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PPS 模式在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3-12-25 17:11狄留庆
科教导刊 2023年33期
关键词:药剂学中医药中药

张 雯,谢 辉,狄留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1]。古人云“病势深也,必用药剂以治之”,强调了剂型对药物发挥疗效的重要性。中药药剂学与中成药生产和中医临床应用联系紧密,是联系中医与中药的纽带。因此,中药药剂学作为中医药高等院校的核心专业课程,对中药学人才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

中药药剂学作为中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由于知识点分散、内容抽象,学生难以全面理解和掌握。为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迎合现代教学趋势,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将BOPPPS 模式应用于中药药剂学课堂,并分析BOPPPS 模式的优势,探讨BOPPPS 模式在中药药剂前处理中浸提技术在浸提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1 课程教学现状与学生学情分析

中药药剂学作为一门承前启后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理论复杂、实践操作性强等特点,课程内容专业性强、知识零散、容易混淆,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低,教学效果不佳。教材中虽对每种剂型的特点、原辅料组成、制备方法、质量要求都做了翔实的描述,但初学者仍会认为比较抽象且无感性的认识。

该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中药学类专业三年级学生,前期已完成中医基础理论、基础化学、中药学等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常用中药品种及其功效、制剂相关的物理化学性质等内容,具备学习中药药剂学所需要的中医药理论基础。这一阶段,学生通常对有关中药实际应用相关的知识表现出较为浓郁的学习兴趣,其学习方式体现出从知识点记忆型向多学科综合应用转变的趋势和渴望,然而尚缺乏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如何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感到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大多个性突出且自主意识强,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擅于使用手机和网络及时获取多元化信息,但常常是“手机控”患者和上课“低头族”,课堂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不高,未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及其实际运用的价值。

基于以上课程现状与学生学情,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从常见剂型切入,突出中药药剂学课程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临床用药的关系,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为优化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药药剂学”项目建设,本教学团队尝试将BOPPPS 模式应用到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中,融合线上线下教学,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进而实现教学目标[2]。

2 BOPPPS 教学模式概要及其优势

BOPPPS 是国际范围内公认的一种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其目标明确、流程清晰、灵活度高[3]。该模式将教学内容切割为导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及小结(Summary)六个教学单元,起承转合从而构成整个教学过程(图1)。

图1 BOPPPS 教学模式流程图

教学的目标不在于教,而在于学;教学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基于BOPPPS 模式的教学设计,可以改善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机械听”,克服课堂常见的“低头族”“沉默族”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参与性,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帮助其进行深度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可以摆脱学习时空的限制,学生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课程内容,课前通过预习明确学习目标,课后通过作业复习知识体系,实现移动学习的目标[4]。因此,本文以李范珠、狄留庆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十四五”规划教材《中药药剂学》第五章“浸提”为例,合理构建基于BOPPPS 模式的教学设计,探讨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表1)。

表1 BOPPPS 模式在浸提教学中的应用

3 BOPPPS 模式在浸提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3.1 课前布置预习

教师在线上学习平台布置学习任务“了解并熟悉中药制剂前处理过程中浸提的含义、方法、特点、适用范围、影响因素及常用设备”,明确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预习[5]。学生在线上学习平台完成规定的课前自主预习,观看微课并阅读文献,完成单元测试习题及课堂讨论的准备工作。教师根据在线课程平台采集的学习数据,分析预习效果,对重点、难点、疑点内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3.2 课中开展BOPPPS 教学

3.2.1 导入(Bridge-in)

导入是通过引入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时事新闻、典型案例,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以新闻引入思政元素“中医药是人类抗击疾病的重要武器”,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自信与热爱[6]。临床应用广泛的“三药三方”之一“清肺排毒汤”是由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四首名方融会而成、古方新用[7],由此引入思政元素“中医药是我国传承数千年的文化瑰宝”,作为新时代中医药人,我们需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清肺排毒汤的剂型是中医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汤剂,由此提出问题“汤剂在制备过程中有哪些影响因素”,从而引出本节课“浸提”的教学内容。

3.2.2 目标(Objectives)

目标是教师以讲解的方式明确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让学生对新知识需要掌握的程度有清晰的认识。本章节内容在知识层面,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浸提方法的特点与应用,熟悉影响浸提的因素,了解常用浸提设备。在能力层面,学生应掌握中药制剂生产中常用浸提方法的操作步骤及其影响因素,区分不同操作方法的适用对象;具有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物料性质、剂型要求、生产实际选择浸提方法的能力,并知晓选择的依据;了解当前中药制剂生产中常用的浸提设备。在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学生通过结合中医药的疗效与贡献,以及国家近年对中医药的支持与投入,提升学生对中医药的文化自信及专业认同感。通过强调药品是与人类健康乃至生命直接相关的特殊商品,端正学生责任感,遵守医药法规、恪守职业道德,秉承“医者仁心,药者匠心”的精神。

3.2.3 先测(Pre-assessment)

先测是为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及已具备的知识,帮助教师调整授课内容与进度。教师在这个单元进行提问,如:常用的浸提方法、煎煮法的过程、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等,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归纳补充。

3.2.4 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

参与式学习是BOPPPS 教学模式的核心教学部分。在本教学设计中,教师先简单介绍常用浸提方法的含义、步骤、特点、适用范围、常用设备与关键操作。之后以经典名方“四逆汤”的提取工艺设计开展案例式教学,请学生根据四逆汤的药物成分与功效,设计浸提工艺。四逆汤由淡附片、干姜与炙甘草组成,君药淡附片主要成分为生物碱与多糖,能够温发阳气、祛散寒邪;臣药干姜主要含有-姜黄烯、姜醇、-龙脑、姜烯等挥发油成分,温中散寒、助回阳之力;佐使药炙甘草主要为皂苷与黄酮类成分,温养阳气,缓和姜、附燥烈[8]。

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展开分组讨论,并请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汇报内容主要涉及提取的溶剂和方法,有同学认为应采用稀酸回流提取附片、稀氨水回流提取甘草,亦有同学认为可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干姜挥发油,药渣与附片、甘草再以煎煮法提取。学生讨论完成后,授课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四逆汤成方制剂采用的是煎煮与水蒸气蒸馏合并的“双提”浸提方法。

3.2.5 后测(Post-assessment)

主要考查学生对本次课程知识掌握以及灵活运用的情况,方便教师及时掌握学情。教师开展后测提问:面对一个处方,应如何选择浸提方法与浸提溶剂,考虑因素有哪些?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导。

3.2.6 小结(Summary)

教师对课程内容以思维导图方式(图2,p85)进行总结归纳,并强调重难点。本节课重点是浸提的目的及影响因素,常用浸提方法的特点及应用;难点为在中药药剂生产实践中,如何根据物料性质、剂型要求、生产实际等选择不同的浸提方法,以保证产品质量。

图2 教学内容思维导图

3.3 课后完成复习

学生利用中国大学MOOC 平台上的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SPOC 课程开展课后复习,并完成课后习题以检测学习效果,提升学习的深度和专业知识迁移能力。习题1:实验室与大生产浸提设备的名称与区别;习题2:怎样根据中药处方设计合理的浸提工艺,以经典名方“当归四逆汤”为例。

4 结语

综上,在BOPPPS 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以导入形式引出教学主题,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前测了解学情,然后结合参与式学习讲授教学内容,并通过后测实时检查学习效果,最后总结教学重难点。由此可见,BOPPPS 模式教学目标明确、流程清晰、可行性强,能够帮助教师高效率、有质量地完成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加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

猜你喜欢
药剂学中医药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药药剂学双语CBI教学理念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