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婷
(桂林旅游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的体现,也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因此,以文化为中心的产业发展对一个国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建设目标[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到使文化产业 “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
作为老牌工业城市,柳州市的工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化工等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柳州市要不断进行行业转型和升级,而城市的升级,本质是文化的进步,城市的兴盛在于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在于文化,归根结底在于思想创新[3]。工业化思维的发展方式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4]。按行业分类,主要有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文化服务业;按照活动分类,主要有文化核心领域和文化相关领域,即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文化娱乐休闲服务和文化辅助生产及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文化消费终端生产。
文化产业同时具有市场和社会效益双重属性[5],因此文化产业发展除了追求经济效益之外,也要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下人们的文化需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文化产业对创新文化导向产生积极影响,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不可盲目追求效率而忽略质量。
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而工业在城市发展中仍占最重要的地位。2021年柳州全部工业总产值为4 457.91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6.10%,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04家,总数达1 129家。工业总产值超亿元企业386家,超百亿元7家[6]。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的遗存,包括车间、厂房、矿区等生产储运设施,及其与之相关的生活设施、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等物质遗存,以及生产工艺知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非物质遗存。工业遗产转型的矛盾在于有效利用闲置土地和深挖工业遗产历史文化价值,目前柳州工业遗产的改造开发基本模仿北京798艺术区,以工业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的方式进行,如前身为电子管厂的石尚1966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园、柳州印刷厂改造而成的印刷设计创意园、柳州市第三棉纺厂改造成的柳州工业博物馆。
柳州文化遗产丰富,在博物馆建设上有着先天的资源优势。截至2022年底,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有11处、自治区级30处、市县级136处,未定级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45处(其中26处已公布为柳州市历史建筑)[7]。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个、自治区级104个、市级 206个;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5名、自治区级115名、市级247名[8]。柳州共有各类博物馆61家,数量为全区博物馆总数的三分之一。柳州工业博物馆为全国第一家城市综合性工业博物馆,收藏、展示工业文物实物6 300多件(套),文献资料和图片、影像资料30 000多件[9],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国家二级博物馆,并入选为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为中国第一座洞穴博物馆。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柳州的螺蛳粉成为讨论最热烈的“网红食品”,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流量。后疫情时代,政府抓准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复苏时机,将柳州打造成“网红城市”。2022年上半年柳州接待国内外游客2 675.80万人次,产生旅游消费311.73亿元[10]。2023年上半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 381.59万人次,接待入境过夜游客0.8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445.97亿元[11]。游客总量同比增长64.00%,旅游消费同比增长43.00%。而疫情暴发前2019年上半年柳州接待国内外游客为3 501.72万人次,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1.89万人次,旅游总消费额为417.17亿元[12]。通过疫情暴发前后数据对比可知,2023年因“网红城市”打卡而来的游客明显增多,但消费水平没有明显增长,其原因一是后疫情时间游客消费能力下降,二是文旅消费产品不够丰富。
柳州以“工业+文化”为特色理念,融合科技、汽车、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依托优越的工业基础,建设了柳州菱动汽车文化创意产业园。此外,柳州772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新媒体背景下,以电商直播和短视频的方式,赋能文化产业,通过网络在各种不同移动终端设备传播数字化的文化遗产、数字艺术品、数字音乐、数字游戏等,并开展互动,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其他形成园区式发展的还有东方梦工场——柳空文化艺术创业园、石尚1966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23°文化创意产业园等。
柳州市区周边多条少数民族风情特色旅游路线塑造特色文化品牌。三江侗族自治县具有毗邻桂林、贵州、湖南的区位优势,有利于三江侗族自治县成为桂湘黔三省旅游集散中心。目前已经有程阳八寨、侗天宫等侗族文化核心旅游产品,以及梦呜苗寨、风情苗乡等苗族文化旅游品牌,《苗魅》《坐妹·三江》等5个广西特色旅游演艺项目,以及中国(柳州·三江)侗族多耶节、中国·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等节庆文化活动。以融水“百节之乡”为核心打造“中国大苗山”品牌。除此之外,还形成了窑埠古镇、月夜侗寨等一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文化产业基础薄弱,高质量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柳州的文化产业规模较小,文化产业基础相对薄弱。2021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56%[13],而同年,柳州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52.35亿元,占GDP比重仅为1.71%,远低于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GOP占比。由此凸显出产业链不完善,大数据分析师、创意设计、艺术表演等领域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等问题。相比于一线城市,柳州的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先进的技术和专业人才支持。
