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色美术经典作品《最后一根钢梁》

2023-12-18 13:31张吴涛张丽
美与时代·下 2023年11期
关键词:文化强国

张吴涛 张丽

摘  要:武石代表作《最后一根钢梁》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国家对外形象的精神符号之一,同时,也在对外输出国家形象和价值观、美学、思想表达方式和审美趣味。一方面,抽象的价值观和审美需要通过视觉艺术这种国际化的图像语言进行传播;另一方面,视觉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感性化的价值判断、思考方式和社会美学。国家形象输出,不是直接的意识形态诉求和政治形象,首先是一种“怀柔”意义上的自我革新、生活方式和物质文化进步。

关键词:红色美术经典;文化强国;图像语言;价值形象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时尚艺术研究中心2021年度基金项目“红色文化在时尚产业的应用研究”(IFA-2021-05)研究成果。

武石①与国画大师齐白石家乡毗邻,7岁时在私塾学堂目睹白石老人挥毫八幅条屏[1],自幼种下创作基因,其名为石,也是深受白石老人影响。之后就读长沙华中美术学校和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专精研修美术。1934年,时年22岁的武石被列入学校春季学期学费“全免费者”②,师从潘天寿、吴茀之等先生研习中国画。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化传播形式普遍受旧中国方言障碍和文化普及程度的影响,绘画的传播潜力便格外凸显。由于创作媒介的易得性和作品的可复制性,木刻版画成为当时文化传播媒介的不二之选。

毛泽东同志重视革命绘画,1926年4月,他谈及当时宣传工作的问题“偏于市民,缺于通民,偏于文字,缺于绘画”,认为“中国人不识字者占90%以上……图画宣传乃特别重要”。在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他也阐发了对“美术”的认识:简单的标语、图画和讲演,使农民都像是进过政治学校一样,宣传收效非常之广且速。

广泛开展工农运动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首要任务,“革命美术”应运而生。作为左翼美术家联盟③的一员,武石将艺术创作与战斗生活紧密结合,以木刻刀和画笔为武器,创作出大量鞭挞侵略者、反映民族苦难和社会黑暗的作品,讴歌了中华儿女民族精神。

20世纪中国美术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现实主义美术创作观念的确立,造就了“革命美术”的深刻性。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将两个文艺命题摆到台前:一是“革命的文艺为什么人?”二是“艺术创作的源、流是什么?”毛泽东在《讲话》中回答了前者:“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而关于后者,毛泽东提出“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号召“为人民大众”的文艺创作方向,坚持“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源泉”的文艺观,奠定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美术建立与发展的基本遵循,深刻影响了壮年时期武石的创作主题转变。

新中国版画在50年代发生了审美转向:刚健质朴、明朗欢快的审美品格形成时代人文风貌,成为社会主义美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石的作品充分体现了“笔墨当随时代”④。四十多岁的武石创作了大量反映新中国建设的作品。这些作品发掘并描绘现实主题,塑造并展现新时代的工农兵形象,是美术家与自身所处时代语境中的社会主体产生精神与思想共鸣的成果,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即“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激励与鼓舞劳动人民”主张的具体实践。

一、《最后一根钢梁》的价值和意义

武石同志创作的《最后一根钢梁》(如图1)成为国家形象的精神符号,向世界昭示着新中国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如图2),是天堑变通途,沟通我国南北的重大历史宣告。

这一转变是新中国的崛起及其面向世界的实力展现,是对外输出国家形象和价值观、美学、思想表达方式和審美趣味,在这个意义上,不仅抽象的价值观和审美需要通过视觉艺术这种国际化的图像语言进行传播,并且视觉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感性化的价值判断、思考方式和社会美学。

对外输出国家形象,不是直接的意识形态诉求和政治形象,首先是一种“怀柔”意义上的自我革新、生活方式和物质文化的进步。

武汉长江大桥把民众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认同融为一体,成为国家符号的象征之一。皮尔斯(Charles Peirce)认为:“符号把某种事物代替为它所产生或它所改造的那个观念,它是把某物从心灵之外传达到心灵之中的一个载体。”[2]因此国家符号以象征作用为纽带,整合社会成员的力量,赋予其集体主义的内涵,让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重新展现生机。

