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情境创设是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核心内容。围绕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情境创设的逻辑起点、系统关照、儿童本位、思维密钥、目标导向、素养旨归,结合具体案例指出小学语文情境创设具有真实性、整体性、趣味性、思辨性、有效性、自主性等基本特性。通过情境创设,让学习任务群落地生根,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小学语文 学习任务群 情境创设 大单元教学
引用格式 张馨予.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情境创设的基本特性[J].教学与管理,2023(35):30-33.
情境创设是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核心内容,既是撬动语文学习的支点,也是语文学习任务群实施的重要抓手。在任务群视域下创设有意义的情境,凸显真实性、整体性、趣味性、思辨性、有效性、自主性,指向核心素养的习得,构建语文学习大格局,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力提升。
一、真實性:情境创设的逻辑起点
真实性是情境创设的逻辑起点,然而一些教师对“真实性”存在误解,认为真实性即参照现实、复现场景,导致情境创设单一、窄化。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王宁教授对“真实性”有过科学表述:情境的真实性指从学生所思所想出发,以能思能想启迪,向应思应想前进[1]。由此看来,从心理意义的角度,所谓“真实”是相对于学生的“真实”,参照系并非外部环境,而是学习心理,“情境任务”创设的起点和旨归都是学生,基于学生,为了学生,发展学生,契合既有学习经验,激发当下学习兴趣。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外国文学名著”单元,教材选编的三篇课文分别节选自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骑鹅旅行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语文要素是“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2],教师并没有因循守旧、一课一课依次教学,而是创设了“校园书香节”这一真实情境:“人间四月天,书香润校园,让我们一起策划一场别样的书香节。跟随外国名著的脚步,漫步世界名著花园,畅享阅读的喜乐芬芳”,如图1。
图1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情境任务
情境任务一:策划阅读主题。这是制定书香节方案的起始一环,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原著。《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选编了名著梗概,帮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主题内容;《骑鹅旅行记(节选)》学习提示中列出了“鹤之舞表演大会”“大海中的白银”等小标题,猜猜故事怎样的神奇;《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结尾处制造悬念,引人入胜。通过比较阅读,制作小说“人物卡”,确立“游历冒险”的书香节主题。
情境任务二:开展阅读活动。将快乐读书吧、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写作品梗概等融于精彩纷呈的阅读活动,如故事会(冒险故事创编)、海报展(撰写故事梗概)、影视汇(名著影片配音)、评论社(评议最喜欢的人物)等。
情境任务三:评议最佳方案。小组合作,讨论评选,推荐出书香节最佳策划方案。
这样的任务情境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消除书本知识与真实生活的隔阂,在书本经验和生活经验之间搭建桥梁,还原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由被动的阅读者华丽转身为活动的策划者,冰冷呆板的机械知识变为生动鲜活的任务情境,不仅关乎怎样学习,而且关乎为什么学习,学生真切感受学习价值,感受蓬勃活力。在真实的语文情境中,学生获得精神成长,实现学科实践的目标。
二、整体性:情境创设的系统关照
任务群视域下的情境创设,不只是激趣导入或某个环节,而是通盘考虑,贯穿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彰显整体性,突出三维目标的系统协同。深入文本语境,关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锚点,串起情境主线,设计出融阅读思考、比较建构、发现表达于一体的情境任务,重组学习内容,依照“整体——部分——整体”的闭环属性,重点感悟,深入对话,系统推进,还原学习的完整性,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系统融合。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连续观察”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3]。教师可重组教材,以儿童视角提炼聚焦“每天都有新发现”的主题情境:“大千世界,春花秋月,草木虫鱼,生生不息,只要用心观察,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跟着作家学观察、学记录、学表达,你会拥有别样的观察日记”。学生在连续观察中,亲近自然、探索自然,阅读体验与观察表达融为一体,如图2。
图2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情境任务
