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权
(湖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2)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创新人才培养肩负着国家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使命,对加快发展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强调“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高校是承载人才的主要载体,人才培养供给和产业需求在结构、质量、水平上的矛盾,以及教学方式方法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两张皮”现象问题凸显,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亟待解决。地方本科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单元,近年来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要建立分类体系,实施分类管理,优化教育结构,实现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培养特色。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管理类人才需求不断上升,开设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校比例也逐渐提高,然而经济管理类专业创新人才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问题依然明显,直接阻碍了社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基于上述背景,如何在教育链、创新链和产业链“三链”基础上明晰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破解创新人才培养困境,提高地方本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推动地方本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高质量纵深发展意义显著。
目前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基于不同教育层次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如高职院校[1]、地方本科高校[2]和一流大学[3];二是从农林[4]、经济管理[5]等不同学科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三是融入教育链、产业链或创新链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6]。已有文献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分析,但仍存在不足:首先,结合地方本科高校和经济管理类专业探讨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较少;其次,随着教育链、创新链和产业链逐渐引入高校教育理念,相关研究只是聚焦其中一种链条或两种链条对创新人才培养进行分析,缺少三者的有效融合研究;最后,针对地方本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政策需优化。鉴于此,本文以地方本科高校湖北师范大学为例,将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分析该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最终提出“三链”融合视角下的创新人才培养对策,以期为全国地方本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手段来研究问题,调查对象为湖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院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的学生,问卷设计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基础信息,包含性别、专业和年级三个问题。第二部分是量表部分,具体从培养目标、产业协同、学校主导、创新成效、政产学联合度、课程建设适配性、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方法八个维度来考察经济管理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状况,总共包含44 个相关题项。本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250 份,回收问卷175 份,无效问卷6 份,有效问卷169 份,有效率达到96.6%。问卷数据借助SPSS22.0 软件进行分析,基本信息统计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数据主要由量表内容构成,采用5 分制形式对八个维度不同题项进行打分,赋分原则根据“1—5”分别表示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不同维度的现状统计结果如表2 所示。总体而言,经济管理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质量不高,八个维度均未达到高符合的标准。其中,培养目标、创新成效和产业协同三个维度的平均分数位居后三位。此外,政产学联合度考察的是政府、产业和高校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状况,与创新链、产业链和教育链紧密联系,在所有维度中排名第五。
表2 创新人才培养现状的统计结果
1.3.1 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教育依然停留在知识传播的单一层面,学生达到完成了学业就毕业条件,未能及时根据社会经济状况的实时变化改变教学培养计划和修订专业培养目标。特别是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对所学专业定位不清、自身目标模糊问题尤为明显。调查问卷显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只有少数人对于所学专业培养目标所认识是完全清晰的,而大概一半的学生对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模糊。对于学校应该培养应用型、研究型还是复合型人才的问题上,多数学生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这也是地方高校在对学生人才理念培养方面存在不足。
1.3.2 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
地方本科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固化思想,不能很好考虑到地方经济、产业特色,无法形成因地施教和因产施教,其思维方式直接与一般普通高校甚至双一流高校看齐,没有认清自身定位。其后果就是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与地方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存在背离。该问题在地方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中较为明显,通过问卷调查,在“学校对您的培养符合当前就业市场对本专业的需求”问题上,超过半数学生认为学校的培养并不能很好满足其就业需求,这也反映了当前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培养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
1.3.3 政产学联合度不高
政府、产业和高校作为国家创新的主体,在发挥创新功能方面成效显著,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政府、产业和高校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不完善。当前地方本科高校、产业和政府经常倾向于固有思维,以大学为主体进行单向创新模式,相较与三大主体协同创新模式,该模式运行成本、风险承担和创新成效均不具优势;二是政府的主导调节作用有待发挥。政府作为宏观政策制定和经济运行维稳的总舵手,在对高校人才教育投资以及整合社会企业资源方面存在不足,难以产教融合全发挥最大效用;三是政府、产业和高校的协同举措存在短板。产业链、教育链和创新链的高度融合离不开政府、产业和高校三大主体的共同支持,然而地方本科高校、产业和政府联合支持力度明显不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三大主体在联合提供“创新创业赛事”“人才培训基地”“信息共享平台”等方面评价不尽如人意。
