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飞
导读:小学数学是一门对逻辑严谨性要求较高的学科。小学生处于思维能力构建初期,运用绘本展开教学可以提升其阅读兴趣、探究欲望、逻辑能力和学习水平。本文分析数学和绘本的特性和融合性,探讨运用绘本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希望给同行一些参考借鉴。
一、小学数学特点
小学数学具有逻辑性、严谨性和积累性特点。逻辑性是指数理、几何、代数等数学问题需要学生在大脑中建立一定的思维体系,从而清晰、有条理地解决相应难题。例如,和、差、倍公式均具有已知条件、适用范围和适配问题,呈现强烈的逻辑特征。
严谨性是指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构建并不是松散的,具有严密的思维体系。例如,年龄问题具有三种基本模型:两个人的年龄不变、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倍数发生变化。这些特征不容变更。
积累性是指数学元素通常是相似问题的重叠、变形、重组与储备,学生需要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才能在此基础上培养推理和联想能力,形成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例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思路包括假设某种现象的存在、找出题目条件中不同的差值和出现固定差值背后的原因、调整并消去出现的差。这个问题需要层层递进,逐步积累减法、乘除法、置换和假设等数理。
二、绘本的特征
绘本是一种图文结合的儿童故事书,具有直观鲜明、生动形象、知识丰富、引人入胜等显著特点,蕴含着一定程度的数学内涵。
一方面,数学绘本是一类以数学知识传递为设计基础的素材,如《让谁先吃好呢?》《数学来了!》《蜘蛛和糖果店》《数学帮帮忙》《摩比爱数学》等,通过丰富多彩、趣味横生的生活故事和色彩绚烂的画面,将相关数学知识巧妙传递给学生,让其潜移默化地掌握数理。
另一方面,其他类型的绘本也蕴含着数学思维。例如,《爷爷一定有办法》中老鼠一家和主人公一家的两条线索并行,具有同步叙事的逻辑思维,语文知识和数学知识得以交叉出现。又如,《光》中女主人公戴着面具寻找自我的明线和男主人公和她有着相同追求的暗线同时存在。无论按照时间顺序阅读还是逆推,故事都能成立,包含数学的严谨性特征。再如,《小王子》中有小王子、玫瑰、国王、爱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地理学家、蛇、三枚花瓣的沙漠花、扳道工、商贩、狐狸、飞行员等形形色色的人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逐步记忆角色的外形、性格、思想观念、表达方式、叙事功能、象征意义等特点,这和数学学习中积累和分析数学知识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绘本与小学数学的融合性探讨
首先,小学生具有思维敏捷、认知能力不足、好奇心强烈、注意力不集中、情感旺盛等特征。绘本经过精心设计,符合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理念,以未成年人为主要目标读者群,符合上述特点。例如,绘本《一一王国和多多王国》采用对比、象征、比喻、拟人等手法,将数字1和“许多”的对照概念灵动呈现,契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又如,《一个大惊喜》将整体和部分的数学知识以一种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形式灌输给学生,能最大限度引导其理解这一概念的原理和用途。再如,《最好的爸爸》《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等绘本将亲子之情不动声色地展现,能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让其更愿意了解数量、比较、大小、形状、面积等数学知识。
其次,小学数学学习通常难以避免地出现枯燥的特点。与语文、美术、体育、自然等学科相比,数学的情感性、艺术性、运动性、神秘性较弱,比较注重实际性和逻辑性,对小学生来说稍显乏味。绘本能将特定的数学概念蕴于灵动的数学故事中,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度,最大程度改善这一问题。例如,《叮叮当当杂货店》设置生活中常见的杂货店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对按数取物的数学概念产生探究欲。又如《飞行扫把不见了》用飞行在天际的扫帚调动学生的兴趣,能让学生对数的顺序产生好奇心。再如,《小蓝和小黄》以强烈的三原色为基调,将交集、并集等更高阶段的知识提前传递给学生,让其在艺术和数学的融合中深化对数学学科的认知,对数学的奥妙产生认可和欣赏,提升数学学习动力。
