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语言鉴赏札记

2023-12-23 10:19三门中学
中学生天地(B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王利发潜台词札记

文/三门中学 陈 佳

写作营项目:

《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写作营目标:

●学写语言鉴赏札记

语言鉴赏札记,是指阅读文学作品时,品味文章中的精彩语句或段落,立足“语言”,分析锤炼语言的技巧,从语言特色和语言风格等角度对精彩语句或段落进行赏析,从而形成观点鲜明、内容充实、布局合理、分析到位、形式灵活的语言鉴赏文章。

图/视觉中国

写作营技巧 锤炼语言,文章更出彩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欣赏文学作品,也是在欣赏语言艺术。通过品味作品的语言,可以探究各种文本的鉴赏方法,丰富文学作品的鉴赏体验,形成独到的理解和感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做出评价,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如何写作语言鉴赏札记,以本单元作品为阅读鉴赏对象,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点——

1.批注与分享

学写语言鉴赏札记,首先要精读文本。积累和品味精彩的词、句、段,探究语言表达的技巧,对作品语言进行多角度鉴赏,对典型人物进行具体分析,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丰富札记的内容。挑选一个或几个文本进行精读,从语言角度进行批注,将批注与他人分享交流,进一步完善批注的内容,形成初读感受。比如赏析《茶馆》的秦仲义要收王利发房租的这部分台词:从茶馆掌柜王利发对秦仲义“二爷”“您”的恭敬称呼和“是”“嗻”的应和词语,可以看出王利发对东家的卑躬屈膝、恭维讨好,他的推诿体现了他精明干练、善于应酬。两人的对话圆熟风趣,十分贴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使塑造的人物更立体、更丰满。

2.找到鉴赏角度

语言鉴赏札记不是只言片语式的批注,而是要形成一篇文章。在对这类文章不熟悉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阅读一些规范的语言鉴赏札记范文,揣摩范文的行文方法,在讨论中形成看法,整理提炼出札记的写作方法。重点解决“写什么”“如何写”的问题,确定写作对象。可以是单篇中的一类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和修辞的鉴赏,也可以是单篇整体的语言鉴赏,还可以是多篇联读鉴赏。如从词语选用角度赏析《阿Q正传》、从修辞角度赏析《秦腔》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鉴赏《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反复艺术、鉴赏《再别康桥》的“三美”艺术、鉴赏《茶馆》的语言特色、比较《阿Q 正传》《边城》《茶馆》的语言风格等,选好角度,提炼框架,明确路径,为构思写作做准备。

3.构思鉴赏结构

欣赏作品时,要对作品中的形象和情感进行整体把握,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在写作过程中注重谋篇布局。首先要明确写作主题,即写作对象或文章的中心观点。选题的角度有很多,尽量做到切入点小,内涵丰富,观点鲜明,中心突出。

具体而言,在内容方面,开篇应简明扼要地提出观点,这是札记的“纲”,这个“纲”可以拟作标题,标题可以有主标题和副标题;有了中心论点后,再提取分论点,分论点称为“目”;在每个分论点中,对文本中搜集的语言范例进行分析评论,充实语言鉴赏札记的内容,使论点具有说服力,这个称为“肉”;结尾应总结和深化札记的“纲”,做到首尾呼应。因此,札记内容要做到纲目并举、有血有肉。

在写作方法方面,注重夹叙夹议,围绕鉴赏内容进行概述,引用文本例子,赏析语言特色,可援引文学评论来分析和评价观点,具有说服力,表达准确恰当。“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要锤炼写作语言。最后,充分发挥评价功能,在小组或班级进行交流和评改,通过评价反馈加以修改完善,最终完成语言鉴赏札记。

写作营成果展示 道不尽的茶馆故事 赏不完的戏剧语言——《茶馆(节选)》语言鉴赏札记

文/三门中学高二(1)班 祁筠棠

叩开裕泰大茶馆的木门,在19 世纪末的兵荒马乱里,老板王利发高高地坐在柜台里招呼来客,茶馆的故事由此缓缓展开。拂过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心血筑就的作品,我们在字里行间得以窥探那段斑驳的岁月,品赏戏剧大家的语言魅力。

一、于个性化表达中识人物

老舍善于让人物说出符合自己个性的语言,让读者从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中识人物。开篇一句“唐先生,你外边蹓蹓吧”,连着后文王利发劝唐铁嘴“咱们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便将王利发待人热情、真诚友善的形象写活了。当房东秦仲义到来时,他说“我脸上有光”“府上都好?您的事情都顺心吧”“那么多的买卖,您的小手指头都比我的腰还粗”,正是继承了他父亲的处世哲学,“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体现了王利发善于应酬、精明奉承的个性。当王利发听说秦仲义要涨房租时,说:“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卖热茶去!”这又是一个圆滑精明、机变逢迎的小生意人形象。当茶客议论谭嗣同时,他说:“咱们还是莫谈国事吧!”“莫谈国事”的纸条在茶馆到处可见,这四个字的牌子也悬挂在正堂之上,这是他的经营准则,更是他谨小慎微、委曲求全的处世原则。

