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娟娟
审美素养是指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的总和,既体现为对美的接收和欣赏能力,又体现为对审美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只重视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忽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其审美素养,是小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呢?本文立足教学实际,以学生为本,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为基点,深入挖掘教材中相关的美育资源,总结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提升的五个策略。
一、潜心品读,感知语言美
語言是灵魂的外衣。引领学生感知语言美,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品读语言,寻找美的音符,拨动学生美的心弦。
(一)感知叠词美
《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使用“敲敲打打、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几个叠词模拟出雨水的声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听雨水敲打在各种物体上发出的不同声音,再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课文中描写雨的句子。这些情境的创设,直接把孩子们带入了雨的世界,让学生由声音走入文本,融入其中,陶醉于语言文字的美。最后伴着雨声让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感知叠词的音乐之美。
(二)感知修辞美
《花钟》第一自然段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各种花儿开放的特点:“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初步感知句子特点,体会语言之美,再出示句子“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并引导学生将这句话和原文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对比感知:同样是描写花儿盛开的景象,两个句子给人的感受却是完全不同的。拟人修辞方法的运用可以让描写的事物更活泼,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加上动作进行表演式朗读,从而直观地感悟各种花的不同姿态、不同性情和不同的美。其后,再让学生进行仿写练笔,在小练笔中继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掌握相应的表达方式。正因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累了语言经验,建构了一定的语言系统,所以学生的练笔也非常精彩。如“中午十二点左右,向日葵面向太阳张开迷人的笑脸;傍晚五点左右,茉莉花舒展着腰肢”等,语言优美,极富感染力。
(三)感知色彩美
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虽不像绘画那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但却能透过文字让人产生五彩斑斓的想象,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如《葡萄沟》一文这样描写葡萄的颜色:“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教师紧扣描写颜色的词语,让学生联系生活想象这多彩的画面,并在反复诵读中感知葡萄颜色多、品种多的特点,从而使其感受语言文字中的色彩之美。
二、创设情境,欣赏画面美
(一)儿童诗中的画面美
低年级的儿童诗大多是优美、灵动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透过文字品赏画面艺术,使学生真正享受到这份美感。如学习《溪边》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先配乐朗读诗歌的第一句,学生闭眼倾听,领略“溪边”画面的静态之美。再引导学生品味句子,从“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两个比喻句中感受溪水清澈、平静的美。接着,教师以“碎”切入“溪边”的动态之美,先播放东西碎了的音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寻找诗中的“碎”字,启发提问:“扑腾一声,人影碎了,画面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已见,在交流中感知画面的动态美。此时。教师适时小结:一个“碎”字打破了宁静,画面由“静”变“动”,这一静一动的转换,使画面变得生机盎然,充满乐趣。最后,再让学生分组读文段,在读中体会画面的静动变化,使其充分感受溪边儿童生活的欢乐场面。
(二)散文中的画面美
《白鹭》这篇散文给读者呈现了一幅幅唯美的画面。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正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佳作。如引领学生感受白鹭外形的“精巧美”时,教师先用多媒体出示白鹭的图片,让学生进行直观感知,接着一边朗读第二至五自然段的内容,一边带领学生想象白鹭外形的精巧,然后明确对比衬托手法的妙处:拿白鹤的“大”和“生硬”,苍鹭、朱鹭的“大”和“不寻常”和白鹭进行比较,突出了白鹭的外形美和平凡美。最后,引导学生对“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进行赏析,从而让其体悟到白鹭在作者郭沫若眼中无可挑剔的美。
三、理解赏析,感受情趣美
(一)感受古诗词中的情趣
古诗词中也常折射出或纯真质朴,或高雅精致,或平淡恬静,或细腻温柔的情趣美。如《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独具特色的农村风俗画,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情趣。教学中,教师可以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引领学生体会诗词里的情趣美:
一是描山画水,体会生活环境的情趣美。可先引领学生观察插图(茅檐、小溪、青青草),所有的景物错落有致,形成了一幅独具乡村特色的柔美风情画。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享受这优美的生活环境带来的情趣美。二是吴侬软语,感受幸福生活的情趣美。在这充满诗意的画卷里,一对老年夫妻的晚年生活更勾起了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通过品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引领学生感受白发翁媪其乐融融、其情深深的幸福生活情趣。三是聚焦小儿,享受纯真童年的情趣美。通过“最喜”两字,引导学生把目光定格在小儿身上。在学生理解了“亡赖”的含义后,教师可以紧扣“卧”字引导其进行想象:横卧还是竖卧?平卧还是侧卧?是安安静静剥莲蓬的“卧”,还是晃着两只脚丫子,时不时还要撩动溪水、玩弄荷叶的“卧”?至此,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小儿无忧无虑、天真快乐的童年情趣。
(二)感受异域风情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选编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了解外国多样文化及异域风情之美。如《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清新隽秀的散文。课文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美丽风光。在教学中,教师以“体会威尼斯的动、静之美”为课堂主线,以学生为本,以阅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理解,引导学生从美文中感受美的熏陶。首先领略威尼斯的动态之美,感受小艇与威尼斯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次过渡到“静态之美”的教学上。通过品析精彩句子、不断创设情境、配乐朗读、画面渲染等方法,学生能够入情入境,和文本产生共鸣,加深对美的感知和体会,获得了愉悦的审美体验。
四、放飞想象,品味意境美
(一)品味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材中到很多课文都使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来呈现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教师应当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文本的意境之中,品味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走月亮》这篇散文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我”与阿妈在洱海湖畔的月光下散步的情景,文字优美、语言温暖、意境幽远。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使其置身美丽的图画意境。如课文第六自然段描绘了月光下的田野和果园的美景,有画面、有声音、有香气、有味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层次想象:去看,看那丰收的庄稼,看那累累的果实,看那沟水浇灌过的稻田;去听,听那秋虫的鸣唱,听那鱼儿跃出水面的泼剌声,听那夜归的鸟儿拍打翅膀的声音;去闻,闻那空气中弥漫的淡淡的花香,野草的清香,还有那果子散发出的甜香味;还可以去大吃一顿,葡萄的酸,苹果的甜,梨子的清爽都在你的味蕾中荡漾开来。多么美好的夜晚啊!
(二)從诗境中体味心境
古典诗词语言精练优美,表现了深刻意蕴,呈现出动人境界。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细微情境,感受诗意的美好,体悟诗人的情感。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空气清新,万物焕然一新,意境美妙幽雅。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和学生一起感知诗中的意境: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秋雨,天气清凉,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树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山石上潺潺流过。一群洗衣的女子乘着渔船归来了,她们的喧笑声从竹林里传了出来。这空山,这新雨,这明月,这松林,这清泉,这山石,这浣女,这渔舟,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和谐完美地交织在一起,既像是一幅清幽的风景画,又像是一支恬静的抒情曲。清新明净的暮秋意境,令人心旷神怡。感知了古诗意境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空山新雨、明月松林、清泉细流、翠竹喧闹、浣女渔舟等意象构成的空山秋夜图中进行品析、想象。在品读与鉴赏中,学生仿佛也和作者王维一起,来到了他归隐的终南山,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凉凉的秋意,欣赏着山林美景,倾听着劳动者的欢声笑语,感悟着诗人希望远离尘俗,回归田园的心语。
五、情感升华,体会人性美
(一)在生活画面中寻觅人性美
统编本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搭石》一课中,作者刘璋以“搭石”为线索,回忆了小时候家乡的乡亲们“天凉摆搭石”“上工下工走搭石”“互相谦让走搭石”“背老人过搭石”的几个场景。文章语言虽朴实无华,但从小小的搭石里折射出来的是乡亲们植根于内心深处的最朴素最真挚的美好情感。教师可以以“美”作为教学的主线来开展教学。首先,以“寻觅美”引领全文。在学生细读课文后,让学生说说文中都描写了哪些美的画面,初步感受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其次,以“欣赏美”引导学生感悟美好的情感。课件出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中心句,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这是一道怎样的风景?通过交流体会“老人摆搭石”的勤劳美和奉献美,学生可以体会到“一行人走搭石”的和谐美、“面对面走搭石”的谦让美以及“背老人走搭石”的敬老美。最后,以“发现美”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美,引导其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二)在品词析句中领略人性美
富含人性美的文章往往能够让学生产生崇敬感,并为文中人物的美好品质所折服。教师要善于依托此类文本,引领学生细读重点句段,对学生进行心灵美的熏陶,使学生和文本产生共鸣,受到感化,实现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穷人》一课讲述了桑娜与渔夫生活非常贫困,但却主动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塑造了两个普普通通的穷人的形象,桑娜和渔夫。他们虽然平凡,但在生存困境面前的一个善意的举动,却折射出人性的美,感动着许许多多的人。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品析文本,感悟人物精神品质。首先,引领学生从多角度品读“穷”,感受人物形象:从屋内摆设感受“穷”;从“吃、穿、住”感受穷;从忙碌生活感受“穷”。人在富有的条件下救济别人是一种善举,而在自己极度贫困的条件下仍能向别人伸出援手,更是难能可贵,更能体现出品格的崇高。接着,可以引导学生揣摩“心理”,体会人物形象。列夫·托尔斯泰在这篇小说中对桑娜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腻的刻画,课文第九自然段和第十一自然段把桑娜抱回孩子后的担心、纠结、紧张、自责、害怕等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画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再抓住重点词语“忐忑不安”进行体味,让学生联系下文,了解桑娜不安的是什么?通过交流,学生可以明白:桑娜不安中考虑的不是把孩子送回去,而是担忧丈夫的生活负担会加重。课文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使桑娜这个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更加饱满。她宁可承受一切苦难,也要收养两个孤儿,高尚、纯洁的母性光辉在桑娜这个穷苦人物身上闪烁着。最后,通过朗读,学生能够再次体会人物的复杂内心,更深刻地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从而受到人性美的熏陶。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敏锐地发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从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素养。
(作者单位:河南省温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