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 教学模式在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3-12-28 10:24张艺君
武术研究 2023年12期
关键词: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

万 义 张艺君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学位课程的设置是培养体育学博士的重要一环,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培养新时代体育学博士的要求。将PBL 教学模式应用于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的教学中,以体育学博士研究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破解,也是对研究性、前沿性和交叉性教学目标的主动调试,符合新时代下教学的基本要求。

1 PBL 教学模式的概念

PBL 教学模式是Problem Based Learning 的简称,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医学教育[1],是美国Howard Barrows 教授为了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而设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国外对PBL 教学模式的研究已较为完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传入我国,但多被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在其他教学领域的应用则较少。PBL 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在教师的参与和引导下,围绕一定的场景,基于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思考问题等方式找到问题答案的教学模式。它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即开发围绕现实问题的学习活动,注重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2]PBL 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并透过问题表象探究其深层次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批判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将PBL教学模式应用到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中,对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的教学有积极的作用。

2 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与PBL 教学模式的契合

体育学是由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四个学科方向构成的一级学科体系,不同的学科方向又包含《体育学导论》《运动人体科学进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前沿与热点》等不同的课程,且一般要求体育学博士研究生要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与考核。尽管针对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不同教师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改革,但仍不尽如人意。围绕具体问题设计安排课程、鼓励学生学习和探索相关知识的教学模式,为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教学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2.1 传统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存在的问题

与普通大学生的上课方式不同,在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处同一空间开展教学活动,教师根据已有经验对课程知识进行理解,然后以多数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此外,教师还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看法,与学生进行讨论,并根据多数学生的需要,调整课堂内容,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开展针对性教学。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如果教师没有提出引发学生讨论的点,或者学生回答问题、讨论的积极性不高,都会使整堂课陷入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互动机会不多的局面,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顾及每位学生,而且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多以撰写小论文的形式进行结课,这样使教学效果很难体现,甚至无法进行补救性教学。

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一般为一个学期,共36 个学时,在有限的时间里,传统的教学方式会使已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博士研究生产生倦怠感,造成为了修够学分才去上课的状况,而且这种传统的上课方式只能教授给学生几种理论知识或者研究方法,难以达可持续发展以及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术创新的目的。

2.2 体育学博士学位课与PBL 教学模式的内在契合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中已无法获得更好的成效,所以,我们需要引用适配的教学模式助力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的教学。通过多领域研究者的相关研究发现,PBL 教学模式对各个学科教学都起到了积极影响。将PBL 教学模式引入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契合点。

第一,促进互动交流,提升教学氛围。2013 年7 月,教育部印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其中提出体育学博士学位应具备的获取知识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学术创新能力以及学术交流能力。在PBL 教学模式中,学术交流主要体现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两个方面,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则作为辅助参与引导,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使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大家的“学术讲坛”,给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提供表达自我想法的“舞台”,进而提升课程教学温度。

第二,拓展学生思维,延展教学广度。体育学博士研究生要对体育学问题具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对体育未知领域具有强烈的探索愿望。PBL 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去学习、拓展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启发学生不能仅限于一种思维模式,可从多学科、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引导博士研究生从交叉学科界面选择课题,通过涉猎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思维方法,扩大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知识面,拓展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延展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教学范围的广度。

第三,关注前沿问题,提升教学深度。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应具备在体育学领域开展前沿研究和创新研究的学术潜力。PBL 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则是问题意识的培养,在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中开展PBL 教学模式,其问题具有开放性、前沿性、答案不唯一性等特征。前沿问题往往是学术热点问题。[3]通过开展对前沿问题的探究活动,使体育学博士研究生不拘泥于过往研究,而是能够及时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追随学科发展前沿,使体育学博士研究生论文的选题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符合时代发展需要,从而拓展教学的深度。

3 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PBL 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PBL 教学模式一般由“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五个环节构成。[4]根据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特点,将PBL 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调整为“确定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分组探究问题—展示研究成果—形成总结反思”五个环节。本研究以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前沿与热点》为例,阐述PBL 教学模式在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3.1 确定学习目标

确定学习目标是PBL 教学模式的基础。在正式开展PBL 教学模式前,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师进行问题选择的前提条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前沿与热点》课程的最终学习目标就是:让体育学博士研究生了解现阶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并引导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利用前沿与热点话题进行论文选题与写作。当然,目标的设置要根据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水平进行设置,不能太过庞大与复杂,导致学生因达不到目标而降低学习兴趣,也不能太过于简单,要循序渐进,适时调整。教师可围绕最终目标设置阶段性的学习小目标,有了具体的学习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问题,并开展相应的研讨活动。

3.2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PBL 教学模式的核心。PBL 教学模式需要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教师要根据确定的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创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在此模式下的学生学习效果,也是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一种体现。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认知规律,与实践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前沿与热点》这门课中,教师可采用问题链的教学方式,通过调查周边有哪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近些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主题有哪些?如何针对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相关前沿与热点话题研究等几个问题组成问题链,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具体实践、由课堂到实际生活,引导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关注身边事,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研究。

