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仕韬 蒋钟叶 黄慧云
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我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基本方略。公共图书馆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公共图书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梳理出公共图书馆生态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公共图书馆在乡村振兴中的生态建设视角提出相应对策,为推进公共图书馆在乡村振兴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公共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志码:A0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过程。公共图书馆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力量,它肩负着提升乡村居民综合文化素质、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使得公共图书馆存在一系列问题,从而制约了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推进作用。因此,公共图书馆的生态建设应运而生,公共图书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体[1],利用生态管理和生态服务理念打造绿色、智慧的公共图书馆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途径。
1生态理念和公共图书馆生态内涵1.1生态理念生态理念指的是一种生命观、有机性观和内在关联观,是一种人文精神和生态价值观,它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成分的相互作用。
生态理念的内涵和特点包括有机性、内在关联性、整体性。有机性是指生态系统中的有机体和非生物体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关联性是指生态系统中各个成分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关系;整体性是指生态系统中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恢复的能力。生态理念的推广和应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生态理念的应用可以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和谐发展,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推动人类社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生态理念不仅是一种科学思想,更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念,是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1.2公共图书馆生态内涵阮冈纳赞的著作《图书馆学五定律》中提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公共图书馆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它的生态特性与社会环境相平衡,与自然环境相统一,与多样性需求相适应[2]。公共图书馆生态建设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理念、服务模式、管理机制、生态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注重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管理机制应该是科学的、有效的,让图书馆更好地服务社会。公共图书馆是在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高潮的趋势下提出来的,强调了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
2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面临的问题2.1对乡村文化内涵与价值缺乏认识
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机构,具有公共属性。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乡村文化内涵的充分认识,致使部分图书馆管理者认为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是对立的,对乡村文化的价值缺乏全面认识;另外,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二元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基层财政保障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现象,尤其是农村地区公共图书馆资源相对匮乏。因此,对乡村文化内涵与价值的认识不足导致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方向不明确。
2.2服务不够多样化
要使公共图书馆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强化其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服务方式单一、多元化程度不够等。
2.3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不适应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工作。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农村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城乡二元体制仍然存在等因素,致使我国农村地区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着发展方向不明确、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方式陈旧等问题。
2.4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滞后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无纸化阅读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这也导致公共图书馆的纸质图书、期刊和文献等阅读量大大减少[3]。因此,传统公共图书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获取文化信息资源和文化休闲娱乐的需求。
3公共图书馆生态建设主要影响因素3.1政策因素公共图书馆的政策因素主要是指政府制定的關于公共图书馆的相关政策。“文化强国”战略中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结构,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4]。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乡村振兴战略为公共图书馆生态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5]。
3.2社会因素社会影响因素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利的阅读环境,还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
社会环境是公共图书馆生态建设的基础,它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共图书馆生态建设的社会环境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它们对公共图书馆生态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3经济因素经济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的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以及公共图书馆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受我国基本国情的限制以及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公共图书馆在农村地区的覆盖率还很低,农村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居民对公共图书馆的需求还是较低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转型,国家对乡村振兴的大力投入,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之相适应的乡村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3.4文化因素公共图书馆与文化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文化环境影响着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成效。
文化环境可以影响图书馆服务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从而间接地对其发展产生影响。文化环境通过影响公共图书馆与政府、社会组织、家庭等机构的关系间接地对公共图书馆产生影响。政府和社会组织是公共图书馆服务资源的提供者,它们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在文化环境中,政府在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资源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而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资源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3.5环境因素在地理位置上,公共图书馆应该位于交通方便,尤其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公共图书馆需要保证读者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得阅读服务。在我国,大型的公共图书馆都有比较合理的位置,但是在中小城市里,有些图书馆的位置就不太合适了,经常会因为强调自然条件或者强调区域特点,而使其距离较远,从而影响了其服务效果。在建筑形式方面,许多图书馆为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而将其外部设计得过于庄严肃穆,但是其内部存在着不合理、不实用、没有明确的功能区别,从而造成了读者在漫长的阅读过程中一直处于单调的状态[6]。
4公共图书馆引入生态建设的价值体现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公共图书馆与农村群众之间还存在着诸多矛盾。如何正确处理好这一关系,进而使之成为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的动力,是我国公共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我国公共图书馆生态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4.1促进公共图书馆自身的健康发展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生态建设是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关键;同时,公共图书馆也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图书馆可以发挥社会教育、信息服务、文化传承等职能,向乡村居民提供各类知识或服务[7]。比如,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为农村居民提供文化娱乐;还可以开展各类培训课程,提高农村居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承载者,也应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提供更為精准、贴心的服务。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正致力于数字化建设,通过电子阅览室和数字资源库的建设,将更多的文化资源送到用户手中。
