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葵 范加利 宋建华 王正
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 山东青岛 266041
军士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军士的主渠道,面向军士岗位任职能力培养的装备类课程是军士职业技术教育的主流课程类型,依托该类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方向。项目课程教学内容的参考点是岗位工作任务,依据工作任务的需要选择知识理论,以教学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内容。课程模式以完成具体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学项目与军士岗位工作任务映射关系清晰,学习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类似,在情境化的教学活动中以学员为主体开展教与学[1]。项目课程教学成效需通过教学实践达成,而教学设计作为连接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桥梁,有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有助于推动和深化课程改革。
军士职业教育装备类课程是以培养学员岗位任职中的装备操作、维修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学员岗位工作中所执掌的装备为主要对象的课程。对该类课程项目化开发,通过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可以设计出静态检查、通电(操作)检查、故障排除、特情处置以及维护保养等类型的教学项目,考虑到教学规律,在该类型项目课程中往往需前置装备认知类项目。
认知类项目以装备功用、基本组成、装备相关的岗位工作职责等为主要内容,以了解岗位、熟悉装备为项目教学产出的成果。静态检查和通电检查是装备正常操作使用的两个主要阶段,其中,静态检查主要介绍装备的功能、结构组成和接口关系,以按要求完成静态检查项目为产出;通电检查结合装备工作原理介绍具体操作步骤,以会操作为产出。故障排除和应急处置主要结合具体的工作情境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它们的产出是解决问题、完成保障并排除装备故障。装备维护保养以装备功能结构为基础,介绍具体的维护工作任务,以能开展维护工作为教学项目产出。
不同类型的教学项目所对应的产出类型存在差异,比如,静态检查、通电检查、维护保养等类型的教学项目需要严格遵守装备技术规程,其项目产出具有规范性和统一性,而故障排除、特情处置等项目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其产出的结果相对统一,但实施过程具有多样性。从提高项目教学成效的角度,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项目开展教学活动设计,是军士职业教育装备类项目课程的重要研究内容。
结果、内容、活动和情境构成项目教学的四大要素。项目教学情境具有鲜明的学习性、实践性和职业性[2-3]。学习性指项目教学情境为了学习的需要而创设,实践性体现在教员和学员教与学的活动都要围绕参与实践而展开,职业性主要指学习的内容和场景与将来的岗位工作密切相关。刘磊[4]中通过课堂观察法确立了学员的六种典型学习行为,即参与、互动、沉思、操作、违纪、沉默,前4种属于正面学习行为,后2种属于负面学习行为。在项目教学情境下,学员几乎没有机会处于后2种状态,而参与、操作则是课堂学习行为的常态。
情境学习理论初步形成于20世纪80至90年代,其理论体系至今仍在发展。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类一项基本的、习得性的功能,人通过高度系统的有组织的信息系统学到东西,而不全是从正规的教学中习得。有关迁移和学习的研究揭示了构建学习经验的重要原理,这促使学员在新的情境中积极运用以往的经验去组织信息、建构理解。情境学习理论认同学员是基于已有知识去建构和理解新知识的,并且强调理解性学习、关注认知的过程。情境学习提出的五种基本学习形式包括关联、体验、应用、合作、迁移。情境学习重视解决问题,鼓励互相学习、共同学习。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做中学”教育理论强调以活动为中心,在实践中培养学员能力。这一理论的主要目标是在具体情境中促进技能的发展和知识的学习。这一理论的主要价值观包括:不仅仅是知道某一知识信息,还要学习做具体的事儿,这一点职业性就比较突出;对于学员而言,发生在目标情境中的学习是关联的、有意义的、有趣的,能够极大地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在相关任务的情境中学习的内容知识,是必要且必需的。在方法层面,“做中学”理论指出,达成学习目标的场景应该包括以下7个方面:有明确的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有能激发学员学习动机的任务;任务应该有一定的背景或者线索,提供充分的机会练习技能和探寻知识;要有角色代入,要有具备能力的人指导;要有与任务与目标相关的场景操作,必须有结果明显的决策点,必须让学员有大量的实作;要有资源,必须提供学员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组织良好的信息,学员要能够获取;要有情境化的反馈,使得学员可以及时运用反馈。“做中学”理论为项目教学的所有主要方面提供了行动纲领。
教学活动设计主要解决“如何使学员高效地学习”的问题,是教学策略、教学理念和教员教学能力的真实体现。教学活动设计是教学设计中最复杂的环节,涉及教学设施、设备、教学资源相互作用的方式,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以及教学情境的设计等问题。教学设计的宗旨是在规定的条件下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来达成教学目标,规定的条件包括学情、内容特点、学习资源等约束因素。项目课程的项目教学的重要取向是情境学习。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技能与情境之间动态作用的过程。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创设典型的、真实的教学情境,这种教学情境要能使学员有机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可以在尝试和探索中获取资源,在解决劣构问题中培养能力;二是要为学员提供适当的支撑,当学员处于“最近发展区”的挑战度水平时,能给他们一定的指导、提示或暗示;三是教员要转变角色,要把自身放入学员的学习情境中,充当行业专家、熟手的角色;四是教员要设计好现场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对学员实施持续的评价,评价要强调知识应用,要与学习过程自然地整合。
学员特征包括现有学习态度、学业基础、学习风格和学习动因等特征。军士职业教育学员大多数为高中或中专毕业,虽然已经过1年的大专通识课程学习,但其理工科基础薄弱的特点依然鲜明,基础薄弱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学员的畏学情绪。而这些学员经历过部队任职实践,虽然原专业与现阶段学习专业可能存在差异,但岗位工作经历使得这些学员对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极高。
