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渗透策略探索

2023-12-19 13:37:03李源炼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9期
关键词:儒雅传统文化

摘 要:儒雅文化是由儒士或文人雅士创建的一种博学、温文、典雅、优雅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雅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品德修养、人文素养、思想方法为目标的教育。儒雅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具有弘扬民族精神、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等重要作用,并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然而,由于教师与儒家传统文化之间的差距、在常规教学课程中的忽略、当代学生的社会阅历欠缺、流行文化的競争等原因,导致儒雅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难以有效开展。本文探讨了儒雅文化和儒雅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儒雅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现实需求,指出了儒雅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儒雅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有效渗透与运用策略。

关键词:儒雅文化 中小学教育 儒雅教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9.061

一、儒雅文化和儒雅教育的内涵

儒雅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文化传统。它包含了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礼仪习俗、艺术创造等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时代性和人文性。

儒雅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加强和广泛汲取儒雅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情感参与、创新能力等素质。它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认知水平,又要注重传统节日和国学经典的传承和创新。

近些年来,儒雅文化和儒雅教育备受关注,它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对祖国历史和现实的热爱;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他们尊老爱幼、礼貌谦逊、诚信友善等美好品质;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传统艺术、文学、哲学等领域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儒雅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儒雅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让他们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关爱家庭和社会,遵守法律和规则,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经典名著,让学生感受儒雅文化的魅力和智慧,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儒家思想家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儒雅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社会影响,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儒雅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博览群书,开阔视野,勇于探索,不断进步。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儒雅文化中的数理思想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人文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并激发他们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初中科技教育中,可以通过展示儒雅文化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与促进作用,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兴趣与实际需求进行科技创造活动。

它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例如,在初中音乐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儒雅文化中的音乐艺术作品,并结合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分析解读,对传统文化作品进行体会。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观赏儒雅文化中的美术艺术作品,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评价鉴赏,并尝试进行模仿创新。

儒雅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和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建设者。例如,在初中体育教育中,可以通过倡导儒雅文化中的体育理念和精神,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活动不仅是锻炼身体的方式,也是培养气质和品格的途径,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各种体育项目和竞赛。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传授儒雅文化中的心理调节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社会适应能力。

三、儒雅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现实需求

儒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涵盖了礼仪、音乐、诗文、书画等多方面的内容,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在当今社会,儒雅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教师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国际视野的合格公民。儒雅文化强调“仁爱”“忠孝”“义理”“礼节”等道德规范,可以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和责任感。同时,儒雅文化也倡导“博学”“温良”“恭俭”“宽容”等人格品质,可以培养初中学生包容的心态,提高他们与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教师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坚定品格和创造精神的优秀人才。儒雅文化注重“勤奋”“自强”“求实”“创新”等学习态度和方法,可以激发初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促进他们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同时,儒雅文化也重视“诗情”“画意”“音韵”“书法”的艺术表达和审美情趣,可以培养初中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学习兴趣。

面对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但也存在诸多冲突与矛盾的社会变迁过程,教师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传承创新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文化传播者。儒雅文化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根脉和文化基因,它既有历史的积淀和沉淀,也显示出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儒雅文化可以让初中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儒雅文化也可以使初中学生增加对其他文化的认识和尊重,促进他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实现文化共生和共荣。

四、儒雅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儒雅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仁、义、礼、智、信等为核心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儒雅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理想人格和政治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中,儒雅文化却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与儒家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

教师是传播儒雅文化的主导者,他们不仅要在课堂上讲授相关知识,还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展现儒士精神。然而,在现实情况下,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做到这一点。一些教师对于儒家传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甚至有些误解或偏见;一些教师虽然理论上掌握了儒家传统文化,但在实践上却不能贯彻落实,或者与学生之间存在沟通障碍;还有一些教师因为工作压力或其他原因而忽视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这些都导致了教师与儒家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距离。

2.流行文化的竞争

在当今时代,流行文化以其新颖、时尚、多样等特点吸引了大量初中学生的关注和喜爱。流行文化不仅包括音乐、电影、动漫等艺术形式,还包括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信息平台。流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初中学生的娱乐和消遣的需求,但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一些流行文化缺乏深度和内涵,甚至带有低俗、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因素,对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方面造成了误导和冲击。流行文化也容易让初中学生形成一种盲目跟风、随波逐流的心理,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判断和批判思维能力。

