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华 闫梦若
1.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0;2.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2019 年1 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22 年4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层次教育”定位矮化、歧视职业教育等根本性问题,在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正逐步得到改善。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目前,大部分高职人才培养领域的研究大都是从学校、教师角度出发,或者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为研究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人才培养研究还相对缺乏。这种重外轻内的人才培养研究导向,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水平普遍偏低。高职学生自我认同上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也制约了高职教育育人成效的提升。因此,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学生自我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首因效应对高职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提出首因效应对高职学生自我提升的优化策略,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自我认同是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主题,现代心理学认为是弗洛伊德最早提出“认同”(identity)的概念,一般指个体与他人或者群体在情感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是个体与其他人发生情感联系的最初表现形式[1]。在弗洛伊德认同概念的基础上,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H·埃里克森(Erik·H·Erikson)提出了自我认同理论[2],又被称作自我同一性。
广义上,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在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结构中,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与其他人的长期互动,逐渐形成的关于个体自我的认知,其认为自我是由社会和个体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狭义上,自我认同是个体根据自身性别、价值观、信念、兴趣、个体特征等形成的对自我意义、自我身份、自我价值的体会和肯定[3]。
高职学生自我认同存在的问题,又被称为高职学生自我认同危机[4],其是个体在环境中,不能形成统一连续的自我观念形象,或者失去对自我意义、自我身份和自我价值积极感受时的消极状态,可以归纳成以下三个问题。
1.个体自我角色转换的问题
角色转换是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最突出的问题。目前,社会环境依然是崇尚普通高等教育,在缺乏对国家政策、社会发展走向、社会经济发展特征正确认识的情况下,学生会认为高职生的身份是低人一等的大学生,从而在心理上排斥和拒绝承认自己高职学生的身份和角色,这影响到积极自我认同的形成。
2.环境适应的问题
环境适应是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最普遍的问题。高职学生对自身身份的不认同以及社会层面带来的先入为主的偏见,在潜意识里不认可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从而出现集体意识淡薄、迟到或者沉迷网络等现象。同时,对环境的不适应以及缺乏集体的认同会导致学生出现自卑感,阻碍积极自我的生成。
3.职业认同的问题
职业认同是高职学生自我认同的重要问题。由于在入学前对所学专业和未来从事的职业缺乏理性的认识,加之面临的就业歧视和就业焦虑,使得高职学生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同时,高职院校在职业规划教育方面还存在短板,导致高职学生在建立正确的专业和职业认知前,就对未来失去了信心,引发自我关注热情退化,降低了积极自我的产生主动性。
1.政策层面上,高职教育仍未走出“层次教育”定位矮化的困境。虽然近年来高职教育逐步得到提升,但就目前的教育层级体系而言,高职院校对于中学生仍是高考失败的替补选项。在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和学业晋升途径上,对高职学生仍不平等,造成部分学生关注自我的动力衰退。
2.社会层面上,高职教育歧视仍未消除。受历史的影响,高职教育仿佛被定义为低人一等的教育,使许多高职学生不仅面临着家庭的压力,还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在学生就业上,企事业单位设置的学历歧视,职业上的白蓝领的划分,都是社会歧视的长尾效应,容易促使高职学生滋生自我否定心理。
3.学校层面上,高职院校自身定位还存在偏差。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不够合理,“双师型”教师培育效果未及预期,教师在教学上仍然偏向普通教育模式,校企合作、职教集团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教师观念上,没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等,都容易导致学生自我放弃,缺乏对学校的认同感。
