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联合艾灸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1例女性盆腔炎腹痛患者的护理

2023-12-26 03:04龙盈盈唐步友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11期
关键词:腰骶部刮痧性疾病

龙盈盈,唐步友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中医院 肺病肿瘤科,贵州 遵义,563100)

盆腔炎性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病,发生率较高,多见于生育年龄、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的人群[1],通常该病病程较长,迁延难治。如果不能对此类患者进行及时且有效的治疗,会引发一系列后遗症,临床表现为不孕、慢性盆腔疼痛等。目前针对此病传统治疗上最常使用单纯西药的治疗方案,治疗时主要采用抗生素类药,以消炎、缓解疼痛为主,具有一定疗效,但长期预后较差,疾病易反复发作,且在进行抗生素治疗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和不良反应。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有其独特优势,本文探讨刮痧联合艾灸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1 例女性盆腔炎腹痛患者的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4岁,反复下腹部疼痛10年。2022年5月22日为求系统治疗,门诊以“女性盆腔炎性疾病”收治入科。入院症见:神清、神可,感下腹部隐痛,呈间断性,伴腰骶部疼痛不适,无肛门坠痛,无恶心、呕吐,无肩背部牵涉痛,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无阴道流血、流液,无尿频,尿急,无尿痛,无畏寒、发热等不适,精神可,嗜睡,饮食稍差,体重无下降,二便调,舌淡暗,苔白微腻,脉弦细。

2022年5月21日,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体增大,形态失常,包膜光滑,宫壁回声不均匀,肌层回声增粗,增强,内见你散点状高回声及“虫蚀样”暗区,以后壁明显,子宫前壁肌层厚约17 mm,子宫后壁肌层厚约40 mm,肌壁血流略丰富,内膜前移,子宫内膜厚约3.5 mm;子宫肌壁见多个低回声光团,较大的位于子宫前壁,大小约25 mm×20 mm,边界清,内回声不均。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宫腔下段见一低回声光团,大小约19 mm×10 mm,形态规则,边界清,CDFI未见血流信号。宫内未见节育环。宫颈不大,回声均匀,双附件;双侧卵菜回声可见,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包块回声。盆腔内见少许液性区。

中医诊断:盆腔炎,中医辨证分型属气虚血瘀证。西医诊断:女性盆腔炎性疾病。遵医嘱给予刮痧联合艾灸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干预后患者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的腹痛和腰骶部疼痛缓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改善

2 护理

2.1 制定中医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包括:①刮痧联合艾灸疗法:选取任脉(气海、关元、中极等穴)、督脉(腰阳关、命门、腰俞等穴)治疗,隔日1次,30 min/次,以温经通络,化瘀止痛为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进食欲。②中药保留灌肠:1次/d,以化瘀止痛为主,兼以清热。刮痧联合艾灸疗法及药保留灌肠均由护士按医嘱进行。

2.2 实施方法

2.2.1 刮痧联合艾灸疗法:施术者刮灸时,采用雀啄灸、平推回旋灸及热熨封穴灸法,刮灸罐要呈一定的倾斜角度,力度由轻到重,以人体能耐受为度,用力宜均匀适中。刮灸时,单手握杯,杯子边缘与皮肤约呈45°,沉肩坠肘,以前臂带动腕部发力,在体表特定部位或经络穴位做刮、灸、推、熏、熨等操作。刮灸的顺序一般为先头面后手足,先腰背后胸腹,先上肢后下肢,先内侧后外侧。刮灸时心态平静,动作和缓有力,节奏不疾不徐,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取单一方向,不要来回刮。一般刮至皮肤出现红紫,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斑点或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为度。对部分不易出痧或出痧较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每个部位刮20~30次,局部刮灸一般持续10~15 min。

2.2.2 中药保留灌肠[2-4]: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活血化瘀药可直接通过直肠、结肠吸收,达到局部盆腔组织;能可加速血流,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的修复;也能提高局部组织的免疫功能;且温热药物对周围组织起到热敷作用,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修复炎症组织。此外,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法作为一种局部疗法,因不需口服,减少了肝脏的代谢负担及因吸收而产生的其他不良反应。

中药保留灌肠药物组方:麸炒枳实20 g、蒲公英20 g、紫花地丁20 g、败酱草20 g、醋三棱20 g、牡丹皮20 g、白花蛇舌草20 g、苦参20 g、醋延胡索20 g、川芎20 g、炒川楝子20 g、乌药20 g、木香20 g、醋五灵脂20 g、姜厚朴20 g。每天用中药1剂保留灌肠1次,药温35~37 ℃,经期停用。灌肠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患者取左侧卧位,并将臀部垫高10~15 cm,以免药液溢出。用一次性肛管涂上石蜡油,将肛管缓慢插入,缓慢注入药液。拔出肛管,让患者左侧卧位30 min,并使药液在肠腔内保留2 h以上。

2.3 干预效果评价

采用数字评分法(NRS)[5]评价患者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的效果;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

2022年5月24日,治疗后患者诉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稍好转,疼痛评分3分。2022年5月26日,患者诉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明显好转,疼痛评分2分。2022年5月27日,患者诉无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遵医嘱给予办理出院。患者NRS和BI量表评分变化见表1。

表1 患者NRS和BI量表评分变化 分

3 讨论

本病属中医“带下、不孕、痛经”等范畴,中医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其病因复杂,寒热湿邪,情志因素、生活因素、体质因素均可致病。其病机主要是肝、脾、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直接或间接影响冲脉、胞宫、胞脉、胞络而发生。病因多为邪毒乘虚侵袭,稽留于冲任及胞宫脉络,与气血相搏结,邪正交争,而发热疼痛,即湿热互结、流注下焦、损伤任带二脉。

针对本例患者,以内服法与外治法结合运用共同治疗原则,选择刮痧联合艾灸疗法及中药保留灌肠。刮痧联合艾灸疗法将温通法与补泻法综合运用,在刮痧的基础上施以艾灸,借艾绒燃烧后产生的温热刺激,渗透到表皮、血管及结缔组织,起到改善血液循环,舒经止痛,调理阴阳的作用。刮痧联合艾灸疗法以温为通,以艾为补,以刮为疏,刮灸结合,平补平泻的同时避免了刮痧时因泻太过的弊端[7]。作为特色中医外治技术,刮痧通过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以达到“活血化瘀,祛湿利水,消炎止痛”的作用,还可反射性活跃全身血液循环,增加组织血流量,促进心脏、血管、微血管和淋巴的循环,达到消瘀散结的作用[8];艾灸则通过温通血脉达到活血化瘀的作用[9]。两种方法联合使用能有效改善患者腹部疼痛症状,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此外,中药保留灌肠疗法中活血化瘀药可直接通过直肠、结肠吸收,作用于局部盆腔组织。中药保留灌肠疗法还能够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的修复,提高局部组织免疫功能,且温热药物对周围组织起到热敷作用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修复炎症组织。

综上所述,刮痧联合艾灸疗法及中药保留灌肠可有效缓解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导致的腹痛和腰骶部疼痛,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不良反应小、无创伤,值得临床上借鉴推广。

患者知情同意:所有个体参与者或其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腰骶部刮痧性疾病
Understandings and misunderstandings of gua sha:A discus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multiculturalism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老年女性腰骶部多发毛母质瘤及文献回顾1例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猪常见呕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头痛不用愁 刮痧来解忧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腰骶部移行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