1.3.4 基于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离不开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在其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地方本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经常没有意识到专业自身特色,课程内容存在同质性,课程结构存在不合理性。根据问卷统计数据,经管类专业在课程总量设置、理论与实践教学占比、课程内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课程评价体系方面得分并不是很高,满意度一般,特别是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合理性方面评分最低,说明地方本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容易形成“重理论轻实践”的怪圈。
1.3.5 教学培养方法有待进一步加强
教学培养方法作为教育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同样面临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一是理论教学僵化缺乏乐趣。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内容学习占据很大比例,并具有抽象性,采用传统固有板书教育明显存在很大缺陷,而依靠小组讨论、项目完成、课题研究等区别于传统讲授的方式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现代技术运用缺乏。诸如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教学、VR+(虚拟现实技术)课堂教学、VR+实践教学等方式未能在更大范围推广;三是校企联合教学不足。地方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极具地方专业特色,校企联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然而企业结合自身生产经验参与地方高校教学的措施明显匮乏。
地方本科高校具有地方性、特色性和实用性的特征,必须立足地方,依靠地方区域特色和产业特色,实现产教对接、科教对接以及产创对接,培育特色专业和培养特色人才。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好如下工作。首先,地方本科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必须强化专业培养目标认识。针对学生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地方高校应该在招生宣传甚至开学之初进行专业的解读,专业解读不能流于形式,需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时事,详细勾勒经济管理专业是什么、如何学和未来就业导向,同时专业教师应该在学生全周期学习阶段不断灌输该理念;其次,地方本科高校应该明晰自身办学定位。区别于一般重点高校和双一流高校,地方院校必须清楚自身在国内高校的位置,在国家人才培养战略中扮演的角色,不要本末倒置,不顾地方属性,其重点应该突出应用性,兼顾复合性人才培养的定位。
脱离需求的人才培养会造成高校教学资源的浪费,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要无益处。地方本科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既要考虑国家社会的实际需要,同时也必须贯彻服务于地方的理念。一是推动人才培养服务区域需求。地方高校必须明确所处区域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特色,尤其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专业设置需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进行适度整合,培育与行业需求相契合的特色学科专业;二是优化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变化每四年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每两年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微调,保证方案与经济管理类专业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相匹配,从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三是建立动态市场监测体系。实时捕捉社会经济发展最新动态,依托互联网收集整理经济管理专业前沿方向,构建“前期监测、中期调整、后期评估”的动态追踪监测体系。
加快推进产业链、教育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和地方高校的联动合作机制。第一,转变理念。立足产业链、创新链,围绕“补链”“固链”和“强链”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传统人才培养固有模式,因材施教,积极探索个性化、定制式人才培养范式,从而满足地方行业细分领域多样化人才的需要。第二,改变模式。实施“产教协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坚持开放合作,积极谋划“引企入教”和“引产入教”,建立产教协同和校企协同育人平台,通过“理论学习—认知实习—综合实训—生产实习”特色模式,实现产业、教育和人才的有效衔接。推广“科教协同+双创协同”双协同育人模式,加强学生科研基础训练,以科研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为目的,不断提高科教融合水平;第三,构建协同新生态。加大政产学联合度,依托地方政府的支持保障和创新引领,完善创新人才的顶层设计,围绕“三链”主体,积极谋划链条互动、资源协调整合的新局面。
教学培养内容是教育链的核心基础,优化教学对于实现教育链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三链”深度融合意义显著。一是课程设置要对接产业人才需要。经济管理类专业应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更需要考虑地区产业发展现实问题,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摒弃脱离实际的“假大空”课程,以此实现供求的合理性;二是发挥人才培养基地的联合教学作用。复合型人才培养不能只依托传统理论教学的模式,而是应该结合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合作,不断拓展人才培养的实践渠道,政府、企业、学校三方主体可以联合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紧密结合地方企业和产业运转实际,增强教学的实践性,改变传统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弊端;三是注重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的规范性。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教育需要紧跟时代脚步,不断推陈出新,引入新的理论知识,摒弃与现实脱节的落后理论。同时要强化教学考核的规范性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通过建立更加科学、客观的考核标准,使用多样性、生动性的教学手段,不断推动教学的有效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周期,精准把控阶段性培养质量是保证创新人才培养成效的有效途径。其一,建立学校、学院及专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专业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基层现实问题,学院作为中间执行者,向下需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及时修正,向上需对学校如实陈述,通过学校全局谋划、顶层设计,从而制定更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二,实施从学校到学院再到院系的三级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学校利用督导监学深入教学课堂,学院开展不定期教学检查,院系实施教师互听互评,环环相扣,不断优化教学培养质量。其三,搭建政府、企业、产业、学校多方信息共享平台。利用地方政府的牵桥搭线,推动科产、科教、产教融合信息的传递性和公开性,实时监督各方参与主体的决策行为,及时发现“三链”融合中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