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对策

2023-12-21 08:34李华
天津教育·下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目标

李华

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以及文化素养。因此,设计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对小学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阅读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具有针对性,能够满足学生需求,帮助学生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模糊不清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通常设计得过于笼统和模糊,缺乏具体性,这使得教师和学生难以准确理解应该达到的标准,导致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的不确定性。目标模糊不清的问题使教育教学缺乏明确的指导方向,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难易度不匹配

另一个问题是教学目标的难易度不匹配,有时候,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差距较大,目标设置过高,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反之,有些目标又过于简单,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匹配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忽视个性化需求

每位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不同的学习需求和水平差异,但是在目标设计上常常忽视这一点。通常教学目标过于通用化,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有的学生感到过于简单,而有的学生则感到难以应对,在这种情况下,个性化教学目标的缺失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潜力。

(四)缺乏文化背景融入

语文阅读不仅是文字的解读,还涉及对文化背景的理解和把握。然而,在目标设计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文化元素的引导和培养,学生可能能够读懂文字,但是无法深刻理解其中蘊含的文化内涵,影响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综合把握能力。

(五)缺乏综合素养培养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对文字的理解,还应当涵盖文学鉴赏、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表达等多方面素养的培养。然而,在目标设计中,教师往往过于侧重阅读的表面理解,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只掌握技巧,难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

二、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一)语文教学的基础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为学生提供了语言素材和语法知识的实际运用场景。通过阅读,学生能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度。阅读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和篇章结构,从而更好地进行写作和表达。

(二)培养综合语言能力

阅读不仅是对文字的简单理解,还包括对文本内涵的把握、对作者意图的推测以及对文化背景的理解。通过阅读,学生能够锻炼综合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多种技能,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使其更好地应对各种语言交际场景。

(三)培养思维能力

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分析、推理、判断,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这种思维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阅读,学生能够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综合素质教育非常重要。

(四)培养文化素养

阅读不仅是文字的理解,还包括对文化内涵的把握,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历史文献、传统文化等,学生能够了解社会、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理解文化传承,培养文化素养,形成独立的价值观。

(五)培养审美情感

阅读文学作品和优美的文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通过欣赏文学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形式、情感表达和语言韵味,能够提高学生对美的敏感度,培养其审美情感,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其更具人文情怀。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一)手脑并用,读写联动

手脑并用这一教学目标策略的核心是通过阅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从而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书评以及文学作品的模仿创作,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联动式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本,拓展阅读深度和广度。以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教师可以将学习写作定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带领学生阅读这个故事,然后鼓励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首先,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故事中小画家的印象和感受,描述小画家们在雪地里的创作场景,以及每个小动物画的内容。这种读后感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创作。学生选择一个动物角色,如小狗或小鸡,然后模仿课文中的情景,创作自己的小故事,想象动物在雪地里画了什么,以及绘画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最后,学生可以尝试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同学的故事,就像课文中的小画家们一样,学生可以用彩笔和纸板来绘制自己的画作,然后与同学分享。这种视觉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将文字与图像结合起来,更好地表达学生内心的想法。

(二)多维互联,温故知新

这一教学目标强调在阅读教学中引入多元文本知识,并与之前的知识相联系,从而对新的文本产生新的理解。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包括新闻报道、科普文章、历史故事、诗歌等,让学生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同时,多维互联包括使用多媒体资源,如图像、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而温故知新策略鼓励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使旧知识与新知识相互关联,形成更深入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发展脉络。以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和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为例,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在第五单元中,学生将接触到关于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等历史故事,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文本,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华文化历史的整体认知。例如,学生可以阅读与孔子有关的文章,了解孔子对中国哲学的重要影响,然后与其他文本相联系,讨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特点。鼓励学生将已学知识与新文本相关联。例如,学生可以回顾之前学过的盘古开天地的传说,然后阅读有关这个传说的不同版本,以深入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在我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演变过程。

在第六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古诗《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可以引入相关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资源。例如,在教学《望天门山》时,教师可以展示天门山的壮丽图片,播放山川风景音频,或者观看有关天门山的旅游视频,这些多媒体资源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和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联想能力。此外,在第六单元学习中,学生还将了解西沙群岛和小兴安岭相关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关于这些地理特点的科普文章,观看相关的地理图像和视频,利用多元化的信息源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之美。教师引入多样化的文本,将旧知识与新知识相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完成教学目标。

(三)重构创新,能力进阶

重构创新策略强调在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要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相一致,阅读不仅是单纯地接受信息,还包括对信息的分析和评价,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进行讨论,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构和重构,分析文章结构和语言运用,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和创作能力。通过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发展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为例,在教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诗中的黄鹤楼在文中有何寓意?”“诗人通过哪些词句表达了离别之情?”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诗歌内涵和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的不同理解,探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章,完成课文重构这一教学目标。

此外,教师需要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构和重构,分析《送元二使安西》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诗的结构、用词、修辞手法等,然后鼓励学生模仿这些元素创作送别诗。这一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和创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以上教学方式,学生不再被动地阅读课文,而是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参与讨论、进行文本分析和创作,发展了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了文学素养和综合阅读能力。这种创新型的教学策略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四)反馈评价,把握学情

反饋评价策略着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提供及时反馈和评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阅读表现和学习进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口头反馈、写作反馈、自评和同伴评价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困难。此外,反馈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不断的反馈和评价,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以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为例,通过口头反馈,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诗歌解析中的进展,比如学生探讨“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等语句时,教师可以强调这些句子如何通过生动的对比描绘了长征的艰难环境,进而激发学生深层次思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创作练习,鼓励学生模仿《七律·长征》的诗风创作自己的作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提供的书面反馈对学生理解诗歌结构、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具体指出学生作品中的亮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更有效地运用文学表现手法。同伴评价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分享和评价彼此的作品,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样的互动有助于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七律·长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还能在接受反馈和评价的过程中培养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文化熏陶,情感共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需要将文化元素和情感教育融入教学中,这一策略强调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以及对文学作品中情感的感悟。通过文化背景介绍和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的探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人文情怀的感悟。以《示儿》这一古诗词教学为例,教师应向学生介绍陆游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人所处的历史环境和个人经历,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在解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等语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陆游对家国命运的深刻关切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之后讨论古诗意象和用词,使学生深入理解陆游的爱国情怀以及对未来的期望。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古诗主题与现代社会的联系,鼓励学生表达对诗人情感的共鸣。此外,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创作活动,如让学生尝试写一首表达对祖国、家庭或个人理想的诗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四、结语

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本文提出几个关键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只有不断探索和改进,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教学目标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