4.个体发展层面,在心理学上,学生个体发展因素是自我认同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第一,高职学生缺乏自我定位的理性认识。成为高职学生对于许多中学生和家长意味着升学失败,加之缺乏对经济发展走向和高职教育定位的清晰的认识,造成高职学生现实身份与内心自我定位的割裂,在心理上排斥甚至抗拒转换成高职学生身份,严重影响到积极自我的生成。第二,高职学生存在认知局限性。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拓宽了高职学生的信息接收渠道,使得“三观”尚未成熟的高职学生在面对信息冲击时陷入了认知困境,使高职学生在面对困难时,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容易诱发自我怀疑,使其与社会环境的互动陷入停滞。第三,是高职学生存在明显的职业期望落差。大部分中学生都缺乏生涯教育,部分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上缺少理性思考,在未来职业方面,受到影视作品等影响,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职业期望,期望和现实之间落差会使高职学生产生自我否定心理,失去积极的生活态度。第四,是高职学生存在自我效能感不稳。高职学生正处于个体心理成长期,自我效能感容易跟着情感产生相应的波动,其在学业、情感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会降低其自我效能感,降低其积极的事物的积极性。
首因效应又称为初始效应(Primary Effect)、第一印象效应或首次效应,是常见的社会知觉效应之一,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往往根据最先接收到的某些信息形成印象,并且这些信息会直接影响到对他人印象的形成[5]。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Asch)于1946 年首次提出首因效应[6],并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Lachins)于1957 年采用实验的方法首次论证了首因效应的存在[7]。
首因效应是一种认知偏见,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的认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在除人际交往之外领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育方面,首因效应目前主要集中在高校思政教育、心理学研究和课堂教学,而忽视了首因效应可以作为高职院校引导学生认知高职教育的重要举措,其对高职学生构建良好的自我认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们在第一次接触时,会通过第一眼所见的所有信息形成构建对方的形象认知,即通过“以貌取人”去评价对方。高职学生在入学阶段构建自我认同时,也会通过所见所闻去塑造第一印象,并感受自身身份定位。因此,高职学生入学的第一印象,很大程度决定了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感的高低。
第一印象通常会伴有强烈的心理暗示,当第一印象形成心理定势时,其评价就会趋于稳定并难以改变。高职学生如在入学后形成是“学校不行、我也不行、学的东西没用”的心理定势,其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就会逐渐消极,甚至偏激和走上极端。
首因效应是通过第一印象对认知对象进行判断,缺乏全面了解和深入认识,具有不完全性,容易导致偏见。高职学生入学后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容易形成高职教育低人一等的认知偏见,这一偏见常常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导致积极自我动能的退化,失去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在高职学生自我认同构建中,有三个根本性的心理需求问题需要解答,即“我是谁?我在做什么事?我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三个问题解答的好坏,决定了高职学生积极自我的初始动能,也是高职学生完成身份转变的理念基础,其最好的解决时机,就是高职学生产生首因效应的入学教育阶段。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传统禀赋和民族精神的核心,高职院校要抓住新生入学教育时机,进行爱国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构建家校国与个人成长成才的共同体,要在爱国教育厘清职业教育发展史,为学生呈现一个完整的不完美但是充满活力的现代高职教育,要注重介绍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以及国家经济发展对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要贴合区域产业优势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点、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高职院校要发挥紧贴产业发展的优势,抓住将第一印象变成心理定势的契机,将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就业问题前置。带领学生入学即下工厂,入学就进一线工间,入学就与未来的上司、同事面对面交流,帮助学生了解企业未来需求什么样的人才,了解自己职业的定位。高职院校要做好历年就业数据的分析工作,要主动为学生介绍学校的就业情况,分析行业情况,同时发挥优秀毕业生作为身边人的榜样作用,鼓励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成长成才。高职院校要建设完善的学生生涯教育体系,要立足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教育观念,帮助学生立足自身情况,指导学生制定合适的个人发展计划,通过帮助学生在实现自身发展目标时获得积极自我。
入学教育具有阶段性,要推动高职学生积极自我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在于文化氛围的营造。高职院校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建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技术能力,通过教师以身作则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另一方面,要注重师德师风的建设,良好师德师风会影响学生积极学风的生成。高职院校要注重宣传舆论的导向,要做好学校积极向上的生活布置,通过日常所见所闻的耳濡目染,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宣传队伍建设,通过学生的带动作用提高宣传工作效果。高职院校要坚持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是通过长时间文化氛围濡染去构建师生的积极自我基因,其具有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等特点,可一旦在全校范围内养成积极的文化氛围,学生的积极自我将得到良好的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