再次,小学数学是一门和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字、数理、几何、代数等隐藏的数学知识。绘本将藏匿于生活细节的数学知识通过生动有趣、真实可感的故事呈现,能让学生从直观清晰的角度感知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例如,《神秘的新居民》可以让学生联想到生活中的新朋友、新同学,从故事探究自然过渡到对长短、高矮知识的了解。又如,《写给天空的信》能让学生思考平常生活中对天空等自然景物的观察,对数量的平分知识和日常实际的联系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再如,《幾点了》是有关时间概念的绘本故事,学生由此对认识生发强烈的探索意愿。
最后,小学数学教材是由一个个知识点构成的,学生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夯实基础,进行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绘本包含各类数学知识,学生在轻松惬意的阅读过程中能顺便对知识的应用范畴、应用条件、应用方法等产生了解,从而在正式上课时产生预习效果,也能在学习完某一知识点后浏览相关绘本,进行复习和巩固。例如,《妖怪村》包含认识平面图形的知识,《奇妙的宝盒》包含了解方位的知识,《解救茉莉公主》包含了解数字0的知识,《10只小鸭嘎嘎嘎》包含10以内加法的知识,《狐狸点点数兔子》包含数100以内的数的知识等。
四、巧用绘本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策略
(一)学生思维,逐步攻克
学生是绘本的阅读者、数学知识的接受者和应用者。将绘本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遵循学生思维,不能完全以教师的视角展开教学设计。
在绘本选择阶段,可以将思维能力作为参考依据,如《猪先生的神秘小屋》蕴含按特定标准分类的数学知识,适合思维较强的中高年级学生。《淘气的爱丽丝》将生活中物与物的配对巧妙蕴于故事中,适合思维较弱的低年级学生。
在教学设计阶段,可以预判学生课堂的好奇心和注意力集中情况。例如,将绘本《哎呀呀,全乱了》中按规律排序的数学知识放在开头,引起学生注意力。将其中戏剧性的桥段放在学生注意力涣散的时刻,让学生重新投入精力展开学习。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场景联系紧密的段落放在课后延伸、作业布置环节,让学生的好奇心在适当的时刻达到巅峰,契合注意力形成和发展规律。
在课堂实践阶段,可以将情感属性作为重点目标。例如,学生对动物感兴趣,便可以在绘本《河马写了一本书》教学开始时引入河马习性、生活规律的图片和视频,以便更有兴致学习事物的展开规律。又如,学生对文具盒、书包、储藏柜等保管物品的容器有眷恋的情感,便可以讲解绘本《奇妙的宝盒》中宝盒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独特情感,以便对方位知识产生更多探究热情。再如,学生对各种各样、性格不同的角色颇有兴趣,便可以引入角色特征强烈的绘本,激发学生和人物之间的共鸣,从情感角度增强其探究相应数学知识的意愿,符合要求的绘本有《奶奶的红裙子》《点和线相遇》《燕子,你还记得吗?》《乱七八糟魔女之城》《寻找消失的爸爸》《避开恶猫的方法》《我和爷爷的建筑之旅》《阿锤和阿蛋愉快的一天》《双胞胎兄弟》《公主殿下来的那天》等。
(二)学科结合,趣味加倍
小学数学绘本的引入一定要以趣味性为内核,否则小学生处于习惯养成阶段,对事物的探究热情持续时间不长,很难短时间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一般的数学课堂时间在40分钟左右,采用的高强度、单知识点的教学模式,选用的绘本和教学模式一定要能第一时间吸引幼儿的兴趣,才能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此时,可以采用学科结合法提升趣味性。小学生要学习的科目众多,包含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美术、音乐、体育等,每个学科的侧重不同。数学在趣味度方面稍显弱势,可以利用绘本在数学知识和不同学科知识之间搭建有效的桥梁,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联想能力和探索欲望。
例如,《石头汤》讲述三个和尚来一个人情冷漠的村庄,为村民煮汤的暖心故事,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人文绘本。将其引入数学课堂,可以和数量的积少成多、事物的联系和对比等数学知识进行串联,通过阅读探讨、小组交流、情境演练等方式提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
