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园本课程的路径

2023-12-21 06:26:08吴小菁
天津教育·上 2023年11期
关键词:园本幼儿园资源

吴小菁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学龄前教育理念与策略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与创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特别强调,幼儿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重视、开发并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使其融入园本课程,帮助幼儿在心底种下尊重本土文化的种子,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奠定不可忽视的基础。优秀的教育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开发与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教学,在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当树立创新意识,运用科学策略,让本土文化资源开阔幼儿眼界,启迪幼儿思维,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本文以福建省莆田市本土文化资源为例,详细探究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园本课程的重要意义,论述了本土文化资源着重开发的几个方面,分析可行的实践路径,致力于让本土文化资源在融入园本课程中发挥奇效,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一、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园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文化传承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更是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不良思想对儿童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不仅如此,长期以来,许多幼儿园在课程设计中缺乏对我国文化的重视,导致幼儿对本土文化了解程度低、兴趣淡薄,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下,德育作为五育之首,应当备受教育教学者的关注,而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信心正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阶段是儿童思维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当利用好这一“黄金期”,将本土文化融入园本课程,让幼儿能够在学习活动中了解当地的文化、认同当地的文化,并自觉担负起传承与弘扬本土文化的使命,将热爱家乡的思想在心中扎下坚实的根基。

(二)推动全面发展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部分幼儿园为了提高教学成果,开发了多种多样的园本课程,唯独遗落了身边最具有价值的教育内容——本土文化资源。在素质教育呼声甚高的当下,推动幼儿全面发展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正好迎合了全面发展的要求。首先,本土文化资源都是基于幼儿的实际生活环境进行开发的,因此幼儿更熟悉,更容易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能够保证学习活动具有可持续的驱动力。其次,本土文化资源涵盖多方面的内容,能够锻炼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为推动幼儿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丰富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园本课程建设中,不少幼儿园与教师经常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习惯养成与思维培养方面,却忽视了对幼儿进行精神文化教育,导致园本课程缺乏一定的思想内涵。而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填补这一空缺,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园本课程的厚重感与深远意义,真正迎合当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可以说,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不仅是德育培养的关键路径,更为幼儿思想内涵的积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推动教学效率与成果优化、课程创新与改革的重要路径。

(四)提高教师水平

教师的综合能力直接决定园本课程教学的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关键性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教育理念与策略也在逐步开拓创新,教师的综合水平与教学素养也应当与时俱进,彰显时代特色。将本土文化资源与园本课程建设相融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在一定程度上鞭策教师及时革新教育理念,让教学设计与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相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積累经验、勇敢创新、大胆实践,实现“教学相长”的良好模式。

二、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类型

(一)弘扬民间文化艺术

文化决定思想,艺术传承文化。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关注点放在孩子艺术能力的培养方面,希望孩子掌握一门合适的艺术特长。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顺应时代的步伐,不少幼儿园开展了艺术教育培养,在实践过程中,这些幼儿园往往在艺术类型选择上以西洋乐器为主,而忽略了对本土民间文化艺术的开发利用。每个地域的民间艺术都有悠远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积淀,一门文化艺术之所以能在一个地方落地生根,一定与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利用好民间文化艺术,不仅能够降低幼儿的学习难度,还能够充分利用好当地的各种资源。莆田是一座人文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较为丰富的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莆仙戏“春草闯堂”、传统民俗“喊赞”“三句半”、传统舞蹈“九鲤灯舞”、传统曲艺“俚歌梆鼓”、车鼓队等。丰富的物质环境资源和独特的人文环境成为本土文化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教学成果的提高。

(二)传承民间游戏文化

游戏不仅是幼儿的娱乐,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路径之一。当前,在幼儿园游戏教育活动中,教师经常选择一些现代化的游戏,而忽略了对传统民间游戏文化的传承。民间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渗透当地特色文化传统,在幼儿心里留下美好的记忆。莆田地区传统游戏项目包括踩高跷、跳摆棕轿、抬新娘、翻线、跳房子、滚铁环、投沙包、老鹰抓小鸡、丢手绢、顶牛、捉迷藏、踢毽子、跳皮筋等,这些游戏不仅可以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有着很强的教育功能,在增强幼儿体质的同时,促进幼儿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

(三)关注传统节日中的美食文化

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深厚的文化积淀,可供挖掘的文化资源数不胜数。民以食为天,幼儿自然也不例外,特色新奇的美食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他们带来独特的体验。不仅如此,许多地区为传统节日准备的传统美食有所不同,是当地民俗与文化特色的直接体现,因此关注传统节日中的美食文化,是促进文化资源开发与融合的重要路径。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好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及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富有特色的当地传统美食,在学做美食的同时了解美食背后的文化传统及寓意,这样亲手做出来的美食才能吃得更香甜、品得更深刻。