1957年《最后一根钢梁》在《人民日报》发表,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1958 年这张作品(如图3)在苏联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上展出。苏联人民艺术家柯年可夫致词并强调:“我们的艺术是为人民创造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国向国际友人展示这张作品,并借此传递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生机和力量[3]。

1977年,由文化部主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5 周年美术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张作品再次入选参展(如图4)。武石的创作深刻把握时代主题,深挖民族复兴的核心理念,将作品写到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二、《最后一根钢梁》创作的历史背景

《最后一根钢梁》成为国家形象的精神符号,与建设长江大桥的战略意义有关。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江,长江大桥落成前,长江上没有修建过一座桥梁。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粤汉铁路也在修建当中,建桥跨越长江、汉水,沟通京汉、粤汉两路的构思即为各方所注。张之洞首次提出在武汉建立长江大桥上沟通南北铁路的设想。1912年5月,詹天佑在规划武昌火车站(通湘门车站)时提出“预留出与京汉铁路接轨出岔位置”的设想,希望借此改变货物运输只靠舟船摆渡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一改旧时渡江难的局面,1949年9月,李文骥、茅以升等桥梁专家向中央提交了《筹建武汉纪念桥建议书》,提议建设武汉长江大桥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纪念建筑”。当月,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这一议案。新中国成立前夕,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这一千年梦想被正式提上议程。

1953年4月1日,周恩来批准成立武汉大桥工程局,负责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与施工。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突破了多项工程技术难题,建成通车,成为中国桥梁工程史上的里程碑(如图5、图7)。仅用了两年零一个月就顺利竣工,这也是新中国建设欣欣向荣的历史图景(如图8-13)。

庆祝长江大桥通车 大桥牌商品联合介绍

武汉长江大桥铁艺护栏雕花图案的总体设计由武石与同为湖北美术学院(原湖北艺术学院)教授的张朗一同担任。此次设计采用镂空剪纸的方式进行构图,图案纹样多是民俗故事或寓意深远的吉祥题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图9-10)。装饰设计独具一格,很多细节设计被奉为经典,沿用至今。

大桥的形象在时代作用下化作视觉文化符码,通过集体意义的感召驱使人们通过“影像”与大桥“产生联系”,从而获得文化归属感与时代认同感。当时来大桥留影的人络绎不绝:“恰逢五一和十一假期,每个摄影点都会排起长队。”[4]1958年末,雷锋被鞍山钢铁录用,辗转鞍钢途中,特意在武汉停留,参观了长江大桥,并与其合影⑤。为了表达对大桥的热爱与纪念,给新生儿起带“桥”的名字也成为潮流。据《人民日报》在大桥通车后第二天的报道记载:“龟山脚下的一个派出所里,两年来就登记了两百来个这样名字的婴儿。”[5]建桥的职工们都以用“桥”给子女命名而感到骄傲和自豪[6]。

三、《最后一根钢梁》的美学赏析

《最后一根钢梁》以仰視角度描绘了武汉长江大桥竣工场景。黄金分割⑥的构图形式,叙述了万里长江第一桥飞跨南北、公铁双层两用一体的壮丽工程场景,以红黑为主色调,用套色木刻技法,表达了竣工欢庆场面,简洁明快,激动人心。

这幅作品区别于写生和照片描摹,是先从大量手稿速写中选取、谋划并经营位置,经重新构图、组织与搭配后的情感表达。这是武石的创作习惯:通过眼睛的观察和对组织画面的精准判断,摒弃相机式的定格重现和制作,用充盈情感的画面表达来代替现实场面的枯燥呈现。

画面中,江水汹涌澎湃,桥墩和钢架支撑着施工中的桥面,吊车将最后一根系着红色飘带的钢梁安装上桥。桥面上立体交叉的钢梁和支架,纵横交错的笔直线条透视,工业化的构造形成了画面的结构与节奏感。用形式感强烈的视觉语言,表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壮举,以“气魄大而有感染力”闻名。