又如,《光》是一本色彩饱和度很高的绘本,风格强烈,画面具有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艺术性。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将特定的数学知识如叠加、分离、人数的加减、周期循环与数表规律、平均数等和故事情节相结合,体会艺术和数学之间微妙的联系。
再如,学生可以将喜欢的运动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设计成绘本的形式,如《杠铃的重量》《短跑计时器》《跳远比赛的数学奥秘》《打篮球的人数》《我们来做体操》《游泳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等,通过探討分享、互相评价、绘本竞赛等形式在特定的章节予以展示,感受体育和数学神奇的结合。
综上所述,学科之间不存在严格的壁垒,尤其对思维天马行空的小学生来说,不同学科的融合对数学知识学习颇有助益,这种绘本教学策略能让课程趣味性直线提升。
(三)情境表演,生活迁移
运用绘本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素材。这离不开对班级学生饮食起居、性格特点、生活兴趣的观察。例如,学生对警察和小偷斗智斗勇的悬疑故事很感兴趣,在生活中也经常开展角色扮演的游戏,便可以选取绘本《小偷们的黑暗银行:加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和运用。又如,学生对生活中餐厅、食物、分配问题很感兴趣,便可以筛选绘本《保罗大叔分比萨》。故事讲述厨师保罗开动智慧,巧妙解决了顾客因比萨大小不一而闹矛盾的问题。诙谐幽默的情节、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都能让学生倍感亲切,更愿意代入保罗的视角学习分数的产生缘由、表示方法、运算规律、延伸技巧等。再如,学生很喜欢研究和同学之间近大远小的规律、学校到家的距离计算方法等,便可以选择绘本《幸运的狼大叔》让学生在妙趣横生的故事中感受距离的远近知识。
其次,在课堂实践中可以运用小学生最喜爱的情境表演游戏,让其扮演绘本中的角色,设身处地站在人物的立场考虑生活问题。这些生活问题又都和数学知识息息相关,这样便能潜移默化地灌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中相应概念的抽象”的理念。例如,针对上述绘本《保罗大叔分比萨》,根据学生意愿、性格、表演能力,让其扮演充满智慧、淡定自若的保罗大叔和各种为了比萨而争吵的客人。在令人忍俊不禁的表演中,学生既能感受到主人公的数学思维,又能体会到如果没有分数、除法等数学理念,生活中很多矛盾便会产生,这样很没有必要,从而身临其境地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实践证明,这种游戏教学策略比灌输教学方式更有效,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明显更深刻。
(四)知识对应,留下悬念
上述的绘本教学方法偏向于“重教学”,即教师提高对绘本的利用程度和重视程度,通常花费10分钟以上的时间在课堂中完成绘本阅读、讲解、游戏等环节。但实际情况中,数学知识的密度较大、课程考试的紧迫感较足,学生面临客观的学业压力。如果绘本教学占用过多时间,对教材本身的知识点学习会造成侵占和挤压,可能起到反效果。基于此,“轻教学”也必不可少。将两种教学模式灵活结合,根据实际条件科学选用,才是数学绘本教学上佳策略。
例如,针对质数与合数,选用绘本《质数王国和合数王国的故事》;针对余数,选用绘本《孤单的阿乔——余数》;针对小数,选用绘本《分数、小数和百分数》;针对逻辑推理,选用绘本《神探狗汪汪》;针对面积,选用绘本《宽宽窄窄量量看(面积)》;针对时钟问题,选用绘本《艾莎、安娜,几点啦?》;针对方程,选用绘本《方程、函数、统计——上初中前必读的数学漫画2》;针对平均数,选用绘本《平均数》。
上述绘本均与当节课程的数学知识高度吻合,建议用5—10分钟时间进行巧妙引入,以穿针引线的方式将绘本教学分布在课堂导入、课堂练习、课后延伸阶段。最后,可以将绘本阅读作为家庭作业或亲子互动作业,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不过多占用课堂主干知识的学习。以《质数王国和合数王国的故事》为例,绘本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学生很容易沉浸其中,便可以选择最有趣的部分进行课堂导入,留下悬念,将其分布在质数和合数的不同的学习关键点中,这样绘本教学总的占用时间不多,又能将绘本的兴趣培养目的贯穿始终。
五、结语
绘本大师松居直认为“有的图画书即使成人读了也会感动、快乐、兴趣盎然”,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选择这类绘本素材,并调动观察力,敏锐地发现蕴含在故事中的数学知识,以一种寓教于乐、活泼生动、和小学生认知特征和兴趣爱好相吻合的教学方式,将其潜移默化地加以传递。相信在适宜的绘本及科学的教学策略的引导下,学生会真正爱上数学,在生活中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