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分层作业设计探究

2023-12-19 13:37:03余秀清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9期
关键词:双减布置分层

余秀清

摘 要:很多学校目前都采用大班教学的模式,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大多数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一般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导致基础好或基础弱的学生都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在学生学习负担日益繁重的今天,因材施教、分层布置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前提下,选择适量的、有针对性的、精要的内容让学生完成,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收获与乐趣。

关键词:“双减”背景 初中语文 分层作业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9.041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了“双减”政策相关文件,政策的实施从根本上落实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严格规范了校外培训标准,有效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一、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现状

(一)作业布置内容简单化

教师们在布置学生作业时,不管学生的语文基础如何,能力怎样,所有的同学都完成相同的作业,而且在布置语文作业时,内容也普遍倾向于抄写、默写等类型,比如让学生抄写生字词、文言文、古诗词等,这种作业,教师改起来方便,可学生花了时间,学习成效却并不理想,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作业布置形式单一化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进行布置和评价时通常根据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作业一般来自课后练习和练习册,教师很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性布置课后习题,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出现大量的抄袭现象。长此以往,学生就容易以应付的心态来敷衍了事,这不仅失去了作业的意义,也会增加学生和教师的负担。

斯宾塞曾说:“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三)作业布置层次统一化

在作业的布置上缺乏分层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完成同一难度的作业。这些作业多是按照当堂课的授课内容进行布置,虽然这种方式是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的教学活动,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缺少了解,无法保证全体学生得到共同发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同一知识的了解层次不同,在众多的知识面前,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理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难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分层作业设计原则

(一)教学目标与作业内容一致性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教学目标与作业内容相一致的原则,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围绕学习内容开展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和作业内容进行科学评价,提高作业设计的高效性。与此同时,教师应充分落实“双减”政策,从多方面开展教学探究工作,设计科学有效的作业内容。

(二)分层与实际学情统一性

分层与实际学情相统一是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学习层次关联起来,关注作业内容的趣味性。同时,课堂作业的设计要遵循分层原则,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精确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出自身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找到学习的乐趣。

(三)难度与多样化相结合

在开展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布置一些难度相当、形式多样化的作业,从而保证作业的开放性和实践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完善作业评价方式,合理分析作业难度水平,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开展教学活动,促进作业形式多元化。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一)实施因材施教原则,有效控制作业量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材施教是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一种教育方法,这一教学理念考虑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教师在作业设计时,也应该遵循因材施教原则,设计适合不同学生的差异性作业,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又能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金色花》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安排学生认真预习并朗读这篇文章,感受孩子对母亲深深的依恋之情,体会亲情的温馨和温情。在学习完成以后,教师为学生抛出以下问题:大家知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喜欢什么花呢?学生在教师的问题下开始思考。有些学生知道母亲喜欢哪种花,但是大部分学生都说不出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为学生布置以下两项作业:1.探究出自己母亲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喜欢这种花?2.仿照课文,幻想自己是母亲喜欢的那朵花,想象自己与母亲发生的故事。学生对教师布置的趣味作业比较感兴趣,回家以后主动与母亲聊天,调查母亲喜欢的花,同时将自己幻想成为那朵花,每日在家与母亲会发生哪些温馨的事情。这种开放性作业既考虑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中,又促进了学生与家人的交流,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靈活设计作业形式,为学生提供选择空间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富有极强的创造意识,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针对这一时期的学生,教师设计语文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尽量减少一些机械性的作业,提高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同时,在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还应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增强语文知识的实用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学生开展新闻阅读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新闻播报过程的模拟,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新闻播报的作业,让学生模拟新闻主播,每人准备一则新闻,在课堂上为大家播报。播报内容可以是近期发生的有趣的事情,也可以是学生对家乡名人的采访。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在学生准备好新闻稿以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新闻写作,写作内容分为“校内见闻”“社会百态”“国际新闻”三个专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一项写上自己的新闻,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再如,在七年级上册《西游记》的名著阅读中,可提供“作业超市”让学生自主点单,以小组形式完成作业,并用一节课展示其学习成果。作业超市如下:1.出一份《西游记》手抄报。2.画最喜欢的形象,要配上相关人物介绍。3.看电视剧,唱主题歌。4.从《西游记》中选一个章节做读书笔记。5.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并向同学讲述。6.选择最感兴趣的情节,自编课本剧,在全班面前表演。7.为《西游记》绘制《西天取经历险图》。

借助这种多元化的作业形式,教师能够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锻炼,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做好作业时间管理,提高学生作业质量

