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军
思辨性阅读由“思辨”与“阅读”两方面构成,是以思辨能力的运用为主导的阅读方式。思辨性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通过不断地阅读和训练形成思辨性思维。本文就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思辨性阅读教学中,通过问题驱动思辨、合作夯实思辨、巩固迁移思辨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以阐述。
一、问题驱动思辨,让学生思维动起来
思辨性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信息进行处理,形成知识的重组、转化、改造以及生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勤于思考,辩证地看待问题。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原动力,是思维的方向标。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是情境化的实践,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思辨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质疑、顿悟的机会。教师可以从教材中找出合适的思维训练点,利用问题驱动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思维的品质。如在教学《自相矛盾》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紧扣思辨性阅读展开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推动学生思维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楚人为何弗能应也?”这一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可以提前设计思维导图,为教学提供支撑,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发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时会出现“盾陷”与“盾未陷”两种情况。“盾陷”则证实了世上没有不可陷之盾,而“盾未陷”则证实了世上没有无不陷之矛。通过“楚人为何弗能应也?”这个问题,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好的问题能驱动学生思考,而学生不经思考就可以对答如流地回答问题,提升不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教师应针对阅读材料,提出有品质的问题,在课堂上通过设计思辨性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二、合作夯实思辨,让学生思维活起来
思辨课堂的教学以启发、点拨为主。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多阅读教材,基于教材来进行小组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间的思维交流与碰撞也更容易培养其思辨能力。
如在教学《赵州桥》这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学习,共同阅读《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第三自然段,学生阅读完这两段材料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抓住“美观”和“热闹”两个关键词,让学生利用绘制表格、画思维导图和圈画关键词句等方式,讨论作者是如何在文中突出“美观”和“热闹”两个关键词。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汇报展示的形式领悟作者的写作手法。接着进行学法迁移,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作者的写作手法围绕几个关键词写段话,最后各小组交流分享。由此可见,教师运用小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发展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了其思辨能力。
三、巩固迁移思辨,让学生思维专注起来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巩固拓展环节提供课外阅读材料,提出思辨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思考。从一篇文章的阅读拓展到多篇文章,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通过多篇文章的比较阅读,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比如,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拓展阅读课外选文《科技发展带给人类的利与弊》,并提出思辨性问题:这两篇文章在内容和表达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这两篇文章都写了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好处,都引用了古诗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但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都是写科技发展带给人类的好处,而《科技发展带给人类的利与弊》还写了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问题。在阅读巩固拓展环节,学生对课堂内容能获得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再如,在教学《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一课时,由于作者没有直接写出老虎窝囊的原因,仅依靠教材内容,学生很难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此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作者的过往经历和写作背景让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种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勤于思考的习惯。
让思辨性扎根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去阅读、去表达,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用一种理性的思维去思考更为深入的问题,逐步建构起自身的思想体系。高效率的课堂,应当是具有思辨性的课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以思促学,使思辨性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得以落实。
将思辨性思维扎根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需要教师把握课堂上各种学习契机,抓住每一次语言实践机会,选择合适的思辨点,设计有效的思辨性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阅读教学因思辨而走向深入,因思辨而愈发精彩。教师应在学生心中播种思辨的种子,使之萌芽、开花,让思辨浸润课堂。
【本文系益阳市“十四五”规划课题“语文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JK2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