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业观察中助推课程发展

2023-12-18 01:50张倩怡
教育界·A 2023年33期
关键词:游戏材料项目课程观察

【摘要】课程游戏化改革的第二步支架要求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其中包括观察、記录、评价幼儿发展和进步情况的能力。文章以项目课程“滤水净化器”为例,探究运用叙事性观察和非叙事性观察手段来观察、记录和评价幼儿学习情况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观察及反思来推动幼儿学习经验的“加深”与“变广”。

【关键词】观察;项目课程;游戏材料

作者简介:张倩怡(1996—),女,江苏省昆山市柏庐幼儿园。

观察是教师获取幼儿真实活动状态和学习需求的关键手段,是教师有效进行教育干预和教育支持的基本前提。本文以幼儿园项目课程“滤水净化器”为例,阐述如何运用观察手段构建能够引发幼儿深度学习的项目课程,以期使幼儿获得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一、基于观察,生成课程—洞察幼儿的游戏兴趣

虞永平教授指出,课程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儿童是课程的起点,而观察就是了解儿童的起点。发展适宜性课程的设计需建立在了解幼儿的需求、兴趣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这是生成课程的第一步。在项目课程生成的过程中,笔者将观察作为推进课程发展的主要手段。

(一)观其行,捕捉游戏行为与热点

四月的柏庐园落英缤纷,一场春雨打落了一地的樱花,星星点点的樱花飘落在水池中。在一次玩水的过程中,小j把中班小朋友种的土豆打翻在了水池里,这下水池里混着花瓣、泥土和树叶。

观察:小w看到水池脏了 ,大声说道:“小j!你把水池都弄脏了!”小j看着小w,没有说话。笔者马上问:“水池脏了该怎么办?”小w说:“要把水池清理干净。”幼儿们开始行动。小w、小d、小a和小c拿着水桶,进入水池中,弯腰把漂浮在水面上的花瓣一片片捡进桶中。清理水池的工作持续了五分钟之后,水面上还是有很多花瓣。小d说:“好累呀,这里的水还是好脏。”小c说:“这根本捡不干净嘛,就算花瓣捡完了,还有这么多泥,怎么办呀?”小w说:“有没有什么工具可以帮忙?”听了小w的提议,幼儿们开始寻找工具。

分析:小w看到水池被弄脏之后,马上就大声责备小j,这和她的性格有关。同时,小w知道要把水池清理干净,说明她是一个比较有规则意识的孩子。四个孩子能够合作清理水池,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并且能够坚持一定的时间,体现出他们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和毅力。当遇到问题时,小c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而小w能够想办法解决问题,体现了他们具有一定的问题解决意识和能力。

由于户外活动的时间有限,在游戏结束时,幼儿们没能将水池清理干净,小w等几人倒是从材料框中找到了几样可以用来清理水池的工具。在游戏分享环节,小w和小d主动分享了当天的游戏过程与发现,幼儿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项目活动逐渐从“清理水池”发展到“过滤水池”。

[基于观察的支持]

活动从一名幼儿的无心之失开启,由几名幼儿的小范围活动慢慢发展为全班幼儿的大范围活动,这少不了教师对“过滤水池”这一游戏生长点的推动与支持。教师引导幼儿针对各种问题展开积极讨论,使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投入有目的的探究活动中。接下来,教师为后续的活动预设并准备了必要的操作材料。

(二)观其境,盘点幼儿经验与兴趣

通过游戏前的谈话、游戏中的记录和游戏后的梳理,笔者了解到幼儿在纵向发展轨迹中已经获得的主要经验,掌握了幼儿大致的兴趣倾向,并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分析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可能性,提炼核心经验,解读和梳理项目课程蕴含的教育价值。

二、基于观察,推进课程—助推幼儿的自主学习

观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教师要将注意力放在观察目标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实际操作和互动过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笔者利用观察的方式了解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分析其学习需求,及时调整课程,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支持,从而推动课程的发展。

