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西峰
2009年3月,我很荣幸地接到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孔子学院发来的电邮,邀请笔者参加该院3月25日举办的以“从文化的视角,看中国的崛起”(Anticipating the Rise of China: A Cultural perspective)为主题的中国文化讲座活动。
这次活动是该院继2008年9月邀请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王斑博士演讲“中国电影中的爱情与政治”,10月邀请当代国际著名文学理论与批评家、加州大学的海利斯·米勒教授以“一个美国人在中国: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研究的思考”为题演讲之后,中国文化系列讲座第三次活动。本次邀请的是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曾长期担任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的安乐哲(Roger T.Ames)演讲。
安乐哲教授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是中西比较哲学,作为美国著名的汉学家,他对中国哲学具有独特的理解,多年来潜心将《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中庸》等译成英文,并与哲学家郝大维合著的《孔子哲学思微》《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先哲的民主:杜威、孔子和中国民主之希望》等书,已成为西方汉学界的经典之作。可以说他的中西比较哲学科学成果改变了不少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他的经典著作《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和中国民主之希望》不仅是一部学术论著,也从中可见一位美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情。
文化作为中国崛起的软实力,中国如何发挥文化的影响,这是每一个中国人乃至世界各国人民所关心的大课题。
这次交流活动分两场进行,上午十点在孔子学院会议室举办了和文化社团、文化研究工作者的非正式会面与座谈。安乐哲教授对中国崛起充满了期待,他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世界见证了中国的发展。沉默了两百年的中国奇迹般地崛起,使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版图已发生巨大的改变,无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中国都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可轻视的国家……”安乐哲教授谈到他1985年首次去中国,上海最高建筑只有和平饭店,令他惊叹的是,现在上海的高楼大厦比纽约还多。
安乐哲教授在比较中西方文化时,强调了两遍“和而不同”,道出了儒家文化“和谐”的深刻含义,以及中西方文化的桥梁,即一个“和”字的重要性,提出了“和”的普遍价值。不难想象,安乐哲期待中国的崛起,将是给“地球村”各个民族带来和谐、祥和、求大同存小异的一道风景!
孔子学院院长、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人文学院副教授顾明东在座谈中提出:“多年来,大多是西方向外输出思想、价值观、发展模式,现在中国的崛起,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后,人们开始思考,在西方模式之外,是否还有东方模式?所以西方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文化。”这道出了东风开始西渐的趋势,和安乐哲教授强调的“中国要发挥文化的影响”同出一辙。
安乐哲教授温文儒雅的不凡气质、哲人的睿智以及幽默风趣的谈吐,吸引了与会的每一个人,而且他以谦谦君子的风度融演讲、答疑、交流于一体,不仅使座谈中有问有答,学术气氛浓厚,而且使参与者在互动中感受深刻,受益匪浅。
受见面会友好气氛的感染,笔者情不自禁地谈了自己多年来研习中原文化的感受,列举了二十世纪初中原文化的传人,他们以继承与发展的前瞻眼光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派遣二百余名学子到西方留学,力图中西合璧,提出“夫国之强,强于学,一省亦然”,以振兴中华的历程。从中原文化二十世纪的跌宕起伏中,笔者看到了中国当下加强法治建设的重要性,也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多元作用,而法治文化并不是西方仅有的东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邓析子·转辞》就指出:“夫治之法,莫大于使私不行……今也,立法而行私,是私与法争。其乱也,甚于无法。”所以,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沿着公正、透明、依法治国的轨道的方向发展。看到安乐哲教授点头示意的鼓励,笔者深切感受到大师之所以为大师,正是因为其谦和、包容、平易近人。
当晚,得克萨斯大学孔子学院院长顾明东教授主持了安乐哲教授的演讲会,到会的还有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原副校长冯达璇教授,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刘瑄传教授以及近八十位美国听众。
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人文学院院长克拉兹教授致欢迎词时道:“孔子学院研究中国文化,并且通过翻译研究中国,在这一点上,孔子学院与安乐哲教授志同道合。”
在演讲中,安乐哲教授重点介绍了孔子儒学的精华,用英文向听众逐字逐句分析了礼、义、道、孝、仁、理,谈到了《大学》《中庸》《易经》等,也解说了孝、诚、悌、友、恕、耻,还介绍了中国国学大师钱穆、唐君毅等。
对话时,安乐哲教授回答了多位美國学者以及得克萨斯大学的学生在认识、了解中国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尤其是在剖析中西宗教文化的不同之处时,安乐哲教授列举了一个对“天”的看法的例子:“中国人没有超绝意义的天的观念。中国人对天有个普遍的观点:天与地是分不开的,天人合一、天地合一。”道出了宗教思想的不同根源,从而提出研究中国文化、翻译中国文化经典时,要跳脱西方宗教文化的思维模式,才能释出中国文化之真正精髓。翻译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难以应对的挑战,错误的翻译会导致西方对中华文化的误解。
安乐哲教授认为,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孔子的道德观念,《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生道。”儒家学说的“本”,即以人为本,家庭伦理强调人是依靠彼此的关系而存在的,中国社会的伦理模式建立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层次之上。“修身”是把自己修养成君子,而君子追求的是正“道”。
安乐哲教授最后指出,中国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但是中国的未来必将依据自身的文化传统向正确方向发展,从而影响世界。
从听众和安乐哲教授的对话中,笔者感受到美国学者、学生对研究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前不久在孔子学院每月一次的“孔子沙龙”时,笔者结识了一位金发碧眼的年轻美国姑娘凯姆·史密斯,她每次活动必到,她告诉笔者自己对研究中国的汉学有极大兴趣,已申请办理到北京留学事宜了。还有一位美国朋友告诉我:“中国文化太深奥了。”看着周围神情专注的美国听众,心中不免也产生担忧,但是他们认真、执着的精神,使笔者敬佩不已。
演讲是在热烈的对话中结束的。这不禁使笔者联想到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和众弟子围坐一堂经纶天下时,采取的就是对话、研习的形式,耳边似乎响起孔子的门生,如子路、颜回朗朗的对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