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波
湖南人杰地灵,更因岳麓书院“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之楹联而享誉全国。
《一生怀抱几曾开:湖湘文化点将录》是长郡中学历史老师王强山先生的著作,这部书是他近些年在《书屋》杂志发表的文章的结集。由此可见此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说到历史著作,似乎免不了流水账式的记录和枯燥的论述,但王强山先生却自有其吸引读者的法宝。他的写作角度都很独特。如写到“南国儒林第一人”的船山先生王夫之,他不从正面说王夫之先生如何如何了不起,却从王夫之先生身后的知音的角度来写其对湖湘文化的贡献。写刘献廷最早发现了船山先生的价值:“其学无所不窥,于六经皆有发明。洞庭之南,天地元气,圣贤学脉,仅此一线耳。”写邓显鹤首开大规模点校刊刻《船山遗书》之功,并将船山先生提到与顾炎武和黄宗羲并列的地位。写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专门开书局刻印《船山遗书》,还不惜重金寻求最好的正红梨木板,“书板俱选八分厚”。写李续宾时,他又从“悍将”和“儒将”两个方面来写。
除了写作角度独特,王先生的观点也独特。吴仰湘先生在序言中说:“他在写作中,一方面注意吸取学界的成果,另一方面遵循原创的原则,从原始史料中力作发掘,勇于提出一己之见。”并以曾(国藩)、左(宗棠)交恶一事为例进行了说明。王先生认为曾、左两次失和,第一次确实由于双方负气,第二次可能是曾为了以防“兔死狗烹”而有意“自污”。我无法认定这种说法是对是错,但我非常清楚,很多事情确实不是表面呈现出来的那么简单,不是简单的谁对谁错。有很多时候,谁也没有错,但矛盾就是产生了,愿意站在相信当事人人品和苦衷的角度去推断,是一种善良;能够从呈现出来的表象中去发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一种智慧。
读此书时,我有无尽的感慨。我们湖南怎么就出了这么多如星月般光辉灿烂的人物?曾国藩、罗泽南、左宗棠、胡林翼等,既是文化名人,又是湘军将领,能文能武,才能和品德都让人望尘莫及。郭嵩焘更是被李鸿章称许为“精通洋务第一人”。光绪二年(1876),郭嵩焘以老病之躯出使英国,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任驻英公使。光绪四年(1878),又兼任驻法国使臣。这些前贤,比我想象中的还厉害百倍。
关键是,这些闪着光的人物还没有“文人相轻”之毛病,而是互相提携、互相成就。
胡林翼“始终把曾国藩当作自己的老上级,把他当作湘军的灵魂人物,认为曾氏一旦掌握事权,对湘军的维系与号令当会超过自己。所以胡氏极力向朝廷上奏推荐曾国藩……”;在给咸丰帝的奏折中,曾国藩认为罗泽南“与江忠源、塔齐布同时并起,而战功则较两人为尤著”,承认罗之功劳在湘军另外两名大将之上。郭嵩焘因清廉自守得罪同僚,请病假回籍,离京之前却和潘祖荫一起保全左宗棠:左宗棠与永州总兵樊燮有隙,樊与湖广总督官文是亲戚,官文奏报咸丰帝谓湖南为劣幕操纵,于是咸丰帝诏命官文查办此案,倘有不法事情,可将左宗棠就地正法。潘祖荫听了郭嵩焘的意见上奏说:“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也。”此语打动了咸丰帝。左宗棠因祸得福,从此官运亨通。
星月互相辉映,夜空才更加明朗。能够成就圣贤功业的,只能是另一个圣贤。
这些杰出的人才,都有着清朗的姿态。周敦颐胜似莲花的高洁,夏原吉“除皇帝所赐之財物外,余皆布衣瓦罐”之清廉,王夫之宁愿隐居著述也不在清廷为官的坚韧,胡林翼“维德自新,几于哲圣”的自律,罗泽南“血流被面,衣带均湿”仍“日夜危坐,与诸将商议攻城方略”的坚贞,左宗棠抬棺出征的豪迈……连随着他们出现的“配角”,也是那么清澈。“朝廷给予郑向一个恩荫子弟的机会,郑向没有推荐自己的儿子,而是推荐了外甥周敦颐。”双峰书院主讲陈达卿对当时还没有名气的罗泽南颇为器重,并延请其到自家的尚有书房做塾师。
读这些人物的事迹,我感觉自己站在繁花似锦的陌上,春风吹过来,温暖而芬芳。
很多时候,纵有经天纬地之才,纵有冰清玉洁之心,也可能在各种各样的争斗中被困住手脚无法施展,更难以被认知受限的大部分人所理解,这就导致一些智者会历经艰难。郭嵩焘洞若观火,有远见卓识,可病入膏肓的大清朝怎么听得进他的意见?虽说后来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也有人后悔没有听他的话,可是一切都太晚了。虽然他也在临终前所作《戏书小像》诗中感叹“学问半通官半显,一生怀抱几曾开”,但他为国效力的心从未改变,不能在朝廷为国分忧,他就潜心治学,留下了八百余万言的《郭嵩焘全集》。
罗泽南不管生活多么险阻崎岖,犹能“强自支持,颇不为世俗所动”。夏原吉因死谏下狱,虽没能阻止永乐帝亲征,但他认为尽到了臣子的责任,不负自身的赤胆忠心。胡林翼“在艰难困顿之中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之精神愤然自励,抱定虽只有一二之希望,仍要尽百倍之努力”,病到“面色如白纸,神采如槁木,两鼻孔日夜翕张,盖喘息粗而神明已竭”,仍勤于职守,“愿即军中以毕此生,无他念也”。“不要官、不要钱”的彭玉麟,患有心悸、气逆、咯血、风湿等多种疾病,晚年更是老病颓唐、躯体支离,然而一旦国家有需要,他便义无反顾。
不知道为什么,读着这些天然去雕饰的文字,读着这些清澈的人,我忽然想起那次在黄果树瀑布看到的彩虹。阳光爱上了那些清澈的灵动的水珠,彩虹就出现了。那些不嫉妒不自私的阳光才子遇上了另一个清澈灵动的才子,这个世界就多了一架彩色的桥。
感谢王强山老师的书,感谢书中那些历尽艰难终未改的清澈灵魂,诗以纪之:“楚材声望早葱茏,角度新奇自不同。星月交辉星月朗,圣贤成就圣贤功。龙头人(杰出的人才)总清清态,陌上花迎暖暖风。历尽艰难终未改,一帘飞瀑挂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