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亮 李代华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进行有效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成为当前阶段教师应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前提,对提高整体学习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使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激发其对教学观点的认识与理解。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家乡的喜与忧”一课中,很多学生受年龄限制,对家乡近些年的发展变化了解不多。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搜集学生家乡的老照片,将搜集到的照片做成PPT展示给学生,同时将相同地区的新旧照片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和对比家乡这些年发生的巨大变化。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懂得家乡发生的巨变与国家政策之间的联系。
二、优化学生学习方式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方式,解决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升整体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很多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内容比较丰富,但这大部分是学生被动接受任务,他们主动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尽管教师会为学生留有相应的查阅资料的空间,但是学生主动参与观察实践的机会仍旧十分少。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尤为关键。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打造立体化学习空间,打破以往只能从课本汲取知识的局限性,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
以六年级上册“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成小组,借助信息技术对本节课所涉及的案例、法律内容进行查阅与思考,了解在现实生活中依法维权的常见案例有哪些,能够从安全、学习、创作等方面思考与讨论哪些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武器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從多角度了解了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深刻理解了法律的重要性,加深了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三、拓展教师教学空间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十分显著,其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掌握关键知识,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从这一方面来看,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在拓展实际教学空间中,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一步强化对教学内容的感悟与理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科技发展·造福人类”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可以初步了解科技对人类文明发展所带来的种种作用。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科技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拓展教学空间,使学生感受更为丰富的科技手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大屏幕为学生展示各类学习软件,介绍他们各自的优势与劣势,让学生了解这些学习软件的应用方法,从中体会科技发展对教学领域带来的推动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积极地践行信息化思想,注意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合理运用,从而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与热情,保证学生的课程学习更加高效,让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更具有深度。因此,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多感官参与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促使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