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谅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除了常规的教学要求以外,高校还应当对学生心理层面的发展负责。人是环境的产物。高校的办学环境,学生身处的学习环境,校内教师的管理环境,校园文化环境都是能够影响到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1]。学生细微的情绪变化,能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加以体现,作为心理教师,一定要及时通过这“细枝末节”,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再通过师生间平等的交流互动,使学生的心理状态保持稳定。
第一,从社会发展来看,我国社会各领域的变革天翻地覆,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相辅相成,形成了更加强劲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社会各行业也都步入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在多重作用下,一些高校教育沾染上了“功利性”,学生也对“需求导向的教育”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更容易迷失自我。
第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民众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互联网技术为其娱乐生活带来了丰富的选择,为其精神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多样的解决方案[2]。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互联网上充斥着的驳杂信息加大了辨识难度,加之高校大学生本就处于心理建设的关键时期,对不良信息的抵抗力不足,这些信息更容易将大学生拉入“虚拟的深渊”,使之对现实生活产生逃避心理,甚至会使其心理发生扭曲,催生犯罪。
第三,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和思想的变化往往是绚丽非常的,不同的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也能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对于心态健康的大学生而言,文化碰撞带来的刺激能够激发其创新精神,对其能力发展大有裨益;但对于心理建设不够全面的学生而言,价值观的碰撞往往会使其“患得患失”,以至于其忘乎所以,丧失了辨认是非的能力,最终陷落到歪曲价值观的陷阱里。对于高校而言,这种情况应当是被断然阻止,如何巩固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防线,使其能够借助强大的判断能力明辨是非,最终在文化、信息的潮流中坚守自我,形成健全的心理,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尽的职责。
从作用目标来看,素质教育旨在实现学生思想品德与文化素养的高度统一,也与德育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二者都强调对学生全面素养、健全人格的培养,最终将其塑造成社会的栋梁之材。回归到现实,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德育理念,都是现阶段高校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依凭。那么,如何强化大学生的精神信仰,为其学习生活提供内源性动力,便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同一目标[3]。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有的学生存在信念不足、价值观不健全、性格软弱等现象,这些现象最终指向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这一问题。若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坚守德育理念,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法制建设等多方面,强化思政工作的实际效果,才能够发挥政治立场、理想信念的正向作用,为大学生个性的健全及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持续保障。
从整体来看,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全面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的缺位最终能够在其人生观、价值观等理念的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对学生健全个性的形成带来阻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相信大多数父母对家庭教育都十分重视,但囿于教育能力的欠缺,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4]。例如,在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下,父母过分注重子女的课业成绩,将家庭教育的关注点全盘放到成绩方面,全然忽视了孩子的个性成长,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父母仅以“成绩论成败”,孩子只知道机械重复做题,并不能体会到来自家人的温暖和关爱,又何尝会懂得尊重生命、爱护自己呢?进入大学后,即便已经到了独当一面的年纪,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却没有参与社会生活的经验,往往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所受到的教育不足以支持他们适应新的生活。在新的校园环境中,这些学生若缺少父母的“叮咛嘱咐”便会无所适从,进而产生孤独的个性,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情况,影响了日常的学习生活。
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再由高中到大学,教育场所的改变也需要学生不得不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在这个阶段“跨度”中,对个人所熟悉的环境的“抛弃”,再投身于新环境并产生“适应”,每一个流程都需要学生怀有莫大的勇气与定力,倘若缺乏足够的心理支撑,学生面对变化便会显得猝不及防[5]。例如,在家庭环境下备受宠爱的独生子女,突然需要适应独居生活的环境,这个变化让他们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焦虑。此外,大学生在进入校园内,由于已经适应了强调“强制性”的应试教育,一旦接触大学较为宽松的学习要求,就会表现出较差的学习自主性,导致其成绩起伏较大,面临考试时也更容易出现紧张情绪。
总而言之,高校新生倘若不能迅速调整自己心态,引起学习节奏的变化,将会在学业上与同龄人迅速拉开距离,自己也难以产生学习动力。倘若这种消极情绪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最终会导致学生失去自信心,造成心理和情感上的冲击,甚至诱发心理疾病。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社交和短视频APP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异常深远,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这些APP 已然成为其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但由于社会经验上的差距,学生往往不能够对驳杂的信息进行清晰辨别,信息“杂音”也更容易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困境产生“共鸣”,使其产生焦虑的情绪[6]。这些负面情绪假若不能够及时疏导,便会形成难以祛除的心理压力,在压力的作用下,学生面对多元的文化思潮,也会失去抵抗能力,为其健康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
