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rora
高中三年,我在“非北大不上”的目标中与自己周旋;上大学一年后,我从因差两分而落榜北大的扼腕叹息和内耗中脱离,在复旦大学这个包罗万象、人才济济的大平台中过上了自洽的理想生活,也渐渐明白了“一个理想的大学,只是人生的一個新起点,而非最终目的地”。
对于高中时期每一次深刻的高分或者粗心的失分,不夸张地说,我基本上都能回忆出是哪次考试,错的是哪一页的哪一道题。比如高一上学期的期中考试,我的成绩排在了班级第一、年级前十,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次的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数学科目在什么题型和考点上因为粗心被扣了五分。我把它概括为“不经意间已经复盘了”的能力。
我深知自己所具有的记忆优势,并充分发挥这种优势,把听课效率拉满。老师讲的每一则作文材料,每一个高级用词,我听过之后便印在了脑海里。如此,当其他同学还在努力背记某个素材的时候,我已经开始理解它的内涵,试图思考能在什么场合下运用它了,也因此我轻松地在语文和英语考试中获得了理想的成绩。
我充分吃到了记忆方面的天赋的红利,但所有天赋都不是百分百的正向赋能。这一优势也让我在一天天无穷无尽的学习任务里不愿意再一步一步钻研到底,且一度认为数学学习靠背题型也有用,便不再想着动脑、动笔将每一道压轴题的思路琢磨一遍。
去年上海的高考政策很特殊,“语数外”统考整整延期了一个月,而在其之前的等级考延长的时间超过了一个月。这就意味着,平常情况下等级考和“语数外”统考之间有一个多月的复习时间,但我们这年不到二十天。又受到“闭关”上网课的影响,我的心态或多或少有些动摇。
在高考之前,因为自己在校内的综合排名一直处于年级前十,加之看到一些原先成绩不如我好的学长学姐最终也逆袭了“清北”,所以我从高一就开始萌生出很重的北大情结。在高考延期的那一个月,这种情结伴随度日如年的煎熬感衍生出了一种偏执而极端的情绪。
那段时间是我从小到大最为情绪化的一段时间,和同学比成绩的胜负欲达到了顶峰。与此同时,难度骤降的卷子和网上教学使得平均分越来越高,方差越来越小,高一高二时一门科目甩开平均分三十分的我面对这样的卷子,基本成绩只高出平均分七八分,甚至有时会因为急于求成,想要快点写那些能拉开分数差距的题目而在基础题上“翻车”。备考的最后一个月,积压的试卷倚叠如山,小测成绩的波动如同家常便饭,稍稍没达到预期水平,我的心情就开始焦虑浮躁。
而这种过分的执念终究成了高考考场上反噬自我的桎梏。高考第一场考的语文科目是我的优势科目,考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下午第二场的数学科目则不然。中间休息的那段时间,我在酒店的床上辗转反侧,不停地计算着数学一科要考多少分才能成功被北京大学录取,就这样我带着把分数看作筹码的心态上了考场,一遍遍重复着“这道题做对了就能多得五分”而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解题本身。最后的压轴题,一道是填空题,一道是选择题,本来中规中矩的题目,因我过分的执念平添了几分难度。
可想而知,最后我的数学成绩远低于正常水平。出分前我都还在算着,语文作文得拿到多少分才能拉回来。对结果的过分看重令我忽略了过程完善的重要性,幸运女神就这样与我擦肩而过——我的成绩和“清北”零志愿批次录取分数线仅仅差了两分,而数学一科不该有的粗心失误就多达十分。
因而,无可否认,在大一刚刚开学的时候,我曾有过一种失落感——我的成绩应当是“清北”的水平,只有“清北”这样的平台才能配得上我的实力,身处复旦大学总感觉欠缺了点什么。而在一年的慢慢适应中,我才认识到自己原来的观点很是荒谬。在复旦大学,高考成绩仅仅是敲开这座学府的敲门砖,而不是自己吹嘘炫耀的资本。同学们各有神通,我身边有绩点超高,所参加的班级活动和学工组织多到飞起,却能把学习和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紊的同学;也有从一开始就定下自己毕业时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目标前进,“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的同学。这样的同学数不胜数,成绩只是他们众多优点中最不起眼的一个。
同时,在这里,我身边同学的努力程度远超我的想象。新学期伊始,通宵教室中就出现了众多孜孜不倦的身影;图书馆永远是一大早就座无虚席,大家都在埋头苦干,奋笔疾书,安静得出奇美好。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年纪里,被这样一个氛围笼罩着,我想要摆烂的心被及时地拉回了正轨。慢慢地,我也在课业不重的时候“泡”图书馆:在人海中抢到一个座位后,拿出一本书、几张草稿纸,为自己和为前途而学的那种纯粹的美好,一时间又回来了。
除此之外,为我的顿悟助力的还有复旦大学的通识课,其充分诠释了“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的内涵。在专业课之外,复旦大学的学子还可以通过通识课接触到各个领域的奇妙知识,深入浅出的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专业课之外的多扇大门,激发了我们多方面的兴趣,也为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提供了更多可能。在大学里,原来课堂不只有作业和考核,还可以拉着手戴着花环载歌载舞,可以畅谈对“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的体会,更可以通过青铜冶炼技术看见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一部分……
如今,我十分清楚,复旦大学仅仅是我未来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始发站点。未来可见、可知、可想、可学的一切太多太多,在这里迈出的每一步都算数。
在故事的最后,我也有一些话想和现阶段不一定能稳稳拿下“梦校”的朋友们说:
首先,兴趣和前途比名校情结更重要。选择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在上面耗费宝贵的大学四年甚至更多,性价比是极低的。如此,你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与汗水去弥补曾经因虚荣心和冲动选择而走过的弯路,当别人保研、留学成功而你还在辛辛苦苦准备跨考时,心态可能会比高考没考上心心念念的名校更为失衡。所以,不如放下种种情结,选择一条更适合自己的路。
其次,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进入大学之后比拼的不仅仅是成绩,甚至可以说,凭借刷题所取得的好成绩能为步入社会甚至职场提供的价值微乎其微。长远来看,更为重要的是人的综合发展水平,看问题的角度和视野,以及在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和阅历。我们更应抓住学校所提供的对自我提升有帮助的那些平台,扎根于现实,最大化地实现自我提升。
最后,时间会冲淡一切。得知自己发挥失常,无缘“梦校”,自然会让人难过上一段时间,但当你渐渐适应大学生活,从高考中脱离,在通识课上大谈诗词歌赋,或是在人才济济的课堂上完成一场精彩的presentation,抑或是在社团里遇上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的时候,这种执念会越来越淡,渐趋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