通过对画面构图的视点研究,发现其创作视点不在江岸上(如图14),画面描绘的是中间合拢部分,仰视的角度应该在江面的中心位置上(如图15)。武石在大桥建设期间多次划着小渔船,围绕着长江大桥在水深流急的水域上进行写生采风,了解大桥的结构,寻找最能表达内心感受的视角和场景(如图16-17)。

在速写的场景中,可以看到建设大桥时的画面,塔吊、轮船、多工点齐开,从图18中“大干社会主义”的标语可以感受到新中国在工业文明转型期的激动之情。

描绘长江大桥建设过程和场面的速写,均为了在诸多的场景中寻找一个最能具有代表性的视角,表达内心自豪感受,同时,作者将长江大桥的结构和比例关系谙熟于心,从远景、中景、近景、特写中反复推敲酝酿,成竹于胸;又通过水墨和淡彩进行了写生记录,综合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视觉手法。这种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去粗取精,因为绘画作品的表达方式要比摄影更加精炼聚焦,抛却了真实物象的芜杂,取舍斟酌,凝练转化,通过意象构图,更易感知艺术家所注入的情感,通过真切的笔触去感知并读懂艺术家心中的时代画面,把人拉回到当年的场域和语境,与现场的建设工人、战士进行了一次对话,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是一种至高的生命体验(如图18-31)。

在图23-31的现场写生中,可以见到创作《最后一根钢梁》的素材痕迹。图26的写生画面几乎已经接近《最后一根钢梁》的构图视点了,在江面上描绘仅剩两个桥墩快要接拢的场景。透视、比例和桥梁结构准确,可见武石已通过多次写生,熟知桥梁结构。图27中可以看到建设工人安装米字钢梁的细节特写,图31已可以见到《最后一根钢梁》中钢梁与彩带的影子了。图18、19、24、25、26、27、28、30写生如同日记,记录工人们难忘的劳动瞬间。

1954年至1956年间,长江大桥建设工程进入关键时期,全国各地人力、物资汇聚武汉。王秀峰是长江大桥最后一根钢梁的吊工,据他回忆:“悬吊机吊着钢梁,上面扎着两个大彩球。当时,最后一根钢梁一落下,稳稳当当,底下立刻掌声热烈,锣鼓喧天。”

中武石现场写生 水墨速写稿   武石现场写生 水墨速写稿

《最后一根钢梁》的画面尺寸为81cm×53cm,画幅不大,通过局部特写和强烈的人与桥比例关系,平静含蓄地表达着内心的自豪,真诚平和地献礼祖国伟大工程,这是艺术家的人文修养和造诣成熟的表现。

从画面上看,大桥的主体结构清晰,通过线条和阴影交代了大桥的混凝土钢架结构和比例体积,粗壮的桥墩高高耸立,雄伟的桥梁跨度与轮船形成对比,人民对大桥胜利合龙的期待跃然纸上。套色上采用红、黄、绿、橙、黑色进行了多次套版,颜色与结构紧扣,刀笔肯定,骨法用笔,层次分明,画面与留白的部分各占1/2,通透且气韵生动,这是国画中谢赫六法⑦的集中表现。

观赏这幅版画作品时,视线沿线条移动,捕捉画面中每组相邻要素间的瞬时关联与变化。桥面上吊装机械顶端飘扬着鲜艳的红旗,最后一根钢梁系着红飘带,在塔吊的吊装下缓缓落入预定装备位置,桥上的建筑工人挥动着胜利的双手。两年多紧锣密鼓的建设,各种的艰辛化作当下高光时刻,版画作品记录下载入史册的一幕。坚定的线条和大量直线的运用,将大桥的气魄和雄伟呈现出来,红色的飘带彩旗将欢庆的气氛烘托出来,刚柔并济地表达了武石同志面对这个如愿盛世的喜悦和憧憬。

吊装机在画面黄金分割点位置,如一只巨手搭建历代居民的期盼,从此天堑变通途。江面远景中的轮船仿佛已经成为过去,一个崭新的桥梁时代即将到来。翻涌的江水占画面比例较少,已然成为画面的底色,预示着中国人民通过努力有了克服自然险阻的力量。

