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3-12-26 07:55刘华珍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48期
关键词:胚胎学讲授案例

刘华珍

(华中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动物组织胚胎学”是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多侧重于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忽略了对学生责任担当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科学创新精神、学农爱农情怀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秉持着“上好专业基础课,做好学生引路人”的育人理念,将培养民族自信心强、解决问题能力强、科技创新意识强、学农爱农情怀深的“三强一深”新型农林人才作为课程育人目标,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采取过程性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积极进行“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明确课程育人目标是实现课程育人功能的前提

2019年6月,《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的发布,标志着中国高等农林教育进入新时代,掀起了高等农林教育领域的质量革命。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课程是育人的主渠道,因此,发挥好课程育人功能是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途径,明确课程育人目标是实现课程育人功能的前提。“动物组织胚胎学”在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是培养学生专业情怀、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阶段。针对“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特点和地位,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为: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具有审辨思维能力,能够从多维度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和问题,提出独立性的见解或应对措施;具有创新—创造—创业意识,能够将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融入工作实践。

二、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融为一体

根据课程育人目标,结合学生情况和课程特点,深入梳理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融为一体,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一)将现代智慧农业和杰出校友案例引入课堂,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厚植学生学农爱农情怀

通过前期调研,发现第一志愿报考华中农业大学的学生比例相对较低,说明很多学生对农业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农业是比较落后的,没有太多科技含量,对就业前景没有自信。针对这一情况,及时将楼房养猪技术、人工智能养殖技术、猪脸识别技术、表型组学技术、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等引入课堂,彻底改变学生对农业认识上的偏见。同时引入杰出校友案例,如陈焕春院士创办的科前生物公司成功上市,设立焕春基金奖励动科动医学院优秀学生;杰出校友张卫元创办的武汉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成功上市,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学校和学院事业发展,设立各种企业奖学金鼓励学生学好过硬本领。通过将现代智慧农业和杰出校友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受科技引领农业发展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让学生感觉英雄就在身边的心潮澎湃,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在学生心中播下一颗学农爱农的种子。

(二)将动态平衡理念贯穿整个课程,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针对很多学生不能从多维度发现、辨析、质疑和解决问题的现象,将机体动态平衡理念贯穿于整个课程的讲授中,让学生深刻领会辩证思维的重要性。学习细胞学时,讲授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案例;学习固有结缔组织时,讲授水肿与脱水案例;学习骨组织时,讲授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案例;学习消化腺时,讲授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案例;学习免疫系统时,讲授促炎与抑炎案例;学习肥大细胞时,讲授过敏反应与减轻过敏反应案例。通过多个案例的讲解,指出机体必须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才能正常生存,帮助学生建立动态平衡理念,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其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始终做到形态与机能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是农业模式,不是工业模式。教师应给予学生良好的土壤、养分和阳光,学生要有自养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讲授每一章节的内容时,始终做到形态与机能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讲解单层扁平上皮时,首先指出单层扁平上皮的形态结构特点决定了其表面光滑,壁膜薄;其次与机能相联系,提出哪些部位需要表面很光滑,哪些部位需要壁膜很薄,讲解单层扁平上皮的分布位置;同时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提出在血管壁中如何快速找到单层扁平上皮;最后理论联系实际,提出如果血管表面变得不光滑、肺泡壁变厚会出现什么情况。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学习专业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将理论指导实践思想贯穿整个课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经过调查分析发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另一方面是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较为欠缺。针对这两方面的原因,通过大量案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灌输理论指导实践的思想,让学生明白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讲授血液时,引入制作的血液涂片经染色后无法观察到血细胞的案例:抗凝血静置后会分层,上层为血浆,下层为血细胞,如果只吸取层的血浆制作血液涂片,染色后则无法观察到血细胞,引导学生领会理论指导实践的深刻内涵。掌握了这一基本理论知识后,就可以很好地指导实践:首先对静置的抗凝采血管上下颠倒,将血液充分混匀,然后吸取血液制作血液涂片,经过染色后就可观察到血细胞。另外,引入家禽血液样品不能成功提取DNA样品的案例,进一步巩固理论指导实践的思想。DNA位于细胞核中,为了提取DNA,必须采用有核细胞,由于家禽成熟的红细胞有细胞核,所以可以用血液样品进行DNA提取。采集的血液发生凝固后,上层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为血清,血清中不含血细胞。要成功提取DNA必须采用血凝块样品,采用上清样品则不能成功提取DNA。在讲授骨组织时,结合动物生产不同阶段需要采用不同营养配方的案例,指出骨盐是骨坚硬的基础,如果骨盐成分不足会导致缺钙症,据此指导实践,母畜在妊娠阶段、母鸡在产蛋阶段、动物在快速生长阶段要及时补钙。