因此,公共图书馆不仅是一个传统的文化服务机构,更是一个连接城乡、连接信息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重要平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教育支持和文化支撑。
4.2推进我国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不但包括物质建设振兴,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振兴,作为全社会最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窗口,公共图书馆自然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生态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加快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公共图书馆生态建设应以构建农村地区社会文明为目标,不仅要满足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基本要求,还要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促进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4.3促进公共图书馆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公共图书馆生态建设需要长期、稳定、科学的资金投入,因此,在加强公共图书馆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实现公共图书馆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保证公共图书馆生态建设投入的同时,也能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我国公共图书馆生态建设策略乡村振兴是一个大的战略,它不仅仅包括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还包括生态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等。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具有社会公益性,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从生态角度看,乡村振兴需要公共图书馆发挥其独特的生态功能,不断促进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新时代,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战略。具体而言,我国公共图书馆应从以下3方面入手,不断促进自身生态建设。
5.1坚持“以人为本”的运营管理模式首先,在创新图书馆运营管理模式方面,要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读者需求、满足读者需求。其次,要充分尊重图书馆服务对象的差异性。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具有不同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偏好;而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图书馆也存在差异性。因此,要根据读者群体的实际需求来设计图书馆服务方式和内容;此外,要注重培养读者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以及对读者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应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资源。
5.2构建公共图书馆生态体系,实现资源共享公共图书馆作为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和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机构,为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推动文化发展,构建公共图书馆生态体系是很有必要的。构建公共图书馆生态体系,实现资源共享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强化用户反馈机制,以需求为导向。公共图书馆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跟踪用户的资源使用情况,收集用户意见,了解用户需求,以此为基础,不断优化服务、资源和环境,让用户满意度不断提升。其次,建立统一的读者服务平台和用户管理平台,实现不同区域、不同级别公共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服务协调,构建全国范围内统一有效的读者服务体系。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轻松地获取准确的服务和资源信息,享受更高效的服务。最后,加强馆际交流,形成资源合力。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公共图书馆之间部分资源共享,提供资源共享窗口,满足资源的最大化利用[8]。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公共图书馆之间自由获取所需的资源,充分利用各个馆的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在实现上述创新和改进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需要不断迭代和优化自身的服务体系,使得用户的需求能够更好地得到满足,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用户的到来,实现公共图书馆的价值最大化。
5.3转变馆员角色,建立馆员生态服务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读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传统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图书馆馆员必须进行角色转变,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满足读者需求。
5.3.1需要转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角色定位
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从传统“守门人”和“传声筒”转变为“沟通者”和“顾问”。馆员需要掌握必要的图书资源检索与管理技术,对读者的需求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主动为读者提供所需信息资源;另一方面,馆员需要在知识服务、信息服务方面为读者提供帮助,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5.3.2注重图书馆员专业素养的培养
图书馆要定期组织对馆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强馆员的业务能力,锻炼馆员的专业技能。馆员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开展讲座等方式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也可以通过在职培训、自学等方式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5.3.3要建立健全馆员激励机制
图书馆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馆员进行薪酬激励,提高其福利待遇,让其感受到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同时也要加强对馆员的人文关怀,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
6结语总而言之,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生态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正逐渐进入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步进行、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9],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图书馆生态体系以及建立馆员生态服务模式策略来改变我国公共图书馆原有的不足之处,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公共图书馆的自身价值,也对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张佰超.网络环境下生态管理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9):36-37.
[2]秦殿启.新发展理念下智慧图书馆生态的图式建构[J].图书馆论坛,2023(10):66-76.
[3]陈雪.公共图书馆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J].文化产业,2023(4):86-88.
[4]周林兴,张笑玮.文化生态学视阈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生态优化策略研究[J].图书馆,2022(10):15-22.
[5]杨凡.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1(7):10-12.
[6]白弘臻.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生态管理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9(9):5-8.
[7]郑卫光.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公共图书馆作为及价值实现[J].图书与情报,2020(4):127-130.
[8]沈丹.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态系统下图书馆建设的优化[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2(6):96-98.
[9]李磊,楊伟超,朱旭.生态环境视角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生态圈研究与构建[J].环境工程,2022(9):331.
(编辑何琳编辑)
Research 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public library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Zhang Shitao, Jiang Zhongye, Huang Huiyun
(School of Tourism, Jishou University, Zhangjiajie 427000, China)Abstract: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is the basic strategy for Chinas current and future period.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rural culture, public librar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public libraries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article sorts out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public librarie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erspective of public librarie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ie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public 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