情境任务一:跟着作家去观察。欣赏视频晓任务,走近课文做摘记,深入文本画导图,自主选择观察对象,确立观察重点,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协同观察,发现观察对象的细微变化,巧妙解决“观察什么、怎么观察”的问题。
情境任务二:跟着作家学记录。资料袋里有妙招,学习图文结合、罗列表格等观察记录方法,“填一填、画一画、演一演”,多元方式还原作家观察记录,学习解决“记录什么、怎么记录”的问题。
情境任务三:跟着作家来表达。交流平台品妙笔,古诗词里赏妙笔,积累俗语评妙笔,由表及里发现语用秘钥,从准确传神的表达中,感受作家观察的细致。迁移方法,实现言语表达的层级提升,解决“怎么生动表达”的问题。
学生在整体系统的大情境中,将单元知识集聚、融汇、创生,学策略、用策略,写观察日记,观眼中之象,抒心中之情,情境任务前后连贯、自成一体,“每天都有新发现”,领悟“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文本内涵。学生在生活与课程之间自由穿梭,文本感悟、观察实践、创意表达渗透融合,语文素养在完整的课程细胞里有机生长,呈现大单元教学的全新样态。
三、趣味性:情境创设的儿童本位
儿童本位即以儿童为思考和行动的出发点和中心,为儿童营造自由、积极的学习体验。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情境创设密切关注儿童成长,顺应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凸显趣味性,彰显儿童本位。趣味性不只是情境中轻松的话语,更应体现多元的趣味,获得深层的快乐。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拼音单元,主要内容有复韵母、后鼻音学习。教师可设计“玩转拼音”主题情境,将拼音学习置于游戏的大情境中,充满学习“诱惑”。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活动中开启拼音学习之旅,从“我会读”“我会拼”,再到“我会认”“我会写”,一路高歌猛进,获得能动学习的快乐体验,如图3。
图3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情境任务
情境任务一:拼音开花。利用教材情境图,设计“听故事,遇见ai ei ui”“看大海,认识ao ou iu”活动,对学习过程进行游戏式创生,故事激趣,引出复韵母;儿歌唱读,读准拼音;记住字形,在四线三格中写好拼音。通过“拼音开花”,直观感知更多的拼音朋友,凸显拼音学习的热闹缤纷。
情境任务二:拼音回家。设计“海边月夜,趣学ie üe er”“温暖家园,走近an en in un ün”活动,在“家”的场景中,前鼻韵母大联欢。椰子树下认一认,孔雀开屏拼一拼,五朵金花开一开,将复韵母的拼读书写与海岛风光、北方雪夜、草原森林相结合,异彩纷呈。
情境任务三:快乐拼吧。设计“快乐大转盘ang eng ing ong”活动,通过“开火车”“比耳朵”“魔术手”等喜闻乐见的趣味活动,学生自主辨音、同伴互助、小组合作,学中玩、玩中学,乐在其中。
“教为中心”变为“学为中心”,拼音教学实现了完美转身,教师“用教材教”,在最近发展区创造台阶,学生在大情境中认读拼音、识记汉字、诵读儿歌,拾级而上,始终保持学习的新鲜劲、学习的精气神,实现对拼音学习的自我建构。具有整合性、创造性、趣味性的活动情境,凸显儿童本位,可以给儿童带来积极的学习体验。
四、思辨性:情境创设的思维密钥
语文教学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思维点亮。大单元教学创设思辨性的任务情境,搭建思维训练的支架,在比较、推断、讨论等思辨活动中,展开辨析阅读、個性阅读、多维阅读,绘制思维结构图,让思维可视化,完成“阅读理解—迁移表达—思辨评价”的思维过程,加强知识点之间语义关联,发展发散思维、批判思维,避免浅表性、格式化的语言操练,培养思维概括性、条理性、独创性,触摸思维本质,提高思辨能力。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围绕“办法”,编排了《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三篇课文,每个故事都包蕴深刻的道理,语文要素是“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研究人员创设了“说说谁的办法好”这一主题情境,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内化认知,收获启迪,如图4。
图4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情境任务
情境任务一:我是故事王。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亡羊人、种田人的心理变化,通过读故事、讲故事,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种田人第二年会用什么方法帮助禾苗生长呢?”加深理解禾苗生长规律。拓宽思路,说说生活中类似“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事例,领悟道理,水到渠成,避免了生硬说教。
情境任务二:我是观察员。出示准备好的杨桃,具身观察,“看到我画的杨桃,同学和老师的看法有什么不同?”与文本多维对话,构建思维训练场,通过比较、思辨,理解文本内涵,不同角度看问题,结果不一样。“如果别人说的话、做的事和你想法不一致,你又该怎么呢?”思维层层递进,提高思维效度。
情境任务三:我是小辩手。“小马如何解决过河问题?你有什么看法?”鼓励多角度思考:怎样看待小马先请教老牛?怎么看待小马回家问妈妈?如果小马什么都不问,直接蹚到河里合适吗?小马怎样动脑筋思考过河?孩子们在辨析中懂得了:别人说的对不对,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在“说说谁的方法好”这一大情境中,生长思维花,结出思维果。学生阅读、观察、辩论、交流,在思辨中分类、理解、冲突、反思,激发思维活力,拓展思维空间,启迪思维深度,促进思维品质内在发展。