(五)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多个案例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生习惯于背诵知识点、猛刷习题集以获取高分,缺乏科技创新意识,科技创新能力较为薄弱。针对这一情况,首先结合先进仪器设备、高品质试验试剂和试验耗材依赖进口等事例,鼓励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研发自主品牌,开发新技术。然后在教学中引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案例,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技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例如讲授神经元时,结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神经元学说,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从结构到功能开展科技创新;讲授表皮细胞不断更新进行生理性再生时,结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表皮生长因子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从生活现象中寻找灵感进行科技创新;讲授细胞膜结构时,结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细胞膜水通道案例,引导学生树立创造精神。

(六)将团队协作理念贯穿整个课程,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动物组织胚胎学”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协同作用发挥功能的案例,将团队协作理念贯穿整个课程的教授中。在生命有机体中,不同的器官组合在一起分工协作完成某一项功能,比如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合在一起完成泌尿功能;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肝和胰等器官组合在一起完成消化吸收功能;在免疫系统中,巨噬细胞发挥抗原呈递作用,T淋巴细胞发挥细胞免疫作用,B淋巴细胞发挥体液免疫作用,T淋巴细胞既有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也有抑制性T细胞,不同免疫细胞协同作用,共同发挥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稳定功能。在循环系统中,体循环和肺循环协同作用,保障机体氧气和养料的供应。任何一个器官功能的不正常,就可能导致全身性生理功能的变化。通过以上讲授使学生充分认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只有相互协作,发挥各自优势,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

(七)将强身健体理念引入课堂,营造师生融乐良好氛围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性增强,不愿到户外参加体育锻炼。针对这一情况,一方面通过知识点的讲授,使学生明白强身健体的重要性。结合巨噬细胞功能的多样性,既可以吞噬并清除各种异物,同时也可以将捕获的抗原呈递给淋巴细胞进行清除,还可以分泌溶菌酶、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补体等生物活性物质,发挥杀菌、杀肿瘤、杀病毒等多种作用,对机体具有很好的保护机制。但如果机体不健康的话,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就会增强,所以必须强身健体,巨噬细胞才能发挥最佳功能,保障机体健康。另一方面,结合教师自身在体育方面的优势,邀请学生一起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营造师生融乐的良好氛围。

(八)将知恩感恩元素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知恩感恩品格

培养能知恩、会感恩、懂报恩的新时代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结合多个知识点的讲授,让学生领会为什么要知恩感恩及如何回报社会。在讲授胎盘类型时,结合人类胎盘的类型为血绒毛膜胎盘,在生产的时候会大量出血,指出生育的艰辛。在讲授溶酶体类型时,结合残余体若沉积在神经细胞中,会导致记忆力衰退,讲解人上了年纪为什么喜欢健忘,要对长辈多一分宽容。在讲授血液时,结合血细胞都是有寿命的,是不断更新的,献血可以加速血细胞的更新,鼓励学生参加献血活动,献一份爱心。

三、革新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观点认为,“动物组织胚胎学”作为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师应该把知识讲得越细越好。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理论知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知识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且越来越广泛。在这一背景下,对学生获取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科技创新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打破原有“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进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问题为导向,采用“引入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步走的策略开展教学[2]。以消化系统讲解为例,首先引出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维持体温和创伤修复等都需要能量,能量不能凭空产生,依赖于外界食物的摄取。按照学生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地引入问题,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是如何被消化吸收最后被机体利用的呢?消化系统在食物的消化吸收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结构决定功能,为了保障食物能顺利运输到机体内并被充分地消化吸收,消化系统必须具备哪些结构特点呢?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抓住学习的重点,再将基础知识、科技前沿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解决问题。围绕问题开展教学,一方面便于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改革考核方式,实现有效的过程性考核,引导学生平时刻苦努力学习,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对学生来讲,考核方式是“指挥棒”。传统考核方式单一,导致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考前突击复习现象很严重。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平时刻苦努力学习是考核方式改革的重点。“动物组织胚胎学”课程积极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学习过程性考核,以督促学生平时刻苦努力学习,真正掌握过硬本领。为了客观真实地进行过程考核,将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引入“动物组织胚胎学”教学中,记录学生学习过程的所有数据,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考勤、限时答题等,实现线下课堂有效的过程性考核[3]。“动物组织胚胎学”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充分利用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及时开展单元测试、讨论互动、课程考试,实现线上课堂有效的过程性考核。通过线下+线上多维度的过程性考核,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胚胎学讲授案例
新农科背景下《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组织学与胚胎学无纸化考试的实践与体会
项目教学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