文化产业政策和资金支持不足。财政政策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先后出台了各种政策,对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起着指导作用。而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场地建设、设备购置、艺术家培养等方面。文化产业政策和其他传统政策有所不同,在文化主体多元的情况下也要顾及各要素之间的融合创新,从而激发新兴消费。然而,柳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各方面都相对有限,对文化项目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在于共享。”[14]从目前所具有的其他产业优势看,柳州有钢铁、食品、汽车、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并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同时,柳州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从文化产业内部看,目前柳州的文化产业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形成了几个文化产业园区。但园区内部各个主体之间缺乏配套协作及资源共享,单打独斗的情况较多,无法形成相互促进的发展局面。文化产业内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度较低,很多优秀传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活化和共享,暂未形成“文化+其他产业”的新业态模式,没有充分发挥好工业、旅游业等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限制了柳州文化产业多元化的发展。
在文化产业中,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因素,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科技的融合能够推动整个文化产业升级,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然而,柳州的文化产业在内容和形式上独特性不够突出,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缺少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意,这导致柳州的文化创意产品缺乏竞争力,难以脱颖而出。在数字文化产业融合方面也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和合作平台,数字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领域的融合发展相对滞后。缺乏跨界合作和资源共享的机制,制约了数字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
首先,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力度不够大。柳州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和民族特色,目前已形成多个民族风情旅游景区,但在文化品牌建设方面尚未形成较大影响力,相比广西其他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区,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也不够强,未能有效展示和传承柳州的独特文化魅力。其次,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仍面临挑战。柳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较多的少数民族群体。但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存在着传统文化衰退、语言失传等问题,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机制来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最后,乡村振兴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融合不够紧密。柳州拥有丰富的乡村资源和民俗文化,但乡村振兴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融合度不高,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的途径和机制。
工业遗产目前模式较为单一,基本上是“工业遗产+文化创意”,在文化和工业要素挖掘上不够深入[15],目前除了工业博物馆,其他文化产业园区还未形成文化旅游目的地,参观人数有限。因此,工业遗产利用率不高,没有体现出柳州的工业优势。
柳州在2023年上半年以螺蛳粉出圈,成为新晋“网红城市”,大量游客为了一碗粉而来到柳州,同时选择参观博物馆、民族服饰旅拍、参观程阳八寨等文化相关的活动。旅游业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宣传平台。相关的文化活动虽然吸引大量“网红”博主和游客关注柳州文化,但文化市场主体活力不足、文化内容的竞争力不强、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和质量效益不突出等,造成文化产业没有为旅游业提供更多的文化体验和创意产品。文化产业在与“网红城市”结合时,创意设计或者文化创意产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不足,导致柳州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在与“网红城市”结合时,缺乏有效的协同发展。如果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不足,双方就难以实现互补和共同发展。
打造现代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实现高效的资源配置率,撬动社会资本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规模,都需要在文化管理的制度上进行创新。出台文化人才引进、税收、财政、金融方面的专项扶持政策,针对不同文化领域,如文创、动漫、数字、文旅融合、艺术等,出台具体管理办法,积极探索适合柳州的投融资体系,拓宽文化企业股权融资渠道。培育文化龙头企业,鼓励企业探索区域化、特色化的新型发展模式,引导企业在数字技术研发创新、科技人才吸引上起带头作用。鼓励银行持续加大对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文化企业的信贷投放,积极运用信贷政策再贷款工具。利用政府采购、发放文化消费券等方式激发文化消费活力,培育新型文化消费模式。完善文化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防止垄断行为的发生,推进文化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水平发展。
