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探析

2023-12-19 19:56武昌工学院黄文鑫
办公室业务 2023年21期
关键词:师德师高校教师建设

文/武昌工学院 黄文鑫

教师不仅肩负着向学生传递科学文化、经验技术,塑造学生品行的时代重任,还传递着人类文明,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关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他在演讲中尊称老师为“大先生”“引路人”,传递出了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这体现了国家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视,也表明了当前高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的发展方向离不开国家的引导。

一、高校师德师风的内涵及意义

(一)高校师德师风的内涵。高校师德师风是指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的优秀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规范以及健康的思想观念。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师德师风的内涵有很大不同。

师德师风的内涵,首先,是以传道授业为核心。中国人把“道”理解为是世间万物运行和事物发展变化必须遵循某种规律,而教师则是传道的重要媒介之一。自古以来教师就承载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责任。显然,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传道”。其次,以修身立德为关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一名言出自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师的言行举止要起到表率作用,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最后,以仁爱之心为原则。师爱要有仁爱之心,要合理不逾矩地关爱学生。2014 年9 月,习总书记曾对“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进行了强调,指出评价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有仁爱之心。

(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有其现实意义。1.高校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师群体素质。教育是一个国家伟大的事业之一。教师是学生和知识间的传递者,高校则是国家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和推动国家科技不断向前发展的“沃土”。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必须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整个社会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环境。作为培养学生的基地,高校应该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同时作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主力军的教师,应该积极地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努力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有文化、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2]在社会上弘扬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会倒推教师群体提高自身素质。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利于培养优秀人才。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其品行和教学活动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更能维系社会的繁荣稳定。而高校教师无疑是学生成长的标尺,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的除了专业知识,更多的是教师的品行、思想观念和做事的方法,“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3]德才兼备的老师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使学生的素养和才能得到提高,最终才能造福于全社会。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工作内容的重要环节。科技的发展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更便捷,因此,对教师而言,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自觉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高校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大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学生而言,新时代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社会真正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大学生不仅需要有才华,还需要有好的品行,而具备良好师德的教师是学生拥有良好品行的重要条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工作内容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多组织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文体活动,推动校园文化繁荣,以点带面,推动教职工文化品牌建设。高校应多途径、多举措地拓宽师德师风活动的参与面,将师德师风作为职称评审考核的标准之一。高校教师应主动丰富自己的理论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积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为学生前进的标杆。

二、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部分教师职业理念弱化。高校教师职业理念弱化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部分教师理想信念不强。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高校教师的理想信念是高校师德的必修课。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部分高校教师慢慢否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坚持,同时,也不再主动去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丢失了作为教师的基本情操。2.高校部分教师言行不符合社会的私德。社会对高校教师有一种无形的私德感,把教师的道德修养默认为是教师的私德,认为高校教师多是言行举止规范雅正、人格魅力高尚、处事风格表里如一,是具备高知识、高素养的群体。高校教师从业的第一课就是爱岗敬业,这是职业的基本要求,然而,部分高校教师上课就念PPT 课件,下课就和学生断开联系,仅用成绩衡量学生的价值,课上课下言行不一致,缺乏敬业精神,对师德的认知出现偏差,增加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阻力。3.师生间情感链接很弱。高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不同,高校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机会较少,也就很难在知识、情感以及思想层面产生链接。在当下的高校课堂,时有出现当大学生涯结束后,相处四年的师生之间关系不熟络的情况,教师与学生的情感链接很弱。

(二)缺乏完善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机制的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1.高校并未有明确的师德师风建设职能部门。高校的常规职能部门,如教务处、人事处、组织部、宣传部等,主要履行的是维护学校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管理或监督职能,且各个职能部门之间衔接不够密切,往往各司其职。因此,即使倡导落实师德师风建设,没有明确的师德师风考核部门,也容易影响师德建设的整体效果。2.在教师的师德师风考核方面,缺乏完善的考评方式。“当前形势下各大高校更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而对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不做硬性要求,也缺乏鼓励教师社会服务的平台和措施。”[4]一方面,在教师师德师风的考核方面,主要考虑教师的教学水平,没有明确可量化的标准去考核师德师风,传统考察师德师风的形式偏陈旧、考评层次单一、考核结果形式化。另一方面,在职称评审和年终考核体制上,高校更偏重于选拔科研成果丰厚的教师,较少对师德师风进行考量。

