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继 鲁劲松 张新怡
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是菊科旋覆花属植物。茎被长伏毛,或下部脱毛;中部叶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常有圆形半抱茎小耳,无柄,上部叶线状披针形;疏散伞房花序,花序梗细长,舌状花黄色;瘦果圆柱形,被疏毛。《本草衍义》曰:“花淡黄绿繁茂,圆而覆下”,故名“旋覆”。
一串金铺簇碧丛,野田高下状童童
旋覆花以花的形状而得名,《庄子·达生》:“旋,规也。规,圆也。”《本草崇原》中写到:“花圆而覆下,故名旋覆。草名金沸者,得水露之精,清肺金之热沸也。又名盗庚者,开黄花白茸,于长夏金伏之时,盗窃庚金之气。”旋覆花整体是黃色的,花瓣扁平,里面有很多细细的绒毛。
因其颜色美丽、功效兼备,旋覆花自古便受到人们的喜爱。宋方一夔作有《秋花十咏·其三·旋覆花》:
一串金铺簇碧丛,野田高下状童童。
凭君洗我读书眼,收入公门药笼中。
咸可软坚痰不老,温能散结气俱匀
“诸花皆升,唯旋覆花独降”,旋覆花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谓其:“味咸,温。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藏间寒热,补中下气。”《名医》曰:“一名戴椹,生平泽,五月采花,日干,二十日成。”《说文》云:“蕧,盗庚也。”《本草汇言》曰:“旋覆花,消痰逐水,利气下行之药也。主心肺结气,胁下虚满,胸中结痰,痞坚噫气,或心脾伏饮,膀胱留饮,宿水等证。”
1.性味归经
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增补了旋覆花“消胸上痰结”“消目中眵?”等功能,进一步扩充旋覆花的主治病证为“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成书于五代时期的《日华子本草》增补了旋覆花“治头风”的功能,丰富了旋覆花的功用记载。
及至宋代,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首次提出旋覆花具有“辛”味,为“走散之药”;不过,此说在后世对旋覆花升降浮沉药性的认识影响并不大,比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仅在旋覆花用药禁忌中提示“患者涉虚者,不宜多服,冷利大肠,宜戒之”。
其后,人们对旋覆花的总结日渐趋于系统。旋覆花味苦、辛、咸,性微温,入肺经可降肺气、化痰液,而发挥止咳平喘的功效,消痰行水,消除气机不通畅而引起的胀闷不适的症状。可用于痰涎壅肺、痰饮蓄结、胸膈痞闷、喘咳痰多—不论寒证或热证,皆可应用,而因其性温,故治寒痰壅肺、喘咳痞闷尤为适宜。蜜旋覆花性偏润,长于润肺止咳、降气平喘,多用于咳嗽痰多,气喘,兼有呕吐、恶心者。同时,旋覆花又归脾、胃经,善降胃气,有良好的降气止呕作用,常用于痰浊内停、胃气上逆所致打嗝、呕吐、胃脘部憋闷胀满等不适症状。因此,清赵瑾叔作《本草诗》赞曰:咸可软坚痰不老,温能散结气俱匀。
清末陈莲舫常用旋覆花治疗咳嗽,认为其辛能宣发肺气于皮毛,咸能入肾,纳气下行,兼能行水消痰。
综上,此药能使三焦通畅,为治咳要药。旋覆花一味药可使肺、胃、肾三脏戴泽,三焦通畅,本品微温不燥,擅长散胃寒而降逆止呕,尤宜于治疗中焦寒凝气滞、呕吐呃逆病证,临床上常运用金沸草散加减治外感风寒,内蕴痰湿,咳嗽痰多。旋覆花擅治痰饮内停、浊服上犯而致咳嗽气促、胸膈痞闷者,可与泻肺化痰、利水行气之桑白皮、槟榔等同用,如旋覆花汤。旋覆花汤首载于《金匮要略》,用治肝着,处方简明有力,作为治疗证属肝经气滞血瘀的各种病症的基础方。
2.临床应用
旋覆代赭汤为胃虚痰阻气逆的常用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许宏《金镜内台方议》:“汗吐下后,大邪虽解,胃气已弱而未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硬,而噫气不除者,与旋覆花下气除痰为君,以代赭石为臣,而镇其虚气;以生姜、半夏之辛,而散逆气,除痞散硬为佐;人参、大枣、甘草之甘,而调缓其中,以补胃气而除噫也。”临床常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疗效显著。
旋覆花作为化痰止咳药的代表药物,在临床应用广泛。从目前的整理来看,其症靶为咳嗽和呕吐。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旋覆花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抑制肿瘤增殖、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抑制肺纤维化、降低血脂等作用。
由于广泛的药用活性和丰富的植物资源,旋覆花的化学成分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旋覆花含大花旋覆花内酯、单乙酰基大花旋覆花内酯、二乙酰基大花旋覆花内酯、旋覆花佛术内酯,以及杜鹃黄素、胡萝卜苷等。欧亚旋覆花另含天人菊内酯、异槲皮苷、绿原酸等。旋覆花的脂溶液或醚溶液有抗菌作用。旋覆花中的黄酮对组织胺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挛有解痉作用,作用较氨茶碱慢而且弱。同时,经动物试验证实,旋覆花有较弱的利尿作用,比木通、茯苓均较弱;可增加人胃中盐酸的分泌量;增加大鼠、小鼠的小肠蠕动;可增进大鼠胆汁的分泌。
现代医药科学对传统中医药的认识,扩大了旋覆花的应用范围,中西结合,辨证与药理相结合,使传统中药再添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