可见,王利发善于与各种人打交道,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这与他的茶馆掌柜身份相契合,王利发的形象是丰满的,也是复杂的。在那个动荡的时代,生命的天平在刀尖上摇摆,小人物只能明哲保身、自求多福,正如他所说:“这路事儿太多了,太多了!谁也管不了!”即便如此,他最终还是难逃家业破产、幻想破灭、自我灭亡的悲剧命运,徒留时代的指针在光阴里哀诉。

二、于京味儿语言中观风貌

当《茶馆》的巨幕缓缓拉开,一股浓郁的京腔京味儿伴随着缕缕茶香扑面而来。幕启,老北京人遛鸟、歇腿、喝茶、商议事情、说媒拉纤、吃碗烂肉面的场面,便是老北京的风俗人情浓缩成的茶馆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京味儿文化离不开京味儿语言的支撑。京味儿语言体现为人物语言多为单音节词,如秦仲义的“比你爸爸还滑!”“轰出去!”中的“滑”“轰”二字,开口敞亮。王利发回答时一个“甭”字是北京方言“不用”的意思,两字并为一字,干脆带劲。剧中多处运用叠词,如“蹓蹓”“文绉绉”“雄赳赳”“管教管教”“痛痛快快”“嘎噔嘎噔”“溜达溜达”等词,使内涵更丰富,表意更深刻,表达更形象,感情色彩更鲜明,又有音韵美,富有感染力。

京味儿特色还体现在“儿化”语言上。儿化带有很强的口语色彩,如“鸟儿”“腔儿”“主儿”“份儿”“小牛儿”“有事 儿”“早 班 儿”“全 村 儿”“狠 劲 儿”“玩艺儿”“心眼儿”“这路事儿”等儿化词弱化了浓重的鼻音和铿锵生硬的语言,使这种京腔带着一股溜达的卷舌味,体现了老北京人爽直的个性、悠闲的心境及语言习惯。还有“甩闲话”“尊家”“官面上”等词语,逢人便称“爷”“您”等称谓,二德子的“嗻”、秦仲义的“哼”等语气,刘麻子的“您二位真早班儿”、常四爷的“我这儿正咂摸这个味儿”等大白话,也无不透着浓浓的京腔京味儿。

《茶馆》语言幽默风趣,寓庄于谐。品读京味儿语言,我们仿佛置身于茶馆之中,与剧中人物一起笑中带泪,喜中有悲,嬉笑中蕴藏着命运的凄凉,悲欢中窥探着时代的全貌。

三、于丰富潜台词中说乱世

《茶馆》的语言在老舍的锤炼下,犹如镜子一般,折射出世间百态。老舍追求“从一句话里看到一个世界,听到弦外之音”。剧中寥寥几句台词,言中有言,意中有意。比如民族资本家秦仲义和封建势力代表庞太监之间的对话,句句都是话里有话、弦外有音。

庞太监:那还用说吗? 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 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潜台词:“你敢改祖宗的章程,你就掉脑袋!”)

秦仲义:我早就知道!

庞太监:您聪明,二爷,要不然您怎么发财呢!(潜台词:“你最好放聪明点,不然你就没有命了,更发不了财!”)

秦仲义:我那点财产,不值一提!(潜台词:“我的财产哪能跟你庞太监比呢!”)

庞太监:太客气了吧? 您看,全北京城谁不知道秦二爷!您比做官的还厉害呢!听说呀,好些财主都讲维新!(潜台词:“全北京城都知道你秦二爷,我当然也知道,而且我还知道你秦仲义讲维新。”)

秦仲义:不能这么说,我那点威风在您的面前可就施展不出来了! 哈哈哈!(潜台词:“我是有点威风,可也没有你庞太监威风啊!”)

庞太监:说得好,咱们就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吧!哈哈哈!(潜台词:“那咱们就亮亮自家的本事,斗一斗!”)

两人表面上问安奉承、恭维客套,骨子里暗藏杀机、针锋相对。庞太监提出警告,放出狠话,威胁恐吓;秦仲义以退为进,反唇相讥,寸步不让,奋力反抗。

庙宇与雕像最终倾塌,这个时代在迎来灭亡的同时,也迎来了另一个时代的新生。当我们站在岁月的另一端,隔着百余年的时光,去阅览那座喧嚣的茶馆,去咂摸《茶馆》的语言时,老北京的人情风俗、北京人的说话风格、旧时代的市井风貌,都将穿过尘封已久的岁月,显得更加浓郁醇厚、历久弥新、耐人寻味。

猜你喜欢
王利发潜台词札记
简析《茶馆》中王利发性格的复杂性
护理札记
浅谈《茶馆》中王利发的性格特点
茶馆(节选)
雪 程
韶关札记
叩问 轻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阅读札记
哪个瞬间,会让你觉得“活该我单身”
潜台词在戏剧表演中对塑造人物的重要性
旅日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