第一,公共社交平台与短视频APP 审核机制的疏漏,会导致不实信息或是虚假言论融合而出,透过手机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而有些学生的判断能力不够强,难以对信息形成正确的判断,或者因为意志不够坚定,感情过于丰富,或者认知能力有限,最终在消极信息的作用下,出现价值观偏差、行为偏激等情况,更有甚者会自觉充当消极言论的“代言人”,在学校中到处传播负面信息,成为校园管理中的不安定因素。此外,有些大学生沉迷于暴力、灰色网游,色情、暴力电影中难以自拔,其中一些心理极度空虚的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尽情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甚至会在现实生活中寻觅发泄对象,对生命全无敬畏之心[7]。这种情况不是一朝一夕导致的,诸如“花边新闻”“不良社交网站”等事件的曝光,都说明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在遭受持续性的侵袭,如果学生的价值观被强烈撼动,很容易出现心理上的扭曲,将会对其身心健康乃至他人带来不良影响。
第二,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学生身上的课业压力不断增大,整日忙于上课、就业、考研,没有时间思考人的存在价值,思考何为社会责任感,思考人生伦理的正确方向,难以实现心灵上升华,这种“浮躁”的风气致使部分学生产生心理扭曲,有些学生为了眼前的利益却难以自抑,甚至会走到违法犯罪的道路上。
目前,我国各高校普遍都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心理健康基地不仅承担了心理健康宣传、心理普查、心理疏导等心理健康工作的基本内容,还能够同时对校内教师开展心理辅导服务。在此背景下,若想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切实提升,就要在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依托校内现有的岗位、部分布局,调配合适的师资体院,构建多职位、多岗位、多部门协同运作的心理健康监控体系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此外,教师也可以积极发动校内学生会以及学生党员的力量,以班委、寝室长为核心,于学生中构筑心理健康“防线”,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网格化”覆盖。
若想有效落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要对心理健康工作者或是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高校专业的心理教师而言,专业能力、工作技能的提升是必然要求。在培训时,不仅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加强职业技能训练,还要增强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的能力。此外,考虑到现阶段各高校心理老师的数量严重不足,但其所承担的工作却日益增多,校方便可以将部分工作交由学院辅导员或者其他的学生工作人员完成。但是,有关部门应当重视这些“非专业”人员的能力培养,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换岗培训、轮岗培训等多样化的技能培训方式,全面提升广大教职员的心理教育能力。
就实际工作而言,心理健康课程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那么高校也应当将课堂教学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主渠道[8]。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师资队伍的管理,在开课之前,聘请专业人士对即将担任这门课程的老师进行培训,并组织全体老师集体备课;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有关部门也应当对老师的课堂表现做出评估,待课堂结束后,利用在线评教系统,收集学生对老师课堂教学的意见。总而言之,应当以“课前、课中、课后”的全流程实现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把控,同时,要规范教材的使用,要求教师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备受当代大学生青睐的微课、慕课等新媒介进行教学,最大限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预先开展网上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再依托相关服务建立网上心理咨询通道。尽管各所高校都有心理咨询室,但目前仍有一些学生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存在误区,对正常的心理健康咨询心存畏惧,更加惧怕同学的异样眼光,才不敢在线下进行咨询,得益于在线的保密性,线上咨询的效果更加显著,也更容易为一些学生所接受。为此,各大高校应当顺应时势,加强网上咨询服务的建设,同时也要通过互联网进行微课、慕课等形式的在线教学模块,为学生创造全天候、无时限的学习环境。
其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要在活动方式上进行创新,以丰富的主题和具有趣味性的精神卫生知识引发学生的关注,使其能够在活动中收获成长。就实际情况而言,教师可以在每年心理健康宣传周、宣传月等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发组织各种活动,也更容易在学生间形成规模效应,从而使活动的影响力更加广泛。
最后,工作者也应当积极发动学生社团的力量,社团是指具有相同兴趣的同学自发组成的团体,团员之间往往很容易形成相互的影响和支持。借用社团对社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使他们认识到有关朋辈心理的知识,还能够使他们对有烦恼的朋辈加以开解,将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传达给每一位同学。
在新的环境下,面对公众社交平台、短视频自媒体等新媒体对心理健康工作带来了挑战,面对社会之上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对学生心态的挑战,面对国内外不良思潮的挑战,当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当携手并进,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设,强化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素养,规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渠道作为切入点,为当代大学生打造全覆盖、全天候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成为大学生心理建设、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坚强后盾,才能够保证高校育人机制的稳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