(四)聚焦本土传统工艺美术资源

动手能力与审美能力是幼儿园阶段教师应当重点关注的重要能力之一,而要想培养好这两种能力,教师可以将关注点聚焦于本土传统的工艺美术资源。莆田享有“中国木雕之城”“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的美誉,木雕和古典家具工艺精湛、历史悠久、驰名中外。针对幼儿园附近的莆田工艺美术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古典家具博览城,亲身感受古典家具的材质、做工、造型和文化意蕴。在幼儿园设置木工坊,供幼儿练习锯、刨、凿、锉、钉、打磨等动作,还可以聘请熟练的木工来园教幼儿打造简单的家具。组织幼儿观看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仙作古典家具专题节目,让幼儿了解古典家具的制作过程及文化,为家乡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

三、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园本课程的实践路径探究

(一)因地制宜,促进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园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中,不少教师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本土文化资源的类型不同,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难以统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教学成果的最优发展,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思路,秉持因地制宜的理念,根據所选取的本土文化资源类型特点,采用最理想的教学方法,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保障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源都能给幼儿的心灵带来深刻的启迪。

在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开发中,以“莆仙戏”的教学为例,作为中国现存的古老剧种之一,无论是表演形式还是戏剧语言对幼儿而言都显得晦涩难懂,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幼儿先观看传统戏剧表演,使其感受独特的文化魅力,再搜索网络上关于这一戏剧的历史渊源及教学资源。可以说,在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与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很重要。在民间游戏文化的挖掘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保障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实践活动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而在传统美食文化的开发与挖掘中,教师可以采取“文化学习—美食制作—品味文化之味”的教学流程,让幼儿的学习有思想深度,更有重要价值。而对本土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的开发,教师可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实现“先观察,后制作”的教学流程。

总而言之,只有推动教学方法多样化,让得以开发的本土文化资源都有合适的教学方略进行辅助,才能促进本土文化资源与园本课程深度融合,让教学设计不再浮于表面,而是有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二)与时俱进,推动教学模式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下,幼儿园教学策略较为单一,无法顺应新时代的人才发展需求,也不利于激发幼儿的潜能。基于此,在本土文化资源开发融入园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时刻秉持八字原则: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指教育理念应当紧跟时代的脚步,顺应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要求;开拓创新是指教育策略应当具有新颖性,适应当前的人才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融合才能真正发挥奇效、绽放光彩。

以“本土传统节日美食——红团制作”的课堂教学研究为例,教师可以在这一课程教学活动中运用“家园融合”理念,教学活动开始前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明白这一课堂教学设计的意义及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亲子合作,让家长来到幼儿园,和幼儿一起动手,在亲子互动中完成红团制作。不仅如此,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为幼儿构建一个有文化、有内涵、有价值的学习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体验本土年味文化的魅力,进一步促进幼儿人文素养的提升。

(三)综合反馈,实现教学评价多元化

在传统的幼儿教学活动中,学习成果是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教师是评价的主体,然而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无法给予幼儿综合反馈,更不利于推动幼儿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教师可以实现教学评价多元化,促进教学评价内容与教学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推动综合反馈的有效落实。

以本土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的开发为例,在评价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评价幼儿作品的质量,还要将评价重点放在幼儿的态度、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着重关注幼儿的耐心、恒心、遇到挫折时的反应以及与其他幼儿合作的全过程。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设计幼儿自评、幼儿互评以及家长评价,让幼儿能够得到综合性的反馈,也能够让家长及时获知幼儿的表现。

(四)立德树人,使德育融入深刻化

开发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园本课程,本就是一项极具德育因素的教学设计。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分遵循立德树人思想,加强德育融入的深刻性,以“德”为根,让德育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

例如,在民间传统艺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增强幼儿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信心,让幼儿爱自己的国家和家乡的文化艺术,并自觉承担起弘扬文化艺术的历史重任。在民间游戏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培养幼儿积极合作、勇敢面对失败的品质。在传统节日美食文化教育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收获劳动的快乐,让其知道辛勤付出便会有所收获。而在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教师则可以让幼儿学习我国传统工匠的精神,让德育融入其中,产生深刻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园本课程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承、推动幼儿全面发展、丰富教学内容以及提高教师水平。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当着重开发本土文化艺术资源、民间游戏资源、美食文化资源以及工艺美术资源,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模式创新化、教学评价多元化以及德育融入深刻化,让教学设计真正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促进幼儿成长的文化传承与积淀。

(宋行军)

猜你喜欢
园本幼儿园资源
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
天津教育(2023年5期)2023-03-14 07:58:14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资源回收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