“促进文化与科技和制造业融合创新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支撑。”[16]实施“文化+”渗透性融合战略。由国家历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占比构成可见,文化产业占比往往较低,单纯依靠文化产业无法形成经济支柱性产业,而将文化与其他产业结合,延伸文化产业链条,突破文化自身的边界,有利于催生新业态,从而产生新技术、新品牌、新价值形式,创造新消费模式。利用柳州已有的制造、汽车、饮食、旅游、自然资源优势,用文化融合赋予新的意义,整合原有的技术、资源、功能、空间、人才等,从而打造工业遗产、工业旅游、文化制造业、非遗文创制造业等。
以汽车、冶金、机械为三大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推动了柳州经济的全面发展。利用成熟的工业化思维发展文化产业。工业化思维具体指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和效率化。借鉴工业化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速度,降低成本。新一代信息技术下的以数字经济为底座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共享面广、复制率高、低成本获取等特征,“工业+文化”的不同要素之间的联动,激发更多资源,创新文化消费模式,从而加快文化产业的变革,有利于塑造一批柳州独特IP并加强市场转化。目前772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已有各类电商真人和虚拟直播,可以通过平台打开本地品牌直播、非遗直播、博物馆直播等新型的文化消费,探索丰富的文化体验,可在此基础上开发虚拟沉浸式文化体验产品,打造一批国家文化和工业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同时加强文化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支持利用工业遗产旧厂房、仓库等存量设施或用地发展文化产业。
各个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都有自己的模式,模式的复制和套用必将带来同质化,失去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因此要因地制宜建设具有代表性和竞争力的柳州区域文化品牌。通过加强文化创意设计、提升文化产品质量,打造独特的文化形象,提升柳州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须以人为本[17]。柳州有壮、侗、苗、瑶等多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民俗、传统技艺是区域特色,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建立相关人才培训机制和交流平台,加强乡村振兴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融合。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人文和历史资源,推动乡村文化旅游、研学、乡村手工艺品制作等产业的发展,激活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激发乡村文化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文化品牌、少数民族文化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和传承,推动柳州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繁荣。
工业城市向“网红城市”的转变,柳州取得了成功,而打造“长红城市”,需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文化是一座城市强大生命力的源泉,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是城市经得起时间和市场考验的前提。
挖掘柳州独特的文化资源。旅游“网红城市”可以通过发掘本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包括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历史遗迹等,打造吸引人的旅游体验和内容。将这些文化资源融入旅游景点和项目中,使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了解和感受当地的文化魅力。
宣传文化创意产品。文化产业可以创作和推广各种与旅游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如纪念品、手工艺品、时尚设计品等。这些产品可以将当地的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使游客在购物时更容易选择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促进文化产品的销量和推广成效。
主题活动和节庆活动。旅游“网红城市”可以结合当地的传统节庆,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和文化庆典,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通过这些活动,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体验与文化密切相关的活动,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打造工业文化街区和创意园区。可以规划和建设工业文化街区和创意园区,集聚文化产业和旅游资源。这些区域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包括艺术展览、创意设计、文化表演等,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引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营销。旅游“网红城市”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营销手段进行推广和宣传。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虚拟现实等媒介,展示旅游景点和文化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和参与。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造文化产品在线销售和推广渠道,扩大文化产业的市场覆盖范围。
本文以老牌工业城市柳州为例,讨论了柳州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路径。柳州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基础薄弱、资金不足、区域性特点不强、产业融合度低、数字产业融合的协同机制不够完善、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仍面临挑战等问题。柳州的工业发展仍具有较大活力,将工业活力注入文化产业发展,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工业化思维为文化产业的转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因此,本文建议在政府引导下,以科技为动力,融合自身区域性优势,加强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激活市场主体,培育文化消费的新模式和新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创新,以提升柳州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