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敏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课程管理属于学校管理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属于一种始终贯穿于课程开发、设置全过程的活动,通过实施课程管理,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管理主要围绕“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三个问题展开,分别对应课程管理的目标、主体和方法,这是建构完善、科学的课程管理模式的重点。
课程管理是一项将课程相关活动作为管理对象的系列工作,其属于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课程管理主要将课程编制作为核心,属于一种围绕课程编制开展的管理活动,其中会涉及人、机、料、法、环、测等诸多内容,综合各项资源及课程相关信息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和协调的一个过程,最终目的是达到某一预期目标。高等院校建设课程管理模式,主要针对学校各专业的课程进行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过程,属于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活动,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因此,课程管理模式的建立需要学校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随着“一流课程”理念的提出,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各学校从未放松过对课程建设、课程管理的改革,通过课程管理的改革创新实现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管理模式,属于各学校建设“一流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样,也是在建设“一流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
高等教育领域,课程开发建设、实施、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具有较强专业性,课程管理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包括上级部门、学校、学院、教师、学生等,学校在课程管理中需要对不同主体的管理职责进行明确,尤其是要兼顾学生的作用,确保各层级在课程管理中都能发挥相应的作用。
规范化是建立完善课程管理模式的基础,也是课程管理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只有对课程管理全过程进行规范,才能充分发挥出课程管理的价值。从学校角度来看,课程管理的规范化主要体现在管理制度规范化和参与主体规范化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制定完善的课程管理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对课程管理中不同主体的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如学校组织编制课程建设标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等,这些都是保证课程管理工作规范化开展的条件。
在现代教育领域,越来越多学校将信息技术作为课程教学创新的支撑条件,利用信息技术挖掘、整合课程资源,实施在线式、远程式教育。因此,各学校在课程管理过程中,需要建设相应的网络平台,包括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等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展开。
“以学生为中心”由来已久,国内外学者对这一理念的研究都非常深入。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长期以来主要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强,主观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兴趣不足、学习能力不强是学校在课程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难题。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开始在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以学生为中心”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并在这一理念的驱动下开启了课程建设的创新局面[1]。不过当时受教育条件限制,国内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或者单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具体实施中难度较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中西方教育领域之间的交流、合作日渐密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正式提上进程,受课程开发、课程建设改革创新影响,促使课程管理模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如近年来比较热门的微课、慕课等教学模式,均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怎样“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生自我提升,改革课程教学,有效实施课程管理,推动“一流课程”建设,目前已成为广大学校关注的重点。
人员即课程管理过程的参与主体,包括课程管理的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涵盖师生的技术水平、态度、素养、熟练程度等具体表现。如课程管理中教师的信息素养,便是教师在解决课程管理问题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作为课程管理主体之一,在课程管理中不仅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还需要根据实际管理需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人员还包括了在实践教学中工程现场的所有人员,主要围绕“人员”这一要素设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其中学生是“人员”管理的核心,一切管理工作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强调在课程管理中,要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具备职业人的能力和素养,在提高学生素养的同时开设校本课程。
课程管理模式中的“机器”,主要表示教学设备的维护、教学平台的功能与状态等。如在课程教学中需要用到各种设备设施,包括理论教学中用到的计算机终端设备、实践教学中需要用到的各类训练设备等的管理,“机器”属于课程教学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学校在打造“一流课程”过程中的必备条件[2]。如机械专业的课程管理中,课程实践的机器包括机械生产中需要用到的各种设备、工具,如工装工具、检验设备等。由于在当前的高等教育领域,课程教学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所以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对机器的管理非常重要。