三、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需要在理念上倡导师德师风教育,在制度上强化师德师风规范,在实际中积极落实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共同努力,增强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专业化和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化。1.教师职业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水平越高,在教学和科研过程输出知识的质量就更高。在“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上的慕课、在线课堂、云课程等各种形式的学习平台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一些努力钻研知识的学生,知识储备甚至超过了其任课老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保持时刻学习新知识的态度,努力更新并提高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成为学生的引路人。2.高校教师要将“教好书”作为基本要求,没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很难有教师教学知识的广阔和厚度,通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水平,打牢“教好书”的地基,同时,“教好书”也是教师师德师风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教师要把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职业理念,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地打磨自己的教书水平,利用各种学习渠道去沉淀理论知识,在提升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还要注意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加强自身的德育教育,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和修养,在课内外用自身的道德修养特质,推动立德树人的建设。3.引导和激励高校工会创造各具特色的工会文化。高校可以依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制定符合自己学校特色的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在措施中着重强调要努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在高校培养出一批拥有良好师德的教师。通过工会把师德建设、青年教师培养、全民健身与教职工的需求有机结合,并组织省级科教文卫体工会职工文艺汇演和文化体育活动,增强工会的感召力和向心力,营造文明和谐的师德师风校园文化氛围。

(二)推崇教师关爱学生的理念,促进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1.教师关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深挚情感,更是加强师德的灵魂。不健康的师生关系,其根源在于正确师爱的缺失。因此,为了推进高校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教师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开展教学活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高校教师要将学生放在第一位,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学生,尊重学生的价值、尊严、个性和自主性,尊重他们的人格、感情,教师还应主动加强与学生的联系,积极与学生保持沟通。一名好的高校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到被尊重,使学生在课内外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还要告诫学生自尊自爱,并用言传身教的方法教育学生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好老师应该懂得既尊重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昂首挺胸,又通过尊重学生的言传身教教育学生尊重他人。”[5]在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要认真严厉地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要宽容和谅解学生,督促学生积极改正。2.教师关爱学生的前提是守住底线。《大学》中强调:“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高校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应主动关爱学生,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在关爱异性学生时行为举止不能轻浮暧昧,要守住“红线”,不能越过正常师生关系的边界线。因此,高校教师要时刻保持警惕性,坚守职业操守,严格把好师爱的边界线关口,这样才能以身作则,推动高校师生关系的健康化,并在健康关系的基础上培养出师爱的厚度和纯度。只有这样,高校教师才能真正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三)倡导高校教师常态化的社会服务意识。1.要加强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意识。一方面,要积极调动高校教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鼓励教师将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进行结合,提倡高校教师进行社会化服务,例如,疫情防控期间,多数高校呼吁教师自觉自愿加入社区防疫队伍做志愿者。另一方面,引导教师自觉地将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在社会实践中去充分运用教学与科研的理论成果,使教师的理论知识最终服务于社会。2.高校要打造利于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的社会氛围。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是高校教师进行社会服务的“助推器”,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同时,国家在制度层面上要保障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意愿得到落实。高校可加大教师的师德师风评比的权重,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师风提升活动,对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出硬性要求,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搭建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平台。高校可将教师的社会服务水平纳入教师的师德师风年度考评中。将社会服务的贡献力与职务晋升挂钩,并用制度来规范社会服务的标准,用制度的引导促使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教师从要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到愿意去提高师德水平,并且愿意在社会服务实践中践行自己的理念。

四、结语

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和营造良好的高校师德师风氛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需要学校、家庭、学生、教师、社会等多个群体的共同努力。在多方合力下,高校教师应自觉把拥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当作理想信念,并积极内化为自身的责任意识,实现师德师风建设目标。

猜你喜欢
师德师高校教师建设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