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中学生心理疗伤的实践研究

2023-12-22 03:51刘江平
师道·教研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教育者乡镇中学生

刘江平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特别是政治环境的影响。近年来,我对解决中学生逆反心理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在对一些具体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后,我认为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因认识上的片面性、主观主义,而对教育者的教育取“我不信”的态度。二是因感情上的自我表现、自我承认欲望与强烈的虚荣心相混淆,过高地估计自己,因而对教育者取“看不起”的态度。三是因知识上的贫乏和阅世的肤浅。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实践证明,根治学生的逆反心理病,主要应该是也只能是教育者(特别是班主任)一颗温暖赤诚的心。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症状”,我采用了三种“疗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其一,“理疗”。针对学生认识上的片面性,主观主义的毛病,要晓之以理。要相信“正统教育”的力量,要相信马列主义理论、共产主义道德观念的“大道理”能够让学生信服。在担任初2010级(2)班班主任时,在八年级的上学期,我发现班上有位基础和智力均属上乘的学生,成绩猛然下降,上课不听,作业不做,成天心慌慌的,多次为丁点儿小事和人打架,甚至上课时当面顶撞我这位他平时很尊重的班主任。经了解,才知道该生的哥哥师范大学毕业参加区教育局的教师公开招考,笔试成绩很好,面试成绩却较差,总分成绩靠后而被分到一所偏远的乡镇小学。该生则认为是因为自己家是农民,没权没势没錢去打点,才被“发配乡下”。该生为这事不平进而迁怒于社会“不公”“黑暗”,表现出明显的“逆反”,此时,如果正面评判他言行的是非,恐怕难以奏效。于是,我找他闲聊,这学生写作能力不错,我就和他谈写作,谈鲁迅、高尔基、海伦·凯勒、史铁生……并由此入手谈理想、人生,谈祖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谈人类社会的美好前途。我问他:如今很多人不愿当教师,看不起教师,那么学校还要不要办?如果教师都不愿意去乡镇,上亿的农村孩子还要不要上学?三番五次的长谈,使他认识到他哥哥通过公开招考获得教师岗位是光荣的,分配到乡镇任教是正常的,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必然经历,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而自己以不努力学习来发泄不满则是非常错误的。他还用我的话去帮助一时想不通的哥哥。后来,他的学习很快追了上来,初中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市区唯一的国家级重点中学。

其二,“情疗”。学生“看不起”教师,据我观察,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教师的人品学识出了什么毛病,而是师生之间缺乏理解引起的。教师的起码道德是爱学生,而教育者如果希望自己的教育获得成功,最高的技巧则是尊重学生,通俗地说,就是需要大量的“感情投资”。

一位家住农村的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衣着土气,又不讲卫生,引起少数学生讥笑他、挖苦他。他本来就有点儿落落寡欢,一次语文课上,我开玩笑说他的普通话讲得“其味无穷”,刚好此时他同桌的女生正装腔作势地捂着鼻子。这下导火索燃起来了,他居然猛地站起来,冲我大吼了一声“你放屁”!待我回过神来,他已抓起书包冲出了教室。后来,我登门向他解释、道歉。我告诉他,我也是农民的儿子,绝无看不起他的意思。我没有追究他辱骂老师的错误,反而在团小组会上和班会上我一面自我检讨过去对他关心不够,一面狠狠批评了那些不尊重他的学生,责成他们真诚地向他道歉。精诚所至,他痛哭流涕地向我赔礼道歉,检讨了自己骂老师的错误,而且从此改掉了不讲卫生的坏习惯。后来,这个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成都某重点中专学校。逢年过节,他寄给我的明信片上,常有这样一句话:“是老师您教会了我理解别人、尊重别人。”

其三,“法疗”。对那些逆反心理严重而产生破坏作用的学生,教育一定要“拿他有办法”,这里的“法”,首先是法制教育。中学生逆反心理病发展到极端时,往往以小团体的形式出现,这时如果再加上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介入,就会演变为流氓团伙,走上犯罪道路。因此,用国家法律来疗救这极个别的学生是必需的。当然,对大多数有逆反心理病的学生来说,这“法”只能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校纪班规,不给犯严重错误的学生以必要的组织纪律处分,实质上就默许了错误的蔓延,“不要规矩不成方圆”,这会后患无穷。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教育者乡镇中学生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