五、有效性:情境创设的目标导向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追求效益最大化,创设具有明确目标导向的有效情境,进行抛锚式教学,统领学习活动,学习目标内容、学习过程评价形成向心结构。摆脱了从书本到书本、从解题到解题的高耗低效学习,直面“学用疏离”,拥有解决真实问题的核心素养。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文章,无所不能的宝葫芦自带神秘光环,成为孩子们的专属宠爱。梳理和探究单元能将整个学期的语文知识从散点到序列重整,有利于学生素养提升。教师为四年级下册梳理与探究单元设计了“我想有个宝葫芦”这一带着浓浓童话味的主题情境,将本册的识字写字、阅读理解、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融合在主题情境中,开启愉快神秘的复习之旅。通过梳理探究、积累表达,将已有的零散知识结构化,形成新知识,获得新技能,实现语言文字的自觉应用[4],获得有效复习的“宝葫芦”,如图5。
图5 四年级下册语文梳理与探究单元情境任务
情境任务一:我有小妙招。孩子们渴望拥有语文学习的宝葫芦,能给学习注入神力,收获惊喜与成长。宝葫芦里装什么呢?就是学习小妙招、复习金点子。孩子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盘点收获、整理经验、思考得失,拥有自己的独门秘籍。
情境任务二:一起来寻宝。闯关显身手,寻宝来助兴。整册复习从封闭到开放,从单向到多维,促进知识巩固。制定任务单、搭建脚手架,“说说字词卡”“画画故事山”“理理人物谱”,归类清晰、逻辑分明、纲举目张、串珠成链。关注语文要素,梳理表达方法,帮助理解识记。
情境任务三:评说英雄榜。“宝葫芦分享会”上,微组团、微创意,同生共长,各路英雄畅谈收获、互赠锦囊,展示“词语积累卡”“阅读梳理卡”,讨论评选“葫芦小达人”。汇聚集体能量,枝繁叶茂的学习树闪烁着智慧的宝葫芦,爱思考、会分享、善交流。
追求理解的活动设计,从“学会什么”出发,逆向设计“如何学会”,习得方法比获取知识更有意义。有效的情境创设,助力梳理探究,将已有的言语经验活化为方法策略,每个学生都是先行者,发掘优势学习的情绪场,观照儿童、比照自我,激发学习内驱力,发挥宝葫芦能量,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六、自主性:情境创设的素养旨归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纳者,而是意义的自主建构者。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吸纳了建构主义学习观,解锁自主学习的密码,以学生为中心,情境任务的创设体现自主性,建构自主学习的支架、路径,营造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评价的学习环境,学生回归学习中央,进行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将新知融入已有认知结构,要素割裂走向无缝链接,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编排了《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三篇课文,语文要素是“有目的地阅读”,单元导语引用杨绛先生的名言“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研究人员受此启发,创设了“带你去串门”这一主题情境,将书本知识与儿童生活巧妙串联,促进阅读策略与儿童经验相互转化,凸显学习意义,将知识变为“带得走的能力”,变为成长养料,在自主探究中提升素养,是情境创设的旨归所在[5],如图6。
图6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情境任务
情境任务一:逛逛玩具大院。观视频、猜玩具、说玩法,唤起对老玩具的兴趣。“带领低年级同学一起玩竹节人”,这一有意思的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走进文本、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提取关键信息,“制作竹节人、玩转竹节人、乐教竹节人”,情境创设有层次、有梯度,感受传统玩具的乐趣。
情境任务二:探索宇宙奥秘。通过假设验证、分析比对,找寻宇宙生命印记,知晓天体存在的必备条件。“宇宙生命知识竞赛”引燃科学探索的激情,为自主学习铺路搭桥,成为文本信息的主动建构者。
情境任务三:游览北京故宫。以“我带家人游故宫”为情境制作游览路线;以“我是故宫讲解员”为情境编写适切的解说词。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问题清单,对信息进行提取、整合、概括,进行个性化表达,学习目标更有指向性。
在“带你去串门”的情境生命场域中,板块任务层层推进,形成语文学习任务链,不断生发新的内在需求,触动新的知识生长点,学生主动“做事”,感受自主探究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习得,离不开大单元教学适切的任务情境,激活学习内驱力,让学习任务群落地生根,修复课堂生态平衡,多维互动,让固化的知识传递走向灵动的过程演绎,创造生命课堂的主流价值,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云,高宣敏,栾贻爱.新课标视域下散文《荷塘月色》的教学反思与重构[J].教学与管理,2023(07):90-93.
[2] 陈明明.统编版小学语文单元导读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22(07):61-63.
[3] 陈亚萍.立足单元要素,优化作业设计——以《爬山虎的脚》为例[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2(11):74-80.
[4] 庄彩华.在梳理与探究中拥有语文学习的“宝葫芦”——四年级上册梳理与探究单元解读与设计思路[J].语文教学通讯,2021(08):105-107.
[5] 童蕾.略读课文的目標定位及教学建议[J].小学教学参考,2021(01):32-33.
[责任编辑:王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