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3S 护理管理模式联合常规干预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

2023-12-19 15:44查静程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17期
关键词:组间通气重症

查静,程梅

(1.通用医疗西安医院呼吸内科,陕西 西安 710077;2.陕西省甘泉县中医医院内科,陕西 甘泉 716100)

重症肺炎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症状、 生命体征改变及多器官功能受损,还可造成严重菌血症或毒血症,从而引起血压下降、休克、谵妄等一系列症状,其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1]。机械通气是重症肺炎治疗的常用手段,但其预后效果易受患者自身情绪、 配合度等因素的影响。另外,患者常因躯体不适感而伴有睡眠障碍等,均会对病情康复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2]。以往常规护理多以病情监测、执行医嘱为主,易忽视患者的实际需求,加之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使得干预效果常难以满足临床预期[3]。 1M3S 护理管理模式包括护理管理(M)、护理技能(S)、护理服务(S)及护理安全(S)4 个方面,旨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降低并发症、提升护理质量及效率[4]。 基于此,本研究选择通用医疗西安医院收治的72 例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对象, 通过探讨1M3S 护理管理模式联合常规干预对康复情况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通用医疗西安医院收治的72 例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均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符合机械通气治疗指征;(2)患者年龄60 岁以上,入住ICU时间2 d 以上;(3)患者意识清晰,无气管插管禁忌证;(4)知晓治疗及干预方案后表示自愿配合。排除标准:(1)存在机械通气禁忌证患者;(2)意识障碍患者;(3)合并自身免疫缺陷、恶性肿瘤、自主呼吸完全丧失患者;(4)合并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5)3 d 内死亡或放弃治疗及临床资料不全患者。依据不同干预方案将纳入受试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 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16 例;年龄60~85 岁,平均年龄(71.32±6.57)岁;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为(20.98±4.15)分;受教育年限为1~17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0.56±2.74)年。研究组中,男19 例,女17 例;年龄61~87 岁,平均年龄(71.76±6.43)岁;APACHE Ⅱ评分为(21.03±4.12)分;受教育年限为1~16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0.42±2.68)年。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干预模式, 确保病房内温、湿度适宜,每日采用动态紫外线循环风进行空气消毒3次, 预防交叉感染。 机械通气期间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体温、血氧等生命体征以及呼吸机相关参数,定时更换呼吸回路,做好消毒工作;密切监测患者气道分泌物的颜色、性质及量,判断是否有皮下气肿、气胸、感染等异常状况并及时对症处理;定时行呼吸道湿化及口腔清洁,3~4 次/d; 定时帮助患者变换体位, 按摩四肢及受压部位, 记录患者24 h 液体出入量;对于痰液黏稠无法排出者,可行吸痰处理;适时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可通过聊天、放音乐等方式帮助患者疏导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及信心,避免因自身情绪波动过大而引发生命体征不稳定;避免在患者睡眠时行护理操作,夜间控制室内光线,尽可能减少噪音干扰以确保患者睡眠质量。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1M3S 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如下。(1)规范护理管理(1M):成立质控小组,定期对科室管理文书、护理工作内容及流程、仪器设备等进行评估及打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格执行护理管理标准操作流程, 重点管理疑难及危重患者, 对新进及轮转护士加强培训以满足护理工作需求。(2)提高护理技能(S1):对科室护士进行标准化培训,内容包括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治疗护理重点、病情监测内容及方案、异常状况发现及处理等,全面提高护理技能,同时组织其学习最新护理技术及疾病治疗相关知识;实施“老带新”政策,强化低年资护士的技能培训及考核。(3)优化护理服务(S2):全面落实各项基础护理服务措施,普及人文关怀,优化病房环境,强化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尽可能满足其合理化需求。 根据患者各项检查结果及生命体征制订个体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康复方案以促进病情康复。 (4)保证护理安全(S3):根据患者疾病特点及机械通气常见护理问题制订预见性风险防范措施, 强化护理人员培训,使其全面掌握插管、拔管、吸痰、体位转换、用药等重点流程,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及患者自身安全。