五、儒雅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有效渗透与运用策略

儒雅文化指的是当今社会新兴的由儒士或文人雅士创建的一种文化。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言行举止等基本行为道德规范,也反映了博学、温文、典雅、优雅等品质。儒雅文化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那么,如何在中小学教育中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儒雅文化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策略:

1.细心准备,做好儒雅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

要让初中生接受和认同儒雅文化,首先要让他们了解和感受到儒雅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因此,在开展儒雅教育之前,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向初中生普及介绍儒雅文化的基本知识、历史发展、现实意义等,并且结合实际生活、社会热点、名人事迹等进行阐释和引导。

例如,在校园广播、黑板报、网络平台上发布一些关于儒雅文化的信息、图片、视频等;在开学典礼、主题班会、德育活动等场合邀请专家学者或优秀师生进行演讲分享;在课堂上穿插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或不相关但有启发意义的儒家经典语录或故事等。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激发初中生对儒雅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并且为后续深入开展儒雅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让初中生认识到儒雅文化不是一个抽象而陈旧的概念,而是一种与自己息息相关并富有魅力的文化。因此,在宣传过程中要注意突出儒雅文化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与时俱进而不断创新的特点。为了强化宣传效果,教师还要注意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合他们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和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有趣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竞赛、问卷调查等活动来吸引他们参与;可以选择一些贴近他们生活经验、能够引起他们共鸣或者激励他们奋进的案例来说明儒雅文化在现实中的体现和价值。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在宣传过程中培养初中生主动学习和探索儒雅文化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去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撰写文章等方式来增加对儒雅文化的了解;可以邀请他们向其他同学或者教师分享自己对于儒雅文化的看法或者感受;可以指导他们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评价自己或者身边人遇到的问题或者困难,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总之,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是开展儒雅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步骤。只有让初中生真正认识到并喜爱上这种优秀而灿烂的文化,才能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接受儒雅教育,才是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2.耐心雕琢,让学生成为综合发展的儒雅人才

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能,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帮助他们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等方面全面提升。综合发展的儒雅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仅要有广博的文化涵养和气质修养,还要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不仅要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还要有团结协作的人际关系。这样的人才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儒雅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方法。许多古代和现代的优秀作品中,不乏体现儒雅文化精神的文章。例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以及《岳阳楼记》《出师表》《滕王阁序》等名篇佳作。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赏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价值取向,激发学生对儒雅文化的认同和尊重。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儒雅文化,教师还可以结合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分析文章中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人文风貌。例如,在讲解《出师表》时,教师可以介绍诸葛亮为何要北伐、北伐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诸葛亮在军事上和政治上有哪些贡献等内容,从而突出诸葛亮忠君爱国、勤勉奋进、谦虚谨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儒雅品质。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当今社会践行这些品质,并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探究。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便利性。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制作一些有趣而富有启发性的课件或视频,展示儒雅文化在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影响力和魅力。例如,《中国通史》《百家讲坛》《国家宝藏》等节目都可以作为辅助材料引入课堂。此外,教師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在线互动活动或竞赛,如答题、投票、评选等,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参与感和乐趣。为了让学生更主动地探索传统文化,并能够在学习中运用到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或任务,并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或查阅资料来寻找答案或完成任务。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让他们主动参与传统文化的体验和实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培养学生自己去探索传统文化之美的奥秘和价值的能力和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与儒雅文化相关的书籍、杂志、报纸等,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去参观一些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地方,如故宫、颐和园、孔庙等,让他们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氛围和韵味。还可以组织学生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的技艺或艺术,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让他们通过动手动脑的方式体验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

儒雅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契合点。教师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从中挖掘出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例如,《论语》中提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对“友善”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大学》中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对“爱国”等价值观的深刻阐释。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比较分析、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儒雅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和相互促进性,从而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和品德修养。

总之,儒雅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策略,让儒雅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得到有效渗透和运用,从而培养出具有儒雅气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青少年。

参考文献:

[1] 种道选《儒雅教育:给学生一个终生受益的起点》,《当代教育科学》2019年第6期。

[2] 张昭军、王洪义《儒雅教育育人模式的实践》,《现代教育》2019年第2期。

(李源炼,1980年生,男,汉族,广东大埔人,初中语文高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基础教育、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儒雅传统文化
Magnetic-field-controlled spin valve and spin memory based on single-molecule magnets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净心繪歲月 儒雅君子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唐文宗恭俭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