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婕,刘先江
(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党的十八大以来,聚焦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什么要构筑、构筑怎样的、如何构筑等新时代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要“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1]明确宣示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意义。探析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论述的理论证成与实践路向,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战略部署的理解,进而在新时代“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2]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生活的理论为思想起点,以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为历史根基,又延续着中国共产党百年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实践经验,其生成逻辑是不断从历史中凝结理论、用理论指引新的实践的过程。
与物质家园相对应的精神家园,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获得主体普遍认同的意义世界。究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关于“人的本质”的讨论。人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点研究的问题。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明确了精神生活是人的存在的体现和反映。马克思指出了“作为最具有个体性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3](P185)表明作为生物物种存在的人,生活在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当中,指出了人存在的两种形式。对于第一种存在形式来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3](P524)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交织在一起,是人作为个体存在的现实需要。对于第二种存在形式来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人的本质,“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P501)即人们在不断透过对象世界来认识和肯定自己。这也意味着精神生活作为一种意识的活动,离不开以物质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此外,人的精神生活作为“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3](P295)会不断地促使人形成一种历史意识,也让人的一切精神活动无法摆脱共同的历史传统。
其次,列宁在苏维埃政权建设初期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建设应当是全面的,必须包含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一方面,列宁注重对民族精神的提炼。在《新的激战》一文中,列宁指出,社会民主党革命的力量源自“工人群众的反抗精神”;[4](P11)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历史命运》一文中,列宁指出,世界上的任何力量都“不能铲除亚洲式和半亚洲式国家中的人民群众的英勇的民主精神”,[5](P3)均表达了对俄罗斯民族固有精神的肯定。同时,列宁指出,也正是这种精神为自己的民族反对压迫、争取解放、自我发展提供了精神基础。另一方面,列宁认为消极、落后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阻滞的作用,但积极历史文化对民族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当保存历史中的文化遗产,保护有价值的精神财富,唯有对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进行全面的把握,才能有可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充分激发传统文化的现实力量。
最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实现了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关于精神生活理论的守正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一方面,毛泽东强调关注精神的功能,强调“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6](P162)并指出作为一种精神的理想信念是中国人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随后,毛泽东预言“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7](P345)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方针。另一方面,邓小平十分关注精神的作用,形成了邓小平理想信念观。面对20世纪末社会主义的重大挫折,邓小平认为,团结至关重要,要具备“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8](P111)同时,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的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进而强调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观点,为改革开放的推进提供了不竭动力。
崇尚统一、向往和平等传统文化蕴含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明的血脉之中,它是中华文明得以存续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自从中华文明诞生以来,中国的各个民族就通过聚合的形式应对来自外界的挑战。中国多民族聚合的文化传统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的力量。
首先,深厚的农耕文明为中华民族统一性奠定了自然根基。中华大地四周有天然屏障,充沛水资源的大江大河流域和均匀分布的雨水资源为中华文明提供了良好的农耕生产环境,逐渐塑造了成熟的农耕文明,如仰韶文化、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遗址等。在古代典籍中就记载着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的神话故事;在《史记》中也存在着匈奴“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9](P509)的历史记录。农耕生产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为众多人口提供了滋养,也对非农耕部族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因此,以农耕生产为主的族群逐渐聚合了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这些聚合后的民族逐渐在半封闭的地理单元内自我发展,最终形成情感上相互亲近的中华民族。
其次,大一统的政治体制为中华民族统一性奠定了政治根基。人类是趋向于政治文明的动物,与政治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华文明在不断演进中构建了一个高度的集中与统一国家,并形成了“大一统”的政治传统。“大一统”主要指向在于“对王者地位的尊崇以及对疆域的占有和‘私言’的控制”,[10]其首次建构的目的在于维系周王的统治。随着秦朝中央集权的建立,国家政治整合的能力被大力强化,“大一统”思想的辐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成为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交流的思想支撑。此外,“大一统”思想的推进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为中央集权巩固制度基础的科层制承担了这一功能。科层制以相对高效率、低负担的办法为小农经济抵御外来入侵者,也为进一步巩固皇权、拥护统治提供了制度支撑,同时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相对安稳的发展环境。
最后,儒家思想体系为中华民族统一性奠定了伦理根基。伦理是人与人之间共同遵守的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儒家思想兴起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产生了持续的影响。一方面,“家国一体”的集体观念使中国人的个体自我认同来自国家赋予的社会价值。中国自古就有“舍小家而顾大家”的传统,表明在伦理的选择上国家优先于家庭,这也决定了中国人的评价系统遵循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治国与平天下是传统中国人的最高政治追求和道德追求。另一方面,“仁者爱人”的道德品质为中国人的个体行动赋予一套最高准则。中国古代哲人对君子的判断标准界定为“仁”,想要成为“仁者”要做到在人际交往中对不同的人产生一种纯粹的、无差别的爱。同时,这种标准还适用于统治者,这种“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兼爱非攻,进而促使中华文明的各族人民“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
中国共产党历来“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11]并将其作为重要任务一以贯之于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奋斗之中,通过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集体的政治实践全面展现出来。
首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作出成功尝试。在中共二大上,毛泽东首次提出民族自决权,强调要“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12](P8)随后,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外摆脱外国列强的侵略、对内消除民族的差异等方式,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促进民族平等、团结的政策纲领。如长征时期开创的“彝海结盟”,在为飞夺泸定桥的成功赢得了宝贵时间的同时,也帮助彝族人民建立了革命武装;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重思了关于民族治理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民族区域自治,最后在内蒙古取得了成功的实践;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解决了回族的问题。
其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走出了一条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强调,要把新中国建设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中国共产党通过使用民族干部、在民族自治区域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等政策措施,带领各族人民共同迈入社会主义社会。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强调:在各民族间的“自由平等的民族大家庭”已经建成。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强调。“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13](P363)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至关重要,要进一步推进我国民族团结的加强。
再次,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道路不断深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适时对民族工作作出战略决策部署。一方面,破除了“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认识,提出了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两个离不开”原则,重新把握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另一方面,邓小平指出,要“及时把民族工作重心转到为经济建设服务上来”,[14](P331)明确了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1983年,中国共产党在《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的通知》中增加“民族团结进步”要求,不断推进中国各民族一家亲走深走实。