两组患者持续干预20 d。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各量表均包含20 个条目,各个条目根据症状出现频率选择4 级评分法,包括“没有或极少有”计1分、“有时有”计2 分、“经常有”计3 分、“一直有或大多时间有”计4 分。 SAS 以50 分为分界值,SDS以53 分为分界值, 评分越低表示焦虑抑郁状况越轻微[5]。 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价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其包含睡眠障碍、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安眠药物、日间功能紊乱、睡眠效率、主观睡眠质量7 个项目,分值范围为0~21 分,7 分以上表示伴有睡眠障碍,评分越低表示睡眠质量越好[6-7]。 (2)生活质量: 干预前后均采用Spitzer 生活质量指数(QLI)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其包括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家庭支持、生活感受、健康感受5 个维度,各个维度满分2 分,总分10 分,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8]。(3)护理满意度:干预后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其包括护理管理、护理服务、护理技能、护理安全4 个方面,共25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计分,“很满意” 计4分,“满意”计3 分,“一般”计2 分,“不满意”计1 分,总分100 分。≥90 分为很满意;90~80 分含80 分为满意;80~60 分为一般;≤60 分为不满意。 满意度=(很满意+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72。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者的SAS、SDS 及PSQI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AS、SDS 及PSQ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s),分]

研究组(n=36)对照组(n=36)t 值P 值组别58.53±4.28 58.32±4.51 0.203 0.420 22.65±2.38 44.17±3.76 29.016 0.000 63.23±6.18 63.17±6.24 0.041 0.484 22.65±2.38 45.87±4.56 27.085 0.000 15.67±2.43 15.55±2.72 0.197 0.422 5.63±1.12 8.17±1.68 7.548 0.000 SAS 评分干预前干预后SDS 评分干预前干预后PSQI 评分干预前干预后

2.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家庭支持、生活感受评分及总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家庭支持、生活感受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干预前后QLI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干预前后QLI 评分比较[(±s),分]

研究组(n=36)对照组(n=36)t 值P 值组别0.82±0.29 0.80±0.22 0.330 0.371 1.54±0.18 1.12±0.17 10.178 0.000 0.77±0.23 0.76±0.21 0.193 0.424 1.49±0.19 1.13±0.18 8.253 0.000 0.75±0.20 0.74±0.26 0.183 0.428 1.50±0.30 1.12±0.25 5.838 0.000活动能力干预前干预后日常生活干预前干预后健康感受干预前干预后研究组(n=36)对照组(n=36)t 值P 值组别0.70±0.23 0.67±0.21 0.578 0.283 1.49±0.27 1.16±0.24 5.481 0.000 0.71±0.25 0.73±0.23 0.353 0.362 1.55±0.22 1.24±0.21 6.116 0.000 4.56±0.54 4.58±0.47 0.168 0.434 8.31±0.45 6.16±0.34 22.872 0.000家庭支持干预前干预后生活感受干预前干预后总分干预前干预后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重症肺炎病情危重,进展迅速,预后差,患者常需通过机械通气改善呼吸功能,为疾病治疗创造有利条件,但治疗期间患者不得不承受生理方面的疼痛及心理方面的不适感。 另外,室内持续灯光照射及频繁噪声刺激、插管及人机对抗的应激状态常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而睡眠质量欠佳则会进一步加重心理不适,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改善预后[9-10]。 长时间的机械通气常会导致患者的呼吸肌功能减弱,从而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影响撤机成功率。因此,治疗期间选择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对改善预后、促进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11]。 1M3S 护理管理模式是以管理体系、操作规程为基础,通过健全完善的培训、护理流程及体系帮助护理人员全面掌握疾病治疗相关知识,提升护理操作技能,优化护理服务,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另外,其加强了护理质量的监督管理,严格规范护士行为,从过程中规范护理流程,消除影响病情康复的不利因素,从而缩短了病情康复进程,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的SAS、SDS 及PSQI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AS、SDS 及PSQ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究其原因可能是1M3S 护理管理模式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 纠正患者不良心态、改善睡眠等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影响病情康复的不利因素;避免在患者睡眠时行护理操作,尽可能地降低噪音等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究其原因,1M3S 护理管理模式优化了护理服务,强化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通过聊天、放音乐等方式帮助患者疏导负面情绪,患者满意度较好。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家庭支持、生活感受评分及总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家庭支持、生活感受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1M3S 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强化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提升护理人员技能,重视患者身心舒适度,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实施1M3S 护理管理模式有助于缓解负面情绪及睡眠障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组间通气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不通气的鼻孔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Numerical Solution of Fractional Fredholm-Volterra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by Means of Generalized Hat Functions Method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