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法在小学科学中的实践

2023-12-23 12:16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中心小学杨建波
天津教育 2023年31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教学法科学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中心小学 杨建波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育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并以此为基础对课程标准进行设置,以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综合思维,培养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者,不难发现,原先的教学设计关注于“教”,并以“课程时间”“知识要点”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单位,然而这种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过度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识记”,难以顺应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在此背景下,大单元教学法脱颖而出,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单元教学法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以“高站位”统筹设计单元教学,并以大概念、大问题、大任务、大观念的设计为路径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大”是大单元教学法的突出特征,具体表现在知识体量大、活动框架大等方面。小学阶段,科学虽然不是主科,却肩负着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奠定学生理科学习基础的重要责任,且这一时期科学教学内容多、涉及面广,如何让学生在吸收知识的同时搭建起知识网络是每一位科学教师都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基于此,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将大单元教学法融入小学科学的教学设计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本文围绕“大单元教学法在小学科学中的实践”这一主题,详细论述了这一教学设计的意义优势、实践原则以及具体路径,以期让小学科学课堂绽放新光彩,实现质的飞跃。

一、大单元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当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然成为基础课程的改革目标与价值导向,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着关键性的意义。因此,教师需要将素养的培育与形成视为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与最终归宿。在此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要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桎梏,让教学设计从知识授受转变成为知识建构,推动学生从浅层学习过渡到深度学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革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几乎是一种必然,通过对当前教学目标的思考发现,大单元教学法顺应当前新课程改革趋势,让教学活动从强调单一知识要点、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转变为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活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思维、科学观念、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而大单元教学正是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凭借其综合性的特点,让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

(二)让教学设计立足具体学情

在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多依照教材所给的既定顺序,以课时为单位展开教学设计,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孤立性,既不利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将所学知识真正内化,又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而大单元教学法的引入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真正立足于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从全面、综合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思维能力、理解程度和学习态度,并以此为基础对教材文本进行重构,围绕大单元学习主题,依据学生具体的学习能力重新将原本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的知识进行重组,为学生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通过问题设计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发展。

(三)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核心素养培育的视域下,科学教学不应该仅仅将关注点放在学生是否“学会”上,而应更加注重其应用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而大单元教学法则可以成为科学素养落实的有力“法宝”。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实践类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让教学活动从表象层层深入直至本质,从而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能够从科学的视角看待、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不仅如此,大单元教学法更是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了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有助于让学生形成基本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二、大单元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在大单元教学实践过程中,整体性既是其突出特征,也是其遵循的必要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教师在备课工作中要保持“高站位”,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教学设计中从整体着眼,不能让科学课程沦为单一知识点的教学以及简单的技能应用,而需要从核心素养出发,思考科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保证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保持教学环节之间的密切性,把握大单元整体的教学逻辑。其次,教师需要从时间维度出发,尽可能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打破传统“课时安排”的桎梏,让学习活动决定教学实践,而非让教学实践决定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每一堂课开始之前都要瞻前顾后,帮助学生梳理大单元整体的内在逻辑。

(二)真实性原则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小学科学的教学活动中尤为重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创设出合适的应用场景是每一位科学学科教育教学者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然而,在传统的小学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多囿于课本,与现实生活并不接轨。这样的教学设计无异于空中楼阁,容易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基于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中遵循真实性原则,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真实具体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教科版《呼吸与消化》单元就向学生解释了如何“检测食物中的营养”这一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将这一知识点与平时的饮食搭配和饮食习惯的养成相关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大单元教学的真实性得以具体化体现。

(三)学生主体原则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学为本”原则深入人心,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也需要遵循学生主体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打破“师为主、生为从”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做好课堂的“主人翁”。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分析、思考、表达、提问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学习活动,将课堂教学重点从“关注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关注学生如何学”。

三、大单元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路径探究

(一)立足整体教材,确定大单元主题

当前,在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的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本学科所表现出的能力、品格以及价值观念,还要注重学生的跨学科能力,让大单元主题的设计更具有综合性与实践价值。在确定大单元主题时,教师需要统整教材。首先,教师需要对学期安排进行整体规划,把握新课标中与各单元核心概念相关的知识要点,梳理清楚教材的逻辑框架,并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做好本学期单元框架的初步搭建。其次,教师要找到自然单元之间的联系,建立新旧单元之间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用新知识引入旧知识。最后,教师要确定单元学习主题,理解单元之间的内部单元与单元本身的整体规划,理清大观念、大问题、大任务,从而确定大单元学习主题。

以教科版小学科学《呼吸与消化》教学为例,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分析与探究,以及对学生具体学情的分析发现,本单元的内容是以“呼吸”和“消化”为主的,关乎学生的身体健康,但是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学成果不能仅停留于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大单元学习深入了解身体器官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基于此,可以将大单元学习主题确定为“做自我健康的第一管理人”。

(二)依据课程标准,制定学习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的学科育人体系是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主要立足点。首先,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始终把握新课程标准,深度理解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以终为始,逆向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基于新课程标准,对所选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与重组,让学习目标的设计既涵盖教学内容的要求与要点,又符合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其次,教师要对符合学段学业要求的目标与任务进行分级,搭建起循序渐进的教学支架。以《呼吸与消化》中《感受我们的呼吸》学习目标的确立为例(如表1所示),以这一标准为基础对大单元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再在分析与整合中构建大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表1

(三)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

在大单元教学实践过程中,真实情境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大单元教学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推动学生将所学知识真正消化吸收,针对现实情况进行灵活应用。因此,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基于教学目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在“真学习”中学习到“真能力”。在教学情境的创设工作中,教师首先需要考虑学生具体的生活情况,让教学情境与学生现有的学习经验接壤,搭建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其次,在教学情境设计中,教师要体现整体性原则,让真实情境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搭建起知识网络,培养综合思维。

例如,在“做自我健康的第一管理人”中,教师就可以先通过生活化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呼吸与消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活中,我们呼吸的次数会受到一些变化的影响,当我们进食水和饼干时,它们进入了身体的哪些部位呢?”这一系列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带着问题去学习,并通过学习活动解决当前问题。

(四)基于具体情境,设计教学任务

用大单元教学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明确——核心素养的养成不能仅依靠教学,更需要学生的思考与领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如何设计教学任务就显得格外关键。在任务设计工作中,教师要关注教学活动的核心概念,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并凸显问题的解决性,让教学任务能够反映所学知识的本质,引导学生在学中“悟”,真正将核心素养落在实处。

在“做自我健康的第一管理人”中,教师就可以设计“感受呼吸”“探索呼吸系统”“用模型模拟呼吸”“探究运动强度与呼吸之间的关系”“设计测量肺活量的模型”“测一测自己的肺活量”“不同食物会进入身体的什么部位?”“如何扮演好消化器官的角色”以及“做好健康饮食鉴别师”等一系列教学任务,并以“参与健康宣讲会”作为本节学习内容的大任务。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教学设计的逆向性原则,教师需要将评价放置于目标后进行考虑。因此,在“大任务”设计中,教师需要与学生达成共识,并让学生明确任务评价标准,推动教学活动更顺利地开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大单元教学法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性与实效性的教学方法,已然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了推广。作为小学科学的教育教学者,需要深度理解大单元教学的意义与优势,遵循整体性原则、真实性原则以及学生主体原则,树立创新意识,运用科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将传统的学科知识性教学转化成为如今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的项目化学习,让核心素养的培育真正落在教学实践中,推动学生应用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让小学科学教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教学法科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科学拔牙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