课程管理中的“材料”表示课程教学需要用到的材料及相关课程资源,如网络资源,也包括了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物料、原料等。如学生以一线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岗位实习,需要明确不同生产阶段原料的使用情况,需要课程管理主体抓好“材料”的管理,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教学条件[3]。
“方法”主要是在课程管理中采用的方法,以及在课程管理中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一方面,“方法”是为了让各主体在参与课程管理的过程中为实现课程管理目标采用的方法、途径和模式,不仅包括了学校领导、企业负责人的管理,还包括了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课程管理中需要遵循的规章制度,主要由学校负责制定,包括教育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作,又需要行之有效地执行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生产计划,通过制度落实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
课程教学管理中,“环境”要素主要表示对课程教学现场物理环境的管理,如噪声、光照、温度、湿度等,适宜的环境有助于课程教学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课程管理的整体成效。主要是课程管理对环境要求很高,环境会影响课程管理的效果,是需要重点管理和控制的对象。
“测量”主要是对课程管理成效进行考核的一种方式,强调考核评价机制的合理性、科学性,主要针对参与课程管理的主体展开考核评价,要求考核评价做到公平、公正,将其作为明确课程管理优缺点的一种方式,通过适当的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课程管理模式。测量的重点在于明确课程管理的责任人和测量工具、测量方法等。
首先,站在高等教育组织特性的角度,进一步厘清行政权力。大学兼具行政和教育双重属性,这也决定了课程实施管理,不能完全摒弃行政管理模式,采取科层制组织课程管理模式,能提高课程管理的规范性、标准化,通过制度化的课程管理提高管理总体效率,便于通过有效配置管理资源,实现组织目标最大化[4]。其次,课程建设与管理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等协同参与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进行考量,特别是需要考虑学生的需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由管理人员主动承担引导学生参与的责任,需要学校层面的领导或者专职的课程管理人员,负责引导学生参与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尤其是要创造一种有助于课程改革的管理环境,一种既有教师协同参与,又有学生主动参与的管理氛围。最后,学校可以适当增加课程管理人员的数量,设立专门的课程管理机构,通过建设一支专职的管理队伍实现课程管理中科层制的有效运行。
课程管理模式的建立,需要重视民主协商制的实施,一方面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课程建设、改革等相关工作,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就学校的课程建设、管理问题进行审议、决策,为学校提供咨询服务[5]。另一方面,需要明确学生课程管理主体和课程管理利益相关者这一现实,在不断创新课程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主动征求广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明确学生这一参与主体的权利,为学生提供正式的交流沟通渠道,如组织开展学生座谈会、填写调查问卷等方法,在课程管理决策上体现出民主性的特点,避免形式主义,在课程管理中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
课程管理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课程建设和改革是否有目的、有计划实施,课程教学是否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是否通过课程管理实现了某一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健全和创新课程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打造一个课程管理的综合机制。如在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引进优质的课程资源和打造网络教学平台是课程教学开展的必备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推动混合式教学的推广及应用,要发挥混合式教学在后续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前提是教师要明确什么是混合式教学,在理论层面对混合式教学有一个深刻的把握,在实践层面对混合式教学有较深的感悟。为了让混合式教学能够顺利开展,需要学校出台相应的教学管理方法,健全综合机制有效协调各方关系,形成强大合力推进该方法的落实。其次,需要重视体现二级学院课程建设规划的价值,在课程建设与规划上,强调二级学院这一办学主体规划的重要性,其与专业特色、内涵建设有紧密联系,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划中列出专业核心课程与基础课程是二级学院课程建设的重点,在明确课程建设规划目标的基础上,课程管理才有明确的实施方向。
首先,针对课程编制环节,需要学校根据相应的标准,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下,设计并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等,各参与主体在课程编制过程中需要进行密切交流。在课程实施中,教师需要负责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深入挖掘课程资源,重视线上与线下课程教学的开展[6]。学校还需要制定完善的课程实施计划,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对课程质量的控制,由学校领导负责组织参与,在不同节点实现对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控制。最后,需要做好对课程教学的评价,通过定期检查、评审的方式,明确现行课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在课程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展开平台,将学生的评价结果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准,着重对学校的课程编制、实施情况进行检验,对实际工作中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组做出改进,逐步解决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评价结果不科学等问题。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领域课程管理模式进行分析,认为课程管理可以从六个角度入手,针对不同管理要素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在整个课程管理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课程管理不仅需要学生参与,还需要体现出对学生的服务功能,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协同参与管理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改进课程管理模式,持续提高各专业课程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