最后,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持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道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在邓小平关于民族问题的认识基础上,拓展了民族问题的内涵和外延,表明民族问题还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等方面的关系”,[15](P249)并在1990年9月,进一步提出了“三个离不开”原则。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明确将民族问题提升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高度,同时规定了民族工作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6]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论述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从“为何、何为、如何为”等维度集中回答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意蕴、主要内容和根本遵循,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理论体系,将新时代党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论说推上了新高度。
围绕“为什么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着眼于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阐述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意义。
首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助于推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早在2015年5月4日,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时指出,“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17]关系到两岸未来关系的开创,要把“建设共同精神家园,实现心灵契合”[17]作为增强民族认同的重要思路。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对中华民族的结构作出创造性概括,以“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18](P14)的命题规定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表明强化中华民族认同首先应当增强文化认同。为此,习近平屡次强调共有精神家园示范意义之重大、政治考量之深远。他认为,要“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9]譬如,习近平在总结改革开放40周年的成就时强调,这一时期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促使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想在一起”的民族认同感与“长在一起”的文化认同感大大增强。
其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来看,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强调往往伴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2021年8月,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20]加强和改进当前的民族工作;次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坚决不做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21]总之,新时代的民族工作,需要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正心,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行,二者密不可分。
最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助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接下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习近平经常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联系起来,曾强调,规划目标、推进行动、部署决策均要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21]着眼。他在《复兴文库》序言中写到“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22]必须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系列伟大成就,探索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中国方案,展示了党在不同时期的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初心使命的践行,并由此凝聚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饱含了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的思考。
围绕“为了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着眼于各民族人民平等发展的权利、在发展中促进民族共同繁荣、防范化解民族风险等方面,阐述了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坚持人民至上的应有之义。
首先,要保障各民族人民平等发展的权利。推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需要以各族人民具有参与发展的平等权利为基石。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的过程中,目前还存在着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思想观念相对陈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等问题,需要更好地保障各民族人民平等发展的权利。早在1988年6月,习近平调任宁德地委书记时,就充分关注到畲族群众在内的闽东人民的发展权利问题,并写下题名《畲族经济要更开放些》的文章,深刻分析少数民族人民发展方式的问题。2021年8月,习近平为民族工作提出了“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20]的要求,明确要通过政策维护好起点公平,保障偏僻民族地区的发展机会均等性。
其次,要在发展中促进民族共同繁荣。习近平早在《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等专门篇章中,对促进民族共同繁荣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思考。之后他进一步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19]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促进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在全国形成了诸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同时成功举办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庆祝活动。为此,习近平强调,要在这些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表明了在发展中促进民族共同繁荣的意蕴。
最后,要全面防范化解民族领域的风险。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进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阻挡。然而,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前进道路上定会遇到重重矛盾。对此,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1]在前进的道路上,越是矛盾重重,越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20]越是曲折蜿蜒,越要“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20]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纳入到新时代的民族工作中。历史和现实在不断昭示中国共产党始终增强为了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想担当”的自觉,始终砥砺为了中国各民族人民利益“敢担当”的闯劲,促使其成为中国民族工作的主心骨。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如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指明了推进民族治理法治化、抓住关键少数、践行新的文化使命的现实路径。
首先,“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20]推进民族治理现代化。依法治理是民族事务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习近平针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出的一项重要途径。2014年4月,围绕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23]之后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上,习近平都重申和强调了这一原则,可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依法治理民族各项事务保持担当尽责干、落细落实干、形成合力干,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民族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高度不断提升,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其次,充分运用“抓住关键少数”的宝贵经验,拓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辐射范围。领导干部的言行均无小事。为了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习近平在许多场合都强调这一原则,例如:要求“各族干部要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21]发挥少数民族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指示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2]发挥领导干部在正确认识民族发展史中的“头雁效应”。此外,习近平重点强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铸牢中国心、中华魂,要发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22]的作用,进一步地,“特别是要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2]这表明我们党不仅抓住“关键少数”,同时兼顾“绝大多数”,合力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最后,立足中华文明,践行新的文化使命。自“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命题提出之后,中国共产党就坚信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和建设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推进,必须多积尺寸之功。仅从对新疆的发展谋划来看,习近平更加精准定位中华文明对于各民族文化的作用,指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在大与小、巨与微的统一中逐渐推进,不断“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2]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24]习近平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的文化使命,要在萃取历史精华、推动理论创新这一过程中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2]
