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3-12-26 10:11林沁扉
校园英语·上旬 2023年6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职英语传统文化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借助中职英语课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传承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然而从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来看,受到教师教学能力和文化素养等因素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效果不佳,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应遵循的原则,分析当前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缺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关优化策略,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英语;跨文化交际

作者简介:林沁扉,福建省福安职业技术学校。

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普遍比较关注西方文化知识的传输,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理念落后,以成绩来评价学生,无法体现英语学科的人文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严重缺失,给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中职英语教师必须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将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的各个环节,深入挖掘中职英语教学内容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形成良好的文化传播意识,在跨文化交际中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一)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的今天,中职学生的价值观念易受到网络文化、社会不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形成错误的认知,如不及时纠正和引导,则会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并树立崇高的理想,这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近些年来,西方文化利用多种渠道进入我国,使得思想单纯的学生深受影响,不少学生追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不能踏踏实实地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给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挑战。教师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中西方文化,去芜存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传承、保护。教师以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塑造道德高尚、意志坚定、勤学多思、乐于助人的人才,促使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去”,这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

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对于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的科学合理性提出了一定要求。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全方位、全过程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使其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灵活运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避免出现文化语用失误,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深造及就业发展将大有助益。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恰当合理原则

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融入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必须要遵循恰当合理原则,即传统文化教育时机及传统文化知识内容要与中职英语教学目标相契合,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能够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思考,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下坚定文化自信,自主高效地学习英语知识,立志使用英语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提高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教育双赢原则

传统文化教育与英语教学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英语学科的人文性特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提供了前提条件。教师应遵循教育双赢原则,科学设计英语教学方案,教学内容要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迎合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交流,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的英语素养和文化素养协同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缺失的原因

(一)忽视英语学科的人文性

长期以来,英语学科的工具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将英语知识、语法、文化列为主要教学内容,反而忽视了英语学科的人文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严重不足,使得学生的脑海中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极为有限。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及文化素养的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与中职院校设置英语课程的初衷相背离,在此情况下很难达成英语教学目标。

(二)教师本身的文化意识薄弱

英语教师作为课堂教學活动的组织者、传授英语知识和文化知识的主导者,理应具备良好的文化意识和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够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全面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部分英语教师的文化意识薄弱,认为英语教学重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观念薄弱。这就导致英语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中缺失传统文化元素,难以实现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共同发展目标。

(三)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方法陈旧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中职英语教师重视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但是仍有一些英语教师墨守成规,使用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使用题海战术,让学生死记硬背英语知识,无暇顾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造成了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的局面。学生对英语课毫无期待,将英语学习视为沉重负担,没有认识到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联性,缺乏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意愿和动力。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

学生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合理表达,是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措施。基于此,中职英语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和职业发展需求,科学设计英语教学方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在交流和探究的过程中明确中西方文化的异同点,以包容的态度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坚定文化自信,乐于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传播本土文化,将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当成一件乐事。不同国家和地区庆祝节日的方式有较大区别,节日也是中职学生放松身心,享受愉悦氛围的契机。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将节日作为切入点进行文化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讲述西方情人节和中国七夕节的由来,让学生用英语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涵育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树立多元文化教育意识

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是为了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吸收西方文化,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输出中国传统文化,介绍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及灿烂的民俗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展现泱泱大国的文化底蕴,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广泛传播。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是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更是达成中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必要途径。英语教师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语用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确保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可以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国际友人顺畅交流,相互理解彼此所在国家的文化差异,形成深厚情谊。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要认识到,在汉语言文化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时会遇到诸多困难,极易形成畏难情绪,影响中职英语教学效率。通过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拓学生的视野,向学生展示不同国家地区文化的差异性,可使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的意义所在,有助于转变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英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树立多元文化教育意识,推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

(三)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

在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和指导极为必要,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所以中职院校要将英语教师培训提上日程,不断充实英语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督促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将传统文化元素予以全方位、全面性渗透,更要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保证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最终实现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中职教育目标。与此同时,中职院校要将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列为英语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综合全面评估英语教师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传統文化元素的实际情况及取得的教学效果,为那些勇于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打造精品英语课程、有效实施传统文化融入的英语教师给予物质奖励,评先评优时优先考虑这些教师,从而在英语教师队伍中营造创新氛围,使英语教师将英语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紧密融合到一起,增强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活力。

(四)更新中职英语教学内容

英语教材是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参照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流程,以便有序完成教学任务。教材编纂、印刷和应用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教材内容可能落后于时代发展,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从更加广阔的平台收集教学资源,整合和优化英语教学内容,巧妙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让学生产生突兀感,从而强化英语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各个地区的发展历史、特色文化、名胜古迹、传统美食都可以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英语教师用英语介绍中西方国家在文化方面的具体差异,预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学生可以提出不同见解,从而夯实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此外,中职院校要组织英语教师和教育专家队伍编写英语教材,展现中职教育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提高英语教材编写质量和实用价值,使英语教材能够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的可靠工具,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快速发展。

(五)丰富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成为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借助它能够延伸英语教学阵地,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也具有突出优势。英语教师要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活跃课堂氛围,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融入英语课堂,加深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同。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有:一是信息化教学法。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前组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通过互联网查阅信息,将所得信息进行整合,提炼精华,组织语言。课上各小组派一名代表用英语讲述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这样会使中职英语课堂变得妙趣横生,构建起互动式教学环境。二是多媒体教学法。英语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国内外经典影片,从中挖掘中西方文化差异,会给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有效涵育,文化视野也会愈发开阔。三是情境教学法。英语教师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创设职业情境,用多媒体播放中国企业和海外企业工作流程及各个环节的要点,展示企业文化差异性,让学生用英语描述,并分角色进行表演,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岗位胜任力。

总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是一项重大创新,对于中职学生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英语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中职院校和英语教师要树立多元文化教育意识,积极更新英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深化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强化学生的文化语用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徐辉燕.传统文化知识融入中职英语教学的意义与方法研究[J].海外英语,2022(17):156-157,202.

[2]李小沛.中国传统文化与中职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J].海外英语,2022(10):198-200.

[3]陈曌.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海外英语,2022(17):158-159.

[4]王竹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英语教学的策略分析[J].品位·经典,2021(18):57-59.

[5]王小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英语教学探究[J].英语广场,2018(12):165-166.

[6]王翠霞.核心素养下中职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亚太教育,2022(20):66-69.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中职英语传统文化
浅谈“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革新的影响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渗透专业元素,提高职业能力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