叙事性观察是一种较常用到的观察方式,具体包括轶事记录(一种简短的观察记录方式)和持续性记录(一种叙事性的、开放的、时间较长的观察记录形式)。笔者结合这两种观察方式,记录了项目课程“滤水净化器”的整个过程。

(一)思其行—调整材料,隐性支持

为了更好地观察实验的变化,幼儿将一杯泥沙水带回班级里,并且在科学区找到了一些过滤材料。

观察:小y和小t在科学区进行实验。小t拿出漏斗和量杯,把石头放进漏斗,然后一下把水全倒进漏斗中,水顺着石头漏到量杯中。小y观察水的变化,说:“水还是很脏,我们试试沙子。”第二次实验还是小t操作,他倒水的动作比上一次要慢,等水漏下去一点,他再继续倒水。水倒完后,小y观察水的变化,说:“沙子也不行。”小t说:“怎么水更脏了?”两个人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分析:小y和小t两人能够合作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他们能自主选择实验材料,并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工具。在两次过滤实验中,小t倒水的动作是不一样的,第一次是连续的、快速的,第二次是停顿的、慢速的,说明他已经能够感知石头和沙子两种材质过滤水的区别—石头之间的缝隙大,滤水快;沙子之间的缝隙小,滤水慢。两个人都能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

[基于观察的支持]

沙子是从沙池中找来的材料,本来就比较脏,所以用沙子来过滤水,水反而变得更脏了;石头之间的缝隙太大,滤水效果也不好。基于以上观察,师幼通过查阅资料、集体讨论,引入了更为有效的滤水材料,继续开展实验。

在一次次的实验中,笔者经历了观察记录、分析问题、了解幼儿学习情况、调整材料、推动课程发展的过程,幼儿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寻找材料、操作实验、解决问题、获得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共同推动了课程的发展。

(二)思其问—链接问题,建构知识

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和相关经验的丰富,幼儿们生发出了更多的问题—“怎样能让水变得更干净呢?”“过滤之后的泥沙水能喝吗?”“什么样的水才能喝呢?”……观察到幼儿的兴趣不减反增后,如何及时地支持幼儿继续游戏是教师要思考的方向。

当幼儿在游戏中提出问题时,教师就要从观察者转变为引导者、参与者。例如,为了让幼儿了解饮用水从哪里来,笔者请来了人工智能操作系统小度。幼儿在与小度的互动中知道了自来水取自河或湖中的水,经过沉淀、加入药剂消毒等过滤步骤处理后,通过水管进入千家万户。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幼儿建构知识的过程。多样的探究方式激发了幼儿探索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还发展了思维能力。

三、基于观察,评价课程—支持幼儿的自我审视

观察是一种评估手段,也是一种具有发展适宜性的评价方法。在本次项目课程中,笔者主要采用了非叙事性观察法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记录和评价幼儿的表现。

(一)灵活动态,巧评价

笔者在课程开展的不同阶段,对照《指南》与核心经验,根据幼儿的表现,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符合他们最近发展区的滤水实验材料检核表和滤水实验材料评定量表,力图展现幼儿每一阶段的进步和成长状况。

(二)自评互评,会反思

除了利用图表记录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情况,笔者还引入了自评互评图,将幼儿纳入评价过程中。笔者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设计了色彩鲜艳、充满童趣的自评互评图,引导幼儿使用涂鸦、符号、数字等创意表达方式对自己各方面的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评和同伴互评,让幼儿学会反思,并从反思中获得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巧茹.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J].学前教育研究,2021(5):93-96.

[2]李静.2016年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在南京召开[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7(1):95-96.

[3]沈路遥.利用科学知识图画书促进幼儿自然观察能力的实践研究:以《花园里有什么?》为例[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6.

[4]宫梓惠.论学前教育阶段自然科学教育的应用[J].华章,2013(33):273.

猜你喜欢
游戏材料项目课程观察
在区域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探究
游戏环境,随心舞动
区域游戏材料对混龄幼儿自主游戏影响分析
关注区域活动的层次性,让环境材料推进游戏发展
翻转课堂模式对项目化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
基于项目课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日语会话课教学改革