习近平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论述的内涵丰富。推进这一重要论述的践行,需要我们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出发,统筹“五位一体”建设,“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20]同时实现好各民族的具体利益,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更加丰富的政治支撑、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民族工作关乎大局、关乎全局。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曾遭受了外来民族的巨大压迫,是中国共产党将中华民族从民族被分裂、被奴役的危险中解救出来。习近平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八个坚持”,其中坚持党的领导居于首位,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要求。
首先,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领导者和推动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推行了一系列解决促进各族人民参加民族解放运动的策略,为中国民族独立提供了社会动力。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持续推动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实现全面的发展,为民族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新时代的民族工作的推进,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而“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5](P28)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26](P299)一方面,要不断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不断推动民族工作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不断领会“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为各族人民办实事的能力。
其次,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新时代民族工作实践,习近平铺开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经验的记录表,制定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责任书,列出开拓党的民族工作新境界的作战图,形成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思想。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是要以标兵姿态深刻领会习近平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思想的时代意义,明确作为指导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法宝,强化这一思想作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思想指引的内在动力;二是需要领会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习近平从战略高度、工作主线、重要任务等方面提炼出“十二个必须”,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最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充分结合不同时期民族工作的具体实际、立足不同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形成一系列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和政策,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1924年,瞿秋白在介绍苏联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时就意识到“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27](P665)的重要性。1989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28](P7)这一命题,为持续在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的互动中坚定解决民族问题道路提供了理论基础。进入新时代,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1]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被进一步强调,从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的高度表明了这一道路的政治保障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关系。习近平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论述坚持从物质的第一性出发,提出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要立足共同繁荣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能够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巩固经济基础。
首先,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2014年习近平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关于民族工作的关键词以来,这一概念“演进”的步子逐渐变大,“赋能”的后劲逐渐增强。随着2017年这一概念被写入党章,其内容也逐渐深化,成为各个民族的共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要求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特色,其中“14亿人口”和“全体人民”将我国56个民族完全纳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这也意味着推动如此庞大的民族体量整体迈入现代化是异常困难的。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以民族问题为借口进行政治打压的外部考验,需要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此,必须围绕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推动力。
其次,在物质文明建设上,深化民族利益共同体。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以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基础,即不断促进各民族人民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习近平在担任总书记之前,就围绕促进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地方实践,如在梁家河时,开办多个村集体加工社;在正定时,确立了“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方式;在浙江时,科学谋划出推进浙江发展的“八大战略”。进入新时代,习近平逐渐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继续将这一道路走深、走实,一方面,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动能转换;另一方面,注重实现共享发展,缩小民族之间的差别,助力后富群体、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深化民族利益共同体。
最后,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深化民族价值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所推进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高度的文明的社会形态。习近平始终关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出了一系列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关的精神标识,如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习近平注重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到民族工作中。2019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了关于中华民族的疆域、历史、文化、精神的“四个共同”理论;2021年8月,习近平进一步阐释了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20]的“四个与共”论断,在重思中国各民族关系的同时,巩固了中华民族价值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其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论述指明了实践路径。
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深沉厚重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华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基因和根脉,时刻铭记中华文明才能更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基于这一判断,习近平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4]
首先,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9]凝结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动偏好,与之共生的物质或非物质遗产也在时刻标识着中华民族灵魂栖居的家园。为此,必须对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弘扬。一是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千姿万态”。习近平强调对先人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30]在现代社会为优秀传统文化存续创造优良的环境。二是促成中华传统文化顺应时代的“千变万化”,主动“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31]在发展的前沿展现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三是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受创新的“千锤万炼”,在新的征程上不断发展。2014年,习近平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命题,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方针策略,不断指引中国文化的未来之路走得更远。
其次,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022年,习近平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指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2]一方面充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传承、弘扬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贯穿中国革命史的一条精神主线,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红色基因。要注重革命文化资源的挖掘工作,利用红色历史文化遗址讲好中国各民族的革命故事,如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等。另一方面,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汲取中国革命文化的力量,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潜能。
最后,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华民族在西方国家的侵略中遭遇文明蒙尘的巨大的耻辱,中国人民逐渐拿起手中的武器抵御外侮,“中华民族意识在各民族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的革命历程中逐步觉醒”。[32]“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33]启示我们要守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工作的本和源、根和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此,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方面要持续以“两个结合”为指引,探索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六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吸纳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