3.3 分组探究问题

分组探究问题是PBL 教学模式的关键。学术交流可以使博士研究生在思想“碰撞”中产生新的构思、新的设想,是培养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5]采用PBL 教学模式将学生进行分组,对设定问题进行研讨,不仅可以在课上形成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还有助于形成课下的学术研究团队。小组的组建要根据自愿原则,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具有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一般以3-4 人一组为宜,课上小组进行问题讨论,教师则给予小组成员充分表达观点的权力,并与各个小组进行及时交流与沟通,在了解各个小组情况的同时,对小组进行适时的指导,小组除了课上的讨论外,教师对各个小组情况进行了解,布置各个小组课下的研讨任务。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前沿与热点》这门课中,教师可根据能够接触到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让各个小组分别围绕其文化生态与重构、保护与传承、数字化与文化传播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前沿热点话题,开展对这一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调查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促进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学术交流与自主学习能力。

3.4 展示研究成果

展示研究成果是PBL 教学模式的亮点。研究成果的展示既是学生小组学习成果的呈现,也是检验PBL教学法应用效果的直接方式。展示研究成果时可采用小组协作汇报方式,每位成员都要负责汇报一部分内容,例如:成员1 负责汇报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资料;成员2 负责汇报收集到的实地调研资料;成员3 负责汇报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结果;成员4 负责提出调查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其他组成员则对汇报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以及针对其汇报情况进行提问,充分调动每位同学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则在此过程中起到引导与进一步指导的作用,引发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对相关理论知识更深层次的把握,并对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起到一定启发作用。

3.5 形成总结反思

图1 PBL 教学模式在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中的应用流程图

形成总结反思是PBL 教学模式的保障。总结与反思是PBL 教学模式的最终环节,通过总结反思,教师可以对整个PBL 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及时进行调整,为后续的教学提供经验。学生则可通过总结与反思,对所学内容进行再认知与再思考。在该阶段,总结可分为小组总结与教师整体总结,小组总结可派小组代表对小组的本次研究活动进行总结,其他成员补充。教师整体总结则是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与研究成果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对相关研究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反思则分为学生自我反思和教师自我反思两部分。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前沿与热点》这门课程中,针对问题链的最终问题:如何针对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相关前沿与热点话题研究,教师可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热点与前沿进行总结,并对每个研究前沿与热点话题,适合应用哪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讲解,帮助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准确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 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PBL 教学模式功能分析

4.1 教师教学综合素质提升

将PBL 教学模式引入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中,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挑战。一方面,教师要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并结合实际需要,选取符合课程要求与能够培养博士学术科研能力的问题,且问题的探索研究要与实践相结合,这既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学科理论知识和实践调查经验,也需要教师对社会热点问题有较高的关注度,这样才能提出具有深度与实践价值的问题。同时,针对每次课提出的问题,教师需要在课前搜集大量相关资料,丰富知识储备的同时,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采用PBL 教学模式需要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增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把控能力。新时代对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PBL教学模式有助于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也提升了教师教学的综合素质。

4.2 博士学术科研水平提高

当前,各高校对博士研究生学术科研水平的重视程度与培养力度是有目共睹的,除了导师培养外,一学年的学位课程教学对其学术科研水平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常规的教学使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处于“封闭式”的学习状态,无法有效提高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科研水平。PBL 教学模式在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中的应用,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理论学习,开展实地调研,并形成小组互动交流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思想交流碰撞中对理论知识产生新的思考与深层次的认知。博士研究生学术科研水平的培养不能仅限于课上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需要他们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PBL 教学模式将课上理论与课下实践相结合,通过小组形式在课下进行实地考察与调研,并要求其有所研究成果,提高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实践研究能力。采用PBL 教学模式,无论是课上理论知识的交流与学习,还是课下的实践调研活动,推动了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科研水平的提高。

4.3 博士研究生学习创新能力增强

首先,PBL 教学模式以问题为课程的核心导向,提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其次,PBL教学模式虽以课程学科内容学习为主,但在以课程知识为主线外,也鼓励学生延展至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通过探究问题,去涉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再与本学科知识相融合,进而产生新的理论认识,发现新的问题,从而促进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最后,PBL 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展示与总结反思环节,给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每个小组的成果展示与研究有值得借鉴和启发学生创新的作用。通过总结反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进一步增强其创新意识,激发其不断学习与提高自我的斗志,逐步增强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

5 对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PBL 教学模式的总结反思

实践证明,PBL 教学模式在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综合素质,提高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学术科研水平以及增强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将PBL 教学模式更好地融合于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中需要厘清以下三个问题。

5.1 PBL 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的关系问题

尽管PBL 教学模式在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中的应用,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其也仅属于教学模式的一种,并不能完全取代所有教学模式。体育学博士学位涉及的课程较多,学术理论知识较为宽泛,仅采用PBL 这一种教学模式无法实现教学内容全覆盖,也无法实现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应该广泛了解多种教学模式,扬长避短,针对教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也可将多种教学模式相互融合应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5.2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问题

PBL 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则是辅助引导,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讨论与探索,对于有一定理论基础知识储备与独立思考意识的体育学博士研究生而言,他们更需要这样一种展示自我和表达自我观点的平台,教师需要对课堂主导者的身份进行及时的适应与转变,鼓励学生讨论与发言,并适时进行启发与引导,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的认识与见解。

5.3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在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终归要回归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用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采用PBL 教学模式开展体育学博士学位课程,不能局限于课堂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进入实际生活中,这就需要教师的问题引导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并最好能为学生提供实践调研点,通过实际问题,让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而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应该广泛学习理论知识,形成理论知识面,这样才能在实践生活中更容易找到与理论相结合的实践问题点。

猜你喜欢
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
制冷博士来帮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博士蚊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润博士问答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