家和地区均已相继传入(1700余弟子和学员)。

梁山梅花拳有众多罕见内家器械,主要有:梅花桩、群母枪、量天尺、五虎锛、文棒、提戟、拦马撅、护身坡、镋耙、燕翅镋、五虎神钩、流星锤、九环铲杖、南阳叉、梅花坤棍、风火轮,以及飞蝗石子、低头弩、飞抓、梅花锁等暗器;

梁山梅花拳至今历经近300年九代弟子内修外练,终成具有完整技法与理论的梁山梅花拳桩体系。梁山梅花拳代代名人辈出,声威大震。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中,都留下了历代梁山梅花拳师的高超武功和勃勃英姿。

梁山梅花拳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不是对传统梅花拳的简单传承,而是对它的发展与升华。近年来,梁山梅花拳多次走出国门,参加国际文化交流和国家级武术大赛并获奖;在《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中华武术》《史话梁山》《梁山县志》等众多史籍文献和影视作品中,都把梁山梅花拳列为中华武坛重要的拳派和中国梅花拳的主要分支。

梁山位于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和千年漕运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黄河、运河、非遗、武术等多元文化在这里兼容并蓄、交相辉映、绽放异彩。梁山梅花拳正是这文化百花园中一株绚烂的奇葩。近年来,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上升为国家战略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强力推进,梁山梅花拳界围绕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展演展示和学术交流主题活动。中国梅拳界每两年都要在梁山发起举办中国梅花拳国际演武大会暨保护发展论坛,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了7届,每届参会的海内外拳师和教授学者均在千人以上。在第二十三届山东省运动会开幕式上,1200名梁山梅拳弟子演绎的大型武术团体操《梅拳傲骨》轰动全国。在梁山举办的中华四大武术门派邀请赛、梁山梅花拳与世界拳王争霸赛以及CCTV众多频道和近20部海内外影视片更是把梁山梅花拳传播至世界各地。

为了以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动黄河流域及运河沿线非遗武术文化的学术交流、保护传承和共同发展,用心用情讲好“黄河故事”“运河故事”武术篇章,为黄河流域和运河沿线高质量发展贡献非遗力量,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强力推动下,在国家相关学术机构、高等院校、中央和地方的专业支持下, 近日,由梁山梅花拳界发起举办的“追寻文脉·淬炼武魂”黄河流域和运河沿线非遗武术大会隆重举办。来自黄河流域和运河沿线的1238支参赛队(或个人选手)参加了本届非遗武术盛会。本次非遗武术大会是两河流域非遗武术界的一次空前盛会。从青藏高原的黄河发源地卡日曲到黄河入海口东营河口、从华北大平原的首都北京到钱塘江之滨的人间天堂杭州,两河流域非遗武术界的同仁们一起联动,以文彰武、以武明志,充分展现了揆文奋武,爱国爱民,奋发有为的信念和情怀。大会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际行动彰显了非遗武术的博大精深和时代华采。活动的成功举办,为非遗武术文化更好的发掘、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加开阔的平台。

三、基本特征與价值

(一)基本特征

(1)文武齐全的活动形式。梁山梅花拳最大的特点是秉承古代梅花拳“文武大道”的传统,设文场和武场的组织。

(2)以爱国爱民为拳规拳训,师承关系清晰。

(3)梅花拳传入梁山后,受齐鲁文化和水浒文化熏陶,从习武的理念到拳械技法的演练都贯穿忠、义、礼、信、仁精神、江湖情结、游侠智慧和个性张扬的好汉情怀与气派,使人们把英雄豪情与梁山梅花拳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

(4)外来传统梅拳和梁山好汉武功遗韵相互交融,形成了完整的梁山梅花拳体系,它既有自创的72路内家梅花拳和梅花桩,又有新编的18套梁山好汉拳械功夫。

(5)独特的演练风格。一是左右对称,二是动静结合,三是刚柔相济,四是内外兼练,五是灵活多变,六是技击实用。

(6)能者为师。“梁山梅花拳,珍珠倒卷帘,徒弟倒把师傅传”。当徒弟的文理精通或武艺高强时,照样可向师傅和长辈传授。 这一好的拳规门风,铸就了梁山梅花拳近三百年之兴盛发达。

(二)历史文化和学术利用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

梁山梅花拳秉承传统梅花拳功法,又融合水浒武文化,创造了许多拳械新技法,是对传统梅花拳的发展与升华。同时, 它的传入和形成确立了梁山作为中华武术四大门派之一的武林地位。

2.教育价值

受传统梅花拳和水浒文化的影响,梁山梅花拳崇尚忠义诚信、礼仪仁爱、仗义疏财、乐善好施。因而在习武的同时就具有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倡树美德的功效。

3.实用价值

(1)锻炼身心:通过练功达到练形、练气、练神的功效;(2)治病救人:练功、练气达一定高度会形成极强的气场,此时运用推拿、针灸、点穴、按摩等手法,能治疗各种疾病;(3)开发智慧:通过练神、练气,能开发大脑底层的功能,培养灵感思维能力;(4)技击制敌:当练至神化阶段时,技击制敌已是小事一桩。

4.学术价值

梁山梅花拳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演练规则,不仅在梁山当地是最大拳种,在国际上已向800余个海外梅拳组织和近3万名梅拳弟子传授。

5.教育价值

受传统梅花拳和水浒文化的影响,梁山梅花拳崇尚忠义诚信、礼仪仁爱、仗义疏财、乐善好施。因而在习武的同时就具有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倡树美德的功效。

四、存续与传承状态

梁山梅花拳尽管在新的时期,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但从整体上讲,呈濒危状况。

(1)受狭隘门派观念、保守思想及传统习俗的影响,主要靠身传口授的拳术、器械套路,随着一些老拳师的陆续谢世,有些已经濒临失传。

(2)梁山梅花拳的传承和发展主要靠民间和个人创办武术馆的方式,力量小、途径单一。

(3)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的多元化,昔日武术热在全国范围降温,梁山梅花拳也不例外。目前梁山梅花拳武校仅剩一所。

针对上述情况,近年来,为保护传承梁山梅花拳,地方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学术机构,与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等当地地域特色文化发掘、保护和传承一体化谋划与运作,每年都要举办全国性、国际性演武大会暨学术论坛,编纂了《梁山梅花拳学术文集》,编排了《梁山梅拳操》,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六进”和“两创”,开展“梅拳操进校园”和各类主题创作展演展示活动。随着梁山梅花拳保护传承工作的加强,这一国之瑰宝将进一步绽放出它绚丽的异彩,世人也将更直观地感悟到梁山梅花拳的无穷魅力。

作者简介:冯昌飞(1999—),男,汉族,山东梁山人,硕士研究生,梁山县梁山武术研究学会梅花拳申报国家级非遗工作领导小组发掘论证组组长、总撰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方向为训练与运动。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文化
文化与人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谁远谁近?
白族医药传承保护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35期)2016-05-27 23:50:51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
考试周刊(2016年11期)2016-03-17 06: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