在设计语文分层作业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关注作业量以及作业难度之外,还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开展作业设计,做好作业实践分层工作。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比较高,可能不需要太多时间就可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完成作业时会感到吃力,可能会花费更多时间。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进行分层,保证全部学生都可以高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例如,在学生学习《三峡》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布置三项作业,让学生从中挑选两项来完成,同时为作业设定完成时间,比如以1:2的时间完成作业,如果整体作业完成需要30分钟,那么第一项作业的时间应在10分钟内完成,而第二项作业的完成时间在20分钟左右。对于基础组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较为简单的一、二项作业,第一项作业可以设计为简单的背诵任务,第二项作业难度加大一些,考查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而对于加强巩固组的学生,可以选择二、三项任务,他们已经完成课文背诵任务,所以选择适当难度的作业,能够达到强化训练的效果。对于这两组学生,教师都应该要求他们在30分钟内完成作业,做好时间管理,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四)细化作业内容分层,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对作业内容进行分层,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对程度好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对程度一般的学生进行基础的巩固,避免学困生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充分考虑作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作业内容进行合理分层,为学生创造广阔的发挥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般每课设计不少于3个作业(包含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作业量基本上不超过30分钟。难度设计应略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且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空间。

A层学生,设计基础题,旨在查漏补缺,稳步发展。

B层学生要在完成基础作业的基础上,适当选择1—2道提高作业,力争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有所拔高突破。

C层学生可以减少重复性、机械型的作业,应以拓展、提高为主,训练其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的能力。这样,班里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完成作业。

例如,第一类:预习作业分层——预习七年级的字词:

A层学生作业:将生字词抄写3遍,并用本课的1个词语造句。

B层学生作业:将生字词抄写2遍,并选用其中4个词语连词成句。

C层学生作业:将生字词抄写1遍,并选用8个词语写一段话。

预习作业分层——预习课文时分层:

对A层学生的要求:熟读课文三至四次,疏通生字词。

对B层学生的要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

对C层学生的要求:欣赏文章中的精彩文段并写一些赏析性文字。

以预习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为例:

1.用横线划出课文的说明对象及特征。(基础题)

2.赵州桥和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在课文中用横线划出有关句子。(基础题)

3.用波浪线划出课文中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批注它的作用(提高题)

4.根据课文描述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第二类:课后作业分层:如七年级上册散文《济南的冬天》课后作业:

1.将字词表中的本课字词,对你来说比较陌生或者难写的抄写两遍。(基础题)(A组做)2.摘录1—2处你认为描写生动的句子或语段,说说你欣赏的理由。(基础题)(A组做)3.你能给作者笔下雪后的山,配上一幅彩色的插图吗?(提高题)(B组做)4.选择你特别喜欢的一段文字,尝试着把它背下来,并将它积累到笔记本子上。(提高题)(B组做)5.你能仿照这篇课文,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150字左右描写冬天的文字吗?(提高题)(C组做)

又如,学习《小石潭记》这篇课文以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要求,为学生布置以下作业:1.熟练背诵课文,理解文中常用字词含义,总结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2.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此时你正坐在小石潭边,面对此情此景说说你的感受。3.认真阅读《始得西山宴游记》,说出作者柳宗元描绘山水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至少完成其中两项作业,这样既能够保证基础巩固的学生顺利完成作业,同时还可以给能力提升组的学生创新挑战,达到语文能力训练的目的,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五)有效开展作业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双减”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非常重要,教师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不同阶段的学生布置作业,完成作业评价在语文教学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展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有针对性地做好个性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林格伦说:“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在学校内和学校外都会完全拒绝学习。”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制定出不同的个性化评价标准,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作出努力,不断提升自我学习水平。例如,教师在对学困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可以遵循加分制原则,根据学生的完成状况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调动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对中等生进行评价时,教师应遵循“鼓励+批评”的原则,对学生做好的部分进行夸奖,同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在对优等生进行评级时,教师可以采用竞争模式,讓优等生之间进行相互竞争,让他们时刻保持竞争合作意识,在挑战中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作业完成过程的评价,及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科学设计分层作业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创新作业设计形式,探索更多符合“双减”要求和学生需求的作业布置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利《“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布置的现状与策略探究》,《科教文汇》2022年第17期。

[2] 华小钰《“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策略探析》,《读与写》2022年第6期。

[3] 李晓雯《“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布置的现状与策略探究》,《好日子》2022年第36期。

[4] 顾红《“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与实施的探讨》,《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1年第12期。

[5] 林肖永、黄振宇《分类,分序,分层:“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双减布置分层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4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早期教育(2016年5期)2016-08-23 12:05:08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