机械设备工作升起的阵阵青烟,如同人间烟火一般温暖着画面外的观者,这是生活的气息,这是工业时代的象征,这也是热火朝天的干劲。

复杂有序的桁架,错落有致的机械臂点缀画面,外露的机械美学与结构美学,偏重强调逻辑性、流程、机械设备、技术与结构和形式的运动性(流动性),外露的金属骨架效果和大桥钢构的形态,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官体验。工业时代的气息宣告着中国现代文明的到来。

画作完成后,武石同志与辛克靖⑧先生分享了创作感受,让人体味到武汉人民的精神气。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工业建设和综合国力的体现,是新中国工业水平的见证,特别是桥梁建设工业达到新高度的见证。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给予了全国人民信心和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力量,展现了党带领人民所创造的奇迹。

四、结语

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党的二十大以来,“文化强国”在我国国家文化战略中的地位愈加突出。武石同志的绘画中,多少事如急电流光,当时是现实,今天是历史。其景其事,其史其人,无不令我辈慨然,并为新时代艺术创作指明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在我党发展建設的历史时期,总有一批如同武石同志一样的艺术家们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创作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这是武石同志和一代艺术家的历史印记。让现实主义精神、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让人们感受光明、美好,体味真、善、美,看到希望、梦想就在前方。这些绘画题材都是最生动的教科书,铭记历史,教育后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常读常新。

注释:

①武石(1912-1998),原名冯子树,湖南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的美术家、艺术教育家。湖北美术学院教授。

②参见《申报》1933年2月11日第16版刊载之《上海美专开学礼》。

③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简称“美联”。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美术工作者团体。1930年7月成立于上海。“美联”在团结进步的美术工作者,宣传无产阶级文艺思想,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实行的文化“围剿”等方面,起过积极作用。1935年中国共产党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全国出现联合一切抗日力量共同抗战的新形势,在这种形势下,于1936年初,“美联”宣布自动停止活动。该社发表的《时代美术社对全国青年美术家的宣言》明确地提出了美术的阶级属性命题:“我们的美术运动,绝不是美术上的流派的斗争,而是对压迫阶级的一种阶级意识的反攻,所以我们的艺术,更不得不是阶级斗争的一种武器了。”

④“笔墨当随时代”是清初画家石涛的名言。全文是“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画如初唐盛唐雄浑壮丽;下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洒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

⑤根据余启新在《武汉长江大桥故事》中的描写,雷锋当时站在江边仰望着大桥,神情庄重地指着大桥说,下层铁路桥是钢铁造的,上层公路桥也是钢铁造的,“这需要多少钢铁呀!”。

⑥黄金分割法也称为中外比,指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所以也称为0.618法。这个数值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诸如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而且在管理、工程设计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⑦谢赫“六法”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最早出自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

⑧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原教授,著名作家、书法家、原河北省省长、省委书记李尔重同志撰文《正是丰收时节——读辛克靖画作有感》称:“是天人融汇的山水画,达到了‘咫尺涵千里的境界,每幅画都是高低错落,层次分明,闲静中见盎然之动,素淡中蕴色彩之鲜,有限界内包含无限界外。”

参考文献:

[1]王春法.烽火艺途 武石艺术[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9:7.

[2]皮尔斯.论符号[M].赵星植,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49.

[3]力群.“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巡礼[J].美术,1959(2):2-4,21-29.

[4]刘宇,刘梦盈.大桥[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315.

[5]曹葆铭.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的标志 欢庆长江大桥落成通车[N].人民日报,1957-10-16(4).

[6]郑明桥.记“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下)[J].武汉文史资料,2018(3):10-14.

作者简介:

张吴涛,博士,湖北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视觉设计艺术、文化产业管理。

张丽,武汉设计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视觉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视域下国家话语能力的建构
论实现中国特色文化强国之梦的三大基石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文化强国建设下《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的意义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有哪些主要特征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
“一带一路”文明圈建设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