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内部控制:理念、规程、行为

2023-12-27 13:57本刊评论员
财政监督 2023年23期
关键词:公共部门财政部门制约

●本刊评论员

以《财政部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财办〔2014〕40 号)正式实施为标志,财政部内部控制工作全面启动。 2015 年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强财政内部控制工作的若干意见》(财监〔2015〕86 号),要求省级财政部门须于2016 年上半年,市、县财政部门须于2016年底全面完成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工作。 2023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23〕4 号),强调将内部控制作为落实单位内部财会监督的重要手段,这些举措极大地推动了地方财政内控发展的进程。财政内部控制正在全面深入开展,要让财政内控在规范财政权力运行、加强廉政建设、防控财政风险、提高财政治理能力和财政绩效上取得实效,要通过财政内控实践提升财政部门和其他公共部门“刀刃向内”、加强内部监督和制约的理念,严格财政治理规程,形成制约制衡机制,使所有公共部门尽责地从事财政管理、财政业务、财政监督工作,达成财政内控的各项目标。

财政内部控制理念的形成, 首先要面对现实, 充分认识到财政是纯粹公共领域属性,财政治理和各项财政业务本应是“聚众人之财,办众人之事”的公共治理行为,财政权力是公共权力。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从来都是公共治理的重中之重。财政部门居于财政资金运行的枢纽地位,各使用公共资源的预算部门和单位是利用财政资源实现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关键责任主体,不仅要行使外部管理职能,还要时刻注意“打铁还要自身硬”,要有强化内部治理的自觉,要有接受制衡制约的自觉。 笔者认为,财政内控理念最主要的就是要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要在这一认知之下来谋划财政内控制度设计和内控系统运行,约束所有的“内部人”,控制所有的内部业务。

财政内控理念转化为实践,要有科学可行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和技术手段。 健全内部控制规章制度,要把内部控制的目标、内容、方法、业务流程明确化、刚性化、可操作化,尽可能减少制度漏洞和“自行斟酌”“自由裁量”空间;要形成制约制衡关系,以制度的力量促进内部权力制衡、相互纠偏校错。 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内部控制最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过权力制衡消除“内部人控制”——内部人利用行使公共权力、从事业务活动的信息优势和控制能力进行舞弊;要针对财政业务中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制度、操作规程设计,在核心业务控制中实现法律风险、政策制定风险、公共关系风险、预算编制和执行等专项风险的防范;内部审计是内控的重要环节,要加强内审制度建设,让行为人对其行为后果负责,以事后追责形成震慑作用。

把内控变成“内在需要”,成为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自觉行动,各单位和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有制度的执行力保障,要有使内部制衡关系可靠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必须进一步完善优化财政内控制度和内控体系,全面解决内控不力、内控空转的问题。

猜你喜欢
公共部门财政部门制约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研究
规范财政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构建探析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前言》发布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临安市五措并举破解土地要素制约
我国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制约因素分析
人民银行与财政部门财政支出数据差异分析——基于新疆2008年-2013年数据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