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术焕 韩萍
一、爱的“双半”辐射型策略的提出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根据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给予学生真实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根据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多种技能和适应生活的能力。“双减”政策强调的内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和阅读、文艺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是我国首部与家庭教育相关的法律文件,法律的出台将传统“家事”上升为“国事”。如何成为合格又合法的家长,履行好法定监护职责,是法律对家长发出的“灵魂拷问”。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家长在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家长需要正确认识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主动参与到学校提供的家庭教育实践与帮促活动中去,从而有效引导孩子的社会责任、民族认同、文化观念和精神品质;而学校需要为家长和家庭教育提供合适且充分的帮扶平台,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定期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咨询和辅导等。综上所述,家庭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共建显得十分迫切,对进一步提高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探索了爱的“双半”辐射型策略,旨在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谐共建。
爱的“双半”辐射型策略(如图1),即以“爱”为中心,构成一个辐射型爱心形状,爱心左边是家庭教育,爱心右边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左右融为一体才是一份完整的爱(这里的爱包含家庭和学校对学生无私的爱),并将爱为之扩大,形成辐射型,在家校、生生之间形成有效且递进的爱的共建与传播,使学生在完整的爱中绽放美丽的青春,盛放青春的花。
二、爱的“双半”辐射型策略的实施途径
(一)建立有效的组织、实施和保障机制,深化家庭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共建工作机制
全面深化家庭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共建进程,一是成立家庭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共建工作研究中心,组建协同育人队伍,由校长任中心主任,德育校长任副主任,成员由学校德育处、教务处等处室责任人组成,制定相关制度,分工明确,密切配合。二是成立家庭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共建工作研究小组,下设若干名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以及1—2名专职心理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指导;同时,进一步组建以班主任、任课教师、家委会为主要成员的家校共育团队,深化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与协作渠道。
(二)创新家校共建新途径,形成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增强学校育人效果
1.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探索,研究家长参与下的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形式的创新性、多样性、针对性。创编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资源,邀请家长参与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未来与人生发展——学生生涯规划》课程设置,共同探讨如何彰显学生独立、进取、合作等个性特征,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挫折教育和健全的人格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
2.充分挖掘家长资源,发挥家长学校的功能优势。发挥家长参与学校家庭教育指導活动的主体作用。推广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站等有效创新组织形式,正确引导家长与孩子深入沟通,营造良好家庭氛围,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邀请专家编制家长学校课程读本,组织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家长讲授家庭教育理念,真正达到家校共建的目的。在家庭教育理论指导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分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给予有效的指导。
3.打破传统亲子活动形式,开展多样化的亲子关系团体辅导。上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大卫·库伯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知识内化模式——体验式学习模型。在创新亲子关系活动形式过程中,我们要将学生置身于家校提前构建好的互动场景中,让学生感受真实的互动体验,不断强化学生真实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学校根据体验式心理教育理论创造了新的亲子关系互动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所具有的及时性、互动性和便利性等特点,运用QQ群、微信群、APP、家校通等形式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家校共育新机制,便捷及时地实现亲子关系活动的交互与数据共享,形成学校、家庭立体的“爱的朋友圈”。在传统家访、家长会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家校共建活动。利用好每年5·25心理健康教育月和亲子共读、亲子绘画等活动以引导亲子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和情感纽带;邀请家长参与“成人礼”“百日誓师”“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增强亲子互动。
4.注重个体咨询对家长的反馈,实施“全员‘一对一谈心谈话—确定个别辅导目标—提供心理服务—规范辅导记录”新模式。在全员德育的基础上,学校中层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通过“一对一谈心谈话”、家访等方式,和家长建立长效联系机制;继续完善个体心理咨询机制,发现需要重点帮扶的学生及时上报,对有需要的学生及时给予跟踪心理帮扶,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除此之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会在不同时期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制作成公众号、美篇等形式予以解答和疏导,并持续开通学校心理咨询热线,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心理服务;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一生一案)、个别学生的心理教育案例在严格遵守保密原则的情况下封存留档,总结提升个案研究工作成果,实现学生个案数字化管理。
三、爱的“双半”辐射型策略的实施效果
(一)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理论水平,树立起新的教育理念
家长来自不同的职业,其受教育水平和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家庭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共建以其特有的模式,促进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朝着专业化方向不断更新,同时也普遍提高了家长自身的素质,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深入促进了家庭教育科学化的进程,同时提升了学校家庭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和家长心灵的交融
运用科学的方法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优缺点、兴趣点以及孩子的学习心态、学习策略和成功素质等。家长除了关注孩子的智力因素外,还要关注自尊心、责任心、自信心、自控力、意志力、上进心等非智力因素,使家长认识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而不是简单的成绩。
(三)转变了教师教育观念,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认识和家教指导能力
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共建对策研究,教师改变了传统的家校合作流于形式的问题,学校形成了注重家校联系、重视开展家校合作活动的良好氛围;教师在实践中认真贯彻了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自身家教指导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摸索出一系列适合本校家长与学生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规律,进一步丰富了教育理论。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共识共鸣,才能同向同行。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我们相信运用爱的“双半”辐射型策略,给予学生完整的爱,并将爱为之扩大,让学生在完整的、健全的爱中成长,如莲花般徐徐绽放,成就青春的美丽,奠定奋斗的人生。
注:本文系天津市教委心理健康教育专项任务项目“高中阶段家庭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共建实施探究”(项目编号:2021ZDZXX10)的研究成果。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