学习环境包括教学场所的物理环境、文化环境、信息资源环境等。分析学习环境的目的是营造一个适用于开展项目课程进行项目教学的对接岗位工作的情境。综合考虑成本和适用效益,装备类项目课程的学习环境应按照“金字塔”形配置。首先,应配置实装/实装实物模拟器,以支撑真实岗位工作任务的开展;其次,应配置必要的三维虚拟训练软件,用于学员自主学习、练习;最后,还应配置工卡、视频资源、装备技术资料等多种学习资源。
军士未来岗位工作中工作任务的组织方式是开展项目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依据,我们在综合考虑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现有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创设出对接岗位、对接实战的学习情境,通过任务驱动、项目活动实现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集成化培养。
对于军士装备类项目课程而言,课程培养的岗位能力所对应的岗位工作既有个人独立开展,也有小组合作实施的,因此在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上应视具体的教学项目而定。比如,认知类、静态检查类项目的教学组织可考虑任务驱动下的单人实作、交叉互评方式;通电检查、排故、特情处置类项目可考虑采用任务驱动下的小组合作式学习。
课堂教学是军士职业教育的主阵地。项目课程的实施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和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教学实施中,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岗位能力达标为目标,在认知类项目中注重学员对装备和岗位的“认识”,突出工作规范、性能参数、工作要求等知识的学习。在操作类项目中,通过角色扮演与互换让学员学会怎么做,看清每一个操作动作会产生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将学员引导到“临界区”,诱发学员产生“动作与现象的对应关系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的疑问,并主动探知装备组成和工作原理。在排故和特情处置类项目中,以小组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在具体任务牵引下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整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上,以对岗位和装备的基本认识为起点,从操作动作的“怎么做”入手,到察看操作现象的“是什么”,再引申到运用原理解释“为什么”,然后过渡到综合运用知识判明装备异常的原因,最终落脚到支撑装备快保和自修能力的特情和排故方案的制订和验证上。此外,通过贯穿项目教学始终的多元评价来保障和激发学员自主学习的热情。随着项目难度等级的递进,“识”“做”“看”“释”“判”等几个教学活动得以重复迭代,依次促成学员岗位任职和职业核心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为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项目课程的教学成效,需要对学员学业和教学实施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设计。
学员学业评价是检测学习目标达成度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促进学员发展的重要手段。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学员的综合能力,我们以项目为单元,构建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全过程评价体系,设计多类型考核方案。以教学项目所设定的目标对学员最终任职岗位能力支撑度为依据,设置教学项目在过程性评价中的权重,然后对同一类型不同教学项目进行区分,细化权重值。对每一个教学项目,采用“自评+互评+教员评价”相结合的多主体评价方式,自评突出自我认知评价,互评突出团队协作能力评价,教员评价突出知识掌握和迁移能力评价。终结性评价采用卷面考试与项目考核综合的方式实施,实行项目考核一票否决制,有助于检验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基于装备类课程的特点,在考核项目设计上,要突出综合性任务设计;在考核内容上,应从安全法规遵守、实现要求和故障处置等方面设置关键考核点;在考核方式上,宜采用双考官综合评估方式。最终形成的军士装备类项目课程学员学业评价具有典型的多元化特征。
发现教学问题是实施形成性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形成性评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修正教学设计,改革教学实践。形成性教学评价是对正在施行的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军士职业教育装备类项目课程的形成性教学评价可依托学校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收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形成实时反馈、动态调整的教学实施过程格局。
装备类项目课程项目教学的七个典型教学活动中,“做”“看”“判”“验”等活动环节与岗位工作完全吻合,“识”和“释”则是学员认知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既尊重了认知规律,又更加紧贴岗位实际,高度遵循情境学习理论。这种教学活动安排能够充分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并能为学员构建知识和技能提供阶梯和支架,有效解决学员的畏学问题。在不同类型项目中,组合运用这七个典型教学活动,可以促成学员由“会做”向“会思”、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将实战和岗位工作因素渗透于教学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构建中,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出发,关注职业核心能力因素,分析岗位工作内容、组织方式、工具和技术资料,提炼并整合出教学任务与项目,模拟装备操作使用实际环境、部队班组组织方式;从实战出发设计考核标准,依据考核标准进行教学设计,将“岗位、实战情境”贯穿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全程。
在军士职业教育装备类项目课程的教学评价中纳入了形成性教学评价与反馈、修改环节,评价在过程中开展,易于及时发现问题。评价结果作为课程教学设计反馈、修改的重要依据,避免了改革的盲目、主观和随意性,使教学设计更加科学,更加贴近解决军士职业装备类课程教学实际问题。同时评价、反馈、修改过程切合项目课程的动态特征,教学项目的开发设计要紧贴实战,及